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觀後感 >

典籍裏的中國論語觀後感(通用7篇)

典籍裏的中國論語觀後感(通用7篇)

細細品味一部作品以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不能光會看哦,寫一篇觀後感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典籍裏的中國論語觀後感(通用7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典籍裏的中國論語觀後感(通用7篇)

典籍裏的中國論語觀後感1

最近幾天,央視頻道推出了《典籍裏的中國》第一期,觀後我震撼不已。

《典籍裏的中國》用表演與對話的方式,演繹典籍中的故事,情景再現,讓觀眾更深刻地品讀典籍。第一期選擇了《尚書》,“政書之祖,史書之源”。《尚書》又稱為《書》有很多華夏文化的創始性論述,比如第一次出現“禮”,第一次制定曆法。《尚書》是“文化元典”,很多很多第一次都在裏面。

教授們講解《尚書》後,大幕拉開,表演開始。説到《尚書》,最重要的人是伏生,伏生本名伏勝,是秦朝秦博士,一生守《書》講《書》,是《尚書》的傳承者,因此是故事的主角。故事表演中以老年的伏生與現代人撒貝寧的對話為主線,插入了大禹治水,武王立誓兩個書中故事與晁錯受文帝之命前來學《書》的歷史故事,讓觀眾深入瞭解《尚書》中的故事。

故事中的伏生讓人感動。他一輩子愛《書》,一家人用生命保護《書》,年老後在山東一帶講《書》,傳承《尚書》。倪大紅老師把伏生演活了,彷彿就站在我面前。

表演結束了,但我的思緒仍未結束。停留在開場的一句話上。“讀《書》而知先賢治政之本,讀《書》而知朝代之興廢之由,讀《書》而知個人修身之要。”典籍是老祖宗智慧的結晶,是寶貴的財富。

《典籍裏的中國》講述了在這片神州大地上創造文明的故事,讓我們知道我們的生命源起何從,我們的腳步邁入何方,以新的方式讀懂典籍,讓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活起來。品讀典籍,體味經典,吸取智慧,汲取精華,成為不一樣的自己。

典籍裏的中國論語觀後感2

到底什麼是中國?我想,禹劃九州是中國;堯舜禹、湯文武、孔夫子、伏生是中國;名為邦本,本固邦寧是中國;敦睦九族,協和萬邦是中國。有典籍才有中國!

傍晚,一家四口人圍坐在沙發上,對着電視津津有味的看着《典籍裏的中國》。這是大年初一剛推出的綜藝節目,也是剛剛播出第一期。不得不説,節目的進程很有新意,採用多舞台話劇表演,跨時空對話等方式,是觀眾有了沉浸式體驗。

當然,這第一期的內容也是乾貨滿滿。由倪大紅飾演的伏生敍述了他如何保護《尚書》傳授《尚書》。秦末楚漢相爭,民不聊生,伏生為了保護《尚書》,開始了長達20多年的顛沛流離,其間伏生的愛子為了保護《尚書》與土匪搏鬥而死,伏生的妻子就算是冷死,也不願意燒《尚書》取暖,最終永遠地留在了荒野。而當戰亂結束,伏生回到家鄉,鑿開牆壁,卻發現被他藏在牆壁裏的尚書早已殘破不堪,只剩下28篇,於是他用自己的餘生傳授尚書,希望尚書能夠永遠地流傳下去。浮生活了90多歲,有90多年一直在讀尚書,20多年的顛沛流離,只是為了保護尚書,若不是因為尚書,伏生的兒子和妻子也不會死去。可是伏生卻不後悔,這需要多麼大的毅力和勇氣啊!

其中還有幾個片段,是屬於尚書部分的禹貢還有牧誓。其中大禹劃九州,周武王與紂王的牧野之戰,至今還使我的眼中含有淚花。結尾部分,現代讀書人撒貝寧向伏生介紹尚書自西漢以後的傳承過程,其中不乏多種坎坷,直到唐代,還有人在一塊大青石上刻下了尚書,為開成石經。華夏經典,絃歌不輟!

如今我們更需要:立時代之潮頭,通古今之變化,發思想之先聲,在對歷史進行深入思考過程中,汲取智慧,走向未來!

典籍裏的中國論語觀後感3

這樣的“穿越”才真正有意義,看到伏生問撒老師:“後人可還讀《書》”的時候,內心真的一動。我想如果有一天先賢真的有機會問起我們“文脈安在?”我們要做到問心無愧,踏踏實實地回答一句:“斯文在茲!”傳承的故事,經久不衰。

太感動了,之前不懂《尚書》,看到倪大紅老師演繹的尚書的話劇,發現中國這個詞就是從尚書中來,大禹的功勞不僅是治水,更有定九州;伏生一輩子護書傳書,不愧對先人。薪火相傳,今日到我,向古人致敬!

問:華夏何為一體? 答曰:華夏自古一體!

真的喜歡這樣的節目,深厚的文化底藴加上戲劇衝突,並非大而化之,而是以點代面,細膩又宏大,讓人熱血沸騰又淚流滿面,值得一看!

古往今來,多少學者為我國傳世的典籍皓首窮經,如今《典籍裏的中國》讓經典走進尋常百姓家,它們不再是陽春白雪無人懂賞,而是可以被我們所有人理解、為之自豪的文化火炬。強烈推薦!

節目不僅僅是敍事,更着力於展現《尚書》中華夏九州的家國概念、“民為邦本,本固邦寧”的“民本”思想。跨越千年時空的“古今對話”更是富有創新性和吸引力,震撼而精彩。

追本溯源,繼往開來,每一本典籍都是中華文明傳承之路。上一盞不滅的明燈。鑑古知今,學史明智,這些豐富而又珍貴的典籍,值得每個中國人去品讀,也該與世界分享。

中華先賢,篳路藍縷,以啟山林。中華文化,永續不絕。優秀的典籍使我們明過往、知興替;優秀的演員以入木三分的演繹帶我們邁入千年歷史長河,感知先賢氣節、啟明吾輩之志。希望大家也能更多地關注央視大型文化類節目,傳承國學國粹,華夏絃歌不輟,你我當仁不讓。

典籍裏的中國論語觀後感4

央視一套播出了《典籍裏的中國》,現代“讀書人”撒貝寧穿越時空對話浪漫主義詩人屈原,解讀《楚辭》,瞭解屈原歷經磨難、上下求索的一生。秭歸作為屈原故里,屈原是當地人的理想化身和精神寄託。節目播出當晚,全縣掀起了觀看熱潮,大家情緒高漲、反響熱烈。

縣文聯主席秦曉梅説:“這一期的《典籍裏的中國》,我覺得有三個空前的肯定:一是對屈原積極光輝向上形象的空前肯定,二是對屈原故里是秭歸的空前肯定,三是對秭歸柑橘的空前肯定。這一期節目概括了屈原的三大精神內核——不懼艱難、追求真理的求索精神,獨立不遷、深固難徙的家國情懷,憐恤百姓的民生理念。對屈原故里是秭歸,央媒這次是一個重拳加持,向全世界亮明瞭這個觀點。”

國家非遺項目“屈原傳説”省級代表性傳承人鄭承志説:“我們反覆吟唱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后皇嘉樹,橘徠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等等,通過屈原解讀給楚懷王聽,實際上是解讀給我們大家聽。他不僅是文學的,更是精神的;不僅是楚人的,而且是中華民族的;不僅是古代的,而且是當代的。屈原當然是秭歸的,他從秭歸走出去,已經走向了中國、走向了世界。我們感覺到撒貝寧的彙報就代表了新時代的中華兒女向屈原彙報新時代的幸福生活,彙報我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秭歸實驗小學學生李子炫説:“我在節目當中,看到我們秭歸的特產上了央視,我感到特別驕傲、特別自豪。”

大學生鄭智露説:“朋友圈被《典籍裏的中國》刷屏了。‘屈原’看到秭歸的風景之後,發出讚歎;品嚐了秭歸的柑橘後,被‘甜哭’了,我感到由衷自豪。開學後,我會跟同學分享關於我的家鄉秭歸、關於屈原的一些文化歷史,把屈原文化更好傳承下去。”

典籍裏的中國論語觀後感5

今天很有幸觀看了《典籍裏的中國》這套文化綜藝節目。在這個節目裏,讓我更好地瞭解到了中國的典籍《尚書》。以前在學生時代就聽説過這部經典,説實話自己對裏面的內容知之甚少。今天這檔節目讓我這個普通人更好地瞭解了一些經典知識和故事。

節目通過戲劇演員們的精彩演繹,讓我看到了兩千年前伏生一家人是怎樣用生命守護《尚書》的。伏生護書,傳書的故事讓我感動的流淚了。這一幕讓我感受到了古人對經典的守護與傳承的精神是多麼的可貴。

這種視書如生命,守書傳書的故事在激勵着每一箇中國人。正是這種精神,才使我們這些普通人也有機會讀懂,感悟經典裏的故事。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經典裏只有短短几句話,裏面藴含着的智慧卻是震撼的。戲劇演員們的精彩演繹,讓典籍中的文字都活起來了,感人的畫面更易讓人體會其中的智慧。《禹貢》讓我看到禹劃九州,華夏九州第一次讓我能誦出。分別是:冀州,兗州,揚州,豫州,梁州,雍州,徐州,青州,荊州。

《牧野宣誓》中的稱爾戈,比爾幹,立爾予,予其誓。短短几句話卻藴含着治政理國的大智慧。戲劇演員們通過故事的演繹讓我更好的理解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尚書》被稱為政書之祖,史書之源,構建了華夏文明最早的知識體系,很有幸在今天人人可讀。

我們都知道典籍不易讀懂,古有“漢無伏生,則尚書不傳。傳而無伏生,亦不明其意”。但今天這個節目最大的亮點就是將經典與戲劇表演相結合,每一個場面都感人淚下,這種創新使典籍人人可讀,真正做到了文化的傳承。節目中主持人穿越歷史,以拜見伏生為主線,講述了尚書幾經波折最後被保存下來,而且還薪火相傳的故事。這也展現了中華文明的.聲聲不息。這樣的節目大家都很期待,我也會作為鐵桿粉絲繼續關注下去,因為學習經典可以追本溯源,繼往開來。

典籍裏的中國論語觀後感6

文學的力量與美真實存在,尤其是在偉大的作品裏。

中國古典文學中,《楚辭》比肩《詩經》,是中國浪漫主義詩歌的源頭。

它就像是童年時期一個神祕而瑰麗的夢,不僅深刻影響後世的文學創作,甚至潛移默化地塑造着中國人務實下的那份鮮為人知的浪漫。

梁啟超先生曾高度評價:“吾以為凡為中國人者,須荼有欣賞《楚辭》之能力,乃為不虛生此國。”《楚辭》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其中收錄了屈原的《離騷》《天問》《九章》等經典篇章。今晚,典籍裏的中國將演繹《楚辭》中的名篇,展現屈原心繫家國、追求真理的品格。看直播↓一起感受中華民族綿延深厚的家國情懷和求索精神!

提到《楚辭》,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其中最具盛名的《離騷》,或“天問一號”的名稱緣起之作《天問》,但相信在看完本期節目後,大家一定會記住《楚辭》中另一首不朽的詩篇《橘頌》。

屈原的早期作品《橘頌》開創了詩歌詠物言志的先河,表面上歌頌橘樹,實際是詩人對自己理想和人格的表白。生於荊楚之地的撒貝寧,自稱是屈原的“小同鄉”。這次拜訪,撒貝寧特地帶了一箱來自屈原故鄉的柑橘,把老先生“甜”到淚流滿面。

跨越兩千多年的時光,屈原的熱淚為何而流?假如親見“天問一號”,屈原又會發出怎樣的感慨?本期節目將再度上演一場動人的相遇,既在對話中感悟屈原為何叩問天道,又帶屈原感受今天的中國人如何把最浪漫的詩寫進宇宙,並一代代地延續他“路曼曼(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精神。

如何用富有感染力的`藝術手法拉近觀眾和歷史的距離?《典籍裏的中國》自開播以來,不斷髮揮想象力和創造力,留下了伏生的“千年一望”、宋應星和袁隆平跨越三百年的“一握”、炎黃子孫向正史之祖司馬遷獻上“千年一拜”、“一碗薄粥”嚐盡孔門師生温情等動人場景。

為了“小同鄉”撒貝寧能夠給屈原送上兩千多年後的“故鄉之味”,節目組與湖北秭歸建立了緊密的聯繫,並求證了秭歸柑橘的歷史。當地不遠千里郵寄來秭歸柑橘,在錄製當天及時送達北京。每一顆柑橘裏都滿載着跨越千里、跨越千年的濃濃“鄉情”,也讓舞台呈現更具真實性和代入感。

本期節目戲劇環節將以柑橘的意象串聯始終,由王洛勇飾演屈原,湯鎮業飾演楚懷王,故事貫穿了屈原與楚懷王少年立志,任左徒後促成合縱伐秦、後因遭貴族讒言離間被兩次流放的一生。

開場戲劇中,屈原一嘗撒貝寧帶來的家鄉特產,讚不絕口:“好像比我小時候吃的更甜!”幾瓣橘子,勾起了屈原對往事的回憶。他和楚懷王從兩個愛吃橘子的孩子,成長為躊躇滿志的少年,那時的他們,就像是並肩生長的兩棵橘樹,想為家國開花結果……可惜,最終一個客死於秦,一個自沉汨羅。

節目數次呈現屈原吃着柑橘、雙眼含淚的情景。其中一幕,屈原和楚懷王穿越生死、互道遺憾。當楚懷王“離去”,屈原大口大口吃着橘子,連皮都吞下去了,眼淚則像開了閥門一般,止不住地往外流。

這段表演把主持人王嘉寧看得熱淚盈眶,她注意到,現場從嘉賓到觀眾,幾乎都在擦眼淚。酈波特別感動:“橘子不止是屈原和楚懷王共同成長經歷的一個見證,而且是屈原對那片土地、對那片土地上的人民的一種情感的隱喻,也是他對自身的一種期許。”

這段飽含人生況味的重頭戲,再現“一遍就過”的高能演技。被問及為何吃掉橘子皮,王洛勇説:“屈原最大的遺憾,就是沒能勸楚懷王留在楚國,我在那個瞬間,發現橘子和橘子皮是一體的,和兩人童年時代的友誼是一體的。就是有那麼一個瞬間,你真的是感受到把自己交給了這個人物。”撒貝寧非常敬佩王老師:“這就是無法設計的戲,是那一瞬間的爆發,你把橘子皮塞到嘴裏的時候,所有的情感濃烈到了極致!”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副主任、中國先秦史學會常務理事劉國忠分析道:“屈原出生於戰國時期楚國的貴族家庭,可能從小就受到很好的教育。屈原在《橘頌》一篇中,以他生長之地盛產的橘子來做自我比喻,表達了他早年即有的遠大志向。”

“后皇嘉樹,橘徠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深固難徙,更壹志兮。”這幾句詩在節目中數次出現,它的意思是:皇天后土孕育了美好的橘樹,這些橘樹生來就適應南方,稟受天命,不離故土。可以説,《橘頌》之於屈原,是從他的生命中萌發出的一篇詩歌。對家國的熱愛,伴隨着他的成長。他立志要輔佐楚懷王,做一個賢能之士,為了“美政”理想而探索不息。

從《天問》到《離騷》

飄逸的浪漫,有着跨越千年的深沉力量

在奔湧不息的中華千年文脈中,《楚辭》作為中國首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和《詩經》一起奠定了中國詩歌發展的基礎。它的一歌一詠、浪漫綺麗,深遠影響着兩千年來的詩詞歌賦,以及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

回望歷史,唐代詩人李白延續了《楚辭》浪漫飄逸的風格,鑄就了中國文學的另一座高峯;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自兒時起就特別喜歡《楚辭》,並用一生踐行“路曼曼(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為後人留下來“天眼”這雙繼續尋找答案的眼睛。

本期《典籍裏的中國》將讓老年屈原在“歲月長河”裏遇見編訂《楚辭》的西漢文學家劉向、承襲《楚辭》浪漫主義筆法的“詩仙”李白及“天眼之父”南仁東,並特別為屈原和南仁東打造了一場跨越時空的“天問”。他們的成年時代和幼年時代一問一答,交錯呼應,最後共同在“路曼曼(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心靈宣言中,正式開啟《楚辭》的識讀之旅。

“楚辭”本義泛指楚地歌辭,後來專稱以楚國屈原的騷體作品為核心的一種新詩體。據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酈波介紹:“《楚辭》大多書楚語、作楚聲、紀楚地、名楚物,用充滿浪漫主義的風格來詠物敍事,而且強調民生關懷和個人修養。”

浪漫的《楚辭》為何跨越千年依然澎湃人心?為精煉有力地詮釋《楚辭》的精髓,節目將重點聚焦《離騷》《天問》和《橘頌》,力圖透過其華麗而飄逸的外表,引領觀眾感受它滾燙而堅毅的內核。

説到《離騷》,許多觀眾可能“又愛又恨”,其想象之豐富、情感之真摯,燦爍古今,同時又因為相對拗口、生僻字多,實在難以記誦。屈原在《離騷》中提到了華夏民族的諸多先賢,並把心中的理想説予他們。為幫助觀眾更好地理解《離騷》,節目重點打造了兩幕場景:一幕是屈原在汨羅江畔和彭咸大夫的生死對話;一幕借屈原和先祖先賢的傾心交流,道出《楚辭》的創作緣起及深刻內涵。

典籍裏的中國論語觀後感7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很多優秀文化已經隨着歷史的發展而消亡,這些代表着中華民族精神的典籍,我何時真正的崇敬?何時真正的潛心學習?這些都是世間大道,而我卻在“得來全不費工夫”的環境下,沒有對他們引發崇敬之情,沒有用心去體悟,在茫茫人海中,猶如浮萍,隨波逐流,向細枝末節處找尋人生的答案,愧對古聖先賢,愧對列祖列宗。

《典籍裏的中國》的熱播,是中華之幸,民族之幸。經典猶如大樹之根,不知其根,也就不知其意,不知其意也就肆意妄為!中華五千年的文化,來得多麼不容易,來得多麼坎坷,又來得多麼深沉。這一份厚重的禮物,讓多少中華兒女為之汗顏,我們忘記了歷史,忘記了古聖先賢,但是古聖先賢卻記得我們,記惦着他們的子孫!通過《典籍》的方式對我們諄諄教誨,讓大家追根溯源,迴歸人生的大道。

在《論語》述而篇中:“志於道、據於德、行於仁,遊於藝”,這就是我們人生的脈絡。但我們在忙忙碌碌地工作、生活中,忽視了根本,只是在“遊於藝”,向錢、物而行。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因為,我們的人生價值排序出現了問題,特別是很多家庭有了錢後,物質生活豐富了,但精神層面出現了的問題,隨着社會物慾的影響,不斷地搖擺不定,人生找不到方向,這就需要我們重回經典,在經典中找到人生的答案:以道作為自己的人生方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我們不需要抱怨社會的不公平,古聖先賢們在宣傳大道的時候,有多少君王和百姓不認可他們,他們仍然道心不改,堅持自己的夢想,堅持自己的人生方向,因為他們懂得“大道不孤”。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向他們學習,堅持維護社會和諧和服務廣大人民之大道,初心不改,不用抱怨,不用悲傷,不要讓負面的能量侵入內心,而要像陽光一樣,照亮他人。

當前社會分工越來越明確、具體,甚至有人在某一方面的建樹而沾沾自喜,我們當有“君子不器”之心,包容萬物,合二為一,以他人之長處,滋潤自己內心,長養自己的德行,克己復禮,嚴於修身,養一身浩然正氣。像古聖先賢一樣,為道可以忘我、忘軀。

向道而行,踏芒而歌!中華民族的人文精神已經在古聖先賢們的身上得以體現,我們要學習他們的一言一行,才能讓自己內心的良知越來越升發,心境會越來越開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斷提升我們的文化自信,提升我們的人文自信。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guanhougan/me4k4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