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佬佬》讀後感

《佬佬》讀後感

《佬佬》這篇小小説,以時空、呼喚和幻覺的交錯,塑造了一個樸實善良的農民工形象,通過他幾十年的生活歷程,映射出改革開放以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社會變遷。

《佬佬》讀後感

“佬佬”是陝西方言,在作者鄉下是指“叔叔”。沒錯,文章的主人公就是一個渾身“泥土味”的陝西農民,是第一代“洗腳上田”的農民工,是乘着改革開放的東風南下“掘金”的前輩,是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首批“蟻族”。

“幾十年過去了,德勝河邊還不時響起‘佬佬’那帶有泥土味的秦腔。”作者的開篇佈局是樸實而深遠的:一個陝西農民,吼着秦腔,面下廣東。幾十年過去了,珠三角的河水裏還流淌着那帶着泥土味的秦腔。看似平淡,但靜心一想,一個普通的農民工,一個又矮又黑粗胳膊大腳丫的西北漢子,在人如潮湧、飛速發展的珠三角,能夠生活(生存)幾十年,他有什麼能耐?有什麼經歷?

而“秦腔”,貫穿全文,即增加了文章的“聲”色,也襯托了主人公那份不變的純樸。

應該説,“佬佬”的南下,是不安於現狀,是想改變生活,這正是成千上萬的普通農民,在改革大潮中不安分求改變的真實寫照。於是,“佬佬”同成千上萬的普通農民一樣,加入了南下打工的行列。那個時候,背井離鄉外出打工是需要一點勇氣和一份豪氣的。農村雖然貧困但衣食無憂,還有對老婆孩子的依依不捨,對故鄉故土的深深眷戀,這都不是輕易能“告別”的。但是,外面精彩的世界,傳説中的“遍地黃金”,已經勾起了他們對未來的憧憬,勾出了他們原本安分的魂魄。出去掙錢,已成為普通農民夢寐以求的夢想。

“佬佬”能加入這些人的行列,自然也會升騰起一股豪氣,化作一股沖天的力量。沒文化,沒技術,不怕,他有手腳,有力氣。於是他吼着粗獷的“秦腔”,走上了修橋鋪路的工地:一包包水泥,一捆捆鋼筋,一車車砂石,在他們大大的手掌和寬寬的肩膀上流動,在德勝河上架起一道“彩虹”。

應該説,在大中城市快速發展的當下,農民工確實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農民工就是城市上空烈陽下一塊遮陽布,就是城市寒冬裏一件羽絨服,就是高樓大廈的一塊堅實的磚頭,就是車水馬龍下一塊小小的基石。“佬佬”在眾多的打工者裏太渺小,像江河湖海里的一滴水,像浩瀚無垠沙漠裏的一粒沙。“佬佬”在施工中不慎墜入河中,被搶救出來落下了隱疾,直接影響了他的勞動能力。由於身體的原因,他不能繼續參加繁重的體力勞動,但老闆給他聯繫了一家碼頭上的營生。他善良淳樸,他寬容樂觀,他既不羨慕同伴們興高采烈轉入新的工地,也不眼紅別的工友衣錦還鄉。工作對於他就是飯碗,就是生活的希望,就是老婆手是的存摺本,就是孩子口中的水果糖,有了工作就等於有了一切。“於是,在德勝河邊,那長長的碼頭上,就穿梭着這麼一個又矮又黑的西北漢子。”自然,壓低了聲音的秦腔也迴旋在碼頭的上空,給文章平添了幾分韻味。

“佬佬”從一個“修橋的”,變成了“搬東西的”。“甘蔗、橙子、瓷器、沙石、木炭、煤氣、機器……黑的`白的,輕的重的,吃的穿的……在他漸弱的肩上從船到岸,或者從岸到船。”碼頭搬運工的勞動是繁重的,裝卸的強度令人不堪重負,貨物的繁瑣讓人眼花繚亂,可為了兩個逐漸長大的兒子,他只能憋足勁頭去幹。生活就是這樣無奈,當你的體力似乎已經無法工作時,只能用精神力量去支撐。在平凡而強大的精神支柱面前,他仍然在南方奮鬥,養育兩個兒子長大。

然而,現實是無情的,即便你使出全身的力氣去面對。另一個不容忽視的現實又出現了,那就是社會的變化對勞動者的需求產生了變化。以“佬佬”為例,在社會經濟發展的初期,在科技尚未進步或普及時,一個沒有知識不懂科技的農民也有廣闊的天地。但是,隨着社會不展進步,機械化的施工讓渺小的個人望塵莫及,只有力氣的“佬佬”只能被淘汰了——他失業了。他的無奈寫在臉上,更浸在心裏。失業的滋味不是無事可做的失落,而是一頭母牛突然發現自己沒有奶水了的焦慮。這種打擊是沉重的,沉重到積重難返。一個曾經灑脱的“佬佬”,一個樂觀豁達的“佬佬”,在經歷一連串的挫折和打擊之下,不得不向生活臣服。他籌措所有的積蓄,搜刮所有的錢款,建好房子,勉強給大兒子説了門親事,二兒子的親事還在虎尾巴上搖擺不定,“佬佬”再一次確認自己真的成了不下奶的老牛了。

很多人到了這份上,就會一蹶不振。“佬佬”卻不以為然。一個不識字的農民,會唱秦腔,説明他是好學的,是樂觀的,是不會輕易認輸的。在走投無路時,他“發現”了自己的另一項“才能”,“跟着侄子到新疆去買涼皮”。從南下,到北上,他走的路變了,但是他的“人”沒有變,他的善良純樸沒有變。親眼目睹侄子弄虛作假禍害食客,他沒有為生活而妥協,憤然拂袖而去,回到南方,回到那個熟悉的碼頭,在那奮鬥了幾十年的地方開了一家小吃店。

“白白的涼皮,青青的黃瓜絲,紅紅的油辣子——還是家鄉的味道。”因為他沒有變,還是那個淳樸的陝西農民。找到了生活的出路,他又哼起了“帶了泥味的秦腔”。

文章的結尾,“佬佬”的小兒子“狗娃”的出場,又有另一層深意——是歷史的輪迴,還是新生活的開端?

“佬佬”的一生,是千千萬萬的農民工的真實寫照,也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民的奮鬥史。縱觀中國大地,在經濟改革大潮中,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的農民也從中直接受益。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由於千百年來的歷史,由於根深蒂固的原因,農民的生活改變甚微,扶貧攻堅任重道遠。

作品緊扣時代步伐,把握了時代的脈搏,演奏出一曲中國農民堅強不息的讚歌。

曉紅的語言樸質老道,用詞造句精準,駕馭情節嫻熟,在技巧上熟練掌握翻幾番的技能,使作品在追求上一步接着一步的深化,在效果上達到了讓人過目不忘。

標籤: 讀後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qxjzl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