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書筆記 >

讀書筆記《暗時間》

讀書筆記《暗時間》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寫一份讀書筆記,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書筆記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讀書筆記《暗時間》,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讀書筆記《暗時間》

1、本書的主要説了什麼?特點是?

這本書主要結合作者自己的成長和學習經歷以及知識背景(數學、程序員),總結歸納了一些思維方法,介紹了一些常見的思維陷阱,與一般的時間管理的書不太一樣,作者在書中提出的觀點有血有肉,很多是其親身經歷或認真思考過的。與其説是時間管理的書,不如説是一遍思維方法的隨筆

有些內容有些晦澀,比如170頁以後的部分,結合了一些數學原理闡釋了一些生活中先驗假設的一些問題和不足。道理是深刻的,敍述有些難懂,深入有餘,淺出不足,讀的時候要放下速度來慢慢品才行。記得有一個例子大概是説,簡單的概率統計公式就精確展現的客觀情況,然而人們的思維卻有時沒理清。對此我有類似同感,比如有時,我也想漢語這門語言很美,但也有不少時候表達都不太準確。比如,白馬是馬這句話中的“是”,有的時候“是”作“等於”講,此時,前面的判斷是錯誤的;有的時候“是”作“從屬於”“包含於”講,此時,前面的判斷就又對了。

有些內容有些偏計算機和軟件專業了,比如軟件設計中的OO(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設計模式等,講知識結構時拿軟件開發人員是否要了解硬件架構等例子,這對於沒有程序開發經歷的人來説,讀起來有些不好理解。這是作者需要改進的,反過來講,將來我要是寫書的時候也要儘量避免得。

當然,作為一本思維隨筆,不能苛求太多,本身出版社選為電子社對受眾就有了一些選擇,另外正像書中説的一樣,讀書要按“主題”來讀,而不能按“本”來讀,所以我覺得在當下的信息浮躁時代一本書中能有2/3的主題於自己有共鳴有指導作用就很不錯了。

國內的圖書真的好便宜,20—30元連一頓機場的香辣雞腿堡套餐都不夠,吃完套餐不大一會兒還會餓,一本好書的營養卻可以享用好多年。

2、本書提出的主要觀點:

人與人每天的時間都一樣多,影響每個人成就大小的,主要是思維品質和思維能力。我想補充的是,除了思維品質和思維能力,還有家庭背景(如書中的父親的榜樣作用)、學習環境(大學和研究生時的經歷、求職經歷)、運氣等自己不太可控的因素。我覺得,個人努力,是思維品質的外在體現———————只有內心真正想通了,才可能會發自內心的努力,只是靠自制力的努力怎麼長久得了呢?

3、優秀的思維品質有哪些?

(1)你的目標是什麼?你想要什麼?

“世界上99%的人是沒有具體目標的”、“有志者,立長志;無志者,常立志”,書中沒有像雞湯文或高談闊論者一樣拋出這些論調,甚至沒有太多介紹和強調目標的重要性,感覺只是字裏行間道出了“人生不確定性太大”

“未來很多是不確定的”,只要“大體有個大體的追求的方向,不斷反思和總結修煉自我,不斷修正調整自我,最後結果總不會太差”,這個至少目前我是高度贊同的,成就是一點點積累起來的,有成就的人也是一點點撥開雲霧、含辛茹苦的,一開始就設立一個偉大的事業目標,對心靈和毅力是莫大的煎熬,更何況還有很多不確定性,但我覺得有一點例外,就是在受外界干擾小的科學研究領域有時可能會有,所以以前聽到的偉人從小就樹立了“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追求、巴菲特9歲的時候通過滾雪球對於他後來投資理念有很深刻的影響

諸如此類,應該很多是事後偏見事情成了之後,人們努力的在以前的事中“竭力"尋找支撐他成事的看起來必然的因素。書中講“即便是成功人士自己總結的經驗也有很多是靠不住的”,以前學生時代還會迷所謂天才的成長經歷、名人傳記等,這些年已經不想看這些書了,每個人的經歷都是獨特的,成功複製不來。

(2)你的專長是什麼?提到你的名字,別人腦子中立刻浮現出來貼到你身上的標籤是什麼?

專長就是寫在簡歷上讓人眼前一亮的東西,專長就是貼在自己臉上的.無形標籤,使別人遇到這方面問題時第一個想到就是你,專長就是隨着時間和經驗的積累越來越寶貴難以取代的東西。如果沒有專長或不明顯,短期幾年內還可以繼續按照任由原來想法行進,但需要考慮考慮幾年以後的事了,早點準備和積累,書中講每天準備1個小時,三五年後就會不同,有些能力不是短時間內就能速成的,比如作者經歷過的英語能力。如果已經有專長了,還要考慮怎麼繼續發展和積累。

(3)發自內心的專注:有多久沒有專注且連續長時間的做一件事了

專注有兩種,一種是與其他人關係不大的自我沉浸式專注。小時候的有一個暑假電視播放一部動畫片《阿爾卑斯山的少女》具體情節不記得了,只記得當時每天9點鐘開始的那20多分鐘裏是很專注的沉浸的,記得這是過的最幸福的暑假;有的暑假可以一個假期都不出去和小夥伴玩,每天搞點小製作小玩意,連續的忘我沉浸。自我沉浸式專注,隨便找一件自己喜歡做的事就可以。

另一種是工作中需要與其他人配合的專注,專注的前提是專業分工,專業的企業幹專業的事,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我一直理想的認為,人應該更多地靠思維(視野、見識等)創造價值,思維就像一根槓桿,思維有多深遠,槓桿就有多長,而努力和辛勤付出是槓桿一端的原動力砝碼,由於精力是有限的,其付出的辛勞也是有限的,藉助更深遠的思維槓桿才能實現更大的價值。我認為要把時間和經歷多一些放到拓展思維開闊視野上,要專注到本行業本領域具有這類特質的工作上面,我最不喜歡做的就是毫無創新及經驗積累的簡單複製粘貼和沒有抓手的曲意逢迎了,人應該做最能通過思考思維提升價值的事上。在雲南這邊聯通混改業務這塊,我負責物資、採購與固定資產,我應該參考借鑑聯通已有的規則和管理方法,“像外行人一樣思考”,開拓視野和思路,做些改進,支撐服務好相關業務。要提高視角,理解業務本質,多吸取支持“跨情境轉移"的一般性原理。

工作中,與專注相對的是全才通才、萬金油,什麼都懂一些什麼都不專,對於除了領導者的絕大部分人來説,在自己熟悉的領域就足夠投入一輩子時間了。任正非業曾講過,做全才是件很痛苦的事。

(4)假象:時間投入得不少了並不一定代表專注

不能把人想象成機器,想象為CPU可以不需要切換就可以迅速撿起原先被中斷的事,每一次切換都需要時間成本,作為管理者要關注員工被打斷的頻度,作為管理者或員工本人也應該注意識別被打斷的情況,疏通業務流程或者安排專門的時間窗口定期處理一些不太緊急的事。很多時候很多(看起來緊急的)事可以不需要第一時間響應的,甚至不需要響應。

(5)利用整塊時間做重要的事是件很幸福的事;有些事被動關注即可;要事第一(只做重要不緊急的事)

利用整塊時間做重要的事不光是件很幸福的事,更是很高效的事,以前在做開發時,曾經想像多線程程序一樣同時處理多個任務,認為這樣效率是最高的,每個事都可以兼顧,當時想到的一個證據之一就是雜技演員可以同時把多個雞蛋掄在空中,但其實這種表演持續不了多少分鐘。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總是把重要的事情放到最前面做,而且一次只做好一件事。(彼得德魯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6)利用潛意識思考;利用暗時間思考

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經歷,關鍵是發自內心“心心念念”的思考問題。

反思(警惕自利歸因,把自己囚禁在自己製造的殼子裏不肯出來)

記憶(聯想記憶)

抽絲剝繭:歸納提煉一般原理,很多人是應激動物懶得思考總結和歸納所以有時講ppt感覺無話可説知識經驗的跨情景轉移能力;跨情景學習,音樂,生物系

避免焦慮(底線思維,這個事真的那麼着急嗎)

帶着問題去觀察和思考

一鼓作氣

考慮考慮幾年以後你在做什麼?你想做什麼?(時間提前量、點滴積累)

讀書(傳統閲讀優於網上;按主題閲讀帶着問題閲讀;讀了多少書不是論“本”的,而是按“點”的)

如何整理知識結構(tips:本着最終能夠寫出一篇調查文章為目標)

多説無益,想多了無益,經歷過才能明白(王陽明在事上磨鍊)(根本就不存在感同身受這回事,同理心至少從程度上遜色很多)

未來是不確定的,目標也是動態調整的(不同意有志者立長志,為中華崛起而讀書,可能只是一種事後偏見)

習慣的慣性:內心中的兩個聲音,理智與情感

堅持再堅持:別把單次結果看得那麼重

向他人學習:別人的成功經驗不好複製,別人栽的跟頭容易吸取教訓

先驗假設:我們的眼睛和思維很多時候都不夠可信,注意力等於“事實”。解決辦法:開闊視野,多積累知識並與他人分享和討論

書寫、教學相長、討論、

試錯:世界上被應用得最廣泛的啟發法

常問:我是不是掌握這個知識最本質的東西

心中有錘,容易為其奴役

心中有釘子,所有東西看上去都像是錘子(心中專注於你要解決的問題,

把問題裝在心中,甚至把自己變成問題本身,問題即自己

人傾向於在既有框架下解決問題,普通人遵守規則,或者説規則是給守規則的人準備的,規則對於不守規則的人視若無物

把複雜的事搞簡單的人鳳毛麟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shubiji/470dy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