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讀《終身成長》有感

讀《終身成長》有感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終身成長》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終身成長》有感1

我小時候就聽人常説“活到老、學到老”,但對這句話理解並不深刻,直到我遇到《終身成長》,我才意識到成長是每個人一輩子的事,無論何時,停滯成長,才是最可怕的衰老。

現在,我已不再年輕,而且已到了不願老得太快的時候了。回顧自己的大半生,常常都會用“如果當初……,我會……”句式。因為,我切身體會到:

1、雖然人的先天才能、資質、性格各有不同,但都可以通過努力和經歷來改變的。

2、雖然失敗是痛苦的,但它只是一個你需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你能從失敗和挫折裏受益,讓自己變得更強大。

3、沒有人是永遠成功的,成功意味着拓展自己的能力,這需要通過不斷學習才能實現。

《終身成長》這本書從生理層面上對具有不同思維模式的人的腦電波進行了分析,科學的角度論述了學習才是第一要務。

目標明確,不斷優化學習方法,並樂於向同伴學習的人,學習成績更高。他們注重學習方法,善於尋找學習規律,並能從錯誤中吸取教訓;他們即便在某次測驗中表現不好,下次也會努力趕上。挫折能給人以動力、經驗和教訓,讓你變得更好。成功來源於學習、努力和自我提高。

這樣的人若作為領導者,他們的世界裏充滿了明亮、包容和正能量。無論看待自己或他人,他們都相信人具有發展潛能。對他們而言,經營公司不是為了突顯優越,而是為了促進自己、員工和整個企業的成長。

一個人若達到這樣的境界,面對不可避免的衰老,必將再次煥發生機吧?因為,每一天,對於他,都藴含着新的希望,都充滿了無限的可能。

讀《終身成長》有感2

人是該終身成長,終身學習的,活到老,活到老,無論哪一個時代都是的。當然這也是現代人順應時代快節奏發展的一個必須。學無止境,人來到這個世上就是為了完成自我生命的成長的,做人是需要一輩子學習的,人格的成長也是無止境的。

但作為一個人,在一定時期的成長似乎更為重要,比如,人的性格,人的思維模式,價值觀的構建,孩提時代這些東西的構建遠遠比成人之後更為容易,教育錯了的孩子比沒教育的孩子更難辦,這是一個事實。所以説,人的某些東西的成長是有時間限制的和敏感期的,抓住了則是事半功倍,錯過了則是事倍功半。

這本書談到兩種思維模式,固定型思維模式和成長型思維模式,他肯定了我們每一個人兩種思維模式都是有的,但是某一個人某種思維模式佔主導也是可能的或者是很普遍的。

有沒有發現我們的成人有的能很快的學習和改變,而有的人則很難呢?這不僅僅是學習能力和方法上的事情,有的人心態開放,思想靈活,有的則是心態封閉,思想僵化,不容易吸收新的知識,這就是一種思維模式。

現在社會或者是任何一個時代,人能否很好的成長都是一個值得重視的東西,如何培養具有成長思維模式的人使得其一生都能受益,都能積極成長,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也是教育很值得關注的一個事情,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不教,如何給人以終身成長的能力,良好的思維模式是值得我們去培養的,這也是家長和教師很值得去做的事情。

終身成長從各個角度探討和談論成長型思維和固定型思維的種種不同的表現,讓我們明白什麼是固定式思維模式,什麼是成長型思維模式,給我們打開了一個個理解的視角和自我檢測的時機,也讓我們明白了一些事情正確的做法,也讀懂了成長型思維給我們的生活中各個方面帶來的不同。很細緻和很詳盡,同時在書的每一章的.最後,提供和幫助我們培養自我的成長思維,是一本很好的心理科學的書籍。能遇見是一種福氣。也是為自我成長和教育打開一個更為重要的視角。像思維模式這麼重要的東西,對我們人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而我們日常沒有達到這種科學的視角去看和思考,更沒有這種科學的視角去培養自我,和用在教育上。

人有很重要的一個要求就是自我發現,自我成長,所以心理科學對於每一個人來説其實是很重要的一個工具。科學的自我發現、科學的自我成長,科學的搞教育,這是這個時代發展的又一個新的內容。這本書就是這樣一個非常重要的書籍,值得所有去讀,對於自我,對於孩子的成長都是有積極意義的。

有人説,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其實是自我成長,這句話好到位。孩子需要成長,家長也需要成長,尤其是成人容易被固化,覺得我已經是大人了,只是在教育孩子,幫助孩子成長,其實孩子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幫助你成長的,因此,家長們也一定要關注自身的成長,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從這本書受益。

讀《終身成長》有感3

説來慚愧,從5月12日去寧德參加研修活動,分回書,陸續就在看《終身成長》這本書,到目前為止才看了五分之四。

我感覺自己很笨,書都快讀完了,整本書寫的是什麼,感覺概括有些難。

《終身成長》這本書是美國卡羅爾·德韋克教授着的。卡羅爾·德韋克教授是人格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和發展心理學領域內公認的傑出學者之一。這本書闡述了思維模式的力量。她在本書中表明,我們獲得的成功並不是能力和天賦決定的,更受到我們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展現的思維模式的影響。她介紹了兩種思維模式:固定型和成長型,它們體現了應對成功與失敗,成績與挑戰時的兩種基本心態。

在閲讀的過程中,我是邊閲讀邊對照自己,發現自己可能更多時候是處於固定型思維模式,但有時也會呈現成長型思維模式。就拿寫日記這件事來説吧。寫作是我的弱項,甚至是最頭疼的一件事,但我相信堅持就是勝利,我相信每天寫作,會提高寫作能力,對文字也會更敏感,只要我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最終會取得成績的。特別是每次在要放棄的時候,每次無話可説的時候,我的思維模式更傾向於成長型思維模式。但我感覺自己因兩種模式交織出現,制約了我的成長。讀了這本書,現在處理事情的時候,我會不自覺地思考,我這樣的處理方法,我這樣的想法,是不是陷入了固定思維模式中。這是閲讀這本書自己最大的改變吧。

德韋克的成功法則已被很多具有發展眼光的父母、老師、運動員和管理者應用,並在實踐中得到了驗證。通過了解自己的思維模式並做出改變,人們能以最簡單的方式培養對學習的熱情,和在任何領域內取昨成功都需要的抗壓力。

作為一名老師,我覺得自己更應該具有成長型思維模式,還要熟練掌握德韋克教授的成功法則,並把它運用到教育教學中,這樣可以培養出更多的優秀學生。

但“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不對,這樣一想,我又陷入固定型思維模式,我應該這樣想:每個人通過努力,都是會有所收穫的。我應該努力,再努力,我要教會學生熱愛學習,教會學生最終學會自學和思考,並努力學習基礎知識。正如艾斯奎斯的格言:世上無捷徑。柯林斯也説過:在這裏沒有奇蹟,我也不是什麼奇蹟的創造者,我不能在水上行走,也不能將大海從中間分開。我只要愛你們這些學生,而且比其他人更加努力,我相信你們也會這麼做的。他們告訴我,想要把學生教育成功,我唯有愛這些學生,並付出更多的努力。正剛好與我的教育初心不謀而合:儘自己最大的力量為教育做貢獻。

許多教育者認為,可能通過降低標準讓學生們體驗成功,增強他們的自信,提高他們的成就。我從來不這麼認為,我倒是覺得要從一開始就向學生提出高標準,再教育學生向高標準靠攏。我覺得管理也是如此的。對於一個新組建的團隊,從一開始就提出高標準,也許團隊成員沒辦法一下子達到這樣的要求,我們可以在他們沒有達到這樣的要求時,多給他們鼓勵,多一份寬容,但要相信隨着努力,情況會越變越好的。但如果從一開始就鬆懈,等問題出現了,發現問題了,再想改正,為時已晚。

這本書對我今後的教育教學很有用處,讀完這本書後,我還會再讀第二遍,也許第二遍閲讀,我會有更深的體會的。

讀《終身成長》有感4

我一直認為,自我審視是要時時刻刻並終身進行的學問

現在17歲的年齡,從小時候一直耳熟能詳的名人傳記,甚至寓言故事和名人名言中的道理,架構着我的“三觀”。但我常常發現,幾乎所有事都沒有確定性和唯一性。

《終身成長》是美國作家卡羅爾·德維克的著作,書中主要議論了兩種思維模式:固定型思維和成長性思維。作者用上課發言的例子,對這兩種思維的含義和區別進行了大致闡述:敢於上課發言的人會想:“我説出我的見解,是為了讓老師發現我的問題,從而協助我解決問題。”他們一般不會考慮説錯答案後自己的尷尬和同學的鬨笑,這就是有成長型思維的人。反之,固定型思維的人,不接受別人的意見,甚至懼於別人指出自己的問題,固步自封。

我認為的自我審視,可歸類於成長型思維。以前在我的認知裏,事物的兩面性一定有一面是錯,另一面是對,就算沒有明確的理論界限,感性上也會有善惡之分,但現在的社會中,“老人倒地,路人不扶”,可能是怕老人“碰瓷”;“店老闆怒打小學生”,可能是“熊孩子把可樂澆在了鋼琴上”……這些事不斷刷新我的認知,通過我認為解決許多事的“通策”——換位思考也無法得到準確做法。

當我試着陷入“當事人”的“思想誤區”後再醒悟過來時,我意識到許多問題解決不當大多是因為“當事人”雙方某些方面認知欠缺。就像小時候,媽媽和老師告訴我要樂於助人,我就會幫老爺爺推車,而不會先思考老爺爺會不會是壞人,我認為幫助別人是對的,我就會去做。知道的越多,顧忌越多,後來取捨的一般標準,都是以自身利益為主來進行考量了。

成長要求我們廣泛認識並學會接受,但一定別太唯心,多在客觀角度看問題,看自己。同時,應時刻保持謙遜的態度,善於採納他人意見才能更好的自我完善。我認為每一個給我提出建議,指出問題的人,都值得感謝,他們使我發現自身問題從而不斷提高。只是對於他人的評價,要善於分辨,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生活瞬息萬變,需要時刻自我審視,並保持謙遜。

讀《終身成長》有感5

無論在哪一個時間段,人都應該終身成長。‘活到老、學到老’現代人順應時代快節湊的發展的一個必須,學無止境啊!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為了完成自我生命成長的過程,做人需要無止境的學習,人格的成長也是無止境的。

實則每個人的智商都是差不多的,但不同的是人的思維模式。也就是書中所提出的兩種思維模式,一種是固定式思維模式,一種是成長型思維模式。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認為智力是天生的,固定不變的,做事情是為了證明自己的天賦和能力,因此害怕錯誤,覺得是對自己能力的否定;成長型思維的人認為智力是後天努力學習可以提高去達成,為了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會把錯誤和挑戰看成成長和改善的機會,有大局觀,會不斷地往前看。

其實不然,這兩種狀態是每個人身上都會具有的。我們要做的是減少固定型思維,在不斷成長過程中要激發自己對成長型思維的認知,並且要刻意訓練用成長型思維面對我們的生活,才能做到消極情緒越來越少,而積極情緒會上升。‘聰明出於勤奮、天才在於積累’然而人的思維模式不是一朝一夕長成的,而是在歲月裏日積月累的過程,逐漸形成的一種思考、做事的態度和方法,則毫無疑問是被習慣這種東西牽着走的,很少有人能夠把做的每一件事深深的自我覺察和自我思考,大多數的時候,都是慣性的思考,慣性的做事,思維模式也是慣性的。

我覺得自己就屬於兩種思維模式的人,在生活中比較大男子主義,覺得家庭中的雜事由女人來解決,比較重大的事情還是需要男人來決定。所以家中一般的瑣事我都不用去想。然而工作中我比較理智,也就是思維模式不同,放下所有瑣事來學習,提高自我的認知。在教育孩子的方面也與家人持有不同意見,我本意比較向着説服教育方式,不能打罵教育,給孩子自由的空間思考、學習,讓孩子慢慢的形成自主、自我意識。不是附加式的灌輸。其實這也是一個人成長中必要經過的,只是表達的方式不同。

有人説,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其實是自我成長,這句話好到位。孩子需要成長,家長也需要成長尤其是成人容易本固化,覺得我已經是大人了,只是在教育孩子,幫助孩子成長,其實孩子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幫助你成長的。成長美學的特徵就是相信累積的效應,對人生持有固定論的人,本質只是為拒絕改變尋找理由和藉口。相信發展,相信改變,容易形成正反饋,微弱優勢聚沙成塔,成功世界本就來自一隻蝴蝶揮揮翅膀的觸發,這就是成長的祕密。

成長是每個人一輩子的事,它無關年紀。無論何時,停滯成長,才是最可怕的衰老。

標籤: 終身 成長 有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yodyr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