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讀《爬上豆蔓看自己》有感

讀《爬上豆蔓看自己》有感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爬上豆蔓看自己》有感,歡迎閲讀與收藏。

讀《爬上豆蔓看自己》有感

讀《爬上豆蔓看自己》有感1

20xx年下學期末,幼兒園為了提升教師的專業成長,為每位老師派發了兩本專業書籍,其中一本《爬上豆蔓看自己》的書,光看書名就有讓我想快點翻閲它的衝動,拿到書後我瞭解了一下書的作者和前言,從而知道《爬上豆蔓看自己》這本書是一位叫高美霞的一線幼兒教師寫的教育日記,教育日記?我不是曾經也嘗試過寫教育日記嗎?將自己工作中的感受記錄下來嗎?而且還信誓旦旦的説要出一本書嗎?為何我卻沒能堅持下來呢?而高美霞卻做到了呢?帶着崇敬的心情,我仔細地閲讀了這本書。閲讀之中,我不時的與她產生共鳴;閲讀之後,我很受啟發,很有收穫,感覺自己受到了一次教育的洗禮,思維更加活躍,有了要向她學習也寫一本教育日記的決心。

《爬上豆蔓看自己》這本書共分六大部分,分別是:教育是日復一日的堅持——我的理想教育生活;淡淡的野菊花——我的日常教育生活;眼神中的意味——我和孩子的溝通、交流;活動中的機智——我在教學中的感悟;因為愛而幸福——我和家長的愛心聯繫;生命的感懷——我的讀書和生活隨感。書的內容非常豐富,涉及到工作、生活、理想、情感、學習等各個方面,可以看出高老師是個善於觀察、感悟、記錄和思考的人。沒有對生活敏感而細膩的感受,是捕捉不到這麼多靈感的火花的,而能把這麼多火花擦亮,發出燦爛的光芒,更需要耐心和堅持。

書中高老師談到的每一個部分,我都有同感,都能與她產生共鳴,都能激起我對教育的思考,而這些思考將讓我深受啟發。

共鳴一:教育是日復一日的堅持。

“許多教育的理念已經傳承了多少年,但是有人仍然沒有參透它的內涵,仍然沒有將這種理念內化成一日復一日的行為。許多人在工作中能參悟很多的教育理念,但理念與行為之間又有很多脱節,行為更是難以形成習慣,人們常常滿足於一剎那的頓悟,卻不知道教育的頓悟價值在於日復一日的運用。”這是高老師在書的第一部分所談到的,理論、道理我們都懂,在實際生活中卻常常和理念背道而馳,或者是”明知故犯“,難以持之以恆地堅持一個正確的教育行為。這讓我想到了自己,在日常工作中培養孩子的進餐,如廁,飲水等常規,每天都要説:“要保持桌面,地面,衣服乾淨”,“要排隊如廁”,有時我在想每天都大聲大氣地説,孩子會不會覺得太嘮叨,老師的嗓音變噪音啊。又比如我教孩子兒歌,先是示範,再引導又是提示,再請孩子跟老師一起念時,只有很少的孩子會跟着念下來……當時對自己的教育效果感到懷疑,是不是泛讀的次數太少,是不是兒歌的內容他們沒興趣?後來才知道,孩子哪能這麼快就接受,在平時要不斷地重複,複習……只能説老師的教育的確要日復一日地堅持。

共鳴二:做個靜靜的旁觀者。

不管對待什麼樣子的孩子都需要老師一顆細膩的心,細膩到小心翼翼地對待每一個細節,細膩到利用每一個細節化成有效的教育資源。

在日常活動中,我是很樂意和孩子們一起分享的,然而你會發現孩子們樂在其中的時候並不是很喜歡老師的參與,特別是一些新來的孩子和性格內向的孩子。區域活動中,樂樂正在用橡皮泥捏臉譜同時還哼唱着自己創編的歌曲,我走過去問:“樂樂,你唱的什麼歌呀?他抬起頭看了看我,好像忽然意識到了什麼一樣不做聲了,低頭做起他的臉譜,偶爾還是會抬起頭看看我,但再也聽不到他好聽的歌聲了。我開始後悔,我不該打斷他的,我應該保持沉默,有應該讓那個好聽的聲音留在我的耳邊,我應該在活動結束後向小朋友們提起這個偉大的創作發現,讓樂樂了驚訝於我的發現,感動於我的發現,讓孩子們重現看待身邊的朋友,讓小朋友認識到自己也能創作歌曲。有時候我們做個靜靜的旁觀者細細的觀察和體會孩子,將會獲得不一樣的驚喜。

共鳴三:活動中的機智。

書中第四部分,談到的是高老師在教學中的感悟,我將之成為教學中的反思。看完這一部分,我有些自愧不如,因為幾年的教學並沒讓我有所成就,除了每學期的一些特定領域教學比賽時,有勾起我思維火花外,平時的教學花費的功夫不是很多,活動中教育機智的發揮也不常見。

高老師在筆記中提到的“誰大誰小”“比比高矮”活動的內容更加接近幼兒生活了,但又產生一種困惑:孩子似乎也會積極發言,但總感覺這樣的活動缺少了一種使活動有生命力的東西。在活動中請小朋友説出誰是大的,誰是小的,誰是最高的,誰是最矮的,大家都來排一排,有不同的排法,就像在排練一場戲,因為誰都知道孩子們一定都能回答的,活動前也能預見孩子應該能正確操作。似乎數學活動完成成了對幼兒生活中已有經驗的一種總結或者説是一種展現、一種驗證,而並不能説是一種提升。活動中總感覺到孩子和老師都沒有一種探索的勁頭,淡淡的、淺淺的就這麼結束了。數學應該是一種探究活動,應該充滿着好奇、疑問。而有些東西只要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地理解就行了,再搬到課堂裏的時候就失去了它本來的價值和意義。數學活動作為培養幼兒思維的活動,是否有助於開啟和拓展孩子的智慧和思維?是否能為孩子的未來打下良好的素質基礎?這是教師進行數學活動前應思考的東西。思維是依賴一定的知識來培養的,沒有適當難度的知識是不能鍛鍊孩子的思維能力的,活動的內容要能激發孩子思考的熱情,燃起孩子眼中專注的火花,能引發孩子思考更深的問題。

高老師思考的問題或許是我們老師都已經發現並思考過的問題,但我們卻沒有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真應該反思啊!

共鳴四:“愛心家園”促共育

作為一班長,除了管理好班級的大小事務意外,最重要的就是要與家長進行交流、溝通。每學期的開始初、學期末都會召開家長會,而家長會就是與家長進行交流、溝通的好時機。xxxx年下學期結束時,我也準備了家長會,儘管因為一場大雪的到來更改了計劃,但家長會的內容、方式我將會繼續引用。那是我閲讀了《爬上豆蔓看自己》這本書之後得到的最好啟發書中第五部份寫的就是高老師與家長的愛心聯繫,其中的《愛心家園》將是值得大家借鑑的,我們可以每週擬定一個主題,可以是家長需要解決的困惑,也可以是一次教學案列,更可以是一次育兒心得的交流。以板報、問卷調查、書信的方式增進家園共育,引起家長的徹底思考,促進家長和我們老師共同教育孩子。

讀一本好書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它能讓我們保持平淡的心境,在浮躁的現實中尋得一份寧靜平淡。《爬上豆蔓看自己》就是這樣一本書,它能陶冶人的性情,淨化人的心靈,值得我們大家熟讀,感謝幼兒園為我們老師提供閲讀的機會。

讀《爬上豆蔓看自己》有感2

為了充實自己,於是就到書店逛逛,在書店中發現了有這麼一本書《爬上豆蔓看自己》,這本書是高xx老師自己工作時寫的教育日記,這本書有六大部分:教育是日復一日的堅持——我的理想教育生活;淡淡的野菊花——我的日常教育生活;眼神中的意味——我和孩子的溝通、交流;活動中的機智——我在教學中的感悟;因為愛而幸福——我和家長的愛心聯繫;生命的感懷——我的讀書和生活隨感。

看着高xx老師的教育日記,眼前浮現的是我和我的`孩子們在一起的美好時光,酸甜苦辣盡享其中,當我看完這本書後,我深深地歎了口氣,心中默默地佩服所有的幼兒教師。讓我對教學也有了一些感悟:

一、作為幼兒教師,我們要有持之以恆的意志力。

高老師告訴我們:“許多教育的理念已經傳承了多少年,但是有人仍然沒有參透它的內涵,仍然沒有將這種理念內化成——日復一日的行為。許多人在工作中能參悟很多的教育理念,但理念與行為之間又有很多脱節,行為更是難以形成習慣,人們常常滿足於一剎那的頓悟,卻不知道教育的頓悟價值在於日復一日的運用。”這些道理我們都懂,只是在實際生活中卻難以持之以恆地堅持一個正確的教育行為。如:每次和孩子們學唱歌曲的時候我都先讓孩子們聽一遍音樂,感受一下音樂,再慢慢地引導,請孩子跟老師一起學唱,當時只有很少的孩子會學的來,當時對自己的教育效果感到懷疑,是不是學唱的次數太少,是不是活動的內容他們沒興趣?後來才知道,孩子哪能這麼快就接受,在平時要不斷地重複,不斷地複習,孩子們才能真正地掌握。又如孩子的一日常規,吃飯,上廁所,不是一下子孩子們就會的,也是要日復一日地學習,進步。只能説教育是一種行為日復一日的堅持,作為幼兒教師,我們要有持之以恆的意志力,

二、作為幼兒教師,我們要有反思的習慣。

有人説:“反思是個總結教訓、積累經驗、改進方法的過程。”高老師在書中第四部分,談到的是在教學中的反思和感悟。看完這一部分,我有些自愧不如,因為任教了這麼多年,除了每學期的教師公開課和外出觀摩時,有反思,平時的教學的活動沒有反思的習慣。高老師在筆記中提到的“愛唱歌的小麻雀”活動,她告訴我們要上好一節課,我們教師應該選擇更加接近幼兒生活的內容,創造幼兒一個體驗情感的氛圍和環境。要真正以孩子為本,不要着急讓孩子跟着老師的思路走。高老師經過聽一節課可以思考很多的問題並把適合自己的運用到自己的教學中去。作為幼兒教師,我們就該有像高老師這樣的思考和反思的習慣。

三、作為幼兒教師,我們要有學習的精神。

看了高老師在書中第六部分“生病的感懷——我的讀書和生活隨感”中,提到的《放牛班的春天》和《與幼兒教師對話》,我覺得高老師是一個愛學習的教師,可見高老師的閲讀面很廣,對其書能用心的研讀,用心的感悟,而且可以把其精華運用到自己的生活教育中,在學習中不斷充實自己。作為幼兒教師,我們就該多學習,向書本學,向網絡學,向其他老師和家長學,多看書,多反思,多動筆。

看完這本日記,收穫多多,我覺得一個成功美麗的教育者不只是能上好一個完美的活動,而是能經常地用心反思,經常地互相學習。喜歡孩子的老師,讓我們都去看看這本書吧!讓我們也像高老師那樣對教育事業日復一日的堅持,在反思和學習中成長自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vnqvr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