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觀後感 >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2022觀後感(通用8篇)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2022觀後感(通用8篇)

認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領悟呢?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感動中國人物頒獎2022觀後感(通用8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2022觀後感(通用8篇)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2022觀後感1

湖南省衡山縣賀家鄉賀家山村村主任助理兼團支部書記秦玥飛在以“新生代海歸如何進行實踐創新”為主題的論壇上呼籲,多關注農村創業者,特別是大學生村官這個羣體。他説,“農村是一個藍海市場,但是並不好做,是因為沒法跟農民打交道。”

秦玥飛是從耶魯大學畢業迴歸後到農村做村官,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力量給國家最基層的、最普通的中國人做一些事情。談到大學生村官,他説:“中國一共有60萬行政村,有22萬大學生村官覆蓋中國三分之一的行政村。國家最希望大學生村官創業,可以讓一羣人入社,成為股東,用自己的所學、所長髮現農村的資源,把農村的資源好好利用起來,做一些產業幫助農民致富。”

大學生村官創業在融資、產品銷路、品牌建立上都有很多困難,他表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但是什麼是大眾,城市裏面只有少數人,中國絕大多數的創業者還是在農村。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2022觀後感2

與往年一樣,感動中國總影響着千千萬萬的中國人。在這些感動人物中有國之大器的精英,也有百姓草根的凡人,但卻都以不一樣的偉大事蹟感動着這個名族的人民。又是一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晚會,我的內心再一次受到了激烈的撞擊與神聖的洗禮,在感動與眼淚交織的背後,我收穫的不僅僅是文字上的樸實與感動,更多的是內心中無法言喻的那份震撼與動容。

作為幼兒園的教師,我對感動中國中是教師職業的感動人物也會有更多的感觸。莫振高就是一位打心眼裏佩服和尊敬的人物。他是學生口中的“莫爸爸”“校長爸爸”,是廣西都安高中的原校長。都安是全國貧困縣,這個大山裏的瑤鄉,有着眾多因貧困上不起學的孩子。莫振高將“讓瑤鄉兒女走向世界”作為自我的座右銘,任教三十多年來跑遍每一位貧困生的家,將瞭解的情景一一記錄在冊,並用自我微薄的工資資助了近300名學生,圓了他們的大學夢。然而,自我的工資畢竟只是杯水車薪。應對數量眾多的貧困學生,這位從未向別人伸手的“莫爸爸”走上了“化緣”之路。他利用休息時間,來到全國各地的機關、企事業單位,做演講、做動員,只為經過社會力量,幫忙更多的瑤鄉兒女走出大山。就這樣,莫振高一共籌集了3000多萬元善款,讓1.8萬貧困學子圓了大學夢。最終因積勞成疾,莫振高於3月9日突發心臟病去世。他的“化緣”之路改變了數以萬計貧困孩子的命運。就是這樣一位平凡的教師用生命譜寫出了人民教師的關榮與偉大,讓我們看到了國人一種從物質至上到精神至上的轉變。

在感動中國的頒獎中,感動中國的傳承與發揚讓我們看到了我們對道德發展與經濟發展的思考與探索。感動中國,其實是我們對優秀精神的一種寄託,是虛無縹緲的靈魂與現實接軌的媒介,是完美品質發揚傳承的載體。在一個個感動人物的事蹟中,讓我們看到了榜樣的力量與人性的力量。與其説是對道德模範、學術精英的嘉獎表彰,不如説是對崇高精神、優秀精神的宣揚與傳播,當獲獎者的事蹟經過感動中國傳遍大街小巷,那些以往默默無聞的他或她儼然已經成為了億萬中國人的榜樣,坐在電視機前的我們與其説是被獲獎者的無私感動,不如説是被他們人性中的那種真善美感化、激勵,那些崇高的精神在我們內心翻騰,化作一種獨特的動力,使我們不自覺地向他們靠攏,向他們學習,社會的風氣所以而改變。

感動中國讓我們明白人應當懂得關愛和感恩,懂得堅強和堅持;感動中國激勵我們年輕人前行和提高;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感動就在我們身邊,感動一向在傳遞着和發揚着,相信和期待更多的愛和夢想被點亮。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2022觀後感3

《感動中國》十大傑出任務頒獎典禮上,兩個人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兩個人就是教師夫妻李桂林、陸建芬,他們在一個很窮的山村教書。那是在大山的最深處,進出極為艱難,村民一年難得下絕壁一次。那裏的生活條件十分艱苦,村上的人們連基本的吃飯穿衣都成問題,兩位教師的生活環境、教學環境可想而知,所謂的“卧室”裏只有一張用泥巴堆出來睡覺的泥牀,一盞煤油燈,教室更是經不起風吹雨打的稻草房。他們兩個白天教書,晚上回到“卧室”批改學生的作業,每天要到很晚才睡覺。通向那個窮山村的,只有一條路,一條筆直的山路,要靠梯子才能爬上山的山路。如果要走出山村,不僅要翻山越嶺,還要過只有兩條鐵鏈橫貫的大渡河。生活在那樣的地方,是多麼的艱辛啊!

可就是這樣,那兒還是整個大山裏最好的學校,連其他村的孩子也會到這裏來上學。所以,每週一,他倆總要把孩子們接上山,週五再送下山,一次又一次地重複着……一年,兩年,不知不覺,他們在大山裏呆了整整19年。19年如一日,李桂林、陸建芬夫婦教書育人,共培養了6屆共149名學生。陸建芬現在還是代課老師,1個月的工資才230元。夫婦倆第一次來到北京,連照相機也沒有。是他們,為偏遠山區的教育事業撐起了一片藍天。19年的時光足夠使一個無知的

嬰兒,變成一個活潑懂事的少年。可見,他們受了多少苦啊!可是他們沒有一句怨言,多麼難能可貴的精神呀。試問,這種愛崗敬業,專門為人的精神我們又做到了多少呢?我們應該為我們現在的生活條件感到知足,只有知足才能感到快樂、幸福。正如為他們的頒獎詞上所説:在最崎嶇的山路上點燃知識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懸崖邊拉起孩子們求學的小手,19年的清貧、堅守和操勞,沉澱為精神的沃土,讓希望發芽。他們真正做到了這一點,不愧為人師。我們都應該向他們學習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要學會滿足。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2022觀後感4

春天,是一個收穫感動的季節。在這個季節裏,我們可以收穫許多讓我們感動的人和事。

開學的第一天,老師讓我們觀看了《感動中國》,這個節目裏講述了11位感動大家的中國人,他們中間有些人永遠的離開了我們,有的依然生活在貧苦的日子裏。

最讓我感動的是,有一位已經年邁的老爺爺,家裏十分的貧窮但他還是堅持每天看報紙,尋找那些需要捐助的貧困孩子。每天吃的都是從垃圾桶裏撿來的食物,看到這裏我哭了,心裏想:老爺爺真可憐。他現在雖然不能動了,但是他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好好的上學。

我要珍惜現在美好的生活,每天可以坐在寬敞的教室裏,我要認真學習,心存感激,伴我一生!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2022觀後感5

有些人,像一朵朵小小的花,悄然在你身邊綻放,剎那間的芳華,便驚擾了世間的繁雜。

在我的內心,盛開着,兩朵嬌嫩的,渺小的,粲然的花。

稍近的一朵,名叫無私,它悄然地綻放着,優雅而高潔。它是由一名叫做楊科璋的消防戰士悄悄種下的。這位勇敢無畏的戰士緊緊地抱住懷中昏迷的小女孩,跌入深深的電梯井中,哪怕他鬆開手便可得到生的希望,他也只是將懷中的女孩,緊緊地,用力地護在懷裏。他的身軀在黑暗中跌落,生命綻放了另一個花季,那小小的一朵開在了我心裏,鼓舞我,激勵我,讓我不至於活到斤斤計較的地步,更讓我能夠盡心盡力地幫助別人,不求回報。

花香入心,怡人怡己。

另一朵稍近的花,叫做真愛。它在綠葉的呵護下甜美而又絢麗的綻放着,粉色的花瓣輕輕地搖曳,給人温馨夢幻的感覺。播種它的是謝芳與謝海華夫婦。謝芳勇鬥小偷,早已成為周圍居民茶飯後的閒聊。可身受九處刀傷的她,卻無人敢娶。當兵歸的謝海華,懷着一顆赤誠的心,去拜訪他心中的英雄。誰知,這一眼,便是萬年。他們順利地走到了一起,一紙婚書,一生諾言。可到底是天公不作美,生了孩子後的'謝芳生了重病,肌肉嚴重萎縮,連生活都無法自理。可謝海華並沒有因此放棄自己相守一生的諾言,還真誠地告訴謝芳:“汽車到不了的地方,我揹着你去。”這句真摯誠懇的話成了他們彼此心中盛開的花。謝芳幸福地説道:“我只勇敢了一次,而他卻勇敢了一輩子。無疑我是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相愛的兩個人,一見鍾情的開始,白頭到老的結尾……這朵花開在我心裏,照亮每一個角落。當我心灰意冷的時候,它告訴我,這世間,還有許多陽光温暖的片段,需要我們去尋找。於是,我繼續揹着行囊,風雨兼程……

一個人,一身行囊,花開兩朵,天各一方。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2022觀後感6

感動中國人物播出了,如果不是在姥姥家看了會電視,我還不明白今日就演感動中國。

看完感動中國,我真心覺得,閒着是罪惡的,浪費錢也是罪惡的。閒着,其實就是浪費時間,那麼概括起來,浪費是罪惡的,應當怎樣辦?應當珍惜,珍惜生命,珍惜時間,珍惜金錢,珍惜資源。當有真的感觸的時候,這些詞句就不是空話和口號,不空洞也不高大。有的時候我會覺得閒,會覺得不知幹什麼好,好像找不到意義所在,而此刻,在剛看完感動中國人物之後的強烈感情下,我覺得,有一件事,我們能夠花很多的精力去做,以後忙完自我份內的事也不會覺得閒得慌,那就是:慈善。有時候我也會想,有什麼好捐助的啊,他們有那麼窮嗎,再説政府幹嘛去了?

會有這種想法,是因為沒有同情困難人羣的感情基礎,我沒有見過那種場面,或者經過媒體看過幾眼已經被歲月衝澹了,可是一旦把那個畫面放到我眼前,我會被震撼,然後內心柔軟的説不出話來。我想這就是為什麼成長環境艱苦的孩子長大了會更加惦念自我當初那種窮鄉僻壤,會更加懂得同情困難的孩子,不是説家庭條件比較好的孩子心硬,而是他們沒見過,沒有那個觸動。所以説,讓所謂温室裏的花朵去“體驗生活”,體驗苦,生活的苦,真的是有意義的。

今日晚上含着眼淚看完央視播出的感動中國人物頒獎,感受頗深!用他們的話説,做一件好事容易,一輩子做好事就不那麼容易了!那需要毅力,需要忍受很多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這就是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善良,正直,樂於助人,堅強,奉獻,吃苦耐勞!我要淨化自我的靈魂,向他們學習!在有生之年,為大家,為社會多做好事,作善事,做一輩子的好人!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2022觀後感7

今天晚上我看了感動中國的頒獎典禮,非常感動。然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于敏先生幾十年為了國家的氫彈事業深埋自己的職業,也不告訴家人。于敏先生就這樣孜孜不倦的為國家貢獻自己的知識。

就這樣,于敏先生就這樣,為國家研製出了中國的熱核武器(氫彈)。那時,他和錢學森一樣,也是35名被留美的中國華人。但于敏突破蟲重重障礙返回祖國,為祖國貢獻知識的力量。

我被于敏先生深深地感動,于敏先生努力學習,報效祖國的精神讓我深受感動。我也應該學習於敏先生的精神品質。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2022觀後感8

不管從意氣風發到兩鬢斑白的偉人,還是純樸的百姓把播下愛的種子變成了接力賽,從黑土地灑向人間,讓人間感受到了温暖。那些體現着中華民族的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關愛的美德,而這些温暖又讓我們的國家得以從冰雪融化成溪水,流淌在人間,而得以讓我們的國家變得更加有希望。當我們從呱呱墜地,就有了父母無畏的關愛,而極少數的嬰兒卻遭到丟棄。但世上存有一些好心人士收留那些棄嬰,無論那些棄嬰的健康狀態,還是殘疾程度,都義無反顧的做出了艱苦的抉擇:收留他們。就是高淑真在十幾年的時間裏去收留上百名的殘疾人士,在家裏人沒有飯飽的情況下也不讓那些殘疾孩子們的肚子受的半點委屈,她為的就是讓那些有殘疾孩子能夠為自己掙得養家餬口的錢去,她已經不在乎自己的餓,冷,暖……只在乎那些不能自理的孩子們,她不僅僅是她自己孩子的媽媽,是那上百名孩子的媽媽,她是可敬的!在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嘴裏説出了:把自己的腎捐給那些最需要的人,最後還把自己的肝也捐給了那些真的需要的人士。她還沒有受完應盡的學習義務,但她想,卻再沒有了機會,她的年華還沒有綻放,就已凋謝,留在了人間温暖,她就是:何月。人間冷暖完全由我們自己去鑄造,不要忽視那些微小的事,這樣才能讓那些小的變成更大~的温暖去温暖人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guanhougan/80vwx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