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課堂觀察—走向專業的聽評課》優秀讀後感範文

《課堂觀察—走向專業的聽評課》優秀讀後感範文

當閲讀了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課堂觀察—走向專業的聽評課》優秀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課堂觀察—走向專業的聽評課》優秀讀後感範文

《課堂觀察—走向專業的聽評課》優秀讀後感1

瑞士作家凱勒説:“一本好書就像一艘航船,帶領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無限廣闊的生活海洋,”這是我讀《課堂觀察—走向專業的聽評課》一書最深刻的感悟。作為教師聽課評課是我們日常的教學中的必修內容,也是促進自身專業成長的必要手段,更是學校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抓手,所以,無論是學校領導還是我們自己都高度重視。但如何聽評課?則一直是教師心中的一個盲點,學校也很少對此進行培訓。通過閲讀使我對聽評課有了一個系統的認識。

一、專業的聽評課的優點

通過學習,我意識到,課堂觀察就是指研究者或觀察者帶着明確的目的,憑藉自身感官(如眼、耳等)以及有關輔助工具(觀察表、錄音錄像設備等)、直接或間接(主要是直接)從課堂情境中收集資料,並依據資料作相應研究的一種教育科學研究方法。明確了教研組在聽評課的組織領導和分工作用;明確了教師在聽評課中承擔相應的職責,然後有針對性地開展聽評課活動。

(一)課堂觀察的流程

這本書,給我們確立了課堂觀察的科學的流程。即:

(1)確立研究問題,比如教師的教學活動,學生的學習活動,課程的呈現過程以及他們之間互動構建的課堂文化等等。

(2)選擇觀察焦點,就是把課前會議中的聽課關注點進行假設問題與實際行為表現之間的因果關係進行觀察。

(3)記錄課堂行為。圍繞觀察焦點,運用記錄表格,把課堂行為比較詳細記下,比如對事情的開始、過程、結果是什麼等等,儘可能地實事求是。

(4)作出分析推論。根據課堂記錄,分析推論出問題所在,以證明假想的觀察焦點和研究問題之間的邏輯關係,使問題的細節得以暴露。

(5)提出改進意見。就是針對暴露出的問題的改進行為的意見。對教師來説,就是教學行為,對學生來説,就是學習行為。

(二)課堂觀察的維度

專業的聽評課,列舉了課堂觀察的“學生學習的緯度、教師教學緯度、課程性質緯度、課堂文化緯度”四個方面。

四維框架的實踐依據:我觀察什麼課,關注整個課堂怎麼樣的問題。關於學生學習:關注學生怎麼學或學得怎麼樣的問題,如“自主”中的“學生可自主支配的時間有多少?有多少人蔘與?學困生的參與情況?”等;教師教學:關注怎麼教的問題,如“環節”中的“這些環節是圍繞教學目標展開的嗎?”;課程性質:教和學的內容是什麼,如“目標”中的“目標是根據什麼(課程標準/學生/教材)預設的?是否適合該班學生?”;課程文化: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通過課程發生聯繫,在整個互動、對話、交往的過程中形成的課堂文化,如“特質”中的“整堂課設計是否有特色”。由此推導出:學生在課堂中是怎樣學習的?是否有效?教師是如何教的?哪些主要行為是適當的?這堂課是什麼課?學科性表現在哪裏?我在該課堂呆了40或45分鐘,我的整體感受如何?等問題。

(三)課堂觀察的三大轉變

就如何改變聽評課存在的問題,崔教授提出了三大轉變:

第一,簡單變複雜,必須正視教學的複雜性,以複雜的思維和觀點去看待教學活動。無論是聽評課的動機、過程還是結果,都要主張多樣性的統一,並且多樣性之間必須要有必要的張力。

第二,對立變理解、參與聽評課的人需要考慮以下三點:

一是基於“現場”,要充分考慮時間、空間、資源等因素就此課論此課,不要作過多的類推或假設。

二是要充分考慮教師本人的獨特性,挖掘上課教師好的東西,讓他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

三是在評課時,談到存在的問題,最好“體諒優先”,要有證據、有針對性、有建設性地提出問題並共同探討解決方法。

第三,業餘變專業,傳統的`聽評課中,缺乏聽評課的專門知識與技能,也缺乏專門的“聽課人才”。其實,有了上課能力或研究能力,不等於就有了聽評課的能力。崔教授建議:

一是要注重對“聽評課”的研究;

二是需要對教師進行專門的教育或培訓;

三是要明確聽評課的主體應該是教師特別是同科教師,而不是誰都可以充當聽評課者。

二、專業聽評課的不足

課堂觀察是教師研究課堂的一種方式或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或方法。它不是教師開展教研活動的全部,更不是包治百病的錄丹妙藥。它只能解決它能解決的問題,如果説教學是一門藝術的話,課堂觀察則是運用科學的方法解決教學藝術中的一部分問題,它善於對課堂行為的局部的分析與診斷,而不善於對課堂事件的整體的、綜合的、宏觀的把握。主要表現在一下五點:

第一,它只能觀察可視、可感的直觀現象與行為,如教師言語、學生的課堂反應、課堂活動等,從現象理解本質,是一種歸納的方法。

第二,它只能選擇一個或若干個觀察點或課堂行為進行細緻而深入的觀察研究,不能包容所有的行為或較多個觀察點。

第三,它需要觀察者接受一定的專業培訓,具備相應的觀察技能,要求觀察者能集中心智觀察,及時、準確地收集相關信息,隨時做出決定。

第四,它需要被觀察者抱着上常規課的心態來上課,要求被觀察者具有願意授受他人觀察並不受現場觀察影響的特質。

第五,它還需要一個合作共同體的基體,在基體內教師可以進行自由、他享、互惠的對話與交流,以確保觀察的持續性與有效性,同時它還需要一定的時間、設備與技術的保障。

教育需要努力,更需要智慧,書籍是啟迪智慧的鑰匙,它雖不能改變人生的長度,但能拓展人生的寬度,使我們的精神世界豐富多彩。

《課堂觀察—走向專業的聽評課》優秀讀後感2

作為教師,對於聽評課並不陌生,在日常的教學中,聽課是教師的成長的過程,也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必要手段。現實中,學校規定每位老師每週或者每學期都要堅持聽課多少節,寫多少聽課記錄。就是為了完成學校規定的任務。至於聽的過程,評課的過程、效果如何,都沒有去探討。評課都是同科老師往一塊一湊,簡單分析,至於這節課的優缺點,老師們卻大多隻談優點,缺點則很少觸及了。從教育學的角度來分析,上好一堂課的標準不僅要看是否完成大綱規定的教學任務,而且還要做到教學目的明確、講授內容正確、教學方法恰當、課堂組織得好、師生積極性高。我們聽課評課的時候也是規定了這幾方面的標準。

《課堂觀察——走向專業的聽評課》一書,分成四個部分:第一“故事分享”。記錄了浙江省餘杭、北京海淀、寧夏銀川探索的若干故事,在課堂觀察的研究與實踐中所經歷的思考,所經歷的不平凡的歷程;從這些方面我們可以看出,要想完成一個教研和課堂教學方面的問題必須付出艱辛的努力。第二部分“問題解答”。該部分選擇了20個問題,用問答的形式,簡明扼要地介紹了課堂觀察的概念、意義、操作技術與流程、侷限性,以及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這對教師形成正確的觀念並在這種指導下的行動有重要意義。第三部分“範式創新”。這一部分的核心是課堂觀察框架和部分觀察與記錄工具,這是該書的精華部分,也是該書的創新。介紹了課堂觀察的4個維度—20個視角—68個觀察點。讓我明白瞭如何去聽課。第四部分“課例研究”。該部分呈現了完整的課堂觀察活動過程,它是課堂觀察研究的實踐層面意義上的延伸。

讀了沈毅和崔允漷主編的《課堂觀察——走向專業的聽評課》一書,既讓我學到了很多新的聽評課方法,又接觸到了教學底線、評課標準、觀察點、觀察量表等嶄新名詞,通過這本書,我進一步意識到課堂觀察的目的,對於聽課的人來説,我們去聽別人的課,要明白聽課的目的,當課堂結束時,我們在別人的課堂中能得到哪些東西?這才是聽課最為根本的目的。對教師而言,在平時教學實踐中,在聽課的時候重要的是學習他人的課堂經驗;同時反省自己的課堂,充分認識到自己課堂的優點和缺點,是學習他人的課堂經驗與拓展自己的課堂優勢的前提。當然我們平時在聽課時可能還做不到這些方面。達不到那麼高的要求。但是從以下的三個方面去準備,可能效果會好一點。

一、要做好聽課前準備

要想從別人的課堂收穫點東西,就必須要做好聽課的準備,聽誰的課,聽什麼內容,與上課人進行課前溝通和交流,對聽課觀察點與課堂教學設計互相交換意見,來提高授課人的課堂教學效率。

授課老師對本課的內容,想讓學生明白重點、難點在哪裏?準備通過自學解決?以及學生的分佈情況做清楚的説明,聽課老師心中有數,做到有“備”而聽。選擇自己的課堂觀察點和觀察位置,作好記錄,評課的時候用相關的數據來説話,把自己的獨特見解發表出來,對授課老師有幫助,也利於聽課教師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二、聽課中做好專業的觀察和記錄

教師聽課一定要認真,做到全身心投入不能流於表面形式。教師在課堂上不僅要用耳朵聽,還要仔細觀察思考。既要觀察教師的教,又要觀察學生的學,做到二者兼顧。觀察教師對教材的鑽研程度,重點的處理,難點的突破,教法學法的設計,教學基本功的展示等。還要看學生的學,要看學生的課堂表現,看學習積極性的高低,看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看課堂上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地位結合程度。當然聽課也不能面面俱到地關注課堂上的每個方面。不同的教師和不同的學科都應該有區別。對了解的教師,熟悉的班級,重點在其課堂上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對於優秀教師的展示課,應該抱着學習的態度着重觀察其教學風格及其相應的學術思想在課堂的體現。聽課應詳盡記錄課堂的教學過程,也可以記下自己深刻的感受。

三、聽課要有觀察點

通過課堂的觀察點去發現問題,總結經驗,改進教學。這是我讀完這本書最大的體會和收穫。教師聽完課後不能以寫好聽課記錄就沒事了。應該仔細研究課堂,把所聽的課在腦子裏反覆回憶,應進行多方面的琢磨。可以翻聽課記錄,找執教者交談,或者將不同教師相同內容的課進行比較,甚至可以將他人執教的內容拿到自己班上看看效果。取人之長,為我所用,從而不斷自我充實、自我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學。通過課堂觀察,我們可以得到寶貴的資源,可以由別人的課堂反思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行為,進而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還可以得到寶貴的用於研究的資源。

所以今後我們應該在學習專業理論的基礎上,加強對課堂觀察的研究和探索,尤其是要學習本學科的專業理論知識,從而在聽評課中,觀察到位、評價有效、提高自己對課堂教學、對整個教學流程的思考能力。

《課堂觀察—走向專業的聽評課》優秀讀後感3

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不但課上的要精彩還要會聽課和評課。聽評課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是提高教師教學研究水平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然而從教以來我一直感覺在評課時不知道説什麼,從哪些角度評課。每當聽到同事們專業的評課,敬佩不已。這學期開學校教科室發給我們這本書《課堂觀察——走向專業的聽評課》,空閒時間仔細讀過以後,發現其中有許多可以學習的,尤其是如何進行聽評課。下面我來談一下讀完這本書的一些感受。

一、做好聽課前準備

教師要想從聽課中學到東西,就必須做個有心人。以前我在去聽課時,直接拿着聽課本走進班級,有時連相應的教材都不帶,發現一節課只是匆忙的在記錄,不能很好的體會授課者的設計意圖,獲得的只是整體的一般印象或對某個問題的表面瞭解。一節課聽下來感覺收穫不大。讀了《課堂觀察》這本書以後,我覺得作為觀察者,我們要把聽課內容找來預習一下。和被觀察者進行交流和探討。研究本課的教學目標,分析難點、重點。本課的大致結構是什麼?和授課班級的情況。同時設想一下,假如讓我上這樣的一節課準備怎樣教法。以便聽課時有個對比。

二、觀察的角度要多維化

傳統的聽評課主要關注教師單方的行為,然而課堂涉及的因素很多。《課堂觀察》教會我從四個維度進行觀察。一,觀察學生的學習,也就是觀察學生在的課堂表現,學生參與的情緒,學習的習慣。二,觀察教師的教,看看教師是如何教的?哪些主要行為是適當的?看看確定怎樣的教學目標,目標是否達成。看看新課如何導入。重點的處理,難點的突破,教法學法的設計,教學基本功的展示。三,瞭解課堂性質,也就是這堂課是什麼課?四,體驗課堂文化,也就是我在該課堂呆了45分鐘,我的整體感受如何?自從讀了這本書,我在聽課時就特別注意從這幾點入手,能夠抓住重點,在評課時也就有話可説了。

三、嘗試小組合作

以前去聽課,我都是單兵作戰,但是觀察點繁多,既要看教師又要看學生,還要對現象作出快速判斷,顧此失彼。《課堂觀察》提倡我們建立“合作體”。在讀完故事“合作深入,無盡的探索”後,我覺得在以後的聽課中,我應該多和同事合作觀察,我想這樣可以激發更多的思維火花。

四、聽課後要整理材料

在聽課的過程中,有時有些細節我們來不及思考,如果聽課後不進行材料整理,在評課時就很難説出獨到的想法。《課堂觀察》中講到聽完課要進行“課後會議”,我覺得是有必要的,聽完課及時整理思路,對課堂實況過幾遍電影,進行反覆的琢磨。總結本課的成功之處,和存在的不足,為評課提供材料。

五、聽課後要不斷反思

以前在聽課後我沒有寫課後反思的習慣。聽過就聽過了,聽課的印象很快淡出記憶,包括一些曾經被感動的好課,時間久了,也只留下一絲曾經的感動,無法回憶和思考到底好在哪裏。在讀完故事分享中“是誰改變了我的專業生活”後,我覺得自己在今後也要寫一寫課後反思,把詳細的課堂片段記錄下來,加上自己和別人的分析,可以為以後研究相關的專題提供很好的例子。

走進課堂觀察,走向專業的聽評課,《課堂觀察》這本書為我今後的聽評課指明瞭方向,讓我感受到教學的低温,感謝學校給我提供了學習的機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vn77w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