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書筆記 >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3篇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3篇

哲學其實是最貼近現實生活的,看完《蘇菲的世界》之後,才漸漸明白,其實這就是我們平時所説的哲學思考,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説哲學就在我們生活中。下面是關於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的內容,歡迎閲讀!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3篇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

這是一本關於哲理的書,我開始是被它的名字所吸引,我認為這會是一本很有意思的書。

我開始並不知道,這本書是講些什麼的,當我看到第一章,我便知道這是講哲學,每當我看到一個問題,我也會思考,但往往都是以失敗告終,就比如,第一個問題“你是誰?”我當時的第一個回答就是,我就是我,但蘇菲卻比我們想的還要多,她還聯想到了其他的一些事物。比我們想的還要深入,還有“世界從何而來”“哲學是什麼”“奇怪的生物”這些問題把我弄得暈頭轉向,使我對這本書沒有了興趣,讓我接着讀下去的是那個寄信胡神祕人,她是誰呢?為什麼要寄信給蘇菲呢?

我繼續的往下讀,後面的內容並不象前面那樣難以解讀,而且越往後面讀,我就覺得我的四周被金燦燦的陽光照着。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那次雅典之旅。艾伯特的穿越和雅典兩千四百年前的樣子,使我大吃了一驚,我當時的思想是和蘇菲一樣的,這是不是在拍電影呀!怎麼會有人一下子就回到古代的雅典呢?可能是在做夢,對於雅典之旅,這就像是在講一個故事,讓人通俗易懂。

這本書講了許多關於哲理的知識,都發生在我們身邊,但我們都沒有提出疑問,並認真思考過。哲理是一門很複雜又是很簡單的一門學問,但這門學問最重要的就是動腦筋和不論遇到什麼事情都會認真思考,直到尋找到答案,我們應該學習蘇菲那種愛思考,堅持不解的精神。

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懂得思考,而且都深入的去探究,那這個世界的知識分子肯定會比現在多得多。《蘇菲的世界》帶給了我另一種感覺,一種難以解説的感覺,就好像如果你站在宇宙,你就是宇宙中渺小的塵埃,你非常地想去探索,但宇宙太大了,不論你怎麼努力,永遠都觸碰不到它的邊緣,既然望不到邊,那就讓我們更加努力去探索吧!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

《蘇菲的世界》對於許多人來説都是一本很好的哲學入門書,作者喬斯坦·賈德用生動的語言為讀者描繪了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從哲學的角度向人們解釋了是世界與大自然等的形成與發展......告訴人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故事由一個14歲的小女孩蘇菲接二連三收到一些怪信件拉開序幕,“你是誰?”“世界從哪裏來?”這些看似很普通的問題讓蘇菲在迷茫中開始思考,並在哲學家艾伯特的引導下開始學習西方哲學。蘇菲在一次次的書信中穿越時空,從哲學的搖籃雅典出發,從神話、命運到啟蒙,從蘇格拉底到柏拉圖,從黑格爾到馬克思,從文藝復興到浪漫主義,賈德借一次次信件提出疑問,將蘇菲一點點引入其中,跟隨着蘇菲的腳步,也讓我不由自主跟着蘇菲一起困惑,一起思考,一起學習...

這本書喚醒了每個人內心深處對生命的讚歎,作者在書中這樣説到:“我們生活的這世界就像魔術師從他的帽子里拉出的一隻白兔。只是這白兔的體積極其龐大,因此這場戲法要數十億年才變得出來。

所有的生物都出生於這隻兔子的細毛頂端,他們剛開始對於這場令人不可置信的戲法都感到驚奇。然而當他們年紀愈長,也就愈深入兔子的毛皮,並且待了下來。他們在那兒覺得非常安適,因此不願再冒險爬回脆弱的兔毛頂端。”仔細想想,其實生命真的有很多不可思議的地方,只是隨着年齡的增長,隨着我們知道的越來越多,我們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也逐漸消失了。

我記得《小王子》裏有這麼一句話,“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小孩,雖然,只有少數的人記得。”而這本書的意義就是讓我們找回曾經擁有的好奇心。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

蘇格拉底是戲劇性的,也是震撼的,他的生命證明了他對哲學的定義:愛智慧!我喜歡那些堅持一些純粹的東西的人們,那些太專注於世界上有意義的事情而不在意其他事情的人們,那些樂於向肉體無法超越的雨宇宙中發起挑戰,提出問題的人,那些能夠真正快樂的人。

蘇菲跟着哲學老師遊覽了雅典的山城,甚至還有過去的雅典。柏拉圖問了她幾個問題,馬是一個模子裏印出來的嗎?某種程度上是的啊,他們有相似的基因,儘管他們不知道什麼叫遺傳學,孟德爾還未曾和這羣人交流過,他們的提問,也已經觸摸到了真相的邊緣。

那麼是否可以推論,其他的一些猜測,如同其實摸到了當年不知道的遺傳學的邊緣一樣,我們也摸到了宇宙的真相的邊緣?人類的靈魂真相的邊緣?這樣想想,儘管仍然不自知答案是什麼,但有生之年能知道,有一定的概率是對的,接近對的,該有多麼快樂。

起碼我現在就很快樂,一方面因為共鳴,一方面因為閲讀這件事本身。

我喜歡閲讀,只因為它讓我快樂,和成功學,或者乃至於積累知識這種訴求沒什麼關係。我既不寄希望於閲讀讓我走向成功,也不等待閲讀增加我可以炫耀或者運用的知識量。

我只是單純的享受閲讀,可能我讀的方式並不如何好,也沒有記住一長串的希臘人名地名,但閲讀的過程中我確實獲得了精神的愉悦。這種開始前的期待,期待進入書的世界,和進入後的快樂,在書的世界裏好像靈魂暫時探出了現實的一方天地,來到了別的世界經歷奇妙的旅程,這種體驗感才是我所享受的,也可以説是我閲讀的目的。

那麼説,喜歡閲讀的人和不喜歡閲讀的人有什麼區別嗎,我覺得只是愛好不同,無高下之分。不喜歡閲讀的人不是不會去讀書的人,他們也會讀書,只是讀書並不作為愛好,並不通過對其的喜愛獲得快樂。

喜歡閲讀的人大多和喜歡閲讀的人才能交流閲讀,因為這是雙方所感興趣的。那喜歡閲讀的人和不喜歡閲讀的人交流,就是他們之間其他的共同愛好,比如舞蹈,繪畫,音樂等等。這樣想想,閲讀之於我就像音樂之於我,以獲取快樂為最大目標,不過不同人追求愛好的方式不同,也可能其他人的閲讀不是這樣。

總之,我很享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shubiji/r28k3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