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書筆記 >

童年讀書筆記800字

童年讀書筆記800字

《童年》生動體現了19世紀七八十年代俄羅斯下層勞動人民的生活狀況,下面給大家分享童年讀書筆記,一起來看看吧!

童年讀書筆記800字

童年讀書筆記1

童年是我們一生中最幸福,最快樂,最無憂無慮的時候,盡情的玩,得到來自父母爺爺奶奶的關心與疼愛,如一場甜甜的夢。而,對於生活在沙俄時期的阿廖沙來説,童年卻並非如此。

《童年》是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説。穩文中的阿廖沙三歲失去了父親,成為了一個不幸的孩子。母親帶着他來到了外祖父那裏居住。從此,他的噩夢便開始了。在這裏,小小的阿廖沙親眼目睹了當時那個社會的殘酷與黑暗,使得他小小的心裏便充滿了陰影。隨着外祖父染坊的一天天衰敗,外祖父變得越來越暴躁,狠毒,經常用鞭子抽打可憐的阿廖沙。他的工人不小心然錯了布,都會被他抽的昏過去。幸好,在這裏,還有疼愛他的外祖母,給他的黑暗生活帶來一點温暖。他目睹了他兩個舅舅為分家而經常吵架鬥毆。阿廖沙在這個黑暗的地方,度過了他的童年。

這是一部令人心酸的小説。親身的經歷,使得這部小説的渲染力很強。一個五六歲的孩子,懵懵懂懂的孩子。卻真實的目睹了這個社會的黑暗,受盡了折磨,受盡了辱罵。簡直像生活在地獄一般,在這裏,一個五六歲的孩子看到了血腥,看到了人性的醜惡,當然,也看到了那個時代社會最底層的真實生活。他就像在一個陰冷,幽閉的空間裏一樣。

所幸,這個世界還有愛他的人。疼愛她的外祖母,還有樂觀純樸的小茨岡、正直的老工人格里高裏、獻身於科學的知識分子“好事情”。他們教會這個孩子什麼是愛,什麼是温暖,什麼是光明。使得這個絕望的孩子在黑暗中能夠看見一絲光明,一點希望,並引導他成為一個正直,有愛心的人。

再來看看我們的生活。

這是一個充滿愛的社會,沒有沙皇,沒有歧視,沒有欺負。我們如此幸福。有那麼多愛我們的人,沒天為我們噓寒問暖,照顧我們。但,我們曾多少次與他們發生爭執,我們曾多少次衝他們吼叫。我們誰曾看見過,半夜,月光下,他們悄然落下的眼淚。而他們,卻依然愛着我們,給予我們無私的愛,才能成長。我們是不是應該體諒一下他們,回報他們。看到阿廖沙的童年,想起我們的實際,我們應該做點什麼,我們的心裏會不會泛起漣漪?

童年,再回過頭來看童年,會不會有一種別樣的滋味?

童年讀書筆記2

記得小學時就曾讀過《童年》,當時只是粗淺一看,只覺得阿廖沙是一個命運悲慘的人。如今再讀,真是常讀常新。

阿廖沙父親早早去世,母親把他送到了專橫殘暴的外祖父家裏。在這個家庭裏,人與人之間關係冷漠劍拔弩張,好似瀰漫着一場仇恨之霧。阿廖沙的兩個舅舅為了分家和侵吞阿廖沙母親的嫁粧而不斷地爭吵。還有一次竟被外祖父打得失去了知覺,並害了一場大病。在學校阿廖沙也受到歧視和刁難。這令人窒息的狹小空間並沒有讓他墮落。善良的外祖母,樂觀的小茨岡,正直的葛利高裏還是讓他看到了人間的真善美。阿廖沙反而在這樣的環境中逐漸成長為一個堅強正直的人。他沒有逃避,樂觀向上,與悲慘的命運進行不屈不撓地鬥爭。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知梅花撲鼻香”我想,高爾基傳達給我們的,就是要執着追求,不怕困難,持之以恆,永遠以那種積極,拼搏的態度對待現在和未來!如今,科技在不斷進步,,可是人們卻變得越發懦弱了,遇到困難就想要退縮,逃避,走捷徑。屠格涅夫説過:“想要得到幸福,你首先要學會吃得起苦。”美好的生活必須有所付出,才會長久;有所爭取,才會得到。

仰望歷史,不管是古今,還是中外,多少英雄都是在艱苦血淚中成長起來的。八年抗戰中,無數的英雄為了祖國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在敵人的槍口前,他們毫不畏懼,他們勇敢拼搏,他們視死如歸。無數的先烈用他們的青春和熱血譜寫了我們今天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再如這本書的作者高爾基,童年時期的他同樣經歷了太多悲痛,可如果不是他勇敢的面對,努力的向上,哪來以後的成功呢?被凡塵俗世所困的心是可悲,反之勇敢的心靈就像鶴挺立於雞羣,與眾不同,閃閃發光。回想自己,現在遇到的所謂的困難和他們相比又算的了什麼呢?把這些大大小小的困難都當成墊腳石,將之一一踩在腳下,大步向前,向理想之路攀登,不畏艱辛,風雨兼程。

“漫漫日月,憂傷是他的節日,火災是他在狂歡,在一無所有的面孔上,傷痕也成了點綴”,這也許就是對阿廖沙最好的解讀。

童年讀書筆記3

《童年》是高爾基的一部自傳體小説,故事的主人公是阿廖沙,本書記錄的大都是他在父親去世以後,到外祖父家生活的故事。在高爾基的童年裏,是充滿悲傷的。

高爾基在他外祖父那裏生活得卻並不怎樣好,外祖父本性貪婪、吝嗇,而且脾氣特別暴躁,特別愛挑毛病;外祖母卻與他截然不同,外祖母非常温和,就算是別人打她一下,她也不會計較。有一次,阿廖沙因為好奇,把桌布染成了藍色,外祖母就趕過來安慰他,並讓所有人都不要告訴外祖父。

一天晚上,他們正準備做禱告的時候,外祖父不知怎麼知道了這件事,他瘋狂地把阿廖沙按在長凳上,瘋狂的用濕了的樹條抽擊他,把他抽的幾個星期都下不了牀。從這裏也可以看出外祖父的殘暴,外祖母在一旁説過這樣一句話:“暴君,自己訂規矩讓別人遭罪!”這句話用來描寫外祖父,是一點也沒錯。然而就是在這樣一個可怕的環境裏,也不乏温暖與光明。

外祖父還是十分挑剔,他讓家裏的人,去買東西,在別人回來的時候,外祖父站在一旁,眼睛在東西上瞟來瞟去,嘴裏還問道:“讓你買的東西都買齊了嗎?”外祖父都挑剔到連別人給他買東西都管。

本書裏面有一個細節部分,寫出了外祖父的吝嗇。當他的女婿,也就是阿廖沙的父親來見他的時候説:“我不是來向您討嫁粧的。”外祖父頓時眉開眼笑。這裏不僅讓人感覺到他的吝嗇,還讓人感受到了他的吝嗇是人人皆知的。

沒想到到了後來,祖父的這些缺點變得更加惡劣,他和外祖母喝茶,都要注意茶汁的分配均勻,而且還跟外祖母分家了,他分給外祖母的,都是一些鍋碗瓢盆,而剩下的都是他自己拿着,連外祖母的衣服他都給賣了。為了生計,他只好和外祖母想辦法掙錢。

阿廖莎的童年在他母親去世時就結束了,他需要擔負着重大的責任,靠撿破爛來維持生活。從此,他開始了在人間的坎坷旅程。想想我們的童年,是多麼的幸福,美好,這些美好的生活,是來之不易的。

讀過高爾基的《童年》之後,我們更要珍惜如今美滿、幸福的生活。我們要抓住童年的尾巴,努力學習,千萬別身在福中不知福。在這樣優越的學習環境中,在這樣美好的童年生活中,我們再不好好學習,那就太對不起父母了。

童年讀書筆記4

每當提起童年,我們心中便充滿了快樂,我們的童年是幸福的,但高爾基筆下的童年卻與我們截然相反,在高爾基的一生中,童年十分不幸。

這本書是蘇聯著名作家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説三部曲中的第一部。這本書主人公便是小時候的高爾基,乳名叫作阿廖莎,他十分可憐,他三歲時便失去了父親與一個剛出生的弟弟。隨後,他跟着外祖母與母親來到了尼日尼——外祖父家。

在這裏,外祖父以及舅舅的表現使阿廖沙認識了無數種敗壞的人類以及品格。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兩個舅舅,他們十分貪婪、自私,為了金錢甚至與自己的親兄弟大打出手,眼中沒有別人的利益,只有利用他人賺錢和造光別人的錢。在這本書中,外祖父也是一個殘忍兇暴的人物,他同樣也愛財如命,十分吝嗇。儘管有時候也會流露出温柔的一面,但他還是醜惡勢力的化身。他曾多次毆打阿廖沙和外祖母,並且心中堅信“不打不成材”的道理。

在這個大家庭中,沒有和睦相處,只有猶如家常便飯似的吵架。但阿廖莎卻沒有被這種不友好的氣氛渲染,反而這種氣氛卻被阿廖莎當作激勵他的理由,他始終在這個不友好的氣氛中茁壯成長。

在這本書中,最善良的人物是外祖母,外祖母是一個無比信奉上帝的人,她相信上帝會給每個人該有的懲罰以及應得的.獎勵,她十分善良。即使兩個舅舅品德再敗壞,他也堅持在外祖父與上帝面前為他們求情。

阿廖莎在外祖父家經歷了許許多多的苦難,這些苦難並沒有將阿廖莎打倒,反倒不斷的激勵他,使他更成熟,更堅強。高爾基之所以達到了成功的巔峯,是因為他總是勇於面對困難。

相比於阿廖沙,我們的生活是多麼的幸福!我們沒有經歷阿廖沙從小就經歷過無數次的毒打,有那麼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麼叫做“打”。我們從沒有經歷過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我們的童年是沒有煩惱痛苦的、更是無憂無慮的。父母把我們放在嘴裏怕化了,拿在手上怕掉了,不會讓我們乾重活,更不會讓我們去打工掙錢,我們每天吃好喝好,不愁吃喝。衣食住行,更輪不到我們去管。

所以我們應當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難處時,不要選擇逃避,因為困難只會將逃避的你打得更慘。只有鼓起勇氣,克服困難,才會有希望,才能更好的迎接我們美好的未來!

童年讀書筆記5

童年,是美好的夢;童年,是理想的港灣;童年,是記憶裏的甜蜜……

童年,對我們每個人來説都是美好的,但是,對高爾基來説,卻是另一番感受……

前幾天,我讀完了蘇聯作家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説《童年》,內心十分感動。他小時候,媽媽把他寄養在外祖父家中。在這樣瀰漫着殘暴和仇恨的家庭裏,外祖父十分暴躁,兩個舅舅也不斷地爭吵、鬥毆。

好在,他還有外祖母,她慈祥、聰明。因為她,幼小的高爾基的童年,留下的不只是當時社會的醜惡,還有生活的勇氣和信心。

就在這種艱險、恐怖的生活環境中,他默默地忍受着,默默在這種污濁的環境中掙扎着生存。然而,他依然走了過來,成為了一名享譽世界的大文豪,為人類留下了一部又一部的名着,流傳千古。

正因如此,我心裏對高爾基油然而生一股敬佩感。

但同時,我也感到十分惆悵,還有一種從未有過的壓抑。我覺得彷彿有一堵牆在擠壓着我,我的心都要掉下來了。

現在的孩子,許多人就如同那一株株枯萎的桃花心木一般,無法在不確定中生活,無法經得起生活的考驗,無法深入“地下”,無法學會把美好生活的養分轉化為成長的巨大力量。

我們的童年,很多人沒有煩惱和痛苦,從來不用考慮衣食往行,不需要為生活去奔波,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僅如此,有的人整天只活在別人的庇佑下,變得越來越懦弱,遇到一點困難就想退縮,遇到一點苦累就逃避,就想走捷徑……

在順境中長大的孩子,如同沒有經歷風雨的小樹,遇到狂風暴雨,一吹就倒,一蹶不振。

我們應該知道,人生沒有任何捷徑可走,要面對的始終都要面對的。自立是成才的第一步,不能自立,也就沒有未來。我們要知道,沒有經過任何風吹雨打,成功是不會長久的。

讀《童年》,我們應該感到慚愧,因為我們無疑是在糟蹋父母辛勤的汗水。

時光,一觸即去,童年,也隨之流逝。讓我們一起趕上童年的末班車,奮鬥拼搏,脱離有力的庇護,不再依賴別人,靠自己的力量,在生活中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深深紮根,茁壯成長,給自己帶來更精彩的人生。

標籤: 童年 讀書筆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shubiji/9nxmq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