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改寫作文 >

《舟過安仁》改寫400字

《舟過安仁》改寫400字

《舟過安仁》改寫400字1

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詩人的心情因晴朗的天氣十分愉悦,決定出去走走。

《舟過安仁》改寫400字

到了湖邊,詩人站在大湖邊,感歎:此景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湖面幾片綠色的荷葉襯托着一旁幾朵荷花的美麗,讓人感覺恰到好處。

忽然,在離楊萬里不遠的地方,一葉小小的漁船正慢慢地向湖心靠近。楊萬里正疑惑這葉小舟想要幹什麼呢,那葉奇怪的小舟忽然在湖中心停了下來。竹蒿收了起來,船槳也停在那裏了。楊萬里仔細一看,頓時有些慌了陣腳。原來,船上是兩個稚氣的小童子。楊萬里想:他們不會掉下去吧!其實,楊萬里多想了,那兩個小童子説:沒風了,怎麼辦?”不如我們把傘撐開,看看能不能招一些風來吧!”隨後,漁船上出現了一把小傘,好吧!”看到這兒,聽到這兒,楊萬里哭笑不得,啞然失笑,但心裏的大石頭總算落了下來。仔細一想,臉上不禁浮起了一絲微笑,覺得自己實在是多想了,因為兩個小孩有着他意料之外的聰明,也多少對自己有了一些嘲笑。是啊,那些小孩子都想得到的方法,為什麼自己想不到呢?他再回頭一望,河上空蕩蕩的,作文早已沒了小船的影子,他又微笑起來,為兒童的稚氣

詩人回到家,便把這情景記錄了下來:

一葉漁船兩小童,

收蒿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

不是遮頭是使風。

《舟過安仁》改寫400字2

金秋時節,景色宜人。趁着秋高氣爽,我去京城辦事,順便散散心。

路途遙遠,我沿水路順流而下。船路過安仁時,不禁口渴起來,便叫船家去買些水果,我則坐在靠近湖邊的亭子裏等他。

不知這亭子離集市太近,還是因為集市人多生意繁忙,我坐在這兒都能聽到那些嘈雜的聲音。好像有一個賣字畫的小販在高聲叫賣:現有少量楊萬里真跡,大家快來看,快來買!話音剛落,只聽到眾人蜂擁而上錯雜的腳步聲。我心裏暗暗想:我的字畫那麼受人追捧,而我本人坐在這卻無人問津,這世道可真現實怎麼船家還不歸來?

這時,一陣涼風吹來,我不禁向湖面望去,只見湖面上有一條小漁船。上面有兩個孩童,他們正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槳,還撐了把傘。此時並沒有下雨,他們為何卻停了船撐起傘來?我左思右想不得其解。又一股涼風襲來,哦!他們這樣做,原來並不是要遮雨,而是想借助風的力量讓船前進!真是淘氣、聰明。想到這兒,我的心情不由得開朗起來,頓時詩興大發,把眼前的所見所聞寫成一首《舟過安仁》,並把它刻在亭柱上。

剛刻完,船家就回來了,對不起,讓先生久等了!快上船!。就這樣,我又一次踏上了旅途

《舟過安仁》改寫400字3

一個炎熱的夏天,太陽火辣辣的掛在天邊,河邊的楊柳靜靜的低垂着。清澈見底的小河上,靜靜綻放的荷花隨風跳起了輕快的舞蹈。曼妙的舞姿使蜻蜓、蝌蚪、青蛙都陶醉其中。

兩個小娃娃正划着船嬉笑打鬧着,渡過安仁河。貪玩又調皮的兩人,穿着大小不一的小肚兜,留着小光頭,一臉稚嫩,看樣子大約六、七歲的樣子。

一陣微風吹過,寬廣、幽靜的河面頓時波光粼粼。這時小娃娃對大娃娃撒嬌:“哥哥,咱們可不可以不划槳了?”大娃娃回答道:“那船就不會前進了!”陣陣涼風吹過,小娃娃笑嘻嘻的説:”哥哥,我有個妙招,既幫助咱們省力,又省時間。“大娃娃問:”什麼招?快説。”小娃娃狡黠一笑:“咱們拿傘做船帆,風一吹,小船不就能行走了。”大娃娃高興地直拍手,説:“好!我們就這麼做。“説着,哥倆收起蒿和槳把傘高高支起,讓風盡情吹着船兒飄蕩。小哥倆”咯咯咯“的在小船上嬉笑打鬧起來。

在不遠處,一直欣賞河邊美景的詩人楊萬里經過,剛開始還奇怪,天沒下雨,為什麼孩子要打傘呢?看了這一幕,感歎兩個小娃娃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是多美好呀,不禁着寫下了一首《舟過安仁》。

《舟過安仁》改寫400字4

又是一個晴朗的好天氣,清澈的小溪裏,小魚快活的游來游去。河邊,幾棵婀娜多姿的柳樹正低着頭照鏡子。這一切可真讓人愜意呀!

兩個小孩,一個身穿紅色背心,另一個身穿白色外衣,拉着手蹦蹦跳跳的來到漁船旁,和漁船老闆談好價錢後,坐上了船。

剛開始他倆興致勃勃的,還搶着划船。但沒過多久,這股高興勁已經散的無影無蹤了。劃漁船實在是太累了,倆人無精打采的躺在漁船裏休息。

突然,一個小孩説:一直用自己的雙手划船,好累呀,得想個辦法才行。另一個小朋友説:對呀,對呀,但要怎麼辦才好呢?

説着説着,倆人就爬了起來,拍了拍身上的灰塵,便想起了辦法。想了很久,始終想不到一個好辦法。這可怎麼辦呢?正當他倆垂頭喪氣時,穿着紅色背心的小孩忽然看見了一把嶄新的雨傘。只見他小眼一轉,一拍腦袋,想起了一個辦法。先收起竹竿,停了船槳,然後興奮的拿着傘跑到一個通風的地方,用自己稚嫩的小手小心翼翼的張開傘,高高的舉起來。另一個小孩也跑了過來。

他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原來是想利用風讓船前進呀,你看,果真如此。一陣風吹過,河邊的蘆葦沙沙作響,水上出現了一圈圈的漣漪。船竟然奇蹟般的慢慢向前駛去。一個小孩叫着:哦!成功了!成功了!倆人高興的抱在一起跳來跳去。

時間飛快,愉快的一天結束了。兩個小孩都回到了家,甜甜的進入了夢鄉。

《舟過安仁》改寫400字5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宋代大詩人楊萬里,收到了辛棄疾的請帖,乘船出發,船在江面上緩緩的前進,平靜的湖面上蕩起了波紋。船路過安仁,楊萬里在船艙裏悶得慌,便站在船頭呼吸新鮮空氣。楊萬里一出艙,就被這裏的美景吸引住了,他邊欣賞美景,邊讚歎道:“這裏的景色,真是太迷人了!等有時間,我一定要在這美景之間吟詩作對。”

正在他將要回艙之際,忽然發現在不遠處的江面上有一艘小漁船,漁船上有兩個小孩,小孩在互相説説笑笑,好不熱鬧。正在他若無其事地回艙時,眼前的一幕讓他驚呆了:一個小孩收起了竹篙,打開雨傘,坐在船中,而另一個小孩更是悠然自在,趴在船頭,剝着剛剛採摘的蓮蓬。可是船並沒有停下來,還在江面上緩緩地前進,楊萬里疑惑不解:這陽光明媚的天氣,哪來的雨呢?楊萬里又站在船頭,仔細觀察起來。大約過了一盞茶的時間,楊萬里終於看出之中的奧祕,怪不得沒有雨他們也張開傘,原來不是遮雨,而是藉助風力讓船前進呢!看到此情此景,楊萬里脱口而出:“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從此,便有了《舟過安仁》這首詩。

楊萬里便去赴宴去了……

《舟過安仁》改寫400字6

正當我坐在船上盡情欣賞兩岸如詩如畫的美景時,忽然看見旁邊也漂着一條小漁船。這是一條中間有坐的地方,兩頭可以放東西又偏小的小漁船。船上有兩個小孩,男孩長得眉清目秀,女孩長得俏麗可愛。男孩輕輕搖動船槳慢慢地划船,女孩則站在船頭不時竹篙這點一下,那點一下。

過了一會兒,男孩突然把船槳放了下來,撐開了一把大傘,女孩也回到了船中間。看着看着,我就奇怪了:這兩個小孩子怎麼回事?明明沒有下雨呀!為什麼要打傘呢?帶着疑問,我們把船靠近了他倆的小漁船,問道:小朋友!你們好!為什麼沒有下雨,你們也要撐傘呢?聽了我的話,女孩笑了笑説:叔叔,我們並不是為了遮雨撐傘,而是把傘當成帆,藉助風的力量,省點力氣而已!男孩也接着説:對了,叔叔,其實你也可以這樣做的!我們要回家了!因為我們餓了!再見!説完,做了個鬼臉就走了。

我急忙説:哦,知道了。那麼再見!我聽取了他們的意見,馬上照着他們説的去做,發現真的不錯!真的很省力氣,確實很方便!

今天真是太有趣了!這兩小子真是太聰明瞭!真是: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舟過安仁》改寫400字7

我有一天,在安仁的一個河邊。那裏風景優美。河邊的小草出奇的綠,它們茂盛的生長着。一抬頭,就能看見幾顆小草正在挺直的向上長。小花面向太陽,微笑的對路過的每一個人。看到小華燦爛的笑容,心情不好的人也會格外舒暢,心曠神怡。天空湛藍深遠,無邊無際,更是給一種奇妙的感覺。

這時候,我看到兩個小孩子正在小船上。他們每一個人的手裏都拿着一個船槳。他們把手自然地垂在水裏面,小魚在他們的手邊遊過,他們也不去抓,只是玩笑嬉戲着。突然,他們覺得風向非常的順,應該應用一點點小聰明,節省力氣。他們想了想,就在手邊拿起了雨傘。他們把雨傘撐了起來,這樣,就算他們不動船槳,他們的小船也會動。

我看到心裏面非常的好笑,這兩個調皮的小孩子,真是太聰明瞭!

《舟過安仁》改寫400字8

詩人楊萬里在船中,正準備去故友家遊玩,岸上花香撲鼻而來,讓楊萬里不禁走到了船頭。小草、荷葉、蘆葦在周圍生長着,好像一塊塊小綠毯鋪在河面上,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新鮮空氣,頓時感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他扇動這手中紅的.扇子,炎熱似乎也消散了幾許。

一對雙胞胎,高高興興的從花海里鑽出來,跳到一隻漁船上,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着:

“哥哥,這裏太好玩了,下次我們還來好嗎?”

“好的,下次再坐船來。”

“哥哥,這船是我們偷劃出來的,現在太陽快落山了,咱爹孃發現我們和漁船不見了,一定會很着急的。”

弟弟話音一落,他們立刻動身了。哥哥用力地划着船槳,弟弟手握着竹竿撐船,不時用手在水裏劃,希望船能加速前進。船行了一段距離,兩兄弟覺得有些累,躺在船裏休息,望着天空中軟綿綿的白雲。忽然,弟弟看見空中飛着什麼東西,“哥哥,你看那是什麼?”,哥哥定睛一看:是紙鳶!風、紙鳶……突然,他腦洞大開,從船艙裏拿出一把傘撐開在船尾,果然小船加快了行駛速度。詩人楊萬里看到這一幕,便讓船伕加快速度,靠近小漁船。問那對兄弟:“天上沒有下雨,何必張着傘?”“我們用傘當帆,這樣小船就能行得快”,哥哥回答道。

楊萬里問船伕這是誰家的孩子。船伕笑了笑説:“他們是我們安仁縣最聰明的孩子”。

《舟過安仁》改寫400字9

我就是楊萬里,我的船路過安仁,我看見了兩個小孩子在船上於是我開始猜想了。

從前有一個漁夫家裏有兩個小孩子,這一天這個漁夫生病了,不能出去打漁了就排了這兩個小孩子去打魚,可是這兩個小孩從未出家打過魚,有沒有什麼力氣,這兩個小孩子只好硬着硬着頭皮出去了。這裏的江水碧綠碧綠的,船從水上過去的時候,一條一條的波紋,越來越大。收穫了兩條大魚的他們,非常高興,但是在回家的路上突然沒有力氣了,這裏的大哥哥以前和爸爸遇到過這樣的情況,他也像爸爸一樣把篙收掉了,突然張開傘,我還以為怎麼了,望天上一看只是來了烏雲有了大風,看了一會我才知道,原來他們是用傘,利用風,讓船行進的快一點,船行駛的越來越快,不一會便沒有了他們的蹤影。我猜他們是掌握了穿的方向,往家裏去了。

這兩個漁童,經歷了這一次他們一定成長了許多。

《舟過安仁》改寫400字10

在安仁界內的一條小河上,漂浮着一條漁船,上面坐着的不是高大威猛的男人,而是兩個瘦弱的小孩子。由於船槳和船篙太重了,兩個小孩使不動,只好隨風飄走。

其中一個小孩子説:“咱們這樣被風吹着走,什麼時候才能到達目的地啊!”“你問我,我問誰啊!”另外一個小孩子暴躁的説。船上沉寂下來,“對了”一個小孩子看見了旁邊的傘,一拍腦袋站起來説,“我們可以把傘撐開,這樣風吹着傘,咱們拿着傘不就行了嗎?”另外一個小孩喜笑顏開,説道:“你咋怎麼聰明啊,腦袋比我靈光多了。哈哈哈!”“那是必須必得,哈哈哈!咱們別説話了,立即做吧。”

由於,風太大了,風吹着傘一個小孩子拿不穩,眼看傘就要被吹走,突然,一雙小手,出現在他的眼前,原來是另外一個小孩也用手抓住傘把。

船的速度變成了之前的好幾倍,很快便到達了目的地。

《舟過安仁》改寫400字11

《舟過安仁》是宋代著名詩人楊萬里,所作詩多用口語寫成,語言淺顯,生動活潑,尤工七絕,多為即景之。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舟過安仁》説的是一葉漁船上,有兩個小孩子,並沒有漁夫,他們後來就收起了竹篙,停下船槳,坐在船中。船不一會兒就停了,大概是被美麗的景色迷住了吧。一個小孩身穿紅色肚兜,另一個小孩光着身子,那兩個可愛的小孩子大概是雙胞胎,一個孩子穿紅肚兜,應該是因為媽媽怕分不清吧。那裏綠草如茵,周圍小河縱橫交錯。

突然,那個穿紅肚兜的小孩拿出一把傘,楊萬里恰巧在那裏,楊萬里見了,很疑惑,心想:“為什麼要打傘呢?又沒下雨,就算為了遮太陽,太陽也不大。”楊萬里就好奇地問那兩個小孩:“小孩子們,你們為什麼要打傘呢?”那兩個小孩説:改寫舟過安仁。“我們是想使風的力量讓船前進。”

楊萬里這才恍然大悟,這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突然被打開,原來是藉助風的力量啊!哦,怪不得沒下雨他們也張開了傘呢,原來不是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傘使風讓船前進啊!船慢慢遊走了,就不見了身影。

這兩個孩子那麼可愛,又那麼聰明,真叫人羨慕啊!

《舟過安仁》改寫400字12

在夏日裏,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在一面靜靜的湖面上,成片茂密的蘆葦隨風飄蕩,湖面上的水泛起陣陣微波。這一片風景秀麗的地方,正在靜靜的湖面上,一條小船上的楊萬里被它們深深地迷住了,正陶醉其中。

正在詩人慢慢地轉移視線時,一條小漁船映入眼簾。小漁船上坐着兩個一邊划船,一邊嬉戲的可愛小孩,詩人決定看看他們想幹些什麼,打算用他們寫一首奇麗的小詩,想到這裏,詩人觀察得更仔細了。

兩個小孩玩着玩着,突然一個小孩對另一個小孩討論了一會兒,把船停了下來,把撐船用的竹竿和船槳收了起來,張開了一把精美的竹製小傘,可現在沒下雨,詩人看到這裏,疑惑不解地思考起來。

詩人想了一會兒,像是想到了什麼,不由的驚歎起來:“這兩個小孩真聰明呀!改寫舟過安仁。怪不得沒有下雨也張開了傘,原來不是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傘使風讓船前進呀!”

詩人邊佩服兩個小孩,編寫了一首詩:

一葉漁船兩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

不是遮頭是使風。

《舟過安仁》改寫400字13

前面是翠綠的小山丘,腳下是一片青翠的草地,轉過身,也可以看到開滿小花的、翠綠的芳草地。一碧千里,青翠欲滴。從下往上看,彷彿一條青翠的、碧綠的,繡着各色鮮花的絲巾。而這一切,都被大詩人楊萬里看在眼裏,記在心裏。

正當楊萬里陶醉之時,自己身旁的清澈的小河裏,一片梧桐葉似的小舟緩緩駛來。光波粼粼······舟上坐着兩個小孩兒,慢慢的划着小舟,愉快的聊着天。

划了一會兒,兩個小孩也許是累了,也或許是劃到地兒了,兩個孩子收了篙,停了棹,端坐其中。

正當楊萬里準備轉身走的時候,兩個孩子的一組對話引得他再度轉身,想看個究竟。

“去把船上的油紙傘拿出來”一個看起來大一點孩子説。

“幹什麼?”另一個孩子不解的問。

“一會兒你就知道了”大孩子回答道。

他們要幹什麼?楊萬里不解的想。

兩個孩子撐開傘,傘帶的風驅使着小舟向前進。

哦!原來他們是要利用風來讓船前進啊!真聰明!楊萬里被兩個孩子的機智所折服,不禁在心裏稱讚。想了一會兒,楊萬里向着小舟遠去的方向,吟道:

“一葉漁船兩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

不是遮頭是使風。”

這首詩便是流傳至今的《舟過安仁》。

《舟過安仁》改寫400字14

今天天氣晴朗,柳枝隨風飄揚,像一個穿裙子的小姑娘跳舞一樣。一樣詩人楊萬里在溪邊散步,微風吹拂着他的臉,好舒服。忽然他看到了溪上有一個漁船,漁船的船槳和撐船用的竹竿都放在一旁,中間有兩個兒童休息,不一會兒,一個兒童拿出來一把傘,楊萬里很好奇天空又沒下雨幹嘛拿傘呢,對這產生了疑問,兒童撐開傘舉在天空的時候,楊萬里想:也沒下雨,看着樣子也不像遮太陽……,忽然,楊萬里一拍腦門,恍然大悟,對自己自言自語道:“怪不得沒下雨都撐開了傘,原來是兩個兒童不是想用傘遮太陽,而是想用傘使風讓船前進呀!

楊萬里説到這裏,便情不自禁的笑了起來,覺得兩個小孩非常聰明,也相信了“萬事皆有可能”這句話呀!便揚長而去。

《舟過安仁》改寫400字15

風兒帶着微微的暖意吹着,時時送來布穀鳥的叫聲,它在告訴我們:“春已歸去,現乃初夏時節。”

江水盪漾着兩岸湛青的山巒和城垣似的綠陰倒影,抖動着如長綢般的碧波,悄無聲息地曲折東流。在這一片碧波之中,飄着一舟小巧的漁船。在竹青色的蓬頭,兩個漁童一前一後,一個站在船尾嫻熟地撐船,一個坐在船前熟練的划槳。還真是鄉下的孩子早當家,小小年紀,駕駛船的技術還真是不賴。突然,站在船尾的小漁童朝前面的小童喊了一聲,就收起了竹竿,鑽進船艙內,衝到了船頭。前面的小孩呢?也停止了划槳。兩個小孩子坐在船頭,叫旁人摸不着頭腦。咦,這天又沒下雨,他們怎麼撐起傘了?仔細一看,才知道他們不是為了遮頭,而是想用傘當帆使用,借風的力量來使船前進。再走近些一看,他們還在打賭呢!

瞧他們一個胸有成竹,撐着傘,那樣子好象在説:“我贏定了!”另一個噘着小嘴,硬是不信。一陣風吹過,小船真的移動了一點不信的那個漁童驚訝地望着那把小小的油傘。另一個小漁童則神氣地望着那個一開始不信的漁童。嘿嘿,我贏了!瞧,多童真的孩子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gaixiezuowen/4lllko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