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觀後感 >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典禮觀後感(通用10篇)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典禮觀後感(通用10篇)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體會呢?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後感。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典禮觀後感(通用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典禮觀後感(通用10篇)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典禮觀後感1

昨天晚上,我觀看了《2014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典禮》,當我看到了劉盛蘭和段愛平的故事時,感動的淚花情不自禁的掉了下來。

劉盛蘭,捐助兒童,幾乎把錢都捐了出去,沒錢就從自己的費用裏拿,從報紙裏來獲取哪個孩子需要幫助的消息,撿垃圾換錢,捐給孩子,那麼多年,沒吃過一口肉,沒穿過一件新衣裳,只為能多攢點錢,幫助孩子們。這種精神值得全天下的人學習,學習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而我們的生活,雖然沒有那樣艱苦,但我們總會浪費,如果我們不浪費,把這些東西賣掉,換成錢,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或做有意義的事,那我們的世界就會充滿更多的愛。

段愛平,身為書記、村裏的村長,幫助村裏的人,為村民貼錢、貼力,為村裏的孤寡老人建立了養老院。我們要學習段愛平這種胸中有大義、大理的精神並且我們也要像她一樣有責任感,有擔當,用心做好每一件事。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典禮觀後感2

在觀看2016感動中國組委會給中國女排頒獎的那一刻,時光彷彿又回到了北京時間2016年8月21日,里約熱內盧小馬拉卡納球場,中國女排以3:1擊敗塞爾維亞隊,又一次捧起奧運會冠軍獎盃。中國女排在小組賽出師不利的情況下上演“絕地反擊”東道主巴西,小組賽曾贏過我們的荷蘭、塞爾維亞都沒能擋住她們前進的腳步。對於向來有“女排情結”的中國人而言這個冠軍重於千鈞,五星紅旗升起的那一刻,《義勇軍進行曲》響起的那一刻,激動與幸福的淚水美於一切。

2016感動中國給予女排的頒獎詞:“雖然它不是頒給個人,但是十一總會讓我們想起一加一大於二,還有它代表着一個團隊。絕地反擊,上演驚天逆轉。比的是實力,拼的是意志,搏的是勇氣,奮勇拼搏,決不放棄。這是女排精神,是激勵中國前行的力量!”

在中國女排再奪奧運冠軍後,一段話在網絡中盛行:“有人曾經問,女排精神是什麼?”郎平説:“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知道不會贏,也竭盡全力。是你一路雖走得搖搖晃晃,但站起來抖抖身上的塵土,依舊眼中堅定。”

中國女排承載着國人太多的榮耀記憶,郎平説:“中國女排的精神一直都在,並不會因為輸贏而改變,這就是女排精神的傳承。”的確,在奧運賽場,讓一個運動員變得偉大,讓一支球隊成為傳奇,讓一場比賽蕩氣迴腸、成為人們日後津津樂道的經典回憶的,確實往往是某種超乎競技的精神。女排姑娘拼命苦戰為國爭光的背後,是平時的艱苦奮鬥,是賽場上永不磨滅的鬥志,是多年來凝聚成的“無私奉獻、團結協作、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的精神,這在里約奧運上又一次被女排姑娘出色的表現詮釋出來,這就是永不過時並賦予時代內涵的“女排精神”。

我相信,熠熠生輝的女排精神將激勵中國運動員在競技體育上不斷創出佳績,更將激勵中國人上下同心共鑄中國夢。向中國女排致敬,讓頑強不息、奮鬥不止的女排精神永遠銘刻在我們心中,激勵我們努力學習、提高自己,成長為一個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才。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典禮觀後感3

每年的春節過後,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典禮都會牽繞着我,牽動着無數人的心,讓我感動好久,情不自禁地淚流滿面。那思緒牽繞着我又回到了今年的頒獎台上……

我靜靜地坐在電視機前,手拿着筆認真記下他們的名字,有牽動國人心的排雷戰士杜富國,勇鬥歹徒的退伍軍人呂保民,勤儉節約、分毫積攢,千萬捐贈家鄉的八旬老人馬旭……其中最令我感動的是我們河南人擔起鄉村未來的八零後教師張玉滾。

張玉滾師範畢業後,放棄在城市工作的機會,回到家鄉,從一名每月拿三十元錢的民辦教師幹起,一干就是十七年。學校地處偏僻,路全是山路,山路曲曲折折,處處佈滿泥濘荊棘,他靠一根扁擔把學生的課本,文具挑進了大山,挑進了學校。看着電視上張玉滾挑着重重的課本,在山路上艱難地行走,我的眼睛濕潤了,他挑的不僅僅是課本,是大山裏孩子們的希望啊!

由於常年操勞,八零後的他臉上佈滿皺紋,比同齡人老了好幾歲。最後聽着白巖鬆為他念頒獎詞,它是這樣寫的:扁擔窄窄,挑起山鄉的未來;板凳寬寬,穩住孩子們的心。

是啊,多好的頒獎詞,張玉滾,我永遠記住這個名字,你是我們河南人的驕傲,你雖普通但最偉大,你展現人性最高尚的精神境界,你的精神會一直鼓舞着我們每一個國人,激勵着我,努力,追夢!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典禮觀後感4

一年一度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晚會於2019年2月18日晚落下了帷幕。十位平凡之人的不平凡之事,讓我們感動,令我們震撼,一個個感人的事蹟敲擊着我們心靈最深和最柔軟處,發出動人的感動之聲。看完之後令我們熱淚盈眶,感動中國譜寫了真、善、美的樂章。

你退後,讓我來,六個字鐵骨錚錚,以血肉擋住危險,哪怕自己墜入深淵,無法還給媽媽一個擁抱,無法再見妻子明媚的笑臉,戰友們拉着手趟過雷場,你聽,那嘹亮的軍歌,是對英雄的禮讚!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邊境掃雷行動中,面對複雜雷場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國對戰友喊出“你退後,讓我來”,在進一步查明情況時突遇爆炸,英勇負傷,失去雙手和雙眼,同組戰友安然無恙。杜富國的傷情牽動着全國人民的心,人們通過各種形式向他表達慰問。國防部評價説:杜富國同志面對危險、捨己救人,用實際行動書寫了新時代革命軍人的使命擔當。他令我們感動,值得我們永遠尊重。

張渠偉,六年堅守扶貧一線的基層幹部。張渠偉同志自2014年3月擔任達州市渠縣扶貧和移民工作局局長以來,為渠縣143802名貧困人口脱貧、130個貧困村脱貧和整縣摘帽貢獻了健康、智慧和熱血。由於長年熬夜和超負荷工作,張渠偉患上嚴重的“耳石症”和“青光眼”,但他從不懼怕,晝夜戰鬥在攻堅一線。

王繼才、王仕花,守島衞國32年的夫婦。江蘇灌雲縣開山島位於我國黃海前哨,面積僅有兩個足球場大小。1986年,26歲的王繼才接受了守島任務,從此與妻子王仕花以海島為家,與孤獨相伴,在沒水沒電、植物都難以存活的孤島上默默堅守,把青春年華全部獻給了祖國的海防事業,又有多少人能夠做到呢?

還有其他的感動人物,可能我們並沒有聽過他們的名字,但他們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堅守,作為平凡人卻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蹟,他們是時代的先鋒,他們是時代的楷模,是我們永遠學習的榜樣,我們要以榜樣為方向,努力前行,做對社會有益的事。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典禮觀後感5

每年的春節過後,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典禮都會牽繞着我,牽動着無數人的心,讓我感動好久,情不自禁地淚流滿面。那思緒牽繞着我又回到了今年的頒獎台上……

我靜靜地坐在電視機前,手拿着筆認真記下他們的名字,有牽動國人心的排雷戰士杜富國,勇鬥歹徒的退伍軍人呂保民,勤儉節約、分毫積攢,千萬捐贈家鄉的八旬老人馬旭……。其中最令我感動的是我們河南人——擔起鄉村未來的八零後教師張玉滾。張玉滾師範畢業後,放棄在城市工作的機會,回到家鄉,從一名每月拿三十元錢的民辦教師幹起,一干就是十七年。學校地處偏僻,路全是山路,山路曲曲折折,處處佈滿泥濘荊棘,他靠一根扁擔把學生的課本,文具挑進了大山,挑進了學校。看着電視上張玉滾挑着重重的課本,在山路上艱難地行走,我的眼睛濕潤了,他挑的不僅僅是課本,是大山裏孩子們的希望啊!由於常年操勞,八零後的他臉上佈滿皺紋,比同齡人老了好幾歲。最後聽着白巖鬆為他念頒獎詞,它是這樣寫的:扁擔窄窄,挑起山鄉的未來;板凳寬寬,穩住孩子們的心。

是啊,多好的頒獎詞,張玉滾,我永遠記住這個名字,你是我們河南人的驕傲,你雖普通但最偉大,你展現人性最高尚的精神境界,你的精神會一直鼓舞着我們每一個國人,激勵着我,努力,追夢!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典禮觀後感6

感動中國,感動你我,這世界才會永恆------”這歌詞多麼讓人感動。是啊!一縷陽光讓你燦爛,一絲關懷令你温暖,一片愛心使你感動萬千。世界上無時無刻都在有人獻愛心,温暖他人的心,也在感動着——中國。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 “信義兄弟”孫水林、孫東林二人,他們兄弟倆20年來以誠信為本,每年堅持大年三十前將工人們的工錢一分不少地發到每一個農民工手中。2010年年關,在北京承建工程的哥哥孫水林為趕在年前把工錢發到農民工手上,返鄉途中遭遇車禍,一家五口身亡。在天津的弟弟孫東林為了完成哥哥的遺願,來不及處理哥哥的身後事,趕在臘月二十九返回湖北黃陂,在賬本丟失的情況下,按照農民工自己報的賬目,給60餘位農民工發放了33.6萬元工錢。信義兄弟堅守“新年不欠舊年薪,今生不欠來生債”的信念,用生命和行動詮釋了道德的真義、責任的力量和人格的偉大。

還有“姐姐”劉麗,劉麗有五個兄弟姐妹,因家境貧寒,14歲那年,還在念初中就輟學了,她要外出打工,掙錢為弟弟妹妹交學費、貼補家用。她先後到湖北、江蘇等地打工,做過服務員,當過保姆。2000年至今,劉麗一直在廈門一家足浴城當“洗腳妹”,月薪2000——3000元,曾被老家的人誤會。然而,讓身邊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為了“生計”打拼的劉麗,把辛辛苦苦攢下來的大部分積蓄都捐助給了那些貧困學生,她自己卻仍然過着艱苦樸素的生活。

也許我們還無力去做一些感天動地的事情,但是我們每個人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那我們會成為一個感動中國的人。而我們的家庭,集體,祖國也就越來越好了。

真正的感動,會然你堅強,會讓你敬仰,會讓你明白感動就在身邊,我相信每個人看了感動中國的人都會有有一種深深的敬仰,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就像是一次年度的充電,一個缺點的電池再度內心充實,於是,又可以支撐自己,也希望可以幫助別人。這,正是感動的一種力量……

感動中國值得我們去細細品味,值得我們去深深感動,但是他”以後介紹我時不要説我是香港歌手,因為我首先是一箇中國人。“一紙書來只為牆,讓全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張英這二十八字將包容忍讓心胸寬廣詮釋得淋漓盡致。

反觀社會上的不良事件,我目睹了天使與魔鬼的分別。那些為了蠅頭小利摻假賣假的,商家難道不會良心不安嗎?那些豪不利人,傳門利已的人難道不會寢食難安嗎?還有一類人,是大多數,他們將仁義善心掛在嘴邊,生活中卻畏手畏腳,堪比語言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郭明義,這位奉獻了太多太多的普通人,踐行着“明義”。我們要向他看齊,哪怕只是盡微薄之力,也許對需要它的人來説是至關重要的事物。

晶瑩剔透的獎盃只是一種形式,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事蹟留給我們的是終生的財富,是一右輩子的追隨!大愛無疆,我們要用行動實踐它!

靜心品味,當清冷的月光覆蓋感動的幽香,我早已將感動留下,潛心咀嚼,仍暖徹胞懷,溋於心,溢於表……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典禮觀後感7

我與家長一起認真觀看了《201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後,覺得那些評選出來的人物都讓人敬佩感動。在這個簡單的卻又內涵豐富的舞台上,閃閃發光的不是那些耀眼的明星,而是我們生活中的普通人。有的人默默筆耕寫下不朽名篇獲諾貝爾獎;有的人因前往災區為孩子運送捐資喪失生命;有的人身殘志堅,即便沒有健全人的身體,依然頑強的佇立在我們眼前,宣誓着他的存在,他的成功!在2013年的感動中國節目中,雖然感動我的人很多,有林俊德;有陳斌強;有何玥,但是在這些人之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動人以行不以言——陳家順。

還記得那撼動心靈的頒獎詞:“為鄉親卧底,你吃遍所有的苦,為百姓打工,你換來羣眾最多的甜。你喬裝改扮,卻藏不住心底最深的惦念;你隱姓埋名,可我們都知道你是誰,為了誰”,他心繫農民工的切身利益,全力為農民工排憂解難,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他努力地為農民工調解各類糾紛,尤其是涉及到農民工利益的農民工與用工方的糾紛,是如此的挺身而出,據理力爭,勇於維權,肩負着身上的責任,從不放棄,從不退縮!

看過《感動中國》之後,我的內心彷彿受到了神聖的洗禮,在感動與眼淚背後,我收穫的不僅僅是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內心中無法言喻的那份震撼與動容。

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點一滴的小事感動着我們,也感動着他人。生活中從來就不缺乏感動,只不過是在繁忙的生活之中我們忘記了用發現美的眼睛去發現這些讓我們的內心能為之震撼的感動事蹟。

美麗的閃光燈遮不去他們奪目的光芒,他們不是巨星,不是領袖,但他們如寶石般璀璨的心靈會永遠照耀我們的心靈,成為我們精神上的支持與榜樣,成為我們心中又一個偉大的巔峯!他們不是生來美麗的玫瑰,他們是那一朵朵默默地辛勤奉獻的五月蘭,素雅的外表無法抹去他們的內心閃耀,他們將會永遠成為我們精神的橋樑!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典禮觀後感8

普天之下,有這樣一羣人,平凡的外表下是一顆灼熱的心,三尺的肩上扛着一片天,他們堅守初心,為大家舍小家。他們,在平凡之中透着偉大,偉大之中飽含真情,真情之中心浩然!

國家,國家,是國也是家,我們住在小家身在“大家”。家國情懷就是一種舍小家而為大家的精神,是一種積極向上的價值觀。而價值觀的樹立決定了你的是非觀。正確的三觀是人生漫途的指向標!復旦大學的鐘揚教授就是這樣一位身懷使命感,有着積極向上的價值觀的植物學家。

2001年,鍾揚教授毅然決定前往青藏高原盤點植物基因。由於青藏高原海拔高,氣壓低,很少有學者深入,而他不顧自身安危常年身處西藏。也正是他的不懈努力才採樣6000多個高等植物基因,其中1000多個只有青藏高原才有,着實為種子庫在青藏高原上的空缺落下一筆重墨。他常期的超負荷工作把他的身體壓垮了,但他卻不聽醫生、家人的勸阻,又隻身返回自己的“革命’’之中,他在透支着生命,但他卻常説:“我有一種緊迫感,希望上天再給我10年時間。”在2017年,53歲的他出車禍逝世了。

儘管鍾揚教授倒下了,但他雙肩包裏藏着的初心,像他採樣的種子一樣,傳播,收藏在了民間。鍾揚教授是平凡的,更是偉大的。他把重任往肩上挑,他用生命踐行理想,他説:“不是傑出者才做夢,而是善者才做夢。”

偉大,不是因為你做的事有多麼地轟轟烈烈,而是因為你做的`事正在造福大家。其美多吉,一個身在藏區的郵車司機。他是平凡的,更是偉大的。

藏區的險峻是眾所周知的,崎嶇的國道上冰雪覆蓋,羣山之間靜靜攀附,海拔高,氣壓低……而就是在這樣的地方,其美多吉29年如一日地駛在這條“黑色公路”上,維繫着大山與外界的聯繫。飢寒交加是常態,為了確保郵車的安全,他還常常被困在路上,寸步難行,他説:“這沒什麼,習慣了!只是經常會掉眼淚,這是司機的通病,不能閉眼,一閉上可能就睜不開了。”儘管遭遇雪崩搶劫,身中數刀,他依舊心繫郵車不肯退下,而自他身中數刀後,他的手就再也不能開車了,但他卻放不下,放不下心中一片聖潔,放不下那一郵車的物件遙寄着多少人的期盼。

他本可以就此退居,陪伴在家人身邊,過上安逸的生活,可他卻選擇接受特殊治療把已經癒合的肌肉再次拉開,讓它重新癒合。就在這殘酷的治療下,他終於如願以償回到車隊,幹着那令他自豪、滿足的工作。三十忠誠風與雪,萬里郵車雲與月,這6000多次的往返,是多少家庭收到遠方親人信訊時展露的笑顏啊!,其美多吉開的不是一輛普通的郵車,而是滿載着藏區人民的希望和幸福的愛之郵車!

不管是復旦大學教授鍾揚,還是藏區郵差其美多吉,他們都是為大家而舍小家,他們為的是民,為的是國,為的是心中一片聖潔,一份執着!致敬那些為大家而舍小家的英雄們!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典禮觀後感9

用愛的捆帶將患上“老人痴呆症”母親與自己綁在了一起。每天,陳斌強,都會和母親騎上小車,從充滿了“孝”的小路上前去陳斌強教書育人的中學。母親的“痴呆症”愈來愈嚴重,就連大小便也不能自理,陳斌強為了母親有時會沾上一點氣味,但他的學生們卻並不排斥——因為那是愛的味道!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孝”,“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的三寸暉······”這些在每個人的心裏恐怕已經再熟悉不過,可這些來自古代的真情告誡,在古代,人人都是孝子,可在“寶貝”肆孽的年代,卻有不少人不理解父母的苦心,令父母“超負荷運行”。

但在《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中,卻展現了一位名不見經傳的中學教師陳斌強感人至深的守護母親的故事,在億萬的“寶貝”面前重新詮釋了 “孝”, “孝”代表的不單單是一個字眼,而是一種偉大的力量,為我們的人生注滿了崇高之美,為所有人注入了春風般温暖。

陳斌強那將自己與母親再一次緊緊捆在一起的愛的捆帶,也許在未來久遠的日子裏會塵封,但儘管捆帶不會永存,它記錄的一點一滴的子孝與母愛卻會永存,卻會把孝傳滿整個華夏,傳滿整個世界!

在一點一滴的積累中,父母的愛已脈脈匯入了我們的血脈,但我們卻不一定會察覺出,但父母為我們而付出,為我們而忙碌,為我們而辛勞,就算是再疲憊,也不要忘記——感恩孝奉!其實,世界上不存在孝子,因為,為父母付出,是我們理所應當的!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典禮觀後感10

看了感動中國後,總覺得那些評選出來的人物都讓人敬佩感動。在這個簡單的卻又內涵豐富的舞台上,閃閃發光的不是那些耀眼的明星,而是我們生活中的普通人。一個個平凡人在舞台上演繹着一個個不平凡的事,向我們詮釋着愛。

2016年2月14日晚,一位名叫徐立平的工匠,當選“感動中國”2015年度人物。還記得那撼動人心的頒獎詞“大國多良才,每一次落刀,都能聽到自己的心跳。你在火藥上微雕,不能有毫髮之差。這是千鈞所繫的一發,戰略導彈,載人航天,每一件大國利器,都離不開你。就像水中的刀,二十六年鍛造;你是一介工匠,你是大國工匠。”

徐立平的母親就是一位航天人,是中國固體火箭發動機生產基地整形車間最早的員工。上世紀60年代,老太太響應國家三線建設號召,幾經艱難輾轉,最終進入秦嶺大山深處,做起了國家航天事業的一枚小小的螺絲釘。

1987年,徐立平從技校畢業,也加入了航天大軍。母親最清楚雕刻火藥的危險有多大,但她還是給兒子建議:去我工作的車間吧!她大概知道,最適合兒子施展才能的空間,就在那裏。那時候,支持無疑是最深的愛。

徐立平一直從事着航天固體動力然料的微整形工作。給炸藥做微整形,比“老虎嘴上拔毛”危險多了。在火藥上動刀,稍加不慎,便會引起燃燒甚至爆炸。而這樣一份工作,卻被這樣的一個平凡人幹到了巧奪天工的境界。目前,火藥整形在全世界都是一個難題,無法用機器代替。下到的力道,完全靠工人自己判斷,藥面精度是否合格,直接決定導彈能否在預定軌道達到的精確射程。0.5毫米是固體發動機藥面精度允許的最大誤差,而經徐立平之手雕刻的火藥藥面誤差不超過0.2毫米。“世上不存在完美,但這份工作必須完美!”

在危險的崗位上,為了將安全降到最低,徐立平自己發明設計了20多種藥面整形刀具,還獲得了國家專利,有一種被單位命名為“立平刀”。徐立平他這麼不平凡的成就都來源於他對工作的熱愛。長年一個姿勢雕刻火藥以及火藥中毒後遺症,他的身體變得向一邊傾斜,頭髮也掉了一大半。

在這個特殊的崗位上,一名再普通不過的工匠人,一做就是二十多年。他工作的情景,曾經長時間的在公眾視野之外。是的,總有一些人,默默無聞,走在大街上跟你我一樣,只是別人眼中的路人甲,但他們卻為這個國家的各類事業,做出了貢獻。然後還是默默無聞。徐立平就是那位默默無聞者,今天他終於進入了公眾視野。

感動你我,感動中國,這世界有愛才轉動。感動你我,感動中國,這世界有愛才永恆。因為有那些默默無聞的人們,世界才充滿愛。因為有那些無私奉獻付出的人們,身邊才有了感動,已致感動了整個中國。十大人物的精神帶給我們的感動,深深地留在了我們的腦海和心裏,成為了我們前行的動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guanhougan/w080e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