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書筆記 >

飄的讀書筆記2000字

飄的讀書筆記2000字

讀一本好書,可以影響一個人一輩子,當然在讀書的時候我們做一些必要的記錄是必不可少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飄的讀書筆記2000字,歡迎查看。

飄的讀書筆記2000字

篇一:飄的讀書筆記2000字

一部經典的愛情故事,一段離奇的感情經歷,一個耐人尋味的悲苦結局,這是我讀了幾遍《飄》之後的大體感受。

《飄》是美國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的作品,是一部具有浪漫主義色彩、反映南北戰爭題材的小説。這本小説所塑造的人物頗多,人物的形象也非常豐富,每個不同的角色給人精神上的鼓勵也不同,正如主人公斯佳麗身上表現出來的叛逆精神和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的精神,一直令我們每位讀者為之傾心。

有人討厭斯嘉麗,討厭她的自私,孤傲與虛榮,討厭她搶走妹妹的丈夫,討厭她看不起貧苦的農民,討厭她為了錢可以不顧一切的醜陋姿態。但我並不討厭她,事實上,她令我不得不敬佩她。我佩服她的堅強勇敢,佩服她對土地的執着,佩服她能在那種環境下放下以前所受的教育下田幹活,佩服她能不顧社會上的言論而開創自己的事業。她在生命的道路上一路走來,當她面對困難時,她選擇迎接,當她面對責任時,她選擇承擔,可當她面對愛的抉擇時,她卻選擇了矇蔽自己,當她終於認清要面對時,卻已為時已晚。而她在無能為力時,就會告訴自己,明天是新的一天,明天一切都會好了,Tomorrow is another day。不管她面臨着什麼,她永遠充滿了希望,充滿鬥志,永遠不會放棄,永遠不會絕望。然而她對自己想要的東西異常執着,卻對自己所擁有的東西卻不屑一顧。一面在拼命讓自己幸福,一面又不斷地把幸福推離,把愛人推向深淵。斯佳麗愛的是艾希裏,可是,艾希裏卻不要她。就像瑞德説的,艾希裏是個君子,只是生在了一個和他格格不入的時代。他還是用舊世界的`遊戲規則生活,只會撞得一鼻子灰。斯佳麗不瞭解艾希裏,所以她愛他,想盡一切辦法得到他,而當她認清他時,她再也不愛他了。她一直以來是辜負瑞德的,她只是不停追尋着自己夢中的王子——艾希裏。她認為她所欣賞的優點艾希裏都有,實際上只是她人為的加諸在他身上的而已。這就如同她做了一件華麗的衣服,讓艾希裏穿上,而後愛上他。而事實是,她愛的只是那件衣服。她就如同一個小孩子,對自己想要的東西異常執着,而對自己所擁有的東西卻不屑一顧。一面在拼命讓自己幸福,一面又不斷地把幸福推離,把愛人推向深淵。然而當她明白時已經太晚了,唉,正如文中所説“期待的心經不起太久的等待”,思佳麗從來都不敢正視她的情感,一直以為自己愛的是艾希裏,實際上呢,直到她的他離開的那一天,她才發現,那個一直守護着她的人原來才是自己最愛的人,可是人去不再,她能上哪裏去尋找?她又怎麼追回他這麼多年的愛?她已經把他傷害得那麼深了,還會追的回來嗎?人,為什麼總要等到失去了才追悔莫及呢?從來不會好好珍惜身邊的人,身邊的事,這就是人嗎?期待的心經不起太久的等待啊,千萬不要等失去了才發現那個他(她)是那麼重要啊!

文中我們還不能忽視的一個女性就是普遍受大家歡迎的媚蘭,我不得不説她是一個完美的女性。如此一位堅強的女性,卻又是如此的温柔善良和善解人意。正如瑞德説的,她是他所見過的少數貴夫人中的一個。她温柔,對艾希裏非常體貼,對所有的孩子都非常關愛,她賢惠,讓家庭温馨,家人和睦,她又是寬容的,對於斯嘉麗與艾希裏犯的錯不僅不計較而且還保護他們,她文弱卻更堅強,敢於面對任何事情。她用她的心愛身邊所有的人。當她丈夫打仗時,她在後方默默守侯,做她力所能及的事,當北佬打進城而她又快要臨盆時,她依然鎮定,當她身體虛弱而沒人下地幹活快要沒飯吃時,她和斯佳麗一樣,放下過去所受的教育和優越感,拖着虛弱的身體下地幹活,當她看到斯佳麗殺了一個北佬時,她沒有驚慌失措,而是幫着掩埋屍體,搜查錢財,擦拭血跡,當戰爭終於結束,她痛恨的北佬士兵來到她門前要求照顧而她們自己也沒有過多糧食時,她還是盡她所能地幫助他們,因為她希望在遠方也有一個好心的北佬女人給她正在回家的丈夫一口飯吃。她明知自己的身體無法再承受生育的痛苦,卻執着地要再為艾希裏生個孩子,最終離開了她愛了一輩子的親人們,看着媚蘭,使我想到許許多多的中國古代女性,她們也是如此的善良,任勞任怨,相夫教子,然後默默無名地老去、死去…而恰恰因為她太完美,我覺得太不真實。我認為沒有缺憾的人生似乎更不完美,也許《飄》正因為結局的遺憾而更完美吧!

有時候特別羨慕斯嘉麗,有一個特別瞭解自己的人,而且還特別疼愛自己,有時想這種男的存在嗎?他勇敢、執着,他能那麼深地愛着斯佳麗十幾年不變。他想保護斯佳麗,寵愛斯佳麗,照料斯佳麗,讓她事事稱心,而斯佳麗卻拒絕了。所以當他們的女兒出生時,瑞德把他所有的愛都傾注於她的身上,邦妮不像斯嘉麗,邦妮愛她的爸爸,瑞德能從她的身上找到温暖,找到希望,找到愛。但是他曾經説過,再永恆的愛也會有磨光的時候,而他的愛,是被斯佳麗愚蠢的固執磨光的。當他女兒離開他時,他的心,再也回不來了。他説過,他從來沒有那個耐心把剪碎的褲子縫好,再告訴自己這就和新的一樣,自欺欺人罷了。碎了就是碎了,再也回不去了,即使修好,上面仍然留有裂縫,再也不是原來那條了。 瑞德是個複雜的人,他有良好的家世,但卻仍和舊時代格格不入,他有鋭利的眼睛,可以在亂世找到自己的處身之道,他對國家有熱情,即使他明知必敗無疑,卻仍在最後關頭入了軍。他愛斯佳麗,但他更瞭解斯佳麗,所以他從不説,只是通過行動表達,而斯佳麗卻從來不想去了解他。最後,他絕望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使他再也沒有勇氣再去嘗試,他累了。

唉,想起來也的確挺傷感!她一生中愛了兩個男人,而她卻沒一個是瞭解的。如果她瞭解艾希裏,那她就不會愛他;如果她瞭解瑞德,那她就不會失去他。《飄》絕對是部值得再三品味的好書,文字優美,情節跌蕩起伏、扣人心絃,以文學角度來説,這絕對是一部絕世佳作,值得一看。

篇二:飄的讀書筆記2000字

《飄》是美國女作家瑪格麗特·米歇爾的作品,是一部以美國南北戰爭為背景的長篇小説。不可否認,《飄》的確是一本好書,僅“南北戰爭”這個特殊的題材,就已經使《飄》擁有了過人的魅力。

在《飄》中,最令我感慨良多的不是媚蘭的善良與堅忍;不是瑞德對思嘉的忍讓與奉獻;不是……;而是思嘉在面對困境時,勇於捨棄自己沿襲已久的道德、傳統的勇氣。

我非常欽佩思嘉的這種勇氣,在困境面前,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勇氣的。平心而論我是很喜歡郝思嘉獨立、自我、有想法有作為的"豪放"性格的。我很欣賞思嘉在那個年代的勇氣,能力和作為。有時我覺得斯佳麗就像個小孩子一樣,對自己想要的東西異常執着,而對自己所擁有的東西卻不屑一顧。一面在拼命讓自己幸福,一面又不斷地把幸福推離,把愛人推向深淵。

戰爭開始的時候,思嘉對這並不感興趣。在她的世界裏,只有永遠參加不完的野宴和舞會,只有追求者們不斷的奉承。在她的體內流着父親勇敢的愛爾蘭人血液和母親高貴的法蘭西純正血統。她以一個遼闊的農場陶樂為家,有上百的黑奴供她差遣……這就是思嘉,一個驕傲而又與眾不同的大小姐。我覺得斯佳麗是個矛盾體,可又有誰不是矛盾體呢?她在生命的道路上一路走來,當她面對困難時,她選擇迎接,當她面對責任時,她選擇擔負,可當她面對愛的抉擇是,起初,他選擇矇蔽自己,當她終於認清,要面對時,卻已為時已晚。而她,在無能為力時,就會告訴自己,明天是新的一天,明天一切都會好了,Tomorrow is another day。她在整個故事中,都是個充滿生氣、充滿鬥志的人。我最欣賞的,便是她的這句“Tomorrow is another day。”。永遠充滿了希望,充滿鬥志,永遠不會放棄,永遠不會絕望。這份精神,是最值得我學習的。所以,每當我遇到困難、心情不佳時,我便會告訴自己:“Tomorrow is another day。”。我想,思嘉的這種精神是我們大家都應該去學習的,記得以前學舞蹈的時候,我們班上有一個很胖的小女孩,因為體形的關係,她總是沒有我們跳的好,也就是這麼一個八九歲大的女孩吧,她卻有一顆不服輸的心,在她的潛意識裏,有着一股不服輸的勁,每天大家都下課的時候,她還是在那不停的'練,汗水就像斷了線的珍珠一樣從她的臉頰滑落,可她沒有放棄過,直到有一天,她終於成功了,她也可以驕傲的和我們一起站上舞台,那一刻,她笑了……從某些角度來看,她與《飄》的主人公思嘉在某些方面有相同之處,她們骨子裏都有一股不服輸的勁,俗話説“陽光總在風雨後”,上天也總是眷戀這些面臨困難勇於挑戰的人吧。人生,又有多少困難呢?面對困難,我們是願意臨陣逃脱還是勇於抵抗?不管是思嘉還是生活在我們身邊的這些人,都可以給我們樹立一個很好的榜樣吧。

書中另一個使我十分佩服的女性,便是玫蘭妮。她是個外柔內剛的女性,她幾乎擁有了女性所能擁有的一切美德。正如瑞特説的,她是他所見過的少數貴夫人中的一個。她是堅強的,她是愛國的,她用她的心愛身邊所有的人。當她丈夫打仗時,她在後方默默守侯,做她力所能及的事,當北佬打進城而她又快要臨盆時,她依然鎮定,當她身體虛弱而沒人下地幹活快要沒飯吃時,她和斯佳麗一樣,放下過去所受的教育和優越感,拖着虛弱的身體下地幹活,當她看到斯佳麗殺了一個北佬時,她沒有驚慌失措,而是幫着掩埋屍體,搜查錢財,擦拭血跡,當戰爭終於結束,她痛恨的北佬士兵來到她門前要求照顧而她們自己也沒有過多糧食時,她還是盡她所能地幫助他們,因為她希望在遠方也有一個好心的北佬女人給她正在回家的丈夫一口飯吃。

如此一位堅強的女性,卻又是如此的温柔善良和善解人意。她執着地相信斯佳麗和阿希禮,即使有人親眼看見他們摟在一起,也執着地相信他們,保護斯佳麗。她明知自己的身體無法再承受生育的痛苦,卻執着地要再為阿希禮生個孩子,最終離開了她愛了一輩子的親人們。看着玫蘭妮,使我想到許許多多的中國古代女性,她們也是如此的善良,任勞任怨,相夫教子,然後默默無名地老去、死去。

説到這裏,我想到了我的媽媽。她和玫蘭妮一樣,也是一位好母親,好妻子。她總是為我和爸爸着想,總是忽略了自己,記得小的時候,我睡覺總是不老實。晚上總喜歡踢被子,而媽媽總是一次又一次的起來為我蓋好被子,看着我酣然入睡後才能放心的離開。小時候的我不懂,現在回想起來,真的很感動。玫蘭妮也是這樣,為她的家無私的奉獻,不求回報,不圖名利,我最欣賞的是她的寬容之心,她一次又一次的包容思嘉,在她眼中,思嘉就像詩一個小妹妹,而玫蘭妮一直保護着她,卻從來沒有過嫉妒之心。這一點應該詩很少有人能做到的吧。玫蘭妮象徵着偉大女性的形象——善良,淳樸,無私……

整部書中,我最為喜歡的人物就是瑞特。他勇敢、執着,他能那麼深地愛着斯佳麗十幾年不變。他想保護斯佳麗,寵愛斯佳麗,照料斯佳麗,讓她事事稱心,而斯佳麗卻拒絕了。他説過,再永恆的愛也會有磨光的時候,而他的愛,是被斯佳麗,被阿希禮,被斯佳麗愚蠢的固執磨光的。他的心,死了。當他女兒離開他時,他的心,再也回不來了。他説過,他從來沒有那個耐心把剪碎的褲子縫好,再告訴自己這就和新的一樣,自欺欺人罷了。碎了就是碎了,再也回不去了,即使修好,上面仍然留有裂縫,再也不是原來那條了。

大學,讓很多人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流於平庸,每天渾渾噩噩的生活讓一切變得無力與蒼白。但是,殊不知一個正確的目標對於現在的我們而言是多麼的重要啊,不要因現在安逸的生活而沉淪,因為這樣只會讓你在面對挫折時顯得不堪一擊,誰能保證自己在面對困難時像斯佳麗那麼堅強,那麼勇敢?

他個複雜的人,他有良好的家世,但卻仍和舊時代格格不入,他有鋭利的眼睛,可以在亂世找到自己的處身之道,他對國家有熱情,即使他明知必敗無疑,卻仍在最後關頭入了軍。他愛斯佳麗,但他更瞭解斯佳麗,所以他從不説,只是通過行動表達,而斯佳麗卻從來不想去了解他。最後,他絕望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使他再也沒有勇氣再去嘗試,他累了。

生活就好像一座大山,山路不可能完全平坦。當從顛峯跌落時,也許會跌的頭破血流,會跌的絕望,會跌的失去生存的勇氣。但如果你要生存下去,你就必須要爬起來,迎合這巨大的改變。

無可置否,《飄》的確是一本好書,即使跨越了那麼長的時間,也依舊適用於社會的形式。面對轉變而敢於改變自己,改變自己的價值觀甚至於改變自己的思想的勇氣是無論哪一個時代都非常需要的,而思嘉就給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shubiji/47jwk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