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觀後感 >

《湮滅》觀後感作文

《湮滅》觀後感作文

故事很好的在前面做了很多鋪墊,這些鋪墊絲毫不讓人覺得是鋪墊,如果不是第二次或者第三次看,真的就會錯過了,也會在後面想不通一些問題。比如我第一次看的時候提出的那些問題,再回過來看一遍發現都解釋的通了;比如,女主提到的"腫瘤的自噬活性".我在電腦上看了兩遍,電影上映以後我又去看了一次,加有特效的觀感更為震撼。這篇算是我的觀後感。以下將會涉及劇透,我還是希望小夥伴們看了電影以後再看這個,這樣才會更深刻理解這個電影。

《湮滅》觀後感作文

面對莉娜的親吻,凱恩的迴應很迷茫甚至可以説很生疏,"丈夫"剛剛回來的喜悦使得莉娜並沒有過多的關注這些。這個點在我第一次看的時候絲毫沒有察覺,但是第二次看就知道端倪了。

莉娜再見到"丈夫"的時候,詢問了一系列的問題,他都答不出來,只是説,我看到了你的臉,於是我就來了。到後來,第一個隊員被熊吃掉以後,熊會發出"救我"的聲音,那是她生命結束之前最後的記憶。"凱恩"説的看到的一個房間,一個人,就是凱恩在走之前給她送早餐的那個畫面。

那一杯水是故事一個很好的`伏筆,我一開始就猜到它是重要的,直到我都忘了它,編劇告訴我,它真的是重要的,我以為完了,又告訴我,我猜錯了。它是一個印證工具,回來的莉娜是人;也是一個反證工具,莉娜又不是原來的莉娜了。

在人員篩選上,除去都是女性這個讓我認為怪異的地方,其他都還是很好的,比如去之前的心理調查,人員的背景學識,還有進去的動機的瞭解都是很嚴謹的。一個醫護人員、一個物理學家、一個地貌學家、一個心理學家,加上莉娜這個生物學家。

對於回憶與敍述之間的插入點是我認為很巧妙地,他就像是在給你解惑一樣,你有了一個問題,它用一個回憶地片段來告訴你答案。

第一個驚險來臨的時候,莉娜不顧一切的跳下水去救喬西,這在人性上是一種不可思議的事,趨利避害是一種本能,她這種違反本能的行為恰恰是她作為一個退役軍人的體現。莉娜的奮不顧身和文崔斯的冷眼旁觀--她甚至警戒的姿態都沒有,形成了對比。接下來鱷魚的攻擊下,莉娜的冷靜表現更是突出。

喬西有自殺傾向或者叫做自虐傾向。這説明她的心理承受能力並不強,為最後她會選擇跑到森林裏做了鋪墊。

第一遍看的時候我一直有疑問為什麼這一隊人都是女的沒有男的。直到她們在"阿米亞堡"看到牆上人員名單的時候出現一個叫"雪莉"的名字,説明之前是有男女混合的隊伍的,只是失敗了。所以這一隊全部是女的。

凱恩在離開莉娜去參加任務之前那一場説的"我真的……很愛你,莉娜"第一遍看這裏的時候沒有注意到這個細節,第二遍看的時候才知道他是真的很愛她,在得知她出軌了以後並沒有歇斯底里也沒有任何不滿的表現,自己默默承受,然後參加自殺小隊的任務。她想在離別時親吻他,被他拒絕了,那很像是一種訣別。

這個電影的情節裏有我看過的一本小説的影子,小説裏面主角們要闖過一個熱帶雨林,裏面有很多蠱,各種毒物相互吞食,吞掉一個生物就會擁有這個生物的基因本性,比如裏面有個人差點被蛇捕了,於是他把蛇殺了,飢餓的他為了生存把蛇吃了,然後就不會走路只能爬行。所有的動物都往一個方向走,等到了森林邊緣只有一個可以存活,就會成為蠱王。這個電影裏,熊吃了小謝,於是擁有她最後的語言功能,不知道這算不算是一種基因整合。這也算是解釋了為什麼"凱恩"會説話這個設定吧。

對於攻擊的動物選擇上,我覺得熊真的是再合適不過了,小型動物攻擊力比較弱,甚至造成人死亡的可能性很小,矛盾衝突出不來;大型動物攻擊力太強,可能會全員覆滅,而熊,攻擊力夠強,但是它本身又有弱點,熊是叢林動物,視力弱,聽力和嗅覺敏鋭,這也是為什麼她們三個被綁着沒有被攻擊而距離遠的被攻擊了。

心理學家的存在感其實挺弱的。對於她的不冷靜,我是沒有想到的,我以為在遭到攻擊後離開的是喬西或者是莉娜都有可能,沒有想到是她,反而是莉娜來勸解。

燈塔前的骷髏是誰擺放的?這個重不重要我不知道,因為我看來好幾遍都沒有看出端倪,如果有小夥伴看出來了可以在評論裏留言告訴我。

在凱恩拍攝最後一段視頻時,曾經照了一下燈塔裏面那個洞,有一個人影一閃而過,應該是在洞的底部,形態和莉娜逃出洞時候的追她的東西時一樣的。在凱恩死之前錄製視頻的時候有個人回答他"我會的",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其實那時候"凱恩"就已經會説話了,而凱恩的行為表現可以看出來,他應該也是和"凱恩"進行過交流的。

電影最後我沒有看懂為什麼心理學傢什麼都知道,為什麼她體內會爆,莉娜的眼角為什麼會出血,子彈為什麼繞着走,是因為折射?莉娜被關起來以後沒有被檢測身體嗎?在最後,他們的擁抱有什麼特殊的含義嗎?其實最不能讓人理解的大概就是,她們在進入一個未知區域的時候竟然沒有防護用品,不説防護服什麼的,手套最少是必備的吧,然而並沒有。太多的問題了,也許這些會在下一部電影裏面告訴我們答案。

標籤: 湮滅 觀後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guanhougan/x2kxx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