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觀後感 >

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頒獎盛典觀後感(通用17篇)

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頒獎盛典觀後感(通用17篇)

認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讓我們好好寫份觀後感,把你的收穫感想寫下來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頒獎盛典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頒獎盛典觀後感(通用17篇)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觀後感 篇1

這一年裏,誰曾讓整個中國動容?被譽為“中國人的年度精神史詩”的《感動中國》今晚播出,十位“感動中國2016年度人物”揭曉。他或她,曾傾一己之力,踐一生之諾,觸動我們每個人心底的柔軟,激起一個國家拔節生長的力量。與高貴的靈魂對話,書寫自己的不凡人生

孫家棟,87歲,是中國第一枚導彈、第一顆人造地球衞星、第一顆遙感探測衞星、第一顆返回式衞星的技術負責人、總設計師,是中國通信衞星、氣象衞星、資源探測衞星、北斗導航衞星等第二代應用衞星的工程總師,是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

他的一生與中國航天的多個第一密切相連,他領導下所發射的衞星奇蹟般地佔整個中國航天飛行器的三分之一。2009年,他獲得中國國家最高科技獎。

急國家之所急,想國家之所想,一切從國家的需要出發,孫家棟親歷、見證、參加、領導了中國航天從起步到目前為止的全部過程。

面對孫家棟,《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杜玉波説“東方紅”響徹環宇,“嫦娥號”長袖善舞,仰望星空,我們不能忘記這位為祖國默默耕耘的航天人。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觀後感 篇2

今天,我們在學校觀看了《感動中國》。裏面一共介紹了10個人物,每個人的故事都很感動我,有一生奉獻給核事業,工作到生命最後一刻的科學家林俊德;有堅持五年揹着生病母親上下班,為年輕人作出榜樣的孝子陳斌強,但讓我記憶最為深刻的是為救出學生失去雙腿,被網民贊為最美的女教師——張麗莉。

張麗莉是一名優秀的老師,她很愛自己的學生,每個同學也都很敬慕她,親切地叫她麗莉老師。在同學眼中看來,麗莉老師就像媽媽一樣無微不至地照顧着他們,但是,不幸降臨在這位和藹可親的老師身上:一天放學時,老師和幾個同學在過馬路的時候,一輛大客車迎面而來,麗莉老師奮不顧身地把其它學生推開,同學們安然無恙,可是麗莉老師卻終身失去了自己的雙腿。至今,張麗莉老師身體還在恢復中……

張麗莉雖然是一名普通教師,但她為了別人不惜犧牲自己,有着常人不具備的勇氣,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事蹟。她不僅感動了你,感動了我,感動了他,還感動了全中國,我們應該向張麗莉老師致敬,並以她為榜樣,向她學習。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觀後感 篇3

作為中央電視台傾力打造的一個品牌欄目,《感動中國》自2002年推出以來,向全國觀眾推薦了100多位“感動中國”人物。在這份名單中,河南人的身影,從來都是濃墨重彩的存在:張榮鎖、任長霞、洪戰輝、魏青剛、王百姓、李劍英、謝延信、武文斌、李隆、李靈、胡佩蘭、劉洋、隴海大院、王寬……14年來,一個個河南人先後登上“感動中國”的舞台。

在錄製現場,專訪完王寬老兩口,白巖鬆感慨地説:“我大概查了一下,從河南走出來的感動中國年度人物,應該在全國的省份裏不是排第一就是第二。我一直有個想法,大家應該有共識,甭再説河南人、貴州人、上海人、廣東人等等,咱們都是一家人,都是中國人!”他的話音未落便引起全場觀眾經久不息的掌聲。

據悉,同時當選“感動中國”2015年度十大人物的還有南通“磨刀老人”吳錦泉,凋刻火藥的大國工匠徐立平,幫助寶貝回家的志願者張寶豔、秦豔友,鞠躬盡瘁的化緣校長莫振高,促進民族團結的基層村幹部買買提江·吾買爾,琴絃上的放歌者閻肅,最帥潛水員官東,中國首位獲諾貝爾科學獎的本土科學家屠呦呦,率領中國女排重奪世界盃冠軍的郎平。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觀後感 篇4

“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晚會,就像早春的約會在中央電視台如期播出。通過投票等多種方式在全國範圍內評出的年度人物事蹟,在晚會現場陸續與觀眾見面,分別用他們不同的親身經歷講述了感動中國的真實故事,用感動的力量再次喚醒了心靈的春天。

感動是人類最直接的一種情感。生活中總會有那麼一些人,時時感動着我們。他們是宋兆普、黃大年、王鈺、鄧迎香他們是一個人,他們是一羣人;他們是一種精神的代表,他們在用一種心靈的力量,喚醒沉睡的春天。

我們常説,好人就在身邊。“感動中國”的人物也都來自我們的身邊。它傳遞出了中國人的好人觀,行善觀。“勿以善小而不為”,積小善者必成大德。在生活裏,我們2021年感動中國觀後感

與往年一樣,感動中國總影響着千千萬萬的中國人。在這些感動人物中有國之大器的精英,也有百姓草根的凡人,但卻都以不同的偉大事蹟感動着這個名族的人民。又是一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晚會,我的內心再一次受到了激烈的撞擊與神聖的洗禮,在感動與眼淚交織的背後,我收穫的不僅僅是文字上的`樸實與感動,感動就在我們身邊,感動一直在傳遞着和發揚着,相信和期待更多的愛和夢想被點亮。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觀後感 篇5

今天下午的第二三節課我們觀看了感動中國。

中國第一個人造衞星是孫家棟設計的。

有一次,某棟樓着火了,王鋒他為了救四十多位人的生命,自己衝進火海中救了四十多人,本來自己能活下來,卻因為自己衝進去救人自己去世了。

下一個是支月英,她是一個小學教師,她愛她的學生勝過她的女兒,甚至她的女兒説過她的媽媽是一個好老師,但不是一個好媽媽。她村裏邊的人都説她是一個傻子,她説:“我是一個傻子,山裏頭需要我這個傻子”。

支月英完了就是秦玥飛,他一到村裏不熟悉村裏的生活,村民們一開始都嫌他用水用的多,到了後面,他為了修一條水渠從他的工資裏一點一點的攢了下來,最後他把這條水渠修好了,

然後就是張超。他是一名飛行員,在他第一次上艦的時候出了一次意外去世了,在他摔到地下之後問團長:“團長我還能不能上艦。”我佩服他的精神。

我從他們身上感到了很大的精神,有樂於助人的精神,還有無私奉獻的精神。

我也要幫助別人,長大後像他們一樣學習他們的精神,做一個勇敢、做一個無私奉獻的人。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觀後感 篇6

感動是美好的,是幸福的。感動源於感激,感激那些為我們美好幸福生活做出貢獻的人,感激他們的無私、感激他們的堅守。因為感動,我們才會發現原來生活是如此的美好、幸福。

近日,在《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頒獎盛典》上,一共有11位候選人被評為“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他們中有獨守孤島的王繼才,有為了我國科學發展隱姓埋名20年的程開甲,有因排雷失去雙眼和雙臂的戰士杜富國,有為了孩子的夢想留守山村的張玉滾,有見義勇為被歹徒連刺數刀的呂保民……

他們的事蹟都讓我感動不已,他們是偉大的,同時他們又是平凡的,他們在平凡中成就了偉大,堅持做了別人堅持不了的事情。有時我在想為什麼我們會被他們的事蹟所感動,我們感動的點事什麼,慢慢的我發現,我們之所會被感動,是源於勇氣、擔當、臨危不懼的精神。我們感動於王繼才不怕寂寞對孤島十年如一日的堅守,我們感動於程開甲不求功名、一心為國隱姓埋名搞科研的精神,我們感動於^

因為他們讓我們知道幸福來之不易,哪怕在和平年代在我們看不的地方,也充滿着硝煙,感謝他們對和平的守護。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觀後感 篇7

何玥,十二歲,是一個品學兼優,樂於助人的女孩。在汶川大地震期間,何玥不僅捐出了自己省吃儉用的零花錢,還勸服父母各自捐了一個月的工資。可即便這樣,上天仍是讓他受盡了病痛的折磨,讓正值花樣年華的她換上了腦瘤。可命運多舛的她卻如天使般善良,在她得知自己的時日不多時,他不顧家人的反對,做出了一個令常人無法想象的決定----洗後無償捐獻自己的器官。在農村,許多人認為在人死後還要在身上動刀子,拿走屬於自己的器官,不吉利,是對死者的冒犯。可是天使般的她卻不怕,在彌留之際還想着幫助他人。在我心中,他就是一個天使,帶着微笑和散發着光輝的光環,揮動他純潔的翅膀飛翔。

她捐贈的器官救助了兩名尿毒症患者和肝癌患者。其中的一名患者家屬特地從藏族趕來為他獻上了潔白的哈達,從此兩家人變成一家人。

她的爸爸在感動中國的現場演講,他不能哭,因為他的女兒何玥在面對病魔時都沒有哭,所以他也沒有哭。我覺得他好堅強,好堅強,令我自愧不如。他用他的行為感動了他的父母,感動了我們。

就如感動中國組委會給他頒獎詞中所説:“你來過,你不曾離開,你用你生命最後的閃光照亮整個世界,也照亮了生活。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觀後感 篇8

今天下午我們觀看了感動中國,共看了兩個感人的故事,其中最感人的是一位沒有雙臂的男孩兒的故事。

那位孩的名字叫劉偉,他正是因為電線杆倒塌壓斷了他的雙臂,讓他只能用腳吃飯,用腳寫字,還能用腳刷牙,洗臉······。他並沒有抱怨老天給他帶來的不幸遭遇,而是努力的去學習,挑戰任何困難的事情。

劉偉長大以後,母親讓他學習游泳,劉偉沒有不答應,只是嚴謹認真地去學。幾年後他取得了成功,而且得了第一名!但最不幸的是在比賽之後,劉偉的病又復發了。之後便到醫院去檢查,檢查後得知暫時不能做劇烈運動。劉偉並沒有放棄,只是開始練鋼琴。剛開始時,他的腳大拇指按不下按鍵,每次一按就是兩個按鍵。後來,他把大拇指側着練,雖然練的挺好的,但是腳上總是起泡,這使劉偉十分痛苦。終於,兩三個星期過去了,劉偉會彈奏小曲子了。

通過這個感人的故事,我覺得它在告訴我們不管面對什麼困難,我們都要努力克服,不能當縮頭烏龜。而且要有堅強不屈,頑強拼搏的意志。相信自己就能戰勝困難。我認為大家應該以劉偉為榜樣!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觀後感 篇9

一縷陽光讓你感到燦爛,一絲關懷令你感到温暖,一片愛心使你感到感動。這些模範人物的事蹟感人肺腑、催人淚下,他們不愧是時代的先鋒、民族的脊樑、祖國的花朵,祖國的驕傲!《感動中國人物》裏的每一個人都讓人非常温暖,因為他們做了自己人生中最感人的故事!

如果你問我裏面最感人的是誰,我會説:胡忠和謝曉君老師。因為他們在一次看報紙的時候,看到報紙上寫着康定縣塔鄉一所孤兒院急需老師,胡老師和謝老師瞭解當地的艱難,就決定留在那教孩子們讀書!

謝老師在音樂學院的一手彈琴,可是學校最需要的卻不是音樂老師,而是物理老師,數學老師,生活老師,三年裏謝老師嘗試了當四種老師,還表示一輩子要呆在這!

他們可以不教藏族的孩子啊,但他們沒有怎麼做,因為他們很善良,在艱苦都教孩子們,他們,是高原上的怒放的雪蓮!

他們都在發揚傳統——發揚愛。每個人的一生相對於漫漫歷史長河是極其短暫的,但如果他能在短暫的一生中為社會發展和人類文明做出貢獻,人生價值變得以充足!這些事蹟已在我的生命中打下深深的烙印,伴隨我的心靈共同成長。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觀後感 篇10

看了《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評選》,我印象最深的是甘洛縣烏史大橋鄉二坪村是涼山北部峽谷絕壁上的彝寨,海拔2800米,進出極為艱難,村民一年難得下絕壁一次。從漢族地區來的李桂林、陸建芬夫妻紮根這裏18年,把知識的種子播種在彝寨。

18年如一日,李桂林、陸建芬夫婦教書育人,共培養了6屆共149名學生。陸建芬現在還是代課老師,1個月的工資才230元。夫婦倆第一次來到北京,連照相機也沒有。是他們,為偏遠山區的教育事業撐起了一片藍天。

評委給他們的頒獎詞是:在最崎嶇的山路上點燃知識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懸崖邊拉起孩子們求學的小手,19年的清貧、堅守和操勞,沉澱為精神的沃土,讓希望發芽。

多麼可敬的教師呀,在最艱苦的環境中拼搏,為了能後代學到知識,他們付出了一切,卻無怨無悔,這種精神深深打動並激勵着我,我也是一名教師,在較優越的環境中教書,還時而有些抱怨,叫苦喊累,真是慚愧,今後我要立足本崗,腳踏實地,做一名優秀的教師。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觀後感 篇11

有一種感動,讓我們心潮澎湃;有一種感動,讓我們為之鼓舞喝彩,這種感動稱為——人間真情,再度觀看《感動中國》。使我再次真情感動,瞭解那些平凡世界的偉大人物。他們,是那春天和煦的陽光,折射出閃耀的七彩光芒,那樣的炙熱與耀眼。他們,向我們傳遞了一種無私奉獻,捨己為人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每一箇中國人的心。

浪的執着,礁的頑強,民的本分,兵的責任。島在小也是國土,家未立也要國先安。三十二年駐守開山島。王繼才,王仕夫婦以海島為家,與孤獨相伴,在沒水沒電,缺衣少食,植物都難以存活的海島上默默堅守,把青春年華全部奉獻給了海防事業,現如今的海島已經樹木成林,鮮花盛開。

六年如一日的堅守在扶貧一線的基層幹部,擔起鄉村未來的80後教授張玉滾,兩彈一星功勛程開甲,這些人物他們給我們留下的,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深思,去學習。

也許現在的我們無法去做一些感天動地的偉大事蹟,但我們可以從小事做起,你會發現你的身邊時時刻刻都存在着感人至深的事情。《感動中國》帶給我的是一種深深的敬仰,是一次精神上的沐浴,就像是一場一次年度充電,我的心靈在充實。這正是感動的一種力量。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觀後感 篇12

今天,我看了《感動中國頒獎晚會》,裏面有很多讓我動的人和事。有熱愛祖國的科學家錢偉長爺爺,有三次進入火海救人的英雄教師王茂華和譚良才,有最美的洗腳妹——劉麗……

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獲獎者洗腳妹——劉麗,她出生於普通農民家庭,小時候因為家裏貧窮,沒有讀多少書,所以沒有找到好的工作,她立誓:要讓更多沒有錢的孩子讀到書。在工作和生活中劉麗省吃儉用,連一件漂亮的衣服都捨不得買,更別説化粧品了,但是她卻把自己辛辛苦苦賺來的錢大部分都捐給了那些貧困的孩子,幫助他們安心讀書。我以前一直認為捐錢幫助別人都是一些有錢人做的事。而一些生活不富裕的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幫助,怎麼會長期捐錢幫助別人呢?看了劉麗的故事,我很感動,她讓我知道了世界上還有這麼偉大、無私的人,在感動中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幫助別人跟錢的多少沒有關係,而是看你有沒有愛心。

劉麗的故事讓我想起了一首歌:只有人人獻出一份愛,世間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觀後感 篇13

這個禮拜五,老師給我們觀看了《感動中國》,當我看完第一位感動中國人物錢偉長時,心裏就湧出來一種説不出來的感覺。我控制不住內心的情緒,眼睛裏不時閃出感動的淚花。我真的很敬佩他,到底是什麼讓他們造就瞭如此浩瀚宏闊的精神世界呢!讓我們一起去走進他。

錢偉長,被周恩來稱為三錢之一。是中國力學家、應用數學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大學校長,耀華中學名譽校長。中國近代力學、應用數學的奠基人之一。在國際學術界享有盛名。在錢偉長老人的一生中有選擇也有放棄,為了科技強國的夢想,他棄文從理,為了報效祖國,錢老也曾經放棄過美國八萬美金的高薪工作。就是在這樣重要的選擇和人生關口,也詮釋了這位老人一生的愛國情懷。錢偉長的一生都是在為自己的祖國而活,為人民而活。為我國的科技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就是這麼一位老人,他所做的是多麼偉大的事件哪!

然而我以為真正的感動在於人人心中都有愛。有一顆真實的心。我們因為愛國,所以我願意為任何人儘自己的能力做點兒什麼!我覺得感動讓人堅強,只要有感動,我們就會有着這種向前走的勇氣。加油吧,我相信中國一定會努力,我們也會努力,人我們一起生活在這個充滿愛的世界!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觀後感 篇14

近日,我觀看了《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裏面講述了十個感人的故事,其中最令我感動的是“敦煌的女兒”——樊錦詩。伴隨着樊錦詩的腳步,我彷彿來到了那個戈壁大漠深處的敦煌莫高窟。

説起莫高窟,相信大家都會情不自禁想起抬頭一望滿眼的飛天,工藝精湛的貼金畫……而這背後也藴含了樊錦詩的默默努力。

“黨需要我們到什麼地方,國家需要我們到什麼地方,我們就到什麼地方去。”1963年,樊錦詩從大學畢業,懷揣着保護祖國文化遺產的夢想,千里迢迢來到了大西北戈壁荒漠。那時,房子是土的,甚至水都是鹹的,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下,她卻選擇了留下,頑強地堅持下去,這一堅持就是50餘年。如今,本該退休享受天倫之樂的她,仍在為敦煌奮鬥!當我看到她為敦煌操勞十分疲憊的背影時,心中無比震撼,敬佩與感動的淚水奔湧而出。樊錦詩的精神照耀神州大地!

為了守護敦煌,樊錦詩和丈夫彭金章兩地分居長達19年,在他們的眼裏,兩人的愛情不是山盟海誓,而是各自奔向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把小愛化成大愛。漸漸地,樊錦詩彷彿已經和敦煌融為一體,也習慣了這片大漠給予的饋贈。她的深情早已深深紮根於這片大漠。而彭金章也一直在默默關心她,堅持着寫信給樊錦詩。或許,這也是一種十分偉大的愛情,它不是甜蜜恩愛,也不是山盟海誓,但是——它有着為國家默默奉獻的愛。看到這裏。我的眼眶再次濕潤了,這讓我想起《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一句話:當你回首往事時,不因碌碌無為而悔恨,也不因虛度年華而羞恥。是啊,把一件事做到極致,就是最大的成功,這一點,樊錦詩做到了。

“一腔愛,一洞畫,一場文化苦旅,從青春到白髮。心歸處,是敦煌。”從樊錦詩的感人事蹟中,我見證了她那堅持不懈,默默奉獻的大無畏精神。所以,我們青少年更要不負眾望,擔起保家衞國的重大責任,成為祖國的中流砥柱!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觀後感 篇15

觀《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大會》後,陳斌強對母親的孝敬比自身的利益更為重要的事例讓我深有感悟。

陳斌強的母親很不辛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因此,照顧母親的重大責任落在陳斌強身上。他不僅要照顧母親,還要按時上班,身為老師的他,對學生應有強大的責任感。他每天去上班時,都用一條布帶把母親綁在身上,然後走30多公里的山路才到學校。下班後,還要為母親做飯、餵飯、洗澡,晚上還要安慰母親入睡,才放心;夜晚還要定時帶母親去廁所,他每天僅僅睡5個小時,到凌晨5點就要起牀制定好一天的計劃。把一天的時間都白紙黑字寫出來,安排得充充實實,可用一個詞形容:爭分奪秒。

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我們這輩子無法償還的,當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父母就開始奔波忙碌。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們,他們寧可自己苦,也不讓我們受一點苦。他們對我們的愛是無私的、偉大的,他們是我們生命的創造者,是他們讓我們可以享受這個世界的一切;是他們讓我們過得如此快樂。難道我們不應該報答他們嗎?

無論時代如何發展,孝順父母是亙古不變的真理。一個人來到世界上,總會與他人相識,產生親情、友情、戀情,其中濃得化不開,砸碎骨頭連着筋的唯有父母的親情。所以,不管貧窮也好,富貴也罷,孝順父母是我們做兒女應盡的責任!

聯繫自我,説實在的,我在我家裏人眼裏都是一個孝順的孩子,孝順父母,敬愛老人。説我是孝順的,有很多的例子可以證明,在這裏簡單寫上幾筆也就算了:在家裏,我會盡力的做我力所能及的家務,在爸爸的工作上,我也可以幫上小忙,這雖然算不上大事,但這也是報答父母的途徑;我爺爺現在病卧在牀,雖然我不能像陳斌強照顧母親一樣照顧爺爺,但我可以做一些輕鬆的,比如:倒水洗澡、洗衣服等等,這些我到做到了。

孝順並不需要榮華富貴,僅僅是一杯熱茶、一句問候、一個關心的眼神,父母都會感到很幸福的了。

現在趁我們的父母還健康,讓我們一起來孝順我們的父母吧。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觀後感 篇16

湖南省衡山縣賀家鄉賀家山村村主任助理兼團支部書記秦玥飛在以“新生代海歸如何進行實踐創新”為主題的論壇上呼籲,多關注農村創業者,特別是大學生村官這個羣體。他説,“農村是一個藍海市場,但是並不好做,是因為沒法跟農民打交道。”

秦玥飛是從耶魯大學畢業迴歸後到農村做村官,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力量給國家最基層的、最普通的中國人做一些事情。談到大學生村官,他説:“中國一共有60萬行政村,有22萬大學生村官覆蓋中國三分之一的行政村。國家最希望大學生村官創業,可以讓一羣人入社,成為股東,用自己的所學、所長髮現農村的資源,把農村的資源好好利用起來,做一些產業幫助農民致富。”

大學生村官創業在融資、產品銷路、品牌建立上都有很多困難,他表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但是什麼是大眾,城市裏面只有少數人,中國絕大多數的創業者還是在農村。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觀後感 篇17

呂順芳,女,64歲,江蘇省無錫市宜興官林鎮義莊村農民。

呂順芳小時因家境貧困,年幼的妹妹被忍痛遺棄。為了圓母親晚年骨肉團聚的心願,她四處奔波尋找妹妹,然而直到母親去世也未能如願。尋親路上,呂順芳發現還有更多有着同樣遭遇的家庭,她暗下決心:“我要幫天下父母尋找他們失散的兒女!”

2000年5月,呂順芳在家中辦起了“尋親驛站”,先後接待了來自內蒙古、陝西、河南、河北、山東等14個省區的3000多名尋親者。為幫人尋親,呂順芳辭去工作,幾乎花光了家中的積蓄。14年來,呂順芳幫助300多名尋親者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了親人,使一個個離散多年的家庭破鏡重圓,用愛心演繹着感人至深的人間真情。她被人們親切地稱為“尋親大姐”。

“雖然我自己的妹妹還沒有找到。可是,想到有那麼多的老人不再像我母親那樣抱憾,那麼多的家庭能夠骨肉團圓,我感到付出再多也是值得。”呂順芳説,“不管有多大困難,我都會堅定而快樂地走下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guanhougan/ek9y8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