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書筆記 >

建築書籍讀書筆記(精選5篇)

建築書籍讀書筆記(精選5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書筆記如何寫了哦。現在你是否對讀書筆記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建築書籍讀書筆記(精選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建築書籍讀書筆記(精選5篇)

建築書籍讀書筆記1

對於一名學習建築的人來説,懂得什麼是建築是十分重要的。於是我便去看了一些建築理輪的書籍,例如《建築:形式、空間和秩序》(程大錦),《拙匠隨筆》(樑思成),《建築空間組合論》(彭一剛)。這些書籍讓我深刻的瞭解了建築,讓我對自己的專業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讓我懂得了建築的內在涵義。

常常有人把建築和土木工程混淆起來,以為凡是土木工程都是建築。也有很多人以為建築僅僅是一種藝術。還有一種看法説建築是工程和藝術的結合,但把這藝術看成將工程美化的藝術,如同舞台上把一個演員化粧起來那樣。這些都是不全面的,不正確的。樑思成在《拙匠隨筆》中這樣給建築下定義:建築是一門技術科學——更準確的説,是技術科學,社會科學,美術等相結合的產物。建築上問題都必須全面綜合地從工程、技術上予以解決。因此建築師需要具備各方面的能力。在建築創作的過程中,除了要從社會科學的角度分析並認識適用的問題,使建築與環境更加和諧,更加適合人的居住。建築也需要用技術科學來堅固、經濟的實現一座座建築以解決這適用的問題。但是建築更注重的是設計,建築師本身就是一名美術家,從藝術的角度解決美觀的問題,使建築的外形更加美麗,更具有獨特的美。這些需要美學的角度來欣賞,來設計出美的建築。因此建築師要具備各方面的能力和要求,我們只有現在努力學習各方面的專業知識才能有機會成為一名優秀的建築師。

建築師不僅要有藝術的美感,有良好的技術科學技能,更要了解中外的建築歷史和建築特徵。作為一名中國人,更應該瞭解中國的建築特點,瞭解具有民族性的中國傳統建築特點,樑思成在《拙匠隨筆》中講述了中國建築的九大特徵:

(一)個別建築,一般有三個部分構成:下部的台基,中間的房屋本身和上部譯狀伸展的屋頂。

(二)在平面佈置上,中國所稱的一“所”房子是有若干座這種建築午以及一些聯繫性的建築物為要這一個或若干個庭院或天井建造而成的。

(三)中國的建築以木材結構為它的主要結構方法。房身以木材做立柱和橫樑,成為一副樑架為主要結構。

(四)斗拱:用以減少立柱和橫樑交接的剪力,以減少樑的折斷之可能。這是中國建築中最顯著的特徵。

(五)舉折,舉架。

(六)屋頂在中國建築中素來佔着極其重要的位置。

(七)中國建築大膽地用硃紅作為大建築物屋身的主要顏色。

(八)在木結構建築中,所有構件交接的部分都大半露出,在它外表形狀上稍稍加工,使成為建築本身的裝飾部分。

(九)在建築材料中大量使用有色琉璃磚瓦:儘量利用各色油漆的裝飾潛力木上刻花,石面上作裝飾浮雕,磚牆上也加雕刻。

這些也都是中國建築系的特徵。這一切讓我更好的瞭解了中國的建築瞭解了中國建築的深刻內涵。中國悠久的歷史有着自身特有的建築特色,但是在今天,我們需要更多的創新和實踐,更多的將外國的建築特色與中國古代的特點相結合,設計出更加符合時代特點的建築形式。不僅具有民族性更具有藝術性。

建築最重要的是設計,在《建築:形式空間和秩序》中介紹了,如何設計空間,如何用點、線、面來設計空間。在《建築:空間、時間秩序》在序言中就講到了設計首先是一種意識很強的目的性的努力設計師首先必須把問題的現有條件詳加整理,弄清來龍去脈,收集相關的資料加以消化。丹麥詩人兼科學家P。海恩這樣説過:“藝術在於解決問題,當人們在解決問題以前是不可能有什麼模式的。問題的形式就是答案的一部分。”建築的形式都是有點線面三者共同構成的,因此瞭解三者的特點是十分必要的。在書中較詳細的講述了點線面三者的幾本特點,例如:

1、點能和它所處的範圍之間,造成了一個視覺上的緊張關係。

2、一條線的方向影響這它在視覺構成中所發揮的作用。一條垂直線可以表達一種與重力平衡的狀態;反之斜線是動態的,在視覺上的活躍因素,可以使之處於不平衡的狀態。

3、面首要的是識別它的特徵和形狀,它決定與形成面之邊界的輪廓線。面起着限定容積界限的作用。面是建築設計中最重要的因素。

經過一個學期的讀書,讓我學到了很多建築方面的理論知識,讓我學到了建築的真正涵義和其內在的美。讓我對建築產生濃厚的興趣,更加了解建築。我們不僅要用理論來武裝我們的頭腦,在讀書中養自己的靈感。我相信一句話“書中自有黃金屋”,在書中我可以找到建築的靈感,吸收其中的精華並用於自己的設計中,使自己的設計更加豐富。在以後的時間中多讀書,更看書,充實自己的頭腦,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更具有創作的靈感。

建築書籍讀書筆記2

當人們物質生活得到滿足之後,人們就開始追求精神品質,建築也是如此,因此在中國建築大量性建造之後,我們越來越注重建築的文化精神品質,而對於建築中賦予文化特色的方法在此總結為兩種:一種就是在對建築做理性思維之後的文化性表達,這種往往過於形式化,屬於技術流;還有一種就是首先考慮建築所處的歷史環境和文化氛圍,並盡力從中產生靈感,提取信息,然後做理性的分析表達,這是思想流,更加具有哲學思辨的建築空間,這是我們追求但卻難以達到的。《建築類型學》這本書為作者汪麗君的博士論文,文中所講主要講的就是一種提取歷史本體進行創作的建築設計方法。

文中首先提出建築的最根本問題不能簡單的歸結為功能與形式的辯證關係問題,而新一代的建築師們也很快就意識到空間與場所才是建築命題的主旨。其中建築類型學的主要代表羅西就説到:“實際上建築是由它的整個歷史伴隨形成的;建築產生於它的自身合理性,只有通過這種生存過程,建築才能與它周圍的環境融為一體……”這是從建築的大環境來表達建築與其所處場所之間關係的重要性。以類型學為核心的新理性主義美學明確指出,設計來源於原型,但必須超出原型,只有這樣,歷史與現實、個人與社會、特殊性與普遍性才可以通過設計的過程實現完美結合,而著名建築師西扎曾經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説過,建築的一切美感都來自於歷史,這更加肯定了建築在歷史環境中的重要性,甚至表達了一種建築永遠無法超越歷史,而只是借用和發揚歷史的涵義,

而對於歷史文化內涵在建築上的繼承的斷代使得人們對自己居住的城市的認同感逐漸消退,城市空間的人情味盡失,這迫切的需要我們衝破傳統建築的表層,用現代的語言去表達傳統建築中深刻的歷史、文化內涵的勇氣。

本書中獎類型學分為三種:原型類型學、範型類型學、第三種類型學。原型類型學是將任何建築的發展都歸結於建築的原始類型上;範型類型學它是將手段——結果、原因——結果的辯證方法同經濟準則結合以替代古代的適用、堅固、美觀的三位一體説;第三種類型學以新理性主義為代表,標誌着當代建築類型學的形成。新理性主義是運用古典原型的現代主義,從本質上講仍是古典性主義。它不是通過運用現代材料和結構等技術,而是運用接近自然的、傳統的或有傳統和自然感的材料,結合新結構和構造技術來追求現代的“古典美”。新理性主義認為建築師的任務就是尋找活在人們集體記憶中的“原型”形式,並在這種原型中挖掘永恆的價值,從而生成富有歷史感的新意。

而類型學的設計方法就是首先構造出一套“元語言”,即對構成建築幾何要素詞彙和基本句法進行構造,當對這套“元語言”構造完畢之後,再去考慮如何用這套“元語言”去構造具體的建築作品,即“對象語言”。類型學的創作過程是理性與知覺的統一,這種類型學的應用分為兩步:首先是對象分析,從對歷史和地域模型形式的抽象中獲取類型;其次是建構賦形,將類型結合具體場景還原到形式。

維德勒認為,建築類型學包括三個方面:

1、類型學繼承了歷史上的建築形式;

2、類型學繼承了特殊的建築片段和輪廓;

3、類型學是在新的文脈中將這些片段重組的嘗試。它通過探尋城市空間類型的選擇和轉換來取得城市形態的連續性、和諧,因此而維持城市的空間秩序。類型學的最終目的是要以類型的處理取得城市形態的連續,類型的思想將城市形體環境的秩序結構作為具有意義的實體來感知,它是城市形體環境組織的恆定法則。

功能主義將類型簡化成只是佈局上的圖案、交通路線的網格,完全否定了建築的自律性價值;並且認為在城市的分類上,功能因素遠超過都市景觀或造型因素。類型學的形式不是光禿禿的形式,而是同原型相關的具有深刻內涵的形式,它強調類型選擇來自於傳統,但忽略建築風格上的連續性,它所要創造和重構的“共同的現實”,必須是在縱向和橫向兩種時空中呈現出來的,既有歷史存在的合理性價值,同時也有現實存在的合理性價值,既具有現實可能性,又具有某種超越性。

最後,筆者認為類型學強調“建築的本份”——即對建築本源的迴歸;現代建築類型學理論事實上是在尋求建築的一種解脱,尋找形式自身的價值。並提出每個時代都需要解釋,需要重新解釋,需要了解過去;保護過去是不可能的,我們所能做的一切便是提供新的解釋。這種説法很獨到的講出了我們現在所應該做的就是利用一種新的建築思潮來應對這個現代不斷髮展的城市,我們如何既體現出城市與建築的當代性又表現出建築的歷史延續性,這都是我們當下值得研究和付出的,以此來尋找我們失憶已久的城市與建築,並不是那種形式上的簡單提取,而是一種空間,一種思想,更或是對我們一種生活習慣的理解。

建築書籍讀書筆記3

建築是人類生活的舞台、主要的物質環境。人塑造了建築,建築反過來也塑造了人。建築上凝固着人的生活,他們的需要、感情、審美和追求。建築把這些傳達給一代又一代的人。滲透到他們的性格和理想中去。建築成了人們歷史的見證,文化的標誌,心靈的寄託。

我本身對中外建築史比較感興趣,所以本學期專業選修課選修了中外建築史,特別的想去了解中國的建築史和外國的建築史。比起景觀建築,如果再給我一次重選的機會,我還仍是會選擇中外建築史。選修了這門課,老師的課件豐富多彩,視頻也很多樣化,對我的教學非常的有幫助。老師精心的備課使我的收穫非常之大。雖然有時候上課的態度不是很端正,玩手機睡覺都有,但是也不是因為上課枯燥導致,而是自身的原因。我深刻的覺得中外建築史是門非常有意義的課,對我學房地產的甚至整個學建築有關專業的都很是有必要去學習這門課,讀建築有關的專業連建築史都不瞭解豈不是讓人笑話,還有這門課對我們以後學習或者工作都是很有幫助的。所以課後特意的認真地去看了中外建築史這本書,分別初步的瞭解了中國建築史的原始社會、夏、商、周、秦、漢建築,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建築,宋、遼、金、西夏建築,元、明、清建築,近、現代建築。還有外國建築史的古代建築,中世紀至18世紀建築,歐美資產階級革命時期建築和近、現代建築。其中老師在上課的時候對古代建築和中世紀至18世紀建築進行了深層次的講解,以便我閲讀時更深的理解。

早在奴隸制時代,人類的建築活動已經有了大規模的發展,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埃及、西亞、波斯、希臘和羅馬的建築成就比較高,建築風格千姿百態,對後世的影響比較大。其中埃及、西亞和波斯得建築傳統流傳甚少,唯獨希臘、羅馬的建築在歐洲一直流傳,得以發展,並統稱希臘、羅馬的文化為古典文化,把它們的建築統稱為古典建築。古代建築又分為了古埃及建築,兩河流域和波斯建築,古希臘建築,古羅馬的建築和古美洲建築。

尼羅河流域的埃及文明,是古代西亞文明的兩大核心之一,也是人類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埃及土地肥沃,農耕發達,自然條件温和。埃及人擁有相對安定的今世生活,也積極樂觀的期待來世。因此,投射到建築上,就表現為埃及人用石材建築起龐大的陵墓和神殿。埃及建築沒有受到外來的影響,相對穩定,其象徵性獨樹一幟。

從藝術傳播和文化史的角度來看,希臘時期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時期。公元前11~前8世紀是希臘神廟建築的起始階段。公元前7~前6世紀,希臘石造神廟開始形成,到公元前5世紀中葉進入了成熟階段。這一過程也是多立克柱式和愛奧尼柱式從誕生到成熟的過程。多立克柱式是仿男體的,又被稱為男性柱,愛奧尼柱式是仿女體的。著名的雅典衞城的帕提農神廟也採用的是多立克柱式。古希臘的柱式,不僅僅是一種建築部件的形式,更準確的説,它是一種建築規範的風格,這種規範和風格的特點是,追求建築的檐部及柱子的嚴格和諧的比例和以人為尺度的造型格式。

古羅馬的建築擅長用券拱技術。擺脱承重牆,擴大內部空間是當時羅馬人在建築結構上的重要課題之一。而擺脱承重牆與擴大內部空間是採用十字拱。十字拱只需要四角的支柱來傳遞荷載,廢棄了承重牆,而且十字拱便於開側高窗,有利於大型建築物的內部空間採光的要求。十字拱的實現也需要一個完整的結構受力體系的配合。

中世紀至18世紀建築最主要的是拜占庭建築。拜占庭時期最重要的是宗教建築,一般採用穹頂和集中式形制。拜占庭的建築是沿方形平面的四邊發券,在四個券之間砌築以對角線為直徑的穹頂,這個穹頂彷彿一個完整的穹頂在四邊被髮券切割而成。它的重量完全由四個券承擔。拜占庭穹頂結構體系完整也集中了統一的空間,是因為巧妙的運用了兩端的半圓穹頂,以及兩側的通廊,這樣便大大地擴大了空間,形成了一個十字形的平面。然而內部裝飾的藝術同樣具有拜占庭建築的最高成就。它藉助於建築的色彩語言,進一步地構造藝術氛圍。

而西歐中世紀的哥特式建築減輕了拱頂的重量及側推力,把十字拱做成框架式的,其框架部分為骨架券。特式建築使用獨立的飛券作為傳遞屋頂側推力結構構件使得中廳利用側高窗的自然採光變得很容易。將圓券十字拱等全部改用二圓心的尖券和尖拱,減輕了側推力,增加了邏輯性很強的結構線條。哥特式建築內部處理的最重要的一個重點是玻璃窗。玻璃窗的面積大,又是極易出裝飾效果的地方。總而言之,哥特式建築的總體風格特點是空靈、纖瘦、高聳、尖峭。

這些都是我在中外建築史這本書裏自己讀到的能理解的東西,建築伴隨着人類度過了漫長的歲月,由於各國的物產、氣候、地理、交通等各種因素的不同,每個地方的建築都有自己的特點。我期望老師能與我們多分享一些中外建築史,也期望老師能帶領我們去看看中國的古老建築。以後在生活中我自己也會多關注一些各國建築發展的歷史和特點,特別要對我們中國的木構造建築和清式建築進行全面的瞭解。總而言之,我愛中外建築史,我要了解中外建築史。

建築書籍讀書筆記4

《城市設計新理論》一書系統的描述了作者在1978年所做的關於城市設計的實驗,併為我們構想了一套全新的城市設計理論和方法。在這套新的理論中,他們強調了一種整體性的創建。“創建城市整體性的任務只能作為一個過程來處理,它不能單獨靠設計來解決。而只有當城市成形的過程發生根本性變化時,整體性的問題才能得以解決”。顯然,“最重要的是過程創造整體性,而不僅僅在於形式。如果我們創造出一個適宜的過程,就有希望再次出現具有整體感的城市”。同時,作者將這本書稱作定義這一過程的第一步。

的確,在我們分析歐洲過去城市發展的歷程時,會發現許多城市如威尼斯、羅馬等,都具有一種親切的整體性,在這些城市中,無論是大的飯店、商店和公共花園,還是小的陽台和裝飾物,在外觀的各個方面都表現出有機的統一。然而,在現代城市的設計、規劃似乎都忙於解決單個結構或執行法規的規定,難以產生有機的整體感。書中針對這個問題,提出了一種以“單一”來創造整體性的過程,即“single makes wholes”。

集建築師與規劃師於一身的C·亞歷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和他的同事提出一種新的城市設計理論,其目的是為了再現城市有機發展過程。為了找到創建日益增長的城市整體性發展所需要的各種法規,作者提出了一套初步法則,共七條,它們體現了實際發展的過程,與城市日益發展要求相吻合。

1、漸進的發展。任何建築項目都不可過大,要確保一種合理的大小混合比,保證在漸進發展中有一種合理的功能分配。

2、較大整體性的發展。每個建設項目必須有助於在城市中形成至少一種更大的整體結構,它比起該項目自身要更大更重要。經營某項工程的每個人必須清楚的'知道這項工程將試圖幫助哪一種更大的正在出現的整體結構,並知道它將如何有助於產生這些整體結構。

3、構想。這條法則確定單個建築項目的內容和特點,要求建築是“由健全的現有建築的構想中產生,而不是由頭腦內的某個概念產生”,“每個項目都必須先被感受和體驗,然後才能將其表達為一種構想”,即它是什麼,建在哪?

4、正向城市空間。“每座建築在其附近都必須創建既有機聯繫又優美典雅的公共場所”,保證行人空間、花園、街道、停車場由周圍的建築物形成,同時建築的體量必須是簡潔美觀的。

5、大型建築物的佈置。“入口、主要通道、各建築模塊的主要分隔、內部露天廣場、日照以及建築物內部的運轉都應與該建築物在街道和周圍街區的位置協調一致”。從而使得建築的佈置顯得有條理。

6、施工。包括了兩個層次的內容:建築的總體和細部。就是説,要求建築的整個施工和外觀上形成整體性“,保證建築構造和細部的完整特徵。

7、中心的形成。這條細則如作者所説,目的在於解決不同規模真題的集合形狀問題,它要求每個整體不但要自成中心,還要在它周圍發散成一箇中心體系。

隨後作者對這些法則進行了試驗,並與許多研究生一起,對舊金山高密集區進行模擬城市再設計。啟動了一項涉及大約90種不同的設計問題的項目,包括倉庫、飯店、漁用碼頭、音樂廳和公共廣場。這種大範圍的實驗都按工程順序一個個記錄存檔,並用樓層平面圖、立面圖、街道網絡、立體投影圖和按比例縮小的模型照片對各項工程如何滿足這七條法則的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説明。

《城市設計新理論》一書為城市問題的討論提供了一種完全新型的理論框架,極大地彌補了今天的城市所存在的缺陷。

強調城市的整體性,其實是強調一種系統性—系統內的因素之間都是緊密相關的。這個是最近一直的閲讀的書籍的當代城市理論的共同方向,即:將城市作為一個複雜自適應系統來看待,將城市作為一種擁有多鏈接的網狀結構來看待。提倡一種小規模、漸進式的城市建立和發展、更性的方式。這個應該和北京當下舊城更新的“微循環”是一致的。當代城市觀點不是一種或者説不贊成一種無政府主義的自由態生長,而是強調以一種更合理的、反而是更富有深層秩序和組織性的方式來進行。其實是在強調一種更緊密合理的組織性。一種民主制度的組織性。

但是作者有一定的對於農業時代小型城鎮的迷戀,這個會造成其一定的偏差。他的東西更適合進行小型區域的具體的城市設計,似乎還不能夠被稱之為一種整體性的完成的城市思想。

作者的設計組織方法、設計過程思路有個非常新的、好的東西:如何將個人的“拍腦瓜”創造納入城市的發展中來,使城市更加富有人性色彩。

作者其實強調了個人感性創造的重要性,而且創造了一種類似於民主選舉、三權制衡民主國家體制的設計制度來篩選和融合這種創造力,而且作者還強調了將街道和廣場等城市開放空間設計為積極空間、蘆原信義所謂的“p”空間的重要性。此外還強調了圖底的緊密關係。城市開放空間成為了整個城市的足夠的”粘合劑“,成為了組構元素,正是這些開放空間將一個城市一層一層的逐步組構起來。

建築書籍讀書筆記5

這是建築學本科的教材,其實原本無甚可説的。讀大學的時候,這本書對我來説無限枯燥和無聊,可畢業之後,這本書我又讀了三遍。之所以將她列在弗蘭姆普頓《現代建築》之後,是由於在《樑思成全集》的第六卷《清則例》前言中,讀到林徽因大師的觀點:學古建的人應該先讀《清則例》,後讀《營造法式》,因為清代建築遺存更多,社會、文化、技術狀況也更為我們所瞭解,先學清代木構是更容易透徹的,隨後在此基礎上研究唐宋木構,也不會因失於材料緊缺而茫然失措。

今天,我絕不相信陳先生的《外國建築史》反映了他在西方建築研究上的全部深度,這是一本深入淺出的入門教材,也是中國對西方古代建築史研究的奠基之作。鑑於這一深一淺雙重身份,她並不適宜學生自學,而是需要在恰當的指導下學習的。

舉例來説。書中對古埃及金字塔用石頭、兩河流域中下游用土蓋房子、以及巴比倫建築絢爛的馬賽克源頭剖析得極其清晰:埃及為什麼用石頭蓋房子?因為他們缺少成材的木材;但埃及早在公元前四千紀就燒出磚了,為什麼不用磚?同樣因為缺少木材作為燃料,他們的木材都要從阿拉伯半島上的敍利亞平原進口,成本很高……為什麼兩河流域中下游用土?因為他們既沒有木材也沒有石材,土怕水,所以用貝殼或瀝青來防水,早期的貝殼是可以作為貨幣的,當然很貴,那瀝青呢?瀝青怕太陽曬,於是用陶釘插在瀝青面上遮陽,貝殼以及不同温度下燒出來的陶釘都是色彩斑斕的,所以巴比倫的馬賽克如此多彩……可惜的是,本科的時候我除了在年代、建築師及重要建築的文字下劃幾條線之外,從來沒有注意過上述內容,以至於在大五準備考清華研究生之際重讀,就如讀一本從來沒有翻過的新書——也就是在讀完這本書與《營造法式》之後,我也實際上放棄了讀清華的念頭。

如果要説需要補足的地方的話,《外國建築史》中對哥特和巴洛克時期建築歷史的描述比較寬泛,而國內關於這兩部分的書至今仍是極其匱乏的。好在國家圖書館裏有兩本關於哥特建築和一本關於巴洛克建築的經典英文著述。可參照補足。但僅作為入門打底的書而言,上述兩部分也是足夠的。

讀法:先以最快的速度略讀一遍,將時代—年代—人物、建築—典型評價做成列表,這個框架對接下來的精讀非常重要;分時代詳讀(介於略讀與精讀之間),儘可能找到書中提及的建築的清晰圖片和圖紙,以第一步的框架為基礎建立圖庫,從視覺上熟悉這些重要的建築;精讀,這時可以不必再過分分神去留意那些年代、人物和建築樣子的問題,仔細讀陳先生的論述,當然,書中的觀點都是提綱挈領的,不可能以專論的精度去推敲,事實上對於每一個時代的專門研究,都一定會出現更為豐富和複雜的觀點和線索,而陳先生的這部總論,則是一套非常有效的參照系。

最後,將來打算做理論研究的同學應該找書中提到的歷史典籍來讀一讀,如《建築十書》、《論建築》、《建築四書》等等,第一本高履泰出了中文譯本,後兩本國內有英文版。無志於理論的同學則不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shubiji/xow7q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