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讀後感指導

讀後感指導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後感指導,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讀後感指導

其實讀後感可以寫很多方面的內容。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令人感想深刻的地方有很多:

1.書或文章的內容令人感動。

例如像《愛的教育》這本書,文字雖然簡單樸實,所描寫的也是極為平凡的人物,但是,其中流露出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會讓人感受動不已。

2.書或文章所揭示的道理髮人深省。

例如《滴水穿石的啟示》告訴我們要實現我們美好的理想就要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恆而不半途而廢。

3.書或文章的寫作方法新穎,語言豐富,描寫細膩,意思表達準確。

例如《林沖棒打洪教頭》描寫林沖和洪教頭比武的那一段,林沖先是沉着應付,接着尋找時機,變守為攻,只是巧妙地“掄棒一掃”便把洪教頭打得撲倒在地,確有“四兩撥千斤”之勢,讀來令人蕩氣迴腸,佩服至極。

以上內容都可以成為我們寫讀後感內容,我們可以就以上幾個方面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兩點,集中筆力,生髮開去,寫出自己真實的體會感想。

三、學習方法

1.讀後感主要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讀,第二部分是感。讀是寫好讀後感的基礎,感是讀後感的重點。要寫一篇感情真實,令人感動的讀後感,必須要認真讀原文,特別自己深有感觸的內容更要多讀、多想,把書讀懂讀透了,才能產生豐富的.或者深刻的感想體會,一知半解或似懂非懂是寫不好讀後感的,所以説“讀”是寫好讀後感的基礎。

而“感”是讀後感的重點,讀後感重點是要把感想體會寫具體。寫感想體會時可以從文章的主要內容入手,也可以從文章的中心入手,還可以從文章的寫作特點入手。這個“感”應是發自內心的,確實是讀完文章後深受教育,深受感染的“感”,最好使讀者讀後也深受感染。

2.見課文“寫作導引”(130-131頁)的三個注意點及《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的讀後感提綱。????????

3.一般方法:

(1)引,即引出所讀的書或文章,簡要地敍述原書或原文的內容。

(2)議,即對這本書或文章中印象深刻的人或事等內容進行議論。

(3)聯,即聯繫生活實際或在書籍、電視等媒體上看到的人和事來談感想。

(4)結,即用一兩句精要的話總結自己想要闡明的感想或見解。

以上是我們寫讀後感的一般方法,但這也不是唯一的方法,我們還可以採用夾敍夾議的方法寫讀後感。也就是一點一點、一句一句或一段一段地引用敍述,然後分別談自己的看法體會。無論採用什麼樣的方法,寫出自己最真實的感想體會才是最最關鍵的。

4.切忌:

(1)複述原文。

所謂複述原文就是大量地敍述原文的內容,佔了讀後感的大量篇幅,使得“讀”成了重點,而“感”成了次要內容。有人因此而笑稱“讀後抄”,我們這次寫作可不能成為“讀後抄”喲。

(2)感想雜多。

感想雜多就是指感想的內容多而零碎。有一位同學在寫讀《二泉映月》有感時,當他讀到二泉的美景時便大談自己的感想,説二泉怎麼怎麼美;當讀到阿炳的悲慘命運,他又大發議論,説阿炳怎麼怎麼可憐;當讀到《二泉映月》這首曲子時又大談感想,説這首曲子怎麼怎麼好聽,文中的詞語怎麼怎麼優美。這樣整篇文章感想多而雜,沒有抓住自己印象最深的內容來談。我們這次習作只要抓住自己感想最深的一點來寫,集中筆力,生髮開來。

(3)感想空洞。

所謂“感想空洞”指的是説大話,説空話,不切合實際,甚至還有説假話,無病呻吟。例如有的同學一寫讀後感就像是在寫檢討書,説自己這兒不好,那兒不好,這兒不如別人,那兒不如別人。如果在這方面有真實感受,確有其事,是完全可以的,但不能無病呻吟,硬往自己身上套,甚至編幾個謊話。

5.師小結:一篇好的讀後感一定要有真情實感,要聯繫實際,寫出自己真切的感受。而且表達方式也可以多樣化,最常見的就是先簡述原文,然後談自己的感受。還可以先寫實際生活中的事情,再聯繫到文章內容,然後談自己的感想。但寫的時候要注意上下文的過渡,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將感想與文章內容穿插起來寫。一邊結合內容,一邊談感想,有點夾敍夾議的味道。

標籤: 指導 讀後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vp8nw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