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書筆記 >

《飄》讀書筆記2000字(通用5篇)

《飄》讀書筆記2000字(通用5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讀書筆記怎麼能落下!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書筆記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飄》讀書筆記2000字(通用5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飄》讀書筆記2000字(通用5篇)

《飄》讀書筆記1

《飄》是一個常在我家買東西的老主顧説送給我看的,看它這麼厚的一摞,我就害怕,當時我還瞪了她一眼,什麼不好“飄”,“飄”本這麼厚的《飄》,我哪有耐心把它看完啊!於是這本《飄》就被我擱在了牀頭,每天只是純粹的陪我入睡而已。直到前不久我感冒發燒,只能去掛鹽水然後呆在家時,看完了所有的雜誌,無書可看了。突然想起了這本被我打落冷宮的《飄》,隨手拿起翻了幾頁,沒想到這一翻就不想停下來,不然會一直心不在焉的想後面會發生什麼,於是我一口氣花了三個白天四個晚上把它看完。

也因為有了對它的感觸,我甚至還和外號叫“飄”的同桌開玩笑:“同桌啊,你真應該去看一看《飄》,然後再好好對比一下你差到哪去了,嘿嘿……”

對《飄》的主題思想,有很多説法,多是説它寫亂世中佳人的命運,寫飄然而逝的美國南方文化。主人公的思想和情感深受美國南北戰爭的影響。戰爭改變了那些女人,她們內心的想法也在改變,她們在戰火和硝煙中守護着自己的土地,她們勇敢、堅強、不服輸。但是,它給我的第一感受卻是強烈的氣憤和悲哀。

氣憤於女主角郝思嘉的卑鄙、殘忍不擇手段甚至陰險。我在心裏譴責了她上千遍,難道別人也這樣對她,她會好受?以往所看到的女主角要麼温良賢淑、大度寬容或者純潔善良,或者歷盡艱辛最終找到真愛和愛人幸福在一起了。不想,小説剛開始沒多久,郝思嘉就在衞希禮和媚蘭的訂婚宴會上,為了報復衞希禮而色媚蘭的弟弟。很快他們就結婚並且還生了一個兒子,看到此處我很生氣,期望中女主角清純的形象蕩然無存。她傲嬌、貪婪、虛榮,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更不是手下留情的人,她的決絕在後面的劇情中一一展現。她渴望愛情,不顧別人的看法,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愛。但當感情和現實利益相沖突時,她也會毫不猶豫為了錢。為了300塊陶樂的租金在向白瑞德騙錢被識破而未果後,又故伎重演色甚至還是她妹妹未婚夫的乾癟老頭弗萊,無奈只因為這個乾癟老頭有一個小小的木材廠,能夠提供她300塊。

對於人生的善與惡,我不敢妄加評論,因為,我走的路也就19年。十九歲的我,看不透人性,想法也很幼稚。其實我氣憤之餘,又湧出一點同情和佩服。

同情郝思嘉,對於其“不擇手段”的“自私鑽營”,可能那些是她不得已而為之的權宜之計,都是為了生存。不過想想也確實如此,如果我生存在那個年代,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到那麼好。在郝思嘉所處的那個動盪變革的時代,一個弱女子根本無法養活一個家庭,沒有朋友,就只能靠自己。郝思嘉通過用斤斤計較的賺來的錢,通過各種“殘酷手段”,換得了自己的新生,換得了朋友家族的新生。這樣的結果可比我看過的很多“穿越”的故事要好得多,或許這樣也可以讓人欣慰一點吧。

另一方面,郝思嘉對待媚蘭也是很好的,是關愛備至的,只是有些情況是迫不得已。可能這其中是出於對衞希禮的愛而愛屋及烏,但到了後來則完全不是。這兩個性格完全不同的女人,卻達成了“到老,兩個沒牙的老太太;到死,兩具乾癟的木乃伊”的結局,這樣的結果也是讓人開心大於悲哀了吧。

雖然《飄》只是小説,但是通過《飄》,我也瞭解了一些遠離我們的歷史,關於南北斗爭,關於那些美國人敢於爭鬥敢於擺脱困境的精神。同時,讀過《飄》後,我也能看到,南方奴隸制中也有温情也有情誼,北方對南方進行的戰爭從某種程度上説也是一種侵略,摧毀着南方的秩序和關係,在某些方面反而激化了白人和黑人的種族衝突。歷史是勝利者歌功頌德的工具,細節只能從字裏行間慢慢品味了。

幾天時間,看完了整本小説,我記下了自己喜歡的兩句話:

“美貌並不能使人高尚,衣着也不能使人尊貴。”

“我向來不是那樣的人,不能耐心地拾起一些碎片,把它們黏合在一起,然後對自己説這個修補好了的東西跟新的一模一樣。一樣東西破碎了就是破碎了——我寧願記住它最好時的模樣,而不想把它修補好,然後終生看着那些碎了的地方。”

從氣憤悲哀到同情敬佩,可能經典給人的感受就是這樣,要咀嚼了幾遍才看出點東西,心裏的感受才越發深了,所以有時,我和累了一天的大人一樣,不想動腦,便喜歡看《雪豹》、《黑狐》,喜歡看到中國最終勝利所帶來的簡單的喜悦。

可能很奇怪,細想想,又很正常。讀“經典”,讀到深處,果然是件勞心費神卻又往往讓人悲喜莫辨、樂在其中的事情。

《飄》讀書筆記2

讀一本好書,可以影響一個人一輩子。讀了《飄》這本書,的確令我醍醐灌頂、受益菲淺。全書不論是華美流暢的語言描寫,還是個性鮮活的人物塑造,都達到的登峯造極的地步。真不愧是世界文學的瑰寶。其中,女主人公的愛情觀,使我感受頗深。

初讀《飄》時,對小説的女主人公的感覺是矛盾的——既有些討厭,但又不得不敬佩她。討厭的是為了功利,為了錢等不擇手段,而選擇婚姻。甚至是不惜損害自己的妹妹,搶走了她的未婚夫;討厭她面對白瑞特的愛時,那愚蠢的固執。但她的勇敢與堅強和那份艱苦創業的精神又不得不讓我敬佩。

再讀時,突然間感覺:斯佳麗那種對金錢和土地的狂熱追求是可以理解的。在那種戰爭爆發的動亂的社會,她一個女子卻要獨自承擔起養活包括自己情人和情敵在內的一大家人的重擔,那是多麼繁重的擔子啊!況且,在亞特蘭大,作為一個婦女,平時出門就也許會遭到別人的非議。可她,為了擔負起此重擔,不得不與黑人做生意。

思佳麗,這一在美國動盪年代所誕生的出色的人物,她的優秀個性散發出無窮的光芒。她勇敢堅強,樂觀向上,對生活頑強抗爭,從不屈服。她處事雷厲風行,精明能幹。最突出的一點就是她對愛情的執着。她所擁有天使般的臉蛋和魔鬼般的身材——用修飾中國古代美女的話那就是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使得多少青年男子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然而她對這些毫不在乎,她對愛情瘋狂的執着。但是出於無奈,她分別嫁給了兩個自己不喜歡的人。當再一次見到她鍾愛的艾希禮時,依然像少女般瘋狂地愛着他,不顧一切的向他傾訴鍾情。這讓我想到了中國封建時代的女子對愛情忠貞的另一種表達方式。以《孔雀東南飛》為例,一對男女要表現對愛的忠貞就要結為連理枝,他們的愛情是與婚姻緊密相連的。“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當他們的愛情遭受別人的破壞時,為了表現對愛的執着,他們只有“自掛東南枝”了。然而思佳麗卻不一樣,在她的愛情觀中,愛情與婚姻是可以分離的,或者説是一種精神上和肉體上的分離。她不在乎彼此都有的婚姻,拋開一切大膽的去愛艾希禮,爭取自己的幸福,她並未將愛情套上禮義,道德的枷鎖,她的愛情永遠是自由奔放的。這也許是東西方文化差異造成的吧。愛的本質是不因表達方式的變更而變化的。思佳麗的大半生又是為愛所迷惑的。因為迷惑而做了很多錯事。知道最後她才發現,原來她一直鍾愛的艾希禮並不愛她,也不曾象她所想的那般優秀。其實她愛的並不是艾希禮,而是自己內心的一個完美形象。艾希禮越是拒絕她,她心中的那個形象就越完善——這正應了中國的一句老話: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而恰恰因為她錯誤的迷戀,才使她錯了身邊真正的幸福。這也給了我一個啟示:人要學會明辨是非,不要讓幸福從自己的指間溜走。

值得欣慰的是,在思佳麗的愛情世界裏沒有什麼是為之已晚的,當她徹底的失去艾希禮,失去女兒,丈夫瑞德也已離她而去之後,她才意識到原來她真正愛的人是瑞德,她於是拋開心靈上的創傷與悔恨,相信自己一定能挽回瑞德的心。

“不管怎樣,明天又是另外的一天呢!”如果許多人對愛情都能有這種樂觀自信的態度,那麼許多愛情的悲劇就不會發生了。

小説中的另一個人,也是我最喜愛的人——白瑞特。白瑞特有着良好的家世,卻並不以此為榮。他有着鋭利的眼睛,有着聰明的頭腦,他能很快在亂世找到自己的處身之道。他的勇敢,執着,他的機智果斷,都成為讓人喜歡的因素,還有他放蕩的外表下那顆專一的心也使人喜歡。他愛斯佳麗,保護斯佳麗,寵愛斯佳麗,照顧斯佳麗,他希望讓她事事稱心,可這些卻被斯佳麗拒絕了,於是他一直耐心地等待,等待他愛的斯佳麗也能同樣愛上他,可是再永恆的愛也會有磨光的時候。就這樣,當他的女兒離開他時,他的心死了,再也回不來了。於是,他選擇了離開。

讀《飄》時,對斯佳麗面對困難所表現出來的大無畏精神佩服;對她有時為達目的而不擇手段而反感;對她對阿希禮遲遲不肯放手的愚蠢固執而氣憤;對白瑞特對斯佳麗的默默付出而倍感愉悦;對白瑞特最後的離開表示惋惜……

很容易被書中的人物所感染,從中學到了不少東西。就像斯佳麗每次面對困難時的樂觀,有時自己遇到不順的時候,也會輕輕地對自己説一句:"Tomorrow is another day!"

《飄》讀書筆記3

莎士比亞曾説:“一千個讀者便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誠然,同一本書,不同的讀者從中汲取的內容各不相似。而對同一本書來説,反覆品味,每次品讀亦會得到不同的收穫。

隨風而去(第一遍)

美貌真的很重要嗎?自私自利,甚至把愛情當工具的斯嘉麗贏得了那麼多人的愛,連同樣自私的瑞德也被她吸引。而斯嘉麗之所以迷戀阿希禮,也是因為阿希禮的美貌。瑞德對斯嘉麗的愛那麼深沉,玫蘭妮對大家的愛那麼無私,可這種愛直到失去後才被斯嘉麗所明白。但這時一切都已成為過去,斯嘉麗也因為自己的執迷不悟而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她永遠的失去了自己所愛的和愛自己的人。

那就讓這一切都隨風而去吧!畢竟“tomorrow is another day!”

情恨皆悵然(第二遍)

第二遍讀完,玫蘭妮的形象發出了燦爛的光輝,因為她的一生都在愛別人。她的心中只有愛:她愛阿希禮,她愛斯嘉麗,她愛瑞德,她愛孩子們……她愛周圍所有的人,唯獨沒有愛自己。因此,她處處維護斯嘉麗,盡力幫助瑞德,甚至冒生命危險去懷孕,結果因難產而死。

有趣的是,直到她死後,斯嘉麗才明白她是那麼離不開玫蘭妮的友情和愛。也直到此時,斯嘉麗才看明白阿希禮對玫蘭妮是那麼依戀。而我也直到此時才明白,原來美貌只不過是一見鍾情的資本,而真愛必由真心來換取。

只是當一切都已不再,唯有滿腔的情恨,卻也只能化作滿懷的悵然了。

好好活着(第三遍)

斯嘉麗從對塔拉從不屑到無限依戀的轉變,是一個女人逐漸成熟的過程。當她對着上天發誓再不讓自己捱餓,也不讓家人捱餓時,她邁出了好好活着的第一步。她頑強、勇敢、堅強、果斷,但她卻仍未明白,想要好好活着,還得學會愛人和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亞特蘭大城的重建,那些能生存下來的人們,都盡力的讓自己好好活着。好好活着,就要明白適者生存的道理,絕不對已失去的東西做過多的緬懷和挽留,更不能讓自己永遠沉浸在對過去的回憶當中,而是隻能向着明天努力奮進。好好活着,更要明白愛人的道理,因為只有愛別人,才能真正地被人所愛。

隨風而去的世界

瑪格麗特用帶有懷舊色彩的筆調,真實的描寫了美國戰前南方種植園的生活。那種生活平靜祥和,是一種田園牧歌式的'平靜。然而一場戰爭讓南方種植園毀滅殆盡。我想:即使沒有書中人物可歌可泣可悲可憐的愛情因素,僅憑作者對戰爭及戰後人們重建家園的描寫,《飄》也足以在美國文壇立足了。

書中的人物形象塑造的特別立體,尤其是對斯嘉麗。真的不能不為她而震撼,這可不是位一般的女人:她可以為報復情人而嫁人;也可以為救塔拉而搶妹妹的情人;還可以為錢嫁給瑞德;為了生活,她放下身段帶領家人下地幹活;為保家產,她甚至可以殺人。為了生存,為了活的更好,幾乎沒有什麼是她不敢做不能做的——好一個亂世佳人,好一個亂世中存活的勇者。她既聰明又愚蠢,她聰明,因為她能得到幾乎她想要的一切;她愚蠢,因為直到她失去後才明白自己到底愛誰,可那時,一切都已經晚了。

神龍見首不見尾的瑞德,敢愛敢恨,愛就爭取,恨就明説,絕不為身份及面子而對不起自己的心;他聰明睿智,還沒打仗,他就能明白南方必輸無疑;他又其傻無比,當愛上斯嘉麗後,便執着十年。他自私,能利用一切條件為自己謀利;而他也無私,當他看見家園塗炭,便抱了生死未卜的心加入到了已經潰不成軍的南方軍隊。他愛斯嘉麗愛的深沉,為了得到她甚至不惜以財誘惑;但他發現自己的愛已被消耗殆盡後,便毅然決定離開。

富有同情心、善良而又温柔的玫蘭妮,總能在關鍵時刻表現出鎮定、堅強和勇敢。當人們指責斯嘉麗不為查理守孝時,她支持斯嘉麗;當人們指責瑞德説南方軍隊時,她敢於邀請瑞德到家裏來,甚至不惜反對長輩;斯嘉麗殺人,她也拿出了軍刀;當人們指出斯嘉麗和阿希禮之間不清白時,她是那麼堅強又果斷的捍衞着斯嘉麗。這一切,都是因為她是那麼善良,從未去想人會有壞心和私心。所以,大家都喜歡她。長輩喜歡她,同輩喜歡她,孩子喜歡她,甚至連都喜歡她。

富有貴族情調的阿希禮,也極為複雜。他明白自己和玫蘭妮是最合適的,卻被斯嘉麗的熱情吸引;他明白南方軍隊必輸,卻又不敢明言。戰後,他緬懷過去,對現實無所適從,如果不是斯嘉麗,他甚至連家都養不起。玫蘭妮死後,他的精神支柱也隨即倒塌。他是一個不能面對生活的悲劇人物。

《飄》讀書筆記4

斯佳麗默默地望着他上樓。

在故事的尾聲。

而瑞特似乎還是選擇了離開。

他説,哪怕是一種最堅貞不渝的愛,也會被消磨掉的。他的愛被消磨殆盡了。被艾希禮和斯佳麗那股瘋狂的固執勁兒消磨殆盡了。她固執得像只牛頭犬,抓住自己想要的東西不放。

沉默。疲乏了的沉默。他就像舊銅幣上的衰老疲憊的凱撒。

他還説,他不能耐心地拾起一片碎片,把它們拼湊在一起,然後對自己説修補好了的東西跟新的完全一樣。東西破碎了也就破碎了。枯竭了的精力和感情。不是迴避,更不是退縮。

我想,他的那雙眼睛裏,定如無風的海面,波瀾不驚。沒有任何情緒,甚至是沒有希望,也沒有失望,平靜到極致。茫然若失。

而她,凝視着那雙她非常熟悉但又不理解的眼睛,靜聽他用平靜的聲調説些她起初聽不懂的話。以往他的那些尖刻,嘲弄,和令人費解的話都沒有了。沒有了的,還有斯佳麗對艾希禮執著瞭如此之久的所謂的愛。斯佳麗到最後才明白自己真正愛着的是誰,多麼可喜而又可悲。就好像孩子曾那麼樣的喜歡糖衣那樣,在沒了解之前,在沒得到之前,那糖衣有着無窮的魔力。

可,瑞特還是上了樓梯。似乎即將踏上,沒有她的未來。

故事的最後,斯佳麗告訴自己,畢竟,明天又是另外的一天。明天,多麼虛幻而又真實的字眼。斯佳麗總能那麼的滿懷希望。就像瑞特眼中的小孩子似的,勇敢,卻也時常擔驚受怕。任性,快樂而興致勃勃,有着愛爾蘭人特有的固執。此時此刻,絕望而固執。由恍恍惚惚的麻木變為劇痛,瑞特,就要從她的生命中抽離出去了。

這大概就是世界上最最遙遠的距離。斯佳麗和班瑞特。深愛着彼此,卻不能讓對方知道。即便知道,也已經成為過去,無關乎現在的過去。緣份,總是帶着那麼點或許。即便最後,斯佳麗仍然固執着她的固執。他們由最初的在宴會上的相遇,再到戰爭時的點點滴滴,戰爭後的相遇,直到結婚,直到他們女兒的意外身亡。直到斯佳麗的恍然大悟。

他明明就是那些相識的人當中,唯一知道她底細卻還能夠愛着她的人。

不然,他就不會冒着生命的危險,穿越 戰爭封鎖線,多次回來。

不然,他就不會輕而易舉地看穿她的艱難,她的不易,她為塔拉的犧牲,她的所思所想。

不然,他就不會默許她的心裏,永遠有着那個艾希禮,即便心裏波濤洶湧。

不然,他就不會在那個晚上,如此的瘋狂,如此的義無反顧,而在隔天,卻若無其事,這是最可笑的掩飾,最拙劣的偽裝。

不然,他就不會在她病的那天,像個孩子那樣的哭,在外面,不知所措,等待着她叫自己的名字。

不然,他也不會那樣的寵愛他們的女兒,傾注所有的愛,把小邦妮當作另一個斯佳麗。

不然,他也不會,把那份愛,深深地,埋起來。

不然,像他那麼不可一世的人,根本就不會用一種掩藏這熱愛的長聲調的帶刺的話,輕而易舉地讓她的真實想法,顯露於世。

不然,就不會有《飄》,不會有如此清晰而模糊的表意。

可就像班瑞特説的,斯佳麗仍然是個孩子,只有孩子才會這樣頑固,這樣感覺遲鈍。可她後來才知道知道,她能夠了解他的精明狡詐,跟她自己那麼相像,以及他因為生怕碰壁而不肯承認自己的愛那樣一種頑固的自尊心。他們是同一類型的人,卻在即將相交時,就沒有了後文。斯佳麗説明天會是新的一天,或許能挽回,或許不能。但瑪格麗特-米切爾把故事帶進了墳墓,無從得知。

但是,究竟是誰,擱淺了誰。斯佳麗潛意識的愛,班瑞特深沉的愛,如此的相似,卻不得而知。我們總以為對方會知道,我們總以為這樣就夠了,我們總以為。。。甚至,會把自己的放棄,當成對方的放棄。可,不是所有的默契,都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所有的理解都是真實的,不是所有的念想,都有被詮釋的一天。沒有人踏出那一步,也就意味着,咫尺天涯,可,踏出了那一步,也可能意味着盡頭。矛盾而真實。

愛情是一種冒險。華麗而危險。

因為你不知道究竟心裏的喜歡,是否純粹。就像斯佳麗對艾希禮,因為不瞭解,因為得不到,而竟然曾顯得如此的不可取代。就好像把艾希禮當成一塊白布,然後,把心裏所期待的形象,投射到這塊白布上。然後,瘋狂地愛上這塊看似獨一無二的白布。可,這個所謂的烏托邦,終會有毀滅的一天。

斯佳麗如果瞭解艾希禮,就不會喜歡上他。正如她如果瞭解班瑞特,就不會有失去他的可能。可事實上,又怎能夠總是如此透徹地瞭解呢?

這,永遠是個謎。

喜歡斯佳麗的真實,任性,敢於追求,總能告訴自己,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似乎永遠不會倒下。而不是那種虛偽的禮貌,對過往的念念不忘,對逝去的不可挽回的東西的追尋,不是那種自欺欺人。人最大的悲哀就是,一路走來,卻不知來時的路,但,同樣的悲哀還在於,一路走來,卻只盯着來時的路。過去的,就該過去,也總會過去。

人生若只如初見,誰又會被誰擱淺。

《飄》讀書筆記5

《飄》,是我最喜愛的書。喜歡斯佳麗的勇敢堅強,喜歡瑞特的機智果斷,喜歡玫蘭妮的外柔內剛。

對於斯佳麗這個人物,我的感覺是矛盾的,是討厭卻又不得不敬佩她。她是個非常有個性的人物,她一生中愛了兩個男人,而她卻沒一個是瞭解的。如果她瞭解阿希禮,那她就不會愛他;如果她瞭解瑞特,那她就不會失去他。她一直以來是辜負瑞特的,她只是不停追尋着自己夢中的王子——阿希禮。她只是把自己愛的特點認為阿希禮有,她只是做了一件華麗的衣服,讓阿希禮穿上,而後愛上他。而事實是,她愛的只是那件衣服。

對於她,我是不得不佩服的,佩服她的堅強,佩服她對土地的執著,佩服她能在那中環境下放下以前所受的教育下田幹活,佩服她能不顧社會上的言論而開創自己的事業。她生命有幾個靈魂,一個是她的母親。他的母親是一位非常能幹、温柔的典型貴夫人,是她最敬佩的人。可是,母親為了救人而被傳染傷寒,去世了。另一個,是她十幾年來最愛的人——阿希禮。她能在逆境中站起來,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阿希禮。她對阿希禮是異常執著的。還有一個,就是玫蘭妮。在一起奮鬥的十幾年裏,玫蘭妮已經成為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

我覺得斯佳麗就像個小孩子一樣,對自己想要的東西異常執著,而對自己所擁有的東西卻不屑一顧。一面在拼命讓自己幸福,一面又不斷地把幸福推開,把愛人推向深淵。

斯佳麗愛的是阿希禮,可是,阿希禮卻不要她。就像瑞特説的,阿希禮是個君子,只是生在了一個和他格格不入的時代。他還是用舊世界的遊戲規則生活,只會撞得一鼻子灰。斯佳麗不瞭解阿希禮,所以她愛他,想盡一切辦法得到他,而當她認清他時,她再也不愛他了。

斯佳麗是個矛盾體,可又有誰不是矛盾體呢?她在生命的道路上一路走來,當她面對困難時,她選擇迎接;當她面對責任時,她選擇擔負;可當她面對愛的抉擇時,起初,他選擇矇蔽自己,當她終於認清,要面對時,卻已為時已晚。而她,在無能為力時,就會告訴自己,明天是新的一天,明天一切都會好了,Tomorrowisanotherday。她在整個故事中,都是個充滿生氣、充滿鬥志的人。我最欣賞的,便是她的這句“Tomorrow is another day”。永遠充滿了希望,充滿鬥志,永遠不會放棄,永遠不會絕望。這份精神,是最值得我學習的。所以,每當我遇到困難、心情不佳時,我便會告訴自己:“Tomorrow is another day。”

書中另一個使我十分佩服的女性,便是玫蘭妮。她是個外柔內剛的女性,她幾乎擁有了女性所能擁有的一切美德。正如瑞特説的,她是他所見過的少數貴夫人中的一個。她是堅強的,她是愛國的,她用她的心愛身邊所有的人。當她丈夫打仗時,她在後方默默守候,做她力所能及的事,當北佬打進城而她又快要臨盆時,她依然鎮定,當她身體虛弱而沒人下地幹活快要沒飯吃時,她和斯佳麗一樣,放下過去所受的教育和優越感,拖着虛弱的身體下地幹活,當她看到斯佳麗殺了一個北佬時,她沒有驚慌失措,而是幫着掩埋屍體,搜查錢財,擦拭血跡,當戰爭終於結束,她痛恨的北佬士兵來到她門前要求照顧而她們自己也沒有過多糧食時,她還是盡她所能地幫助他們,因為她希望在遠方也有一個好心的北佬女人給她正在回家的丈夫一口飯吃。

如此一位堅強的女性,卻又是如此的温柔善良和善解人意。她執著地相信斯佳麗和阿希禮,即使有人親眼看見他們摟在一起,也執著地相信他們,保護斯佳麗。她明知自己的身體無法再承受生育的痛苦,卻執著地要再為阿希禮生個孩子,最終離開了她愛了一輩子的親人們。

真的是太偉大了,看着玫蘭妮,使我想到許許多多的中國古代女性,她們也是如此的善良,任勞任怨,相夫教子,然後默默無名地老去、死去。

整部書中,我最為喜歡的人物就是瑞特。他勇敢、執著,他能那麼深地愛着斯佳麗十幾年不變。他想保護斯佳麗,寵愛斯佳麗,照料斯佳麗,讓她事事稱心,而斯佳麗卻拒絕了。他説過,再永恆的愛也會有磨光的時候,而他的愛,是被斯佳麗,被阿希禮,被斯佳麗愚蠢的固執磨光的。他的心,死了。當他女兒離開他時,他的心,再也回不來了。他説過,他從來沒有那個耐心把剪碎的褲子縫好,再告訴自己這就和新的一樣,自欺欺人罷了。碎了就是碎了,再也回不去了,即使修好,上面仍然留有裂縫,再也不是原來那條了。

瑞特是個複雜的人,他有良好的家世,但卻仍和舊時代格格不入,他有鋭利的眼睛,可以在亂世找到自己的處身之道,他對國家有熱情,即使他明知必敗無疑,卻仍在最後關頭入了軍。他愛斯佳麗,但他更瞭解斯佳麗,所以他從不説,只是通過行動表達,而斯佳麗卻從來不想去了解他。最後,他絕望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使他再也沒有勇氣再去嘗試,他累了。

《飄》絕對是部值得再三品味的好書,文字優美,情節跌蕩起伏、扣人心絃,雖然其中由於作者的主觀因素,對於美國南北戰爭的評價並不客觀和全面,但以文學角度來説,這絕對是一部絕世佳作,值得一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shubiji/7edj3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