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心得體會 >

逍遙遊教學讀書心得

逍遙遊教學讀書心得

內容提要:

逍遙遊教學讀書心得

這是一篇教學讀書心得。筆者對《逍遙遊》現行注本○1(包括高中課文註釋)提出了一些疑問,並發表了不同的見解。

筆者認為,現行注本把《逍遙遊》中“有所待”“無所待”的“待”,註釋為“憑藉,依賴”,是不妥的,它導致對全文理解的錯誤。

筆者認為,“待”應訓為“呆”,即滯留。限止之意。“有所待”即有所滯礙,有所侷限;“無所待”就是無拘無礙,自由逍遙。那“摶扶搖而上九萬里”的大鵬,為“逍遙遊”之形也;而乘正御氣“以遊無窮”的“至者”,為“逍遙遊”之神也。形神契合,構成“逍遙遊”之“廣大,高遠,自由,無可束縛也無可企及”○2的境界。

筆者對《逍遙遊》的篇旨,也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關鍵詞:《逍遙遊》新解讀

《逍遙遊》是《莊子》的第一篇,高中語文課文《逍遙遊》節選自它的第一部分。它境界高遠,思想深邃,文辭汪洋恣肆,確屬難得的佳作。

但是,對於《逍遙遊》的理解,歷來有不同的意見。現行的註釋,本兩晉郭象。支道林之説,頗為時人接受,其實也有諸多滯礙不通之處。現在,謹就此談談我的看法。

一、小大之辨

1、如何理解大鵬的形象?

我認為,《逍遙遊》中的大鵬,是莊子塑造的一個“偉大,高傲的形象”○3。它碩大無比,“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裏也。”它展翅高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揹負青天,而莫之夭閼”。

我感到,這就是莊子所追求的精神境界的寫照,這就是象徵他崇高理想的“廣大,高遠,自由,無可束縛也無可企及”的“逍遙遊”。

2、蜩。學鳩。斥鴳是什麼形象?

我認為,它們是與大鵬相對立的形象。它們目光短淺,苟活於世,生命卑微而庸俗。它們不可能理解大鵬展翅高飛的理想和境界,反而譏笑大鵬:“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莊子在文章中以十分輕蔑的口氣斥責它們,“之二蟲又何知?”並且認為,那些“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郡,而徵一國”者,被功名利祿所束縛,就像斥鴳一樣,“所見甚小”。它們才是值得嘲笑和鄙視的。

莊子把它們跟大鵬作對比,明確指出:“此小大之辨也。”從而突出了大鵬高遠的境界。

而現行的註釋因襲前人之説,認為大鵬與斥鴳皆屬“有所待”,同為一類,跟“無所待”的“至人”之類相對立,這就在理解上出現了矛盾。

二。現行註釋中的種種矛盾

1、對“無所待”的註釋的矛盾

《逍遙遊》第三段末,寫到一種“精神上絕對自由”○4的境界,:“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辨,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

按照現行的註釋,“待:憑藉,依賴”,“惡乎待”就是無所憑藉,無所依賴。“乘天地之正”,就是順應天地萬物之性。“御六氣之辨”,就是駕御六氣的變化。並特別註明:六氣,指的是陰。陽。風。雨。晦。明。

現行的註釋由此解釋説,斥鴳。大鵬,均為“有所憑藉”,只有“遊無窮”的“至人”,才是“無所憑藉”。

這就讓人想不通了。

順一物之性,被視為“有所憑藉”,何以順萬物之性,卻反而成了“無所憑藉”了呢?大鵬乘風而起,是為“有所憑藉”,而“遊無窮”的“至人”駕御着陰。陽。風。雨。晦。明這麼多物事,怎麼反倒是“無所憑藉”了呢?是因為它駕御的東西特別多麼?那樣一來,他要憑藉。依賴的東西不也就更多了麼?

或許有人説,這就是辯證法。“無所不憑藉”就是“無所憑藉”。但是,這樣一辨證,似乎斥鴳。大鵬跟“至人”的區別,就在於能力夠不夠大,所憑藉之物夠不夠多;“至人”也者,乃無所不能之至強之人也。——這顯然已背離“逍遙遊”的題中之義了。

2、對“順乎自然”的解説的矛盾

有注本解釋説,“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辨”的意思,實質上就是“順乎自然”○5。這樣,“彼且惡乎待哉“,也就得到了"絕對自由"。

但按照現行注本對“有所待”的解釋來推論,什麼都順應外物,這應是最大的不自由。

我所説的矛盾還不止於此。

我在思考,什麼叫順乎自然?“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辨”,固然是順乎自然;“決起而飛,槍榆枋而止”,又何嘗不是順乎自然?大鵬高飛九萬里,似乎有違自然,但它“摶扶搖而上”。“去以六月息者”,難道不是順乎自然?

其實,西晉的向秀和郭象在談到《逍遙遊》的篇旨時就曾指出,大鵬與斥鴳儘管各不相同,但都是逍遙的。所謂“小大雖差,各任其性。苟當其分,逍遙一也”○6。

這樣看來,世間萬物,原無等差。莊子所向往的“精神上獲得絕對自由”的境界,原來跟“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郡,而徵一國”之流,屬同一貨色!

思路至此,忽至蹶躓。

問題出在哪兒呢?我看,把“有所待”的“待”字理解為憑藉。依賴之義,並以此劃出“有所憑藉”。“無所憑藉”之類,應是此中的癥結。

我們可以來試着作一下這樣的.推理:

斥鴳。大鵬都要憑藉風力而飛,所以是有所憑藉;

而“至人”乘正御氣,順應自然,所以是無所憑藉。

但從“順應自然”來説,能飛則飛,不能飛則不飛;能高飛則高飛,不能高飛則不高飛,小大之為,豈不都是順應自然?

再從“憑藉”來説,“至人”“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辨”,是為無所憑藉;斥鴳之流,無能為力,乾脆不乘不御,難道不是無所憑藉?

由此可以推出結論:小大無差,萬物皆逍遙。

這樣一來,“有所憑藉”。“無所憑藉”的説法,自然也就不能成立了。

3、對“遊無窮”的理解的矛盾

針對向秀。郭象“小大皆逍遙”○7的觀點,東晉學者支道林提出反對的意見。他説:“若夫有欲當其所足,足於所足,快然有似天真,猶飢者一飽,渴者一盈,豈烝嘗於糗糧,絕觴爵於醪醴哉!苟非至足,豈所以逍遙乎?”○8

在支道林看來,大鵬和斥鴳都不為逍遙。“鵬以營生之路曠,故失適於體外;鴳以在近而笑遠,有矜伐於心內”○9,它們都只是一時的。相對的滿足。只有“至人乘天地之正而高興,遊無窮於放浪”,才是“至足”,才是真正的逍遙。○10

在這裏,支道林對“至足”作了兩種表述。他先是打比方,説“至足”就像儘量地永遠地吃飽喝足那樣,是慾望的最大限度的滿足;然後他又闡發説,只有“至人乘天地之正”而“遊無窮”,才是“至足”。

這就不免使人產生疑問了。

大鵬高飛萬里,是為“營生之路曠”,而“至人”“遊無窮”,何以就不為“路曠”?大鵬乘風而起,是為“失適於體外”,而“至人”“乘天地之正”,難道就純乎自得於“體內”?

況且,從事理上講,作無窮之遊者,必當有無窮之不滿足也。既已至足,何再遊為?

看來,支道林的説法,也很難站得住腳。細細分析,它的問題,仍然在於對“有所待”。“無所待”的錯誤理解。照他看,無論大鵬之飛如何高遠,但因其“有所憑藉”,所以終將“失適於體外”;而“遊無窮者”“無所憑藉”,所以就有了“絕對的滿足”。

然而,誠如我上文已論及的,對於“天地之正”,“六氣之辨”,只要有“御”有“乘”,就應為“有所憑藉”;對於“無窮”之境界,只要去“遊”,就已包含了一時的,相對的內容。“高興”也罷,“放浪”也罷,都不是問題的實質了。

4,對文意。文理的分析的矛盾

讓我們來理一理課文《逍遙遊(節選)》的三個段落的思路。

第一段,極寫大鵬之飛。然後以蜩。學鳩跟大鵬作對比,並斥責其對大鵬的嘲笑,“之二蟲又何知?”

第二段,開頭一句,就是承上啟下的評論:“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接着列舉了諸多小大之對比作為例證。最後,作者再一次描繪了大鵬高飛萬里的形象,又以斥鴳作對比,指出:“此小大之辨也。”

應該説,第二段中莊子對大鵬的再一次描寫,決不是簡單的重複。它已被提升到“小大之辨”這樣一個理論的高度,並以此提示全篇的主旨。

第三段,以“故夫”一詞領起下文,表明是在承接一二段進行總結。文章把“知效一官”之流跟“遊無窮者”進行對比,也是在和一二段中學鳩斥鴳一類跟大鵬的對比形成照應,並對“小大之辨”的主旨進行層層深入地論證。在這個基礎上,最後推出“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的結語。

但是,在現行的註釋和解説中,卻把蜩。鳩。斥鴳和大鵬這兩類作為對比的形象,講成皆為“有所憑藉”,同屬一類。這樣一來,一二段對大鵬的讚譽,被全盤推翻;而第三段的對比,也失去了前文的照應。更為嚴重的是,它使“至人”的形象,只剩下乾癟的空殼;也使最後的結語,孤懸文外,失去了堅實的支撐。

從文意上説,這種講法,已使上下文大為扞格;從文理上説,否定了大鵬,又何以表現“遊無窮者”的廣大。高遠的境界呢?

三.我對《逍遙遊》的解讀

1、我對“待”字的理解

我認為,關鍵的問題是對“有所待”。“無所待”中的“待”字的理解。

查《説文解字》,“待”的註釋是:竢也。從“彳”,“寺”音。而“竢”的註釋是:待也。從“立”,“矣”音。據此可知,“待”。“竢”二字,實為互訓。

從文字學的知識來講,古代的形聲字,形旁。聲旁實際上都有表意的作用。我認為,細細地分析上面兩字的結構組合,對於我們理解“待”字的意義是很有幫助的。

先看“待”字的兩個部分。“彳”,小步也;“寺”,寸土也。小步行於寸土,其勢必為滯礙也。

再看“竢”字,就更有意思了。拆開分明就是“立”“矣”二字,限止滯留之意,已然明矣。

再查《辭海》。“待”:○二(dai)猶“呆”,停留,逗留意。《新華字典》也有解釋:“待○二dai停留,逗留,遲延,也作“呆”。

據此,並根據上文對現行注本諸多矛盾的分析,我認為,把“有所待”的“待”註釋為憑藉,依賴,有所不妥。

我的理解是:“待",猶"呆"也;滯留也,限止也。“有所待”,應是有所滯礙,有所限止的意思;而“無所待",則應是無拘無礙,自由自在之謂也。

2、我對課文《逍遙遊(節選)》第三段的簡析

現在,試按照我的理解簡析課文第三段。

本段以“故夫”一詞領起,承接上文,寫出三種境界。

一是“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此屬斥鴳之流。

二是宋榮子。列子一類。

請注意莊子的表述。宋榮子是“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但“猶有未樹也”;列子是“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但“猶有所待也”。意思是,二人雖然沒有汲汲乎追求世俗的名利,但都還有侷限。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莊子將此二人並舉,文字上也兩兩對應,説明“猶有所待也”跟“猶有未樹也”意義相近,是指列子“御風而行……旬有五日而後反”,雖然“泠然善也”。“能免於行”,但終究有所限止(“有所待”),非能如大鵬萬里之飛也。

現行注本將僅對列子所作的評語“有所待”,解釋為“有所憑藉”,並由此推擴開去,認為斥鴳。大鵬,均為“有所憑藉”,而“遊無窮”的“至人”,才為“無所憑藉”,遂在全文的理解上,造成種種的矛盾和困惑。

我認為,本段最後寫到的“遊無窮”的“至人”,實際上是對一二段中大鵬形象的總結。

我們不妨來細細地對照一下。

第三段在末尾寫到“至人”:

“若夫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辨,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

這裏,所謂“天地之正”,就是天地萬物運行之道,所謂“六氣之辨”,就是“陰。陽。風。雨。晦。明”變化之形。

而一二段是怎樣描寫大鵬高飛的呢?

“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

“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其遠而無所至極邪?”

這裏所言之“海運”,之“六月息”,之“野馬。塵埃”,之“扶搖。羊角”,不正是“天道”。“六氣”的具體的內容嗎?

而大鵬高飛九萬里,“絕雲氣,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不正是“遊無窮”的形象描寫嗎?(時人或以為九萬里為實指,並以此辯其非為“無窮”,此説殊難苟同也。)

第三段末把這種形象總結為“彼且惡乎待哉”,“惡乎待”者,無所拘礙,自由翱翔之謂也——此即為莊子之“逍遙遊”也。

可以看出,第三段是緊承一二段中的“小大之辨”,並進一步對之作了精闢地闡釋。實際上,一二段中那高飛的大鵬,是為“逍遙遊”之形也;而第三段中那乘正御氣以“遊無窮”的“至人”,是為“逍遙遊”之神也。形神契合,前後相扣,何來“有所憑藉”。“無所憑藉”的劃分呢?

3。《逍遙遊》篇旨之我見

何謂“逍遙”?

“逍遙”作為一個複音詞,始見於《詩經。鄭風。清人》篇,“河上乎逍遙”,與“河上乎翱翔”對舉。“逍遙”即“翱翔”。

《莊子》本篇有“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卧其下”,

《大宗師》篇有“茫然彷徨乎塵垢之外,逍遙乎無為之業”,“逍遙”又與“彷徨”義同。

“逍遙”。“翱翔”。“彷徨”都有無拘無礙,自由自在的意思。

《逍遙遊》極寫大鵬之飛,運用一系列對比,闡釋了“小大之辨”,並揭示了莊子精神上的理想境界:擺脱世俗的羈絆,駕乘着“道”,像大鵬那樣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地翱翔。

這就是《逍遙遊》的篇旨。

這裏,“世俗的羈絆”主要指個人內心對名利的追求,為至小;“道”是指心靈對宇宙萬物的真諦的認識,為至大。這,就是全文闡釋的“小大之辨”。所謂“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的結語,就是在這個基礎上做出的。

4。簡析《逍遙遊》的後兩個部分

按照現行注本對《逍遙遊》段落的劃分來看,高中課本節選的只是它的第一部分,後面還有第二。第三部分。

那麼,後面兩部分的內容是什麼?它們是在圍繞上文所論的《逍遙遊》的篇旨進行論述嗎?

讓我們來簡析一下它們的內容。

第二部分主要寫了三個故事

(一)堯讓天下與許由,許由不受。

(二)肩吾與連叔的對話,談論藐姑射山的神人。

(三)“堯……往見四子藐姑射之山……窅然喪其天下焉。”

治理天下,俗人認為是大事,許由看作是俗務,惟其小者,當然不受。

再看那位藐姑射山的神人,“肌膚如冰雪,綽約如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而神遊於四海之外……”

連叔是怎麼讚美她的呢?“之人也,之德也,將磅礴萬物以為一。世蘄乎亂,孰弊弊焉以天下為事!……是其塵垢秕糠,將陶鑄堯舜者也,孰肯以物為事?”

注意,在莊子筆下,藐姑射山的神人,是多麼高潔,多麼美麗!她“乘雲氣,御飛龍,而遊於四海之外”的形象,不令我們想起那“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的大鵬嗎?而她那“磅礴萬物以為一,”不以俗務為事的高遠的情操,不也令我們想到那“無己”。“無功”。“無名”的“至人”嗎?

至於堯往見藐姑射山的四位高士,就窅然忘掉了天下的故事,其意略與上同。

這裏,貫穿的是“小大之辨”,讚美的是自由“逍遙”,哪裏涉及到“有所憑藉”。“無所憑藉”的劃分呢?

《逍遙遊》的第三部分,擬寫了莊子與惠施的一段對話,辨析了兩個有關“大”的問題。

(一)惠施講了一個無用的大匏的故事。莊子以不龜手之藥的不同運用為喻,指出:“此則所用之異也。今子有五石之匏,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憂其匏落無所容?則夫子猶有蓬之心也夫!”

(二)惠施又講到一棵“臃腫而不中繩墨”的大樗樹,並以此喻指莊子説:“今子之言,大而無用……。”莊子也用比喻,講了一個故事:狸狌“東西跳梁”,為了獲取獵物,“中於機辟,死於網罟”。而那棵無用的大樗樹呢,則可以“樹之以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讓人能夠“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卧其下。”

可以看出,在這裏,“大”與“逍遙”,相合相通,互為依存,共同構成了一種廣大自由的精神境界。

清人王先謙在此段之末評註曰:“惠以莊言為無用,不知莊之遊於無窮,所謂大知小知之異也,”○11

在這裏,莊子反覆論述的“小大之辨”,不是與第一部分所揭示的篇旨緊緊相承嗎?莊子鄙棄世俗,嚮往自由的精神境界,不是與第一部分所描述的大鵬和“至人”的境界緊密相合嗎?

從思想上説,《逍遙遊》全文所貫穿的,正是莊子典型的相對主義哲學,所謂追求“精神上獲得絕對自由的境界”○12云云,又何從談起呢?而現行注本以“有所憑藉”。“無所憑藉”為根據所作的分類和解説,又何能通達呢?

時人惟歎《莊子》“撲朔迷離……難以進行流暢地解讀”○13,為何不靜下心來,反省其中的誤讀呢?

四.後記

有人説,正確地理解《逍遙遊》的篇旨,是解讀《莊子》的鑰匙。持此以試,“於我心有慼慼焉。”

一部《莊子》,實際上都貫穿着這樣一條思想的主線:以至大之“道”,來解釋世俗紛紛之“小”(所謂是非。善惡。利害。窮達等等),目的是擺脱世俗的羈絆,而達於無拘無礙,自由逍遙之境界。

以此來理解“小大皆逍遙”的觀點,就可以豁然開朗:這裏並不是説,斥鴳。大鵬沒有區別,而是説,像斥鴳那樣生活於俗世的人,只要能夠擺脱羈絆,順乎自然,就可以達到“逍遙”的境界。

以此讀《齊物論》,讀《養生主》,……讀《大宗師》,讀《應帝王》,前後瞻顧,亦都或有通豁之悟。

不過這已經超出了本文所論之範圍,惟衷心期盼各位專家。各位同仁及有興趣者,對此有所指正闡發也。

2004年6月28日初稿

2006年7月1日改稿

參考書目:

1.《莊子集解》清。王先謙編注

2.《莊子選譯》馬美信譯註章培恆審閲

3.高中語文第四冊教科書(人教社2002年第2版)

4.高中語文第四冊教師教學用書(同上)

5.《莊子》劉德煊評註(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6.《莊子現代版》流沙河(成都出版社)

引文出處:

○1指參考書目中各書的註釋。下同。

○2○3引自《莊子選譯》前言第7頁。

○4○12引自高中語文第四冊課文《逍遙遊(節選)》課前提示。

○5○6○7○8○9○10○13均見高四冊語文教師用書184——193頁。

○11引自《莊子集解》卷一第9頁。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xindetihui/0v4xw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