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觀後感 >

《為奴十二年》的觀後感

《為奴十二年》的觀後感

《為奴十二年》是導演史蒂夫·麥奎因根據Solomon Northup的真人真事改編的劇情電影,由切瓦特·埃加福特,邁克爾·法斯賓德,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布拉德·皮特等主演。

《為奴十二年》的觀後感

選擇看這部影片的主要原因就是2014屆奧斯卡金像獎,以及看完一些片段之後的一些印象。影片時長134分鐘之久,主要講述了一個以拉小提琴為生的黑種自由人被誘賣,而後經歷了12年之久的努力生活,最後重獲自由的故事。劇情的真實性很高,許多場景的設置的確是讓人不忍直視。整個過程中看下來,唯一的感受就是,我是多麼的幸運。

作為一部黑奴電影,毫無疑問地,影片中會出現很多對黑奴施暴的場景,這並不是導演想要製造噱頭才拍攝的內容,而是歷史本身就是這麼殘酷。在影片中,這種暴力場景被完全赤裸裸地拍攝了出來,好像導演在説:“看看吧,這就是事實”。對於此,史蒂夫·麥奎因説:“當然,作為一個電影導演,你需要做的就是了解電影裏的情緒的拐點。知道它何時會出現,以什麼樣的形式出現,是不是會讓觀眾有情緒上的反應。

在這部電影裏,我所設置的這種情緒的極大化的拐點,其實就是用暴力的鏡頭讓人們知道,我們的歷史,和我們走過來的路。很可能會有人感到不舒服,那是因為你對影片中的黑人有着魔種感同身受的理解和感情,如果能做到這樣,那麼這部電影的目的,其實就達到了。我就是希望人們能有這種屈辱和不愉快的體驗--因為我們的父輩,曾經真切地經歷過這一切。”奴隸主完全不把黑人當做人來看,甚至説,連東西都不如,黑人就好像是一個發泄的道具,被靠近一定不會有好事。

劇情當中,platt也就是solomon,在第一個奴隸主當中反抗的毆打監工的場景多少有點大快人心,但隨後的被吊無疑讓人不忍直視,電影對於這樣的畫面停留的時間之久完全超乎我的想象,首先想到的是演員的不容易,然後就想到了真實的經歷當中一定是更加殘暴的樣子。

切瓦特·埃加福特説:“作為一個黑人,我很榮幸能參與到這部電影的拍攝之中。很顯然,這是一部講述關於黑人的屈辱歷史的影片。他非常嚴肅,同時也非常具有戲劇性。我所扮演的是一個歷經了千辛萬苦才回到家中,重新獲得自由的角色。在瞭解了故事之後,我對所羅門·諾薩普非常崇敬。所以,能在影片中扮演這個人物,是我的榮幸。

看到這句話之後看是對這部電影有了另一種認識:之前是一種對於演員獻身的不可思議,而現在是對這些演員們的崇敬之情。毆打,鞭笞,以及人性的侮辱無疑都是超越了所看過的一切的影片。在電影開始不久的劇情中,一個奴隸被主人找到帶回的時候,他就像寵物一樣跟着走了,是一個很讓人心涼的畫面。以及最後的patsty被鞭打的鮮血四濺的畫面,真實的讓人眼眶濕潤。也真是這樣赤裸裸的畫面,才更讓人感受到黑奴這是多少不被公平的一羣人,這一羣人有多少需要被解救。

看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為奴十二年》獲獎後,演員以及團隊表情是區別於其他獲獎者的,這是我在看這部電影之前的想法,現在想想確實是這樣的。記得當時切瓦特·埃加福特眼眶裏有淚花,是一種欣慰的表情而勝於成功的喜悦,露皮塔·尼永奧在獲獎後神色淡定,這是一種黃種人,白種人根本不可能體會的心理感受。無疑,這樣強大的歷史背景以及演繹水平,在看完之後的內心一定是相當複雜的。

還有一種很真實的感受就是,黑人之間的感情很讓人不能理解卻也很現實。換句話説就是在無奈的歷史背景之下黑人之間的互助只存在於內心。男主角被吊長達3分鐘的鏡頭當中,背景中的黑人忙着自己的事,只有一個女黑人給他喝了一碗水,很無奈,很冷冰。

很多情景當中,導演採用的取景方向讓我覺得這確實一部好片。首先是男主人公剛被抓的時候捱打的場景,從主人公的.右下側取景,主人公的表情,鞭笞者的動作很好地都展現在畫面裏。

然後是埋葬一個死去的努力後,所有努力一起唱着歌的場景。這一場景中有兩個場景讓我印象深刻。第一個是領唱的女黑奴,從開唱之前從黑奴的下方取景,這個方向先是讓我不能理解,因為無論是多麼好看的人,這個角度多少會把人醜化,可是現在想來,也正是這個角度,才讓人覺得畫面中人物的高大。第二個是男主人公唱歌的情節,鏡頭不動,這似乎是導演的一大特色吧。

之所以這麼説,是因為電影中的確是有很多畫面這樣説明了。讓人印象很深刻的應該是最後獲得自由被帶回家坐在馬車上的鏡頭吧。鏡頭中主人公的頭在畫面的右下方,身後的景象是模糊的,暗示着一種已經過去的生活,但主人公的表情卻是很複雜的,有獲得自由的喜悦,但更多的是經歷了12年努力勝過之後的一種對重獲的生活一種過於激動甚至不知道要怎麼做才好的樣子,讓人很心疼的感覺。

影片的時間很長,在看到一半的時候,就開始猜測各種結局。

首先,一定不會有那種有歷史意義的轉折時刻;然後,對於主人公的結局就只有兩種——死或者是自由;再是猜測主人公獲得自由的方式,一定不會是逃出去的,因為無論怎樣,膚色依舊在,因為主人公不是沒有嘗試過逃跑。在這樣的猜測之下,卻是覺得這樣黑奴被折磨的現實真的很難改變,並且電影的結局也正是説明了這一點的——結局當中獲得自由的黑奴也就這麼一個而已。

或許這樣劇情的設計也正是想展示解放黑奴真的很急迫也很困難吧!

還有一句台詞讓我印象深刻,“我要的是生活不是生存”。因為之前是自由人所以想要重獲自由,而那些生而為奴的人根本不知道什麼是自由。“生而為奴”——這是一個多麼心酸的詞彙,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認識?“生而為奴”的觀念但卻是一種類似於空氣一樣正常的存在於當時人的心裏,包括黑人自己。

談完了電影當中的種種之後,除了內心的一種悲涼之外,還有隱約的一點慶幸——好在我是自由的。相對於黑奴而言,我只想説——這是何等的自由啊!人人都渴望自由,卻又問什麼要剝奪別人的自由?又是什麼讓人如此的冷血無情?

《為奴十二年》——正如其名,若不是這個電影名字,我真的感受不到這一切已經有12年之久。可能這一切的來源都是主人公從始至終都不忘獲得自由吧!這一種執着或者説是信念。讓人很欽佩。又有怎樣的困難或者説危機是過不去的呢?內心一直有着希望,持續與現實鬥爭,黑奴都可以成功,還有什麼做不到呢?

現在想來,多少對馬丁·路德·金再一次的無限崇敬。“I have a dream”,他存在的意義就是喚醒了所有自以為“生而為奴”的黑人。

一部電影,可以喚起的各種思想才是最有價值的,感謝這部電影,讓我意識到了,我是“何等的自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guanhougan/kvgqq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