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從優秀到卓越》讀後感範文(精選7篇)

《從優秀到卓越》讀後感範文(精選7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從優秀到卓越》讀後感範文(精選7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從優秀到卓越》讀後感範文(精選7篇)

《從優秀到卓越》讀後感1

《從優秀到卓越》這本書主要講了要想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成功就必須要搶先一步,抓住時機,先下手為強。當今世界競爭激烈,企業想要脱穎而出,站穩腳跟,就必須要善於抓住時機。通過舉北大荒的知青李曉華在20世紀80年代成為百萬富豪的例子和日本索尼公司創始人井深大的例子告訴我們要學會創新,速度是成功的助推器!有速度才有優勢。

書中日本索尼公司的創始人井深大的事例令我印象深刻。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看到一台美國錄音機,便搶先買下了專利權,並很快生產出日本第一台錄音機。1952年,美國研製成功“晶體管”,他又搶先買下這項專利,回國數週後便生產出日本第一台晶體管收錄機,銷路一直很好。從井下深的身上我看到了速度,看到了先下手為強的精神。他之所以能去的成功是因為他善於抓住機遇,善於抓住時間,速度很快,不亞於其他人。並且他還有一顆聰慧的頭腦,善於思考,善於創新。我認為現在許多的企業家們都應該向他學習。

現實生活中,學生們在學校學習,在學習上努力、勤奮、刻苦的學生在考試中常常能取得較優異的成績也同樣在於他們善於抓住機遇。他們知道考試臨近,於是在考前努力地複習,抓住這個考試的機會考取優異的成績,向老師以及同學們展現自己的能力。這樣就能得到許多人的支持,甚至可能能在未來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我覺得在學習中我們至始至終都應該傾盡全力,來不得半點偷懶,只有這樣才能取得優異的成績。

《從優秀到卓越》讀後感2

《從優秀到卓越》是超級暢銷書《基業長青》的作者柯林斯的又一力作,它描繪了優秀公司向卓越公司跨越的宏偉藍圖。對於那些業績平平的公司,如何才能實現從優秀到卓越的跨越呢?是不是卓越的企業都有所謂的特殊"卓越氣質"?發展的瓶頸是不是真的難以突破?

本章講述作者在經過研究後發現實際情況與人們一直以來“將一個公司從優秀到卓越的第一步是為公司設定一個新的方向、新的願景和戰略,然後找到合適的人,再朝這個新的方向前進”的認知恰恰相反。在確定方向之前,挑選合適的人才是最重要的,要把精力放在組建合適的管理隊伍上,人力不是最重要的財富,合適的僱員才是。

一、什麼樣的人是合適的人實現跨越的公司組建管理隊伍不能遵循“1個天才加1000個助手”的模式,雖然舉足輕重的天才是公司最大的財富和成功的原動力,但是一旦天才離開,公司沒有完整的管理系統很快會變成一盤散沙。要挑選合適的人在合適的崗位組建卓越的管理團隊才能將公司引領到正確的道路上。

在挑選人才上,看重的是品質的好壞、價值觀是否統一,而不是高學歷背景、實際技能的掌握、特殊的知識和工作經驗。實現跨越公司的管理隊伍是由這樣的人員組成的:一方面,在尋求最佳解決方案上,他們會爭論不休堅持己見,另一方面,一旦有決定了,他們就會服從決定,絕不計較個人得失。真正合適的人都想成為偉大事業的一份子,他們不是為了計較一時的回報而是會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為創建偉大的公司竭盡力。

二、如何挑選合適的人

沒完沒了的重組和隨心所欲的解僱,從來不是實現跨越公司的成功之道,在人力篩選上要做到嚴格但不冷酷無情,如何做出嚴格的人事決定,有三個基本原則:

第一,若無法確定,則寧缺毋濫,保持觀望態度;

第二,一旦發覺換人之舉勢在必行,就當機立斷;

第三,將傑出人才用於抓住天賜良機,以圖發展,而不是解決你的最大難題。

如何挑選合適的人,其中作者有提到“在徹底否決之前會花上一番功夫研究是不是隻是職務不合適的問題”,這一點我覺得在我們的工作中很適用。

正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擅長的領域和不完美的地方,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考核和工作歷練後,要能夠發現每個人的長處和傾聽他們自己的意願。有的人認真細心適合嚴謹細緻的工作,有的人靈活多變適合與客户溝通交流,要將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崗位上,使人力資源得到最佳的配置,這樣才能組建一支卓越的團隊。

挑選合適的人,與自己尊重的人一起為自己喜愛的事業共同拼搏,這將成為人生中一段美好的經歷與回憶,堅持先人後事的觀點,是擁有卓越公司和美好生活的關鍵。

《從優秀到卓越》讀後感3

作為牧場管理人員,我們必須要有清晰的頭腦和遠大的理想,牧場的發展規劃及人員是一位牧場管理者的核心理念,他的言行舉止決定牧場的一切。所以説,《從優秀到卓越》這本書為我們每位管理人員指明瞭道路,奠定了基礎,在學習的過程中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其中一篇“先人後事”,讓我震撼。作為管理者,平時在牧場管理中,由於把大部分精力放在生產工作中,忽略了員工的思想工作,缺乏與員工的溝通,總是自以為是的責怪這沒幹好,那沒幹好,從未與員工進行心平氣和的交流,也就是“先人後事”沒有做好。

通過這一節的學習,我深刻的體會到,要想贏得他人的總重,必須優於他人。作為管理者,首先我們沒有發揮帶頭作用,不懂得如何去溝通,使得員工與我們之間有了代溝。要想從根源上解決問題,我們必須從現在起嚴格要求自己,及時掌握員工的思想動態,以德服人,使大家齊心協力,圓滿地完成20xx年的各項工作。

作為管理者,我們還要具備誠信公平的原則。對每一位員工誠信,對每一位員工公平,從而增強團隊的.互助性和團結性。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在團隊建設方面,我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整個團隊缺乏活力,沒有激發每位員工的潛力......學習這本書之後,我覺得作為管理者首先要慧眼識人,根據員工的性格和技能來安排具體的工作,這樣才能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其次是牧場的發展方向,我們必須緊跟公司的步伐,落實公司制定的管理制度和發展規劃。例如錯峯生產,對於不同的牧場來説,牛羣結構決定錯峯生產的效果,不能説我們的牛羣平均胎次已達3.5,還要錯峯,那是不科學的,也會不可取的。隨着牛齡的增大,相應的泌乳性能及產犢能力均有所下降,但是盲目的錯峯,必將為公司帶來虧損。所以,我們要結合牧場的實際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只有這樣牧場才能有更好的發展。

同樣,生產計劃如何實施,就需要管理者提出具體的實施方案,及時反饋公司高層領導,不能盲目的跟風,也不能盲目的求發展,求效益。穩紮穩打,努力前行,才是我們前進發展的必經之路。

從優秀到卓越,是我們每位管理者所追求的,也是我們每位管理者的終極目標,那麼怎樣做?如何做?是我們目前要解決的首要問題,通絕不能有好高騖遠、大而浮誇的思想。

此刻,我更加清楚自己的定位。從零開始,一步一個腳印的夯實基礎,把工作幹實、幹穩,在實際工作中磨練自己、鍛鍊自己、完善自己,不斷地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平時多問幾個為什麼,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明確自己的優缺點,用事感化他人,用事引領他人,讓我的團隊快速成長,讓大家逐漸優秀,最終順利完成從優秀到卓越的蜕變。

《從優秀到卓越》讀後感4

優秀或許不難,但要做到卓越,除了個人的工作能力外,我相信意志、心懷和性格至關重要。

樂觀且現實,自信又自知,謙虛而堅定,厚積薄發,至少得做到這些吧,説起來總是很容易,可是真正在面對困難時,在享受成功中,在生活、工作、或每一時刻中,做起來卻太難。

人總是容易浮躁,容易膨脹,容易動搖,容易死腦筋,容易在比較中得幸福,得痛苦,卻來不及思考自己究竟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又能成為什麼樣的人。

以前總覺得人生的路好長好長,一次決定,一次選擇可能無足輕重,大不了從頭再來。可是生活好像並不是這樣,今天的每一步都很重要,每一天,每一小時,每一分,每一秒,每一個決定,每一個成功和失敗都非常重要,或許現在你看不到,可是蝴蝶效應下,終有一天你會發現當初的一個小小的失誤,一個小小的選擇,都決定了今天的高度與深度。

令死神望而卻步的,是永無止境的好奇心;優秀是卓越的大敵;實現跨越的公司不僅僅關注做哪些事才能成為卓越公司;它們同樣也關注哪些事不該做,哪些事應該停止做;只要你不計功利,就能做成任何一件事······近日通過伏案細讀,收穫頗多,這些金句在我腦中揮之不去,對於事物的成長軌跡又有了深一層次的理解。成功不可複製,但成功的經驗可以吸收,只有無止境的學習、吸收、轉化,才能幫助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實現更加輝煌的成就。

這本書是超級暢銷書《基業長青》的作者柯林斯的又一力作,它描繪了優秀公司實現向卓越公司跨越的宏偉藍圖。《基業長青》揭示了公司保持卓越的祕訣,但書中提到的公司自始至終都出類拔萃。對於那些業績平平的公司,如何才能實現從優秀到卓越的跨越呢?

柯林斯發現,公司從優秀到卓越,跟從事的行業是否在潮流之中沒有關係,事實上,即使是一個從事傳統行業的企業,即使它最初默默無聞,它也可能卓越。柯林斯提出了一整套觀點,"只要採納並認真貫徹,幾乎所有的公司都能極大改善自己的經營狀況,甚至可能成為卓越公司"。

作者柯思林通過對世界500強進行嚴格篩選,最終確定了11家實現從優秀到卓越的跨越公司,並從三面六點總結了從優秀到卓越的核心因素,三面為:訓練有素的人、訓練有素的思想和訓練有素的行為。六點為:第5級經理人、先人後事、直面殘酷的現實、刺蝟理念、訓練有素的文化和技術加速器。通過研究的分析總結,他們認為不管你對於公司的業績如何界定,這三面六點的規律都將指引你將一個優秀的公司變為一個能持續創造非凡業績的卓越公司。

三面六點,我們將其簡化為:主體、思想、執行,這樣對於事物的發展就有了一個更加清晰的思路。某個事件的發展結果,一定是A主體在B思想的指導下,發生了C行為之後才產生的。比如我們從實習生成長為註冊會計師,就是主體(我)在思想(我要成為行業精英)的指導下,產生行為(努力學習,考取證書),然後實現的。所以對於從優秀到卓越我們也可以從這三方面去理解。

只要具備共同的目的、利益就可以稱之為主體。對於企業發展來講,企業要實現利益價值、社會價值,所以企業是一個主體;對於企業內部管理來講,各個部門實現不同的職能目的,所以部門是一個主體;對於員工來講,要出售自己的能力獲取報酬,並實現自己的事業價值,所以員工是一個主體。

書中認為從優秀到卓越離不開最重要的一主體:訓練有素的人—第5級經理人,也就是企業的直接管理者CEO。CEO作為企業的管理者,決定了企業的走勢,所以他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金佰利—克拉克公司在史密斯的領導下成功從低谷走向輝煌,更印證了第5級經理人的重要性。俗話説“一個好漢三個幫”,套用我們上述的主體概念,企業、事業部、部門等每個主體都應該產生自己的第5級經理人,只因為一個領導者產生的輝煌,終將走向衰落。自下而上,逐級建立循從積累到突破的發展模式。

通過步驟逐步實施,飛輪逐圈轉動這樣一種累積的過程來實現突破;感覺像是一個有機的進化過程。勇敢地面對殘酷的現實,更清楚地認識到為了積累動量還需要採取什麼樣的行動。連貫性貫穿於整個清晰的刺蝟理念中,堅定地保持在三環之內。遵循首先培養訓練有素的人,其次形成訓練有素的思想,再次採取訓練有素的行動這樣一個模式。使用適當的技術來實現刺蝟理念,並加速動量的積累。實現突破之後才開始進行重大的收購行為以加速動量積累。花費很少的精力激勵員工或與員工結盟;飛輪旋轉的動量很有感召力,讓結果去説明一切。連貫性的原則貫穿始終;新一代人的工作依賴於前一代人創造的成果;飛輪持續不斷地積累動量。處於厄運之輪裏面的特徵的穩固金字塔領導者結構才能保證企業的穩定上升。

《從優秀到卓越》讀後感5

社會科學因為本身環境的複雜性和人類社會的動態變化,社會科學的結論本身並不像自然科學那樣久經考驗。如何從紛繁複雜的社會中找到顛簸不破的真理並加以運用最終達到成功是很多企業者和社會學者畢生追求的。

隨着中國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對經濟上取得成功有着濃厚的興趣,經濟與管理類的圖書層出不窮。就像流行小説不管是從種類還是銷量都遠遠高於經典文學著作一樣,經濟管理類的圖書也面臨同樣的境地,如何挑選一本好的經濟管理類圖書成為能否準確把握相應規律的重要選擇。

《從優秀到卓越》是柯林斯先生繼《基業長青》之後又一力作。儘管《基業長青》本身受到很多非議,隨着時光飛逝一些在當時看起來“無敵”的企業現在風光不再。那麼涉及到一個很有趣的問題:是管理學研究本身的理論失效了還是執行者在執行的層面上因為做錯了事情而導致公司的衰退呢?

這個問題顯然是爭論不出確定的答案,因為社會科學的多變性導致我們可以從任何一個角度闡述相當多看似合理的理由。但是值得肯定的是書裏所論述的大多數理論在廣泛範圍內引起了企業家、管理學者的共鳴。這些共鳴顯然是對日常經營有着強烈的指導作用的。

瞭解、掌握並運用這些共鳴能幫助我們更好的去認知商業社會並取得成就。就像張無忌拿到九陽神功之後發現最後一層的心法是錯的,按照自己的理解重新修煉方才成功。再經典的書籍總有不切合當前實際的情況,如何運用以便成功挑戰着管理者的能力。

其中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書中將公司經理人分為5級,分別是能力突出的個人、樂於奉獻的團隊成員,富有實力的經理人、堅強有力的領導者和第5級經理人,其中第5級經理人是指具有謙遜品質和堅定意志的企業領導人,是決定團隊從優秀走向卓越的關鍵人物,他的思想意識決定着下面人員的價值取向。如何一直成為一個像書中這樣所倡導的領導人,是我們不斷學習和追求的目標。

《從優秀到卓越》讀後感6

在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在想:什麼是優秀、什麼是卓越,二者有什麼區別?我特意去百度查了:優秀不是樣樣滿分,也不需要天生好資質,但一定要有自律的基礎。例如並非是享受單調的工作,但是能夠做到自律,這就是優秀。

在工作中不斷學習,保證進步。卓越,是另一種優秀,就是高超出眾,非常優秀,超出一般。卓越往往是一種由夢想支配的戰略境界、地位。一個人、一個企業,只有立非常之事方可能稱之為卓越。他們堅持自己的原則,少走尋常路,鋭意進取,勇於變革,常常引領一個時代、一個行業乃至一個國家的價值取向、思維方式和行事標竿。一句話,卓越是能夠在實現自己超出常人獨特價值的同時,還能主動的幫助別人實現夢想。

那麼作為採購員的我們是屬於5級經理人的第幾級呢,1級是能力突出的個人,用自己的智慧、知識、技能和良好的工作作風作出巨大的貢獻;2級是樂於奉獻的團隊成員,為實現集體目標貢獻個人才智,與團隊成員通力合作,我們工作中會遇到這樣一類人常説:我做好自己本職工作就行,不需要管別人怎麼樣,這樣的人可能永遠停留到1級經理人甚至不能稱其為經理人;3級是富有實力的經理人,組織人力和資源,高效地朝既定目標前進;4級是堅強有力的領導者,全身心投入,執着追求清晰可見、催人奮發的願景,向更高的業績標準努力;5級是將個人的謙遜品質和職業化的堅定意志相結合,建立持續的卓越業績。

那麼從優秀到卓越到底應該怎麼做呢?當我們取得了傑出的業績時,我們要學會謙遜,迴避大家的恭維,做到不自吹自擂,把傑出的成績持續下去,戒驕戒躁;為了長遠的目標,不管有多大的困難,都要有勇往直前的決心和毅力,遇事冷靜從容,分階段制定好目標,建立標準去執行解決困難;當遇到問題是首先要想是否是自己的問題,不應推卸責任埋怨別人,或者説自己運氣不好,凡事自省後方可找到問題所在,古語説吾日三省吾身就是這個道理;成功時不能將功勞全部歸結到自己身上,要將結果歸功於團隊的努力,大家的協助。

這對我的感觸很深,因為能形成這種價值觀者首先必須具有高尚的思想修養,這是一個管理者的思想境界,也是我一直在追求的品格。

《從優秀到卓越》讀後感7

最近讀了一邊由吉姆·科林斯寫的《從優秀到卓越》,該書用對比方法比較卓越公司與對照公司如何從優秀轉變為卓越,描繪了優秀公司實現向卓越公司跨越。在大量調研數據的基礎上,從七方面進行了闡述:第5級經理人、先人後事、直面殘酷的現實、刺蝟理念、訓練有素的文化、技術加速器、飛輪和厄運之輪。下面我就感觸最深方面談談讀後的心得:

一、卓越的企業必須要有卓越的領導。

書中將公司經理人分為5級,分別是能力突出的個人、樂於奉獻的團隊成員,富有實力的經理人、堅強有力的領導者和第5級經理人,其中第5級經理人是指具有謙遜品質和堅定意志的企業領導人,是決定團隊從優秀走向卓越的關鍵人物,他的思想意識決定着下面人員的價值取向。因此,為使公司走向卓越,其領導人肯定是面對工作具有雄心壯志的決心完成任何事,面對成功具有令人折服的謙虛保持低調,面對利益始終把公司放到第一位,面對困難有魄力採取積極行動。

二、卓越的企業必須要有卓越的理念。

“先人後事”的理念。強調卓越公司的領導者在人員選擇上嚴厲但不冷酷無情,如果沒有適合的人選,寧缺毋濫。金錢是一種商品,但人卻不是。如果缺乏資金,往往可以通過時間和人才來彌補,但如果缺乏合適的人,金錢卻是不能彌補的。把每一個人放到合適的崗位上,發揮每一個人的價值,才是最重要的;創造讓實事説話的大氣候理念。創造人們有無數機會被傾聽的文化氛圍。做到有對話,有爭執,但沒有強制。

作徹底的事後分析,不要相互指責。“做“刺蝟”不做“狐狸”的理念。強調做事情要向“刺蝟”一樣,用滿腔的熱忱專心做好“一件大事”,並且堅持不懈的向成功努力,最終實現成功。刺蝟的理念很簡單,但應用於實際卻很難。平時也知道專注於一兩件事的功效,但人的慾望,社會的複雜,往往讓人處於一種浮躁,如果能靜下心來,實實在在,腳踏實地地做一兩件自己喜歡又有意義的事,也是很成功了。就像《射鵰英雄傳》裏面的郭靖,雖然天生愚笨,資質平平,但勝在思想單純,心無雜念,做每件事都很專心致志。終究也能成為一代武學宗師。

三、卓越的企業必須要有卓越的員工。

實現從優秀到卓越轉變的公司,其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成功不是市場,不是技術,不是競爭,也不是產品,而是招聘並留住卓越的員工。只有優秀的團隊和卓越的員工,才能創造出卓越的企業。因此,企業要想邁向卓越,就應當得當用人,淘汰不合格人選。培養訓練有素的文化。訓練有素的文化是創建卓越組織的基礎,就是要找到訓練有素的人,有這訓練有素的思想,執行者訓練有素的行動,成員在責任的框架內享受自由。在這種文化背景下,人們承擔的不是工作,而是責任。

由此,我想到了服務中心這個優秀的團隊,雖然實現卓越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但只要我們不要寄希望於奇蹟,腳踏實地,不畏艱難,持續前行,積累實績,總會看到彩虹,實現卓越的夢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p279q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