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觀後感 >

華爾街2觀後感範例

華爾街2觀後感範例

華爾街2觀後感篇一:華爾街2 觀後感

華爾街2觀後感範例

在紐約最大的金融財團位於華爾街的摩天大樓頂部,這家公司的股東們正召開一年一度的總結會議。突然,坐在主席位置的財團總裁不理會席間熱烈的討論,爬到了會議用的長桌上,做了一個起跑的姿勢。正當其他董事們對這個舉動目瞪口呆之際,他説了一句,“我要從這架巨大的旋轉木馬上下來了。”説完,他便以長桌為跑道,奮力一躍,穿過窗玻璃,向底下人流穿梭的華爾街墜去。

以上戲劇性的一幕出現在科恩兄弟1994年電影《金錢帝國》的開頭。“一架巨大的旋轉木馬”,這是我迄今聽到過的關於金融資本週轉過程最生動、貼切的比喻。當資本增值的時候,那飆升的數字就像遊樂園裏的旋轉木馬那麼華麗、吸引人,讓人忘乎所以;可一旦當資本達到一定數量之後,擁有者的幸福感卻開始停步不前,或許資本仍舊在增長,就像木馬仍舊在旋轉,但幸福卻停留在原地。對此,有些人能夠用資本增長所帶來的快感代替幸福,有人卻被這種幸福的虛無感逼得只能跳樓。

在揭露資本的貪得無厭和金融系統的黑幕、腐敗方面,奧利弗·斯通1987年的《華爾街》是一部比《金錢帝國》更深刻、更尖鋭的電影。它的成功首先在於身為金融掮客之子的斯通為電影中的金融運作注入了足夠的細節。電影中涉及的金融系統內部的暗箱操作、欺詐和爭奪現象顯得錯綜複雜,而斯通能使其中的每一步都合乎邏輯、有據可循,整部電影就相當於一本揭示華爾街幕後運作規律的教科書。電影主要的悲劇感則體現在青年的理想在意向不到的現實面前幻滅的事實中,這方面沿用了從《史密斯先生去華盛頓》開始好萊塢電影慣用的母題,構成了對美國夢的批判。當然,電影最出色的地方仍在於邁克爾·道格拉斯對股市大亨戈登·蓋柯生動的演繹。戈登這個人物最大的特點恐怕就在於他能夠真正地沉醉於旋轉木馬帶來的快感。當巴德問他什麼賺多少錢才算夠,什麼時候會停止時,他説,“這不是錢的問題,這是一個遊戲。”或者説,這是一種賭博,資本的增值就如同賭博贏錢那樣能給人帶來快感。

如果説《華爾街》的意圖主要在於揭露和批判,那麼20餘年後的續集《華爾街2》則把撫慰在次貸危機中受傷的美國心靈作為首要任務。電影的副標題是“金錢永不眠”,或許改為“親情用不眠”更為恰當。對於那些在次貸危機中輸得一無所有的人來説,家庭和親情成了唯一的安慰和避風港;而對於在第一部電影中把才華和意念都用盡了的奧利弗·斯通來説,如何為續集找到新的重心便成了電影成功的關鍵。於是,把美國主流價值觀中家庭和親情至上的觀念放入到續集中成了最自然不過的事。儘管實際上,親情、家庭和交易、買賣在電影裏的關係一直都很混亂,有時分不清彼此。在電影的結尾,為了安慰觀眾,導演試圖使戈登·蓋柯這樣一個嚴格恪守商業理性的角色產生真正的情感鬆動,主動從旋轉木馬下來走向家庭的温暖,但在實際效果上,女兒對他的諒解、甚至女兒與她未婚夫的重歸於好,仍舊是以蓋柯一次不無私心的捐贈(交易)為前提的,它們顯然缺乏其他的情感誘因,這不是莫大的諷刺麼?

《華爾街2》的主要缺陷在於它缺少一個有力的'故事。電影的整個敍事鬆散、缺乏要點和結構,完全像一個二流編劇對於二十年前那個精彩故事在今天可能延續的二流想象。由於在家庭情感上耗費時間過多,電影對於今天華爾街金融面貌的展現顯得模糊而缺乏細節。唯一有意思的一點是它調侃了二十年前蓋柯的名言“貪婪是好的”。蓋柯在出獄後的演講中戲謔地稱他的名言在今天已經“合法化”了,以指稱導致次貸危機的借貸消費、借貸投資等現象。電影中數次出現的有關“道德風險”的話題顯然也是為了與次貸危機後人們的投資心態形成心理互動。除此之外,《華爾街2》中便找不到什麼新穎的意念來表現一個今天的美國金融社會。電影甚至讓一個新的菜鳥再次問一名老手“賺多少才算夠,什麼時候你才會停下來”,並讓蓋柯再次老練地回答,“這不是錢的問題,這是一個遊戲”。當然,你可以説這麼經典的答案是永遠不怕用第二遍的。

邁克爾·道格拉斯在續集中戲份不多,但他無疑仍舊是最出彩的一個。即便沒有第一集,道格拉斯一出場便能使人感到華爾街金融大亨的作派,感受到他的不可一世和老奸巨猾。這幾乎沒有訴諸太多表演因素,這是他的天賦。這種風度也在大衞·芬奇《心理遊戲》中他飾演的尼克身上找到。有趣的是,在那部電影裏,道格拉斯那種旋轉木馬上的毫無幸福感可言的生活才真正表現得讓人難以忍受,以至於他要尋求一種更刺激的遊戲。從內容上來看,把芬奇的電影與斯通的華爾街系列作一種比較觀賞將是件有意思的事。

斯通的兩部華爾街都在美國兩次嚴重的經濟危機之後上映(1987年10月美國爆發了嚴重的股災,並進而席捲全球),第一部保持了批判的鋒芒和反思的力度,第二部除了炒炒冷飯之外忙於推銷親情和家庭等美國主流價值觀,以安慰人心為己任。差異的原因何在?是這次危機更嚴重,人們變得過於脆弱而更需要安慰,還是斯通連“半個作者”的身份也不要了,完全成了一個商業化導演?又或者,今天的商業電影越來越以向觀眾提供娛樂和安慰為己任,缺乏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好萊塢許多優秀電影中的反思精神和公眾責任感了?

華爾街2觀後感篇二:《華爾街》觀後感

觀《華爾街》有感

華爾街是全球最重要的金融中心。在國際金融業佔據顯赫地位,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看完這個十集的片子讓我受益良多,華爾街帶給我的震撼是巨大的。為我們提供了許多關於資本市場的啟示。作為一名學習金融的大學生,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必須更加懂得金融市場的運作和金融的價值。

十集的內容很多,其實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第一集和最後一集。資本這個詞在這兩集中出現的次數尤其多。每週,每天,每時,每刻,資本都在不停息的流動。華爾街是美國資本市場和經濟實力的象徵,它早已不是一塊印第安人的土地,也不是荷蘭人的一道牆而是一張撒向世界的金融之網。華爾街人也完全成為了貪婪而奮鬥的人。現在的資本已經進入無眠時代。第十集主要講解的是位於金融地位頂端的國家更替。在我認為與貨幣有很大的關係,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密切相關。17、18世紀是英國的時代,隨着英國工業產品在世界各地的暢銷,強大的經濟實體支撐倫敦成為世界的金融中心;而英國也為資本之河注入了全新的元素:英國人確立了金本位制,英鎊成為第一個世界貨幣,英國銀行家在世界各地佈局,英國人將世界通過金融之手聯為一體。20世紀初,英國的金融地位開始受到來自美國華爾街的挑戰。兩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1944年,佈雷頓森林會議徹底改變了世界金融格局,美元成為世界貨幣,華爾街成為世界金融中心。

WALL STREET意為牆街,1792年荷蘭殖民者為抵禦英軍侵犯而建築一堵土牆,從東河一直築到哈德遜河,後沿牆形成了一條街,因而得名Wall Street。看這條街上的門牌就能領略到華爾街的魅力,華爾街1號是紐約銀行大樓;14號是美國信孚銀行大樓;37號是原美國信託公司、美國大通銀行;40號是曼哈頓信託銀行;48號是美國金融博物館;60號是德意志銀行大樓,摩根大通大樓;111號是花旗銀行大樓??只要沿着這些門牌號一直數下去,光在這條街上就能領略到當今幾乎所有的金融巨鱷的風采。在這裏沒有人不貪婪,我覺得如果人不貪婪的話,怎麼能為自己博得更多的利益呢。沒有貪婪就沒有動力,沒有動力,就沒有今天華爾街所創造出來的巨大財富。例如:地鐵的擴張、運河的開鑿、美國南北戰爭的勝利??很多帶給人們便利的財富都是因為華爾街的貪婪而得以實現。由此可見,在對待人類貪婪的本性上,我們應當給予寬容。曾經看過一個訪談節目提到貪婪在經濟中對人民的影響,塞德拉切克認為:“貪婪是一切的開始。人類的歷史告訴我們,貪婪總是具有兩面性的。它是進步的引擎,也是失敗的原因。從不滿足、總是想要更多看起來似乎是先天的自然現象,形成了我們文化的核心,比如伊甸園中亞當和夏娃的原罪就是貪婪的結果。” 但是貪婪有時候也會為我們帶來危機。我們縱觀歷史上的歷次經濟危機。1893年的危機、1870的危機、1907年的、1929年的危機,還有2008年的。如果從人性的角度來説,都是過度貪婪導致的整個金融系統崩潰。換個角度來説,可能當年是用信託來放貸,而現在則發明了各種眼花繚亂的金融衍生品。最典型的騙局莫過於美國華爾街傳奇人物、納斯達克股票市場公司前董事會主席伯納德·麥道夫的投資騙局:麥道夫利用自己的名聲和地位。以高於正常但不出格的回報和長期穩健的業績構築了一個投資神話,使得世界上大量機構、組織和個人為他的騙局付出了至少500億美元的成本,造就了華爾街歷史上最大的欺詐案。所有騙局的共性就是讓人得到在正常情況不可能得到的好處,製造令人砰然心動的回報。如果沒有被貪

婪迷惑雙眼,很多騙局只要用常理去思考就可以發現其中的荒誕和可笑。回顧華爾街歷史,華爾街最初的100多年並沒有監管。於是出現了德魯和摻水股,當人們意識到信息的重要性之後才有了財經報紙和股票指數,1929年大蕭條之後,華爾街開始受到真正的法律約束。安然事件的財務造假事件再一次重創華爾街,塞班斯法案的出台是一次對華爾街的及時修復。華爾街每一條監管法案的出台都付出了高昂的代價。而這些監管法案制定的唯一原則就是信息的公開透明。在陳志武對《華爾街》同名書記作序説的:“既然華爾街發展了兩個多世紀,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金融危機打擊,而且一代一代的銀行家、投行家的確賺了大量的財富,兩百多年裏從來沒有缺少過對華爾街貪婪的指責,但是,眾多危機、醜聞都沒能阻擋停止美國金融市場的發展,每次照樣能爬起來更健康地壯大,這本身説明華爾街必然對美國、對世界至關重要,美國經濟、世界經濟離不開源自於華爾街的金融。因為人性決定了:任何東西只有在它具有真正的價值,而且是不可或缺的價值,才能經久不衰、繁榮昌盛。”我有時候想吧,那些世界首富都那麼有錢了,怎麼花也花不完,錢對於他們來説只是個數字了,為什麼他們還不停地工作賺錢呢。這或許就是貪婪吧,人到了那個位置上,就不得不那麼做,很多原因讓他不能夠退下來吧。總得來説,掌握做事情的度,一切都會變得簡單許多。從貪婪到更貪婪,最後走向毀滅,是金融大鱷們的一貫路徑。這也讓我們明白一些人成功,其他人失敗,生活本就如此。

華爾街的歷史也是我們關注的重點,紀錄片《華爾街》提到華爾街的歷史長達三百多年,與美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有很大的聯繫。我想主要談下華爾街經歷了三次戰爭,因為這三次戰爭在華爾街發展的歷史上有很大的影響。我認為在三次戰爭前期和後期給美國經濟所帶來的歷史性意思也是寫不完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是有正反兩面的,及時在某個時期美國曾一度繁榮但是有繁榮就必有衰退。歷史的發展是我們不可改變的。是很多問題積累在一起的爆發,我們不能回到過去重新選擇,所以在美國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它所付出的代價是我們無法想象的。我們要善於從歷史中吸取經驗教訓,積極修正預防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錯誤。

南北戰爭

南北戰爭,是美國曆史上一場大規模的內戰。持續時間為1861年4月至1865年4月,美國南方與北方之間進行的戰爭,又稱美國內戰。此戰不但改變當時美國的政經情勢,導致奴隸制度在美國南方最終被廢除。南北戰爭前,華爾街的債券發行都是通過私募的方式發行的。南北戰爭期間,北方的銀行家庫克革命性地向公眾發行戰爭債券,使得北方聯邦政府得以迅速地募集到戰爭所需要的資金,而百姓也得以把愛國熱情轉化為一種投資,用實際行動來支持北方政府。尚未掌握現代資本市場這一重要工具的南方政府,只能依靠大量印鈔來支持戰爭費用。這使得南方的通貨膨脹非常嚴重,同時,國債規模劇增,催生了華爾街的空前繁榮,1865年交易量達到60億美元。南北戰爭使得華爾街一躍成為僅次於倫敦的世界第二大資本市場。華爾街在這個過程起着很大的作用,它支撐了美國聯邦政府在南北戰爭中的戰爭融資,推動了美國由鐵路帶來的第一次重大工業華浪潮。 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4年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美國無疑是這場在大洋彼岸發生的戰爭的最大受惠者,無論是它的實體經濟還是虛擬經濟,都得到了迅猛的發展。第一次世界大戰刺激了美國經濟的發展,市場容量迅速擴大,1917年到1919年的共發行自有公債215億美元,投資者羣體有戰前的35萬增加到數百萬。美國資本市場躍升為世界第一。一戰前後的美國經濟,杜邦公司就為協約國提供40%以上的軍需品,業務增長了176倍。美國的股市規模大幅擴張,尤其是和戰爭相關的鋼鐵行業發展更快,以美國的伯利恆鋼鐵公司為例,股價從46美元飈升到460美元,並一度達到600美元。一戰期間,僅摩根銀行就代理英國發放了銀團貸款30多億美元。第一次世界大戰毀了歐洲,卻使美國富了,華爾街的金融家們更是在戰火中賺了個盆滿缽溢。一戰使得美國一舉從戰前最大的債務國變成了戰後最大的債權國。華爾街也從倫敦手中接過了世界金融中心的權杖。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次自1939年至1945年發生的全球性軍事衝突。就在一戰結束後不到30年,歐洲被仇恨矇住了雙眼所以又掉入了同一條河流,而華爾街則又藉機大撈了一筆。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的一次浩劫,但卻極大地促進了美國經濟的發展,幫助美國結束了“大蕭條”。整個二戰期間,美國股市一直在上漲,道-瓊斯指數從130點增長到210點。戰時的軍事工業抑制了民用工業的發展,也引發了戰後經濟的迅速繁榮。戰後全球資本市場完全進入了華爾街時代。

我們可以借鑑它的過去,吸收許多經驗教訓。雖然,地理上的華爾街非常小,但在真正的意義上,華爾街是美國的資本市場乃至金融服務業的代名詞。這條街上的聯邦廳曾是美國第一屆國會的所在地,首任總統華盛頓就是在這裏宣誓就職的,如今大門前聳立着華盛頓像以紀念此事。不過華爾街作為政治中心只是短暫的一瞬,而作為金融中心卻一直輝煌奪目,經久不衰。

華爾街2觀後感篇三:電影《華爾街》觀後感

《華爾街》觀後感

本片《華爾街》是一部以美國華爾街為背景,講述股市大亨 Gordon Gekko 利用各種不正當手段進行內幕交易,貪婪地汲取證券市場財富的故事,最終因為年輕的Bud Fox的良知而被送入監獄。

片中Bud Fox 是

一名證券公司的員工,業務為為各類客户推薦股票並促使他們購買。該類證券公司主要從事二級市場業務。所謂二級市場是指已發行在外的金融工具(如證券)的交易市場,即“舊”金融工具(如證券)流通轉讓的市場,二級市場的二級是相對於證券發行市場而言的。

Bud Fox 不滿現狀,抓住機會找到了股市大亨Gordon Gekko並竭力表現自己對證券市場的見解。但Gekko對此並不滿意,情急之下Bud Fox 把從父親 Carl Fox 處聽來的關於藍星航空尚未公佈的官司判決透露給了Gekko,Gekko考慮後委託Bud買入一部分藍星股票,之後藍星關於官司判決結果出來證實了Bud的消息自此Gekko開始信任Bud。

事實上,這次交易屬於內幕交易(inside trade),Bud 與 Gekko屬於業內人士,在瞭解資本市場規章制度的情況下受到利益驅動對這些限制置之不顧,在美國證券市場,此類行為應受到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及美國全國證券交易商協會(NASD)的監管與處罰。

在對Bud產生信任之後,Gekko對Bud提及了Sir Larry Wildman及他們之間的恩怨,並稱現在是復仇的時候。Gekko稱Larry現在在美國,可能有什麼投資項目,讓Bud去刺探消息。Bud推脱稱如果被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發現自己會被吊銷執照,但最後不甘心失去Gekko的信任,接下了這個任務。

Bud在對Larry的一系列跟蹤之後判斷Larry其實是想購買Anacott Steel的股票,Gekko即刻表示讓Bud買入一千五百股50美元的Anacott Steel的七月購買權。

此處的購買權實際上是一種期權合約,所謂期權合約為在某一特定時間,以某一特定價格購買或出售固定數額的商品、貨幣或證券的權利。故如果Larry對Anacott Steel實行大規模購買,則Gekko可以在七月份仍以50美元買入即可獲利。事實上,Gekko已經猜到Larry要收購Anacott Steel,故他指使Bud持續大量買進Anacott Steel股票,推高價格,提高Larry收購的成本。最後Larry以每股71.5美元的價格與Gekko達成協議,收購Gekko手裏持有的Anacott Steel股票。這次Gekko的大量股票買入行為事實上以個人的力量改變了證券二級市場的供需關係,擾亂了交易秩序,使證券市場的主要功能—資本市場有效性(efficient capital market)被破壞。

自此之後Gekko又收購了泰達紙業。Bud建議Gekko收購藍星航空,以便可以對這個有深厚感情的公司進行升級改造,而且自己可以擔任高管,Gekko最終答應做這筆投資。但事實上Gekko並未打算改造藍星航空,而是利用Bud的關係去疏通矇騙工會的重要人士,並最終希望將其分拆出售。

Bud知道這個消息後很憤怒並與藍星工會及Gekko的死敵Larry Wildman合作並挫敗Gekko。影片的結尾Bud與警方合作錄下Gekko的犯罪證據,最終兩人都接受法律審判。

影片全片的主線是華爾街的內幕交易,金融大亨掌握着巨大財富,不圖創造財富而是持續做着零和遊戲,與貪婪為伍,使絕大部分社會財富掌握於極少數人手中,耐人尋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guanhougan/30mn2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