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書筆記 >

《巴黎聖母院》讀書筆記三則

《巴黎聖母院》讀書筆記三則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書筆記了。那麼你會寫讀書筆記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巴黎聖母院》讀書筆記三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巴黎聖母院》讀書筆記三則

《巴黎聖母院》讀書筆記三則1

今天,我要向大家推薦一本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的作品——《巴黎聖母院》。

故事發生在15世紀的巴黎。巴黎聖母院的副主教克洛德·弗羅洛作為一個教堂的祭司,認為愛情是罪惡的。但當他見到美麗的吉卜賽姑娘愛斯梅拉達之後,卻不擇手段地想佔有她。

但是在罪惡感的壓迫下,他的追逐變成了瘋狂的迫害。巴黎聖母院的敲鐘人卡西莫多相貌醜陋、身體殘疾,自幼被弗羅洛收養,他也同樣愛慕愛斯梅拉達。

但是,這種愛是無私的,高尚的,與弗羅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當罪惡的目的不能實現時,弗羅洛採用嫁禍於愛斯梅拉達的方法,殘忍地將她送上了絞刑架。與此同時,原本忠實於弗羅洛的卡西莫多,被主人的殘暴無恥所激怒,把弗羅洛從教堂的高樓上推了下去。

這篇小説以下層市民攻打巴黎聖母院為背景,讚美了受壓迫者的正直、善良的品性,揭露了當時神職人員虛偽的本來面目,證明了愛、善良、仁慈將勝過僵化的宗教和説教。

從這篇小説中,我看到了世界上的美與醜,也知道了鑑定美與醜的方法不是在於外表,而是在於靈魂。就像卡西莫多一樣,擁有一顆善良的心,擁有高尚、純潔、無私的愛,敢於為自己愛的人獻身。

然而,與卡西莫多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巴黎聖母院的副教主克洛德·弗羅洛。他在受千萬人尊敬的外表下,卻長着一顆奇醜無比的心,使他走上了不歸之路,由他撫養了二十多年的養子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這又怪得了誰呢?而卡西莫多,他依舊在自己心愛的鐘旁。

這真的是一本很好的書,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巴黎聖母院》讀書筆記三則2

巴黎聖母院裏的鐘次第地敲響,咚咚,咚咚……沉重地,悽婉地,好像在陳述着一個故事。

那是些濃烈得化不去,深刻得褪不了的形象:獨眼的敲鐘人伽西莫多,美麗善良的愛斯梅拉達,還有淵博卻邪惡的克洛德副主教。

初始,伽西莫多的出場彷彿給我投射了一個醜惡的影象。他的獨眼,他的聾啞,他的駝背,他的巨大和醜陋都讓我先入為主地把他當作了大反派。嬰兒時,他是一個人人見了都想把他燒死的醜小鴨;青年時,他是一個表面風光但人人唾棄的“愚人王”。他的臉彷彿註定了他就是惡魔的化身。到後來,我才看清他那清澈、崇高的靈魂。他對像使喚奴隸一樣,役使他的克洛德忠心耿耿,這是怎樣的一種單純?他對曾經對他有恩的愛斯梅拉達,用盡全部生命的悉心照料和赴湯蹈火,是怎樣的一種如火一般剛烈的愛情?他受盡了人世間的歧視和欺凌,卻又滿足的,勤勞的當着他的敲鐘人。如此美麗,如此可敬的人性難道在他那醜陋的外表下就一文不值了嗎?

相比而言,如果説伽西莫多的外表醜陋,那麼克洛德的心靈便更加令人鄙視。一開始,良好的背景讓我覺得他是個學識淵博的善良人——他收養了醜陋的伽西莫多,他是人人敬畏的副主教……。但是當故事的情節愈演愈烈時,我讀懂了他精神世界中的畸形。他不擇手段地“愛”,讓他卑鄙地,變態地劫持愛斯梅拉達,並且因“愛”成恨地要置她於死地。這是一種自私的,低微的,霸道的“愛”,充滿了病態的“愛”,那不算是愛,只是傷害……

然而,那書中最美的筆墨都傾注在了愛斯梅拉達身上:她美麗,因為她有一張天真清純的臉孔;她善良,因為她的內心充滿了同情和愛心。她可以為了保存甘果瓦的生命而嫁給他,她給飢渴難堪卻無人理睬的敲鐘人送水……她有菩薩一般無人能及的心腸,她有傾國傾城的美貌,她是善與美的化身!

怎麼能不引起我的思考?人性的層層面面是多麼複雜卻簡單:儘管人的精神世界是雙面的,沒有完全的醜,也沒有絕對的美。但是,美就是進步的方向,美就是最原始的目的。就像書中説得那樣:

“美就是完整,美就是全能,美就是唯一有生命力的東西。”

當滅燈鐘響徹在巴黎聖母院裏,所有故事都結束了……但那古老的故事將永恆地被傳誦……

《巴黎聖母院》讀書筆記三則3

《巴黎聖母院》是法國文學家維克多雨果所寫的著作,是大小讀書愛好者所熟知的世界名著。故事圍繞着富有歷史積澱的巴黎聖母院展開,主角有美麗的吉普賽女人、狡詐的副主教和被副主教養大的醜陋駝背敲鐘人。該著作被多國翻譯及改編為電影、電視劇及音樂劇。該著作不止可以年少時品讀,更在即將步入社會時品讀,會得到更加不同的感受與體會。

作者維克多雨果生活在一個動盪並文化激盪的時期,他以筆桿來挑逗,激起人們內心中的反抗。運用許多的衝擊對比來達到抒發本真思想。充滿浪漫主義的他,以巴黎聖母院的小説,通過描寫善良的吉普賽少女愛斯梅拉爾達在中世紀封建專制下受到摧殘和迫害的悲劇,反映了專制社會的'黑暗,反動教會的猖獗和司法制度的殘酷 ,突出了反封建的主題,充分表現自身的特色。

巴黎聖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蛇蠍心腸,先愛後恨,迫害吉卜賽女郎愛斯梅拉達。面目醜陋、心地善良的敲鐘人加西莫多為救女郎捨身。故事情節複雜,人物性格誇張,整部作品以色彩濃郁的筆墨寫出,充分體現了浪漫主義小説的特點。小説在內容的安排中,將腐朽的封建王朝和高尚純潔的“奇蹟王朝”,兩個法庭,兩種審判,兩個絞架,兩個社會等進行對比描寫。而在細節上體現美與醜的對比,善與惡的衝突,悲劇中又能體現喜劇,種種任務上的性格突出到種種特色賦予了巴黎聖母院不一樣的歷史風貌,給人以情感上的共鳴。

年少時看,感受的是人物本身的性格特色之間的衝突。通過這幾種矛盾對照格局,小説實現了“醜就在美的旁邊,畸形靠近着優美,醜怪藏在崇高的背後,美與惡並存”。淺層的聯想到悲劇的存在是為了襯托其中的矛盾。

即將步入社會時重温,感受更多是聯想現在的社會,現在自己身邊的社會以及自己的存在。社會同樣是多彩的,在彩色的其中也包括了黑暗與光明兩種色彩,它們都不是純粹的顏色,其中會參雜其他的顏色,正因為社會是由人所組成的大家庭,所以才會有這純粹中帶着不純粹的我們。其中的醜與美,善與惡,悲劇與喜劇,統統會出現在人們的身邊。其中的衝突又何其多,而與此同時,抨擊的又會是什麼,就靠個人體會與着重。步入社會,就是進入新的社會,將體會更加不同的世界,從而更多的是從學會學習到學會生活。人無法自我生活,只能依靠社會,所以只能你去適應社會,而不能讓社會來適應你。從《巴黎聖母院》著作中,更多的是體會現在自身的社會情況,從而有想法的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路,一條自己能迎接走向社會的路。

每次閲讀《巴黎聖母院》,都會有不同的感想,正是這種不同的美好,才會讓人心生激情,都出不同的風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shubiji/02rrk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