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抒情作文 >

楊潔導演一路走好

楊潔導演一路走好

西遊記的導演楊潔公元2017年4月15日離世了,作為一部被反覆回味反覆提及的電視經典作品,86版《西遊記》創下許多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輝煌紀錄,堪稱一個時代的榮耀。

楊潔導演一路走好

楊潔導演一路走好【篇一】

4月15日,中國第一代電視女導演、著名製片人,央視86版《西遊記》導演、編劇楊潔女士因病去世,享年88歲。六小齡童發微博悼念。

説到楊潔導演,你可能比較陌生,但是説到她執導的一部作品,大概幾乎人人都看過——那就是86版電視連續劇《西遊記》。

要問中國四大名著,哪一個被播放的最多,那一定是86版《西遊記》。每年寒暑假,電視上都會重播《西遊記》,而我們也看得不厭其煩,它早已成為觀眾心目中公認的“神劇”。

《西遊記》讓大家記住了唐僧師徒四人,但是幕後的導演楊潔卻鮮為人知。這就是幕後人員的命運,默默無聞,全心奉獻。

楊潔是中央電視台的一位資深導演,拍攝《西遊記》前一直導演戲曲類節目,她最大的願望就是做一名電視劇導演。

1980年代初的中國熒屏上,正熱播《霍元甲》《上海灘》和《加里森敢死隊》等香港和國外電視連續劇,內地電視劇少得可憐。1978年,日本投拍了一部《西遊記》電視劇,這部電視劇引起軒然大波,時任央視副台長的洪民生在1981年11月的文藝部會議上,決定分別部署兩個人開拍兩部電視劇。其一是要求王扶林開始籌拍《紅樓夢》, 另一位便是楊潔,要求她擔任《西遊記》的總導演。

洪民生問楊潔:“要是讓你把《西遊記》拍成電視劇,你敢不敢接?”

楊潔當時很驚訝,因為她一直擔任的是戲曲導演。但驚訝的同時她依然非常開心,因為這也是她一直以來的夢想。不過開心歸開心,究竟應該怎麼拍,她心裏一點都沒底。

六年磨一劍,不為名,不為利

從1982年開拍到1988年結束,《西遊記》整整用了6年時間,劇組全體演職員用當年唐僧取經的精神和毅力完成了這部鉅著的拍攝,真可謂是六年磨一劍。

電視劇畢竟與小説不同,如何把上百回的內容濃縮到幾十個小時的電視劇中,是一個大問題。但楊潔與其他兩位編劇取得了共識:忠於原著,慎於翻新。這也使得這部電視劇,汲取了原著的精華所在,不走樣、不變味,成為我們樂於反覆觀賞的經典。

《西遊記》大部分場景都是實景拍攝,楊潔在“遊”字上做文章,想通過這個片子,將祖國的名山大川、古剎道觀推介出去。6年的時間裏,楊潔帶領劇組人馬幾乎跑遍了國內各大風光景點,後來劇組還在泰國拍攝了《天竺收玉兔》《波生極樂天》等幾集的外景,成為第一支到國外取景拍攝的內地電視劇組。

在拍攝技術和經費都比較匱乏的上世紀80年代,要拍攝一部魔幻題材的電視劇《西遊記》可謂是天方夜譚。然而楊潔導演卻克服了選景、選角、做特效、找資金等諸多難題,可謂是歷經拍攝路上的“八十一難”,終將古典鉅著經典呈現。

楊導在談及拍攝特效時直言遇到了很大的困難,演員在電視節目上飄不起來,拿風扇吹吧,也不像。後來到香港“取經”,才知道吊起來,就是後來的威亞。而談到劇中特效“小扁人”,楊導也坦言,“有缺點,有粗糙的部分,達不到希望的部分。”

讓人印象深刻的《西遊記》片頭音樂《雲宮迅音》,也多虧楊潔才得以保留。這首片頭曲集民樂、電子樂、打擊樂和管絃樂於一體,合成器、古箏、琵琶、手鼓、吉他、貝司、女聲吟唱齊上陣,給人以層巒疊嶂、氣吞山河之感。

但當時,央視個別領導卻對《西遊記》音樂不滿,説音樂裏用了電聲,風格與中國傳統名著不符,沒有時代感和地域感,《西遊記》應該是民族的、中國的、傳統的,為什麼用電聲?建議把作曲換掉。

當時劇組正在九華山拍戲,生性耿直的楊潔得知消息後大怒,當即口述了一封致央視領導的信,其中有這麼一句:“如果藝術上要我負責,就請領導不要管怎麼拍;如果不要我負責,我拍完片子全部交給領導,你們去做後期吧。”在楊潔的激烈反對下,此事最後不了了之,經典的'“登登等登”也才能為我們所熟悉。

除了導演,楊潔還是《西遊記》中多首歌曲的作詞,《女兒情》便是其中最為經典的代表作品之一。

作為中國第一代女電視劇藝術家,楊潔對“顏值”要求很高,在選角上堪稱首開“海選”先河。談到她選演員的標準時,楊導説,“我要求的是美,不管童子也好,哪吒也好,我都要求漂亮,而且要貼合他這個人物。”

《西遊記》拍了6年,演員是邊拍邊找的。楊潔四處尋找合適的演員,只要符合人物形象,全都“不拘一格”悉數考慮在列。玉兔精的扮演者李玲玉是楊潔在《大眾電視》上看到照片頭像找來的;唐僧的第三位扮演者遲重瑞是是在樓梯口偶然碰到的;觀音菩薩的扮演者左大玢是在湘劇院發現的……

感謝楊導的慧眼,讓我們看到了一羣惟妙惟肖的書中人,看到了一部最像西遊記的《西遊記》!

當有人問:為什麼《西遊記》能火30年呢?楊潔導演一針見血地説:“因為我們是在搞藝術,我們沒有為錢,沒有為名,沒有為利。”

86版《西遊記》已經不單單只是一部劇這麼簡單了,它更是老一輩藝術家用心貢獻出來的一個藝術品!

4月7日是楊潔導演88歲生日,沒想到,剛過完生日不久,這位老人就因病,與世長辭。

就在十天之前,“猴哥”六小齡童還在微博上為楊潔導演慶祝88歲生日:“楊潔導演不僅是我的恩師,也是我的藝術老師,沒有央視版電視劇《西遊記》就沒有今天的六小齡童,觀眾們也不可能看到我扮演的銀屏美猴王。在拍戲過程中楊導嚴格要求、滴水不漏……感謝楊導把《除妖烏雞國》重新拍攝,彌補了第一次拍攝時的遺憾。今天是楊潔導演88週歲生日,祝楊導生日快樂、健康長壽!”

雖然人已經不在,但楊潔導演的《西遊記》卻作為一部經典永遠地留了下來。楊導,一路走好!

楊潔導演一路走好【篇二】

公元2017年4月15日,中國第一代電視女導演、著名製片人,央視86版《西遊記》導演、編劇楊潔女士因病去世,享年88歲。

相信看到這條新聞的人都不免大吃一驚,從小到大看了這麼多年的《西遊記》,沒注意過導演名字的大有人在。

作為總導演,這個本應最受關注的人,卻在《西遊記》播出後至今都很少出現在人們的談論裏。楊潔着實稱得上是默默奉獻的幕後功臣。

作為一部被反覆回味反覆提及的電視經典作品,86版《西遊記》創下許多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輝煌紀錄,堪稱一個時代的榮耀。

它是20世紀80年代唯一一部無審查、邊拍邊播的電視劇;

它是拍攝時間最長、拍攝外景最多的一部電視劇;

它是全國甚至全世界播放次數最多的電視劇。迄今已播放過兩千多次,足以申請吉尼斯世界紀錄;

它是特效最多最土的一部電視劇。劇中所需特效最多,實現特效的辦法卻最土;

它是唯一一部兩次獲得金鷹獎的電視劇。播放到11集的時候獲獎一次,全部25集播放完畢,又獲獎一次……

只是,榮耀的背後,往往是許多不為人知的艱辛和困難。

作為總導演,楊潔在拍攝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絲毫不亞於《西遊記》裏的九九八十一難。

在開始《西遊記》的拍攝之前,楊潔已經是中央電視台的一位資深導演,主要從事戲曲類節目的導演工作,當時她最大的願望,就是做一名電視劇導演。

1980年代初的中國,熒屏上熱播的都是《霍元甲》、《上海灘》和《加里森敢死隊》之類的香港和國外電視連續劇,內地電視劇幾乎沒有。

1978年,《西遊記》電視劇率先由日本開拍,在國內引起了軒然大波,時任央視副台長的洪民生在1981年11月的文藝部會議上決定,分別部署兩個人開始拍兩部電視劇。

其一是要求王扶林開始籌拍《紅樓夢》, 另一位便是楊潔,要求她擔任《西遊記》的總導演。

洪民生問楊潔:“要是讓你把《西遊記》拍成電視劇,你敢不敢接?”

楊潔當時既驚訝又開心,畢竟這是她一直以來的夢想。不過興奮的心情還得放一放,當時國內影視界,從來沒有拍攝神話劇的先例,在拍攝技術和經費都比較匱乏的80年代,要拍攝《西遊記》這樣一部電視劇可謂是天方夜譚。究竟應該怎麼拍,楊潔心裏一點底都沒有。

1982年,明知這個任務艱鉅異常,楊潔導演依然決定挑起這個重擔,迎難而上。為了把《西遊記》這部家喻户曉的名著搬上電視熒幕,楊潔克服了無數現在的導演想都不敢想的困難。

電視劇畢竟不同於小説,如何把上百回的內容濃縮到幾十個小時的電視劇中,是一個大問題。為了達到最好的效果,楊潔與其他兩位編劇達成一個共識:忠於原著,慎於翻新。使得這部電視劇,汲取了原著的精華,不走樣、不變味,成為我們樂於反覆觀賞的經典。

在選景方面,為了找到符合劇組要求的場景,楊潔導演帶領團隊,走遍了全國除西藏、青海、寧夏、湖北、台灣之外的26個省。

當時大多數地區都處在尚未開發的蠻荒狀態,美景中也常常藴含着危險。拍攝時,主創人員遇到危險簡直就像家常便飯,楊導有次差點從山上跌入懸崖。

在選角方面,楊導更是費盡心思,可以説開了國內電視劇“海選”的先河。她選演員的標準不拘一格,無論是電影學院學生,還是京劇、平戲、黃梅戲、話劇演員,甚至同乘一列火車的乘客,只要符合劇中人物特點,全都吸納進劇組。

在特效製作上,當時的技術程度和硬件設施相當落後。劇組只有一台老化的一寸攝像機,甚至現在已經被用爛的“威亞”,在當時全中國都沒人聽説過。

但是,這些困難在劇組的努力下都被“土辦法”一一解決。

一架攝像機無法實現多機位拍攝,就抱着機器爬高上低、俯仰摸滾;

不會弔威亞,就自拉鋼絲製作土“過江龍”;

無法用機器實現人物的'放大縮小,就利用視覺的錯覺原理,再一寸寸摳像…現在看來略有些過時的特效,當時可讓無數觀眾大呼過癮。

上面這些難題,楊潔還可以絞盡腦汁想各種方法補救,但“資金短缺”這樣的問題呢?

86版《西遊記》共有25集,可是拍到14集《大戰紅孩兒》時,遭遇了資金困難,央視不再提供資金,領導讓她拍個結尾就好了。

央視不願意有別的資金加入,影響到版權。楊潔就找央視領導多次談判,甚至吵架,終於得到央視的鬆口説:你要是自己找到資金,我們就讓你繼續拍完《西遊記》。

後來蜈蚣精扮演者李鴻昌找到了鐵道部第11工程局注入300萬資金,這才把戲拍完。

為了排好這部鉅著,楊潔放棄了很多。

在挑選白骨精的演員時,楊潔想用當時號稱上海第一旦的楊春霞,但怎麼勸説對方都不答應。

後來在副導演的極力勸説下楊春霞才答應出演,不過開出條件——演完白骨精之後,她還要演女兒國國王。

楊潔不願意讓觀眾看到女兒國國王就是白骨精演的,但是開拍在即,又沒有別的人選,楊潔只得先答應了她。

後來拍《趣經女兒國》,楊潔請了風格更適合的朱琳來扮演女兒國國王,把這個角色演繹的纏綿如水,十分經典。

為了最佳的藝術效果,楊潔犧牲了自己的人品,因為這次食言,楊春霞就跟她絕交了,從此兩人不相見。

在這部劇的拍攝過程中,楊潔得罪的也不僅僅是朋友。

讓人過耳難忘的《西遊記》片頭曲《雲宮迅音》,集民樂、電子樂、打擊樂和管絃樂於一體,合成器、古箏、琵琶、手鼓、吉他、貝司、女聲吟唱齊上陣,給人以層巒疊嶂、氣吞山河之感,現在飽受好評。

但是在當時,央視個別領導卻對之十分不滿,批判音樂裏用了電聲這種外國東西,風格與中國傳統名著不符,打算撤掉作曲的許鏡清。

當時劇組正在九華山拍戲,生性耿直的楊潔得知消息後大怒,當即口述了一封長信給領導説:“如果藝術上要我負責,就請領導不要管怎麼拍;如果不要我負責,我拍完片子全部交給領導,你們去做後期吧。”

最終在楊潔的激烈反對下,此事最後不了了之,經典的“登登等登”也才能為我們所熟悉。

有很多人都在問:為什麼《西遊記》能火30年呢?楊潔導演一針見血地指出:“因為我們是在搞藝術,我們沒有為錢,沒有為名,沒有為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shuqingzuowen/xvwex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