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教育是什麼》讀後感(精選5篇)

《教育是什麼》讀後感(精選5篇)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育是什麼》讀後感(精選5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育是什麼》讀後感(精選5篇)

《教育是什麼》讀後感1

《教育是什麼》這本書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貫穿全書脈絡的“三維九方”,感觸最真切的是這本書不僅可以讓老師、家長去如何教育孩子,還可以讓我們學會自己教育自己,並靈活運用到工作中。下面來談談我的兩點感受。

一、教育源於興趣歸於興趣

書中寫道“互聯網時代需要的不是教學知識和技能的業師,而是教會學生喜歡學習、怎樣學習的業師,因為知識與技能的教學可以通過互聯網實現。互聯網時代需要的,不是塑造學生人分尊卑思想觀念、迷信權威思想方法的舊思想的人師,而是轉變學生舊思想為新思想即人人平等思想觀念、實事求是思想方法的人師”。

所以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培養孩子學習興趣是非常重要的。家長在孩子們學習興趣培養的時候多鼓勵和加油,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多肯定及鼓勵學生自我表達,那麼一個在鼓勵、讚美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會變得很自信,繼而增加學習某項技能的興趣,漸漸地對一些新鮮事物也願意去嘗試,且更賦有創造力。

但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都喜歡給孩子報各種學習興趣班,他們很容易盲目跟風、普遍撒網,覺得總有一個是適合孩子的。其實不然,還是要以孩子學習某項技能後能獲得快樂才是最重要,快樂形成了,興趣也就培養出來了。這樣才能釋放孩子的天性,讓他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的事物,而不是由家長決定孩子要學什麼。

所以在我們的工作中,開展有關於“理想教育小鎮”、社區老年大學以及其他文化服務活動的時候,前期調研和徵詢居民意願是非常重要的,這樣有利於調動居民參與的熱情和培養他們的興趣。

二、教育的根本在德育

書中有説道智育、體育、德育三者之間的關係,體育是智育和德育的基礎,但智育和體育都是肉體之育,它們可以教人立地,而德育卻可以教人頂天。所以教育當以德育轉變思想為終點,文明其心靈以釋放智慧。

書中講述了一個學生給校長剃頭的故事,學生為了表達對患病爺爺的支持,把自己頭髮剃光後遭到同學嘲笑,最後校長當着全校學生的面讓這個學生給他剃頭,校長想通過非知識的教育方式,給“問題”學生帶來更多地關愛與尊重,同時給全校學生上一次生動地德育課。這個校長就是在將學校和課堂營造成一個“温暖”環境,這樣温暖的校園環境就可以彌補學生“寒冷”的家庭環境。

德育最重要的是讓受教育者能夠處在一個“愛”與“温暖”的環境下成長,這樣他們也會自然習慣地去愛和温暖他人。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説過:“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喚醒、激勵、鼓舞。”我很認可這樣的教育方式,這樣的確可以教出文明又有志的學生,也是德育最根本的目的。所以在構建理想教育小鎮的過程中,我們要時刻謹記搭建一個温暖友愛的學習交流平台的重要性。

最後,想用作者的一句話做結尾:“用仁愛之心點燈,用鼓勵説話加油,讓學生心靈之燈長明,釋放人性的光芒。”也許這才是理想教育最好的狀態吧!

《教育是什麼》讀後感2

在閲讀了《教育是什麼》一書後,全書主要深入淺出地介紹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我也從中吸取了許多涉及孩子心理、行為、認知及教育等方面的理論,同時對我街道岱山的“理想教育小鎮”的未來輪廓有了一定的憧憬。關於教育是什麼?人們所需要的教育到底是什麼?本書中也有一定的答案可循。

“人是什麼,是教育的首要問題”,本書首篇的內容便是關於人而展開。“環境是什麼,是教育的第二個問題”,本書第二篇的內容是關於課堂軟環境而展開。“人是教育的內因,環境是教育的外因,作為內因的人與作為外因的環境相互作用形成了教育”,本書第三篇的內容是關於教育的具體落實而展開,而後作者又立足於三個三維九方理論模塊構建的三維九方理論體系,讓我們這些關心教育的人多了一個觀察教育的新視角,多了一個解釋現有教育現象、開創未來教育新局面的新的理論工具。

作為一名街道青年,就我而言教育應該首先要面向孩子的,在這個時間段裏的教育決定着他未來的處事方法、行為模式,直接塑造着他在未來的認知。要幫助孩子們認識生命的價值和理想的意義,讓孩子們得以感悟生命美好,珍惜生命存在。

畢竟對於一個小孩子來説,生命的準確意義還不能太好地理解,但只有明白什麼是生命,明白父母養育一個生命的艱難,明白每一個生命存活於世的可貴,他們才能懂到底什麼是愛,什麼是珍惜,才能學會尊重每一個小生命,學會感恩自己的父母親人、老師朋友,在這樣的教育背景下培養出來的學生,才能有寬廣的胸懷,與他們、社會達到完美的融合,從而隨着世界的發展和諧發展。

其次,我認為理想教育還應該培養孩子們積極向上的三觀。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説過:“這次疫情結束後,希望國家逐步給年輕一代樹立正確的人生導向和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我們大家都知道,只有樹立正確的“三觀”,才能讓孩子在面對災難和危機時作出正確的應對。而對於一個人來説,樹立三觀要從孩子時期開始,尤其是在他剛剛對世界有了自己的個人認知時,很多重要的問題都要開始培養。

在我看來,“理想教育”不僅是教育學生們知識、構建高質量教學環境,更應該塑造孩子們良好的理想信仰與價值追求,如此才能跳出狹義的“教育”,全方位融入人的現代化發展需求,實現高質量發展,提升居民的平均教育素質,將岱山打造成一個從學生到家長、從少年到老年、從本地人到外來人口在內,人人享有高質量教育公共服務的“理想教育小鎮”。

《教育是什麼》讀後感3

教育是個很寬泛的概念,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間也總是提及教育問題,有時候你認為一個人缺少教育,而別人可能也認為你也缺少教育,對教育的認知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但是真正能站在對方角度思考教育問題的人卻少之又少。

在《教育是什麼》一書中,作者説:“人是教育的內因,環境是教育的外因,作為內因的人與作為外因的環境相互作用形成了教育”。

在工作與生活中,我對這句話深有體會,一個人的教育問題不僅是個人的作用結果,也是環境作用的結果。一個人接受教育,他就會在已有知識和觀念的基礎上對教育進行理解,然後形成一套自己的行事準則與思想觀念,而不斷變化的環境又會作用於一個人的教育,讓他的思想和行為在環境的影響下發生或大或小的改變。

自從拜讀了沈思的《教育是什麼》這本書之後,我便在生活與工作中更加註重教育的問題。

身為社區工作者,我們與居民之間的溝通,往往以宣傳服務的方式開展。當社區居民面臨拆遷,我最能體會他們面對拆遷時的心情,離開自己長久生活的地方,離開自己經年累月精心裝飾的家,對這些人來説面對的不僅是另尋他處的麻煩,也是內心一時半會無法放下的重壓。面對他們,我們在政策上進行宣傳,在他們原有認知的基礎上,幫助他們更深層次的認識到拆遷的必然性,然後幫助他們規劃更好的生活,讓他們放下眼前的悲傷,向着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

學習是相互的,我們在對社區居民進行服務的時候,其實這些居民也在教育我們,不斷擴充我們的眼界,讓我們在交往間更加深入地瞭解對方。在相互溝通時,我們應該耐心與體貼,因為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觀點往往存在差異。在社區,或許也存在着很多讓人一時半會兒無可奈何的事情,但互相體諒,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便感受到相互間建立良好的溝通並不是那麼難。

教育的重量本就沉重,但只有扛得起教育的重量,才能帶着這份教育走向更遠的地方。

《教育是什麼》讀後感4

雖然閲讀下來感覺較為吃力,但是還是花了大約二十天陸續看完了《教育是什麼》。作者沈思先生人生閲歷豐富、思想深邃,雖以教育命題,但全書並不侷限在狹義上的學校教育,更是包含了家庭教育、社會教育、職場教育等更加豐富宏大的主題。

掩卷思索,對照自己近二十年的受教育歷程、十五年的工作經歷、以及六年為人父的家庭教育角色,我既感受到實踐與先進理念的巨大落差,有一種理想與現實不能合拍的困惑,又有一種撥雲見日的開悟。在兩個層面上有所收穫:

一、找準人生角色定位

借鑑作者的説法是有關“道”的層面。正如書中所説,教育需要回歸本心,將“培養人”作為根本任務,只有在這個定位上教育才能良性發展。人生數十載,我們大部分時間需要同時承擔多種角色:子女、父母、夫妻、學生、朋友、下屬、同事、領導。有些以主動選擇的,有些只能被動承擔。只有我們能夠準確定位自己在某一時刻的角色,全心投入進去,才能使得人生絢爛多彩。

比如作為子女要懂得感恩並孝敬父母;作為夫妻要相親相愛共擔人生風雨;作為學生首要任務是學習,努力做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作為下屬要幹一行、愛一行、精一行,做自己崗位上的螺絲釘;作為同事要相互補位,共同創造團結協作的工作氛圍;作為領導要善於帶隊伍,激發士氣,既會管(人)又會理(事)。

沈思先生在書中寫道:“想不想做,在心,排第一;怎麼做,在腦,排第二;具體做,在手,排第三。”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理解自己所承擔的角色,並按照上面這句話去審視自己,堅持做人做事的規則,人生就一定會釋放光彩,會更有意義。

二、善用問題分析工具

借鑑作者的説法是有關“術”或“器”的層面。三維九方圖是沈思先生的創新,清晰直觀地表現了作者對教育是什麼的闡釋過程,是一個很好的分析、解構問題的工具,是將對某一問題的思考過程顯性化、邏輯化的手段。正像作者所説,三維九方理論是“解釋教育、推動教育轉型升級之利器,也是解釋文明、推動文明轉型升級之利器”。

理念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工作和生活中面對問題,需要像沈思先生這樣找到一些“利器”來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比如在分析問題中常用到的頭腦風暴法、魚刺圖法、系統圖法等等,在執行中用到的有PDCA工作法、5W1H工作法等等。在工作中,只要我們堅持做到宏觀思考、中觀分析和微觀執行,善於運用辯證思維和各種問題分析工具,就一定能夠做到事半功倍。

《教育是什麼》讀後感5

對像我這種從來沒有執教經驗的'小白來説,盧安克先生的《是什麼帶來力量——鄉村兒童的教育》很容易讓人產生濃厚的興趣。

盧安克先生作為一名地道的老外,卻能在中國待那麼久,並對中國的鄉村兒童、鄉村教育有很深刻的瞭解,還總結出了一套自己獨到的教育方式,這些都不禁讓我對這個人產生了敬仰之情。

“真正的農村教育研究不可能是在辦公桌上計劃的,而只能是通過自己在農村的生活,通過把自己的命運交給學生來發生的。”

沒錯,真正的農村教育絕不是紙上談兵,它需要我們紮根農村,與那些需要的孩子們生活在一起,經歷他們經歷的,體會他們體會的,設身處地地為他們着想,慢慢知道他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山區的孩子往往是孤僻、害羞的,他們通常比較排斥外來人進入他們的生活,這時候就要十分注重處理問題的方法,因為往往一點小事就可能對他們產生不小的影響,盧安克的書中就給我們提供了許多可借鑑的方法。

印象最深的一篇,也是我感覺對我們意義最大的一篇,要數作為教師與志願者裏的一篇“作為志願者”。我們去幫助那些身處大山的孩子們到底是為了什麼?我們的匆匆一瞥,到底會在他們的人生中起到怎樣的影響?敢肯定的是,我們能做的是微乎其微的,我們只不過是派對上的驚喜,夜晚劃過的流星,自然遠遠不及那些身處山區的鄉村教師。他們紮根於此,與孩子們的朝夕相處使得孩子對他們產生了信任,而這些信任正是他們教育工作的最好幫手。

盧安克先生喜歡用一些有趣的活動來和孩子們進行交流,這些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效果也很好。像書中提到的《三個世界》、《和平劍》、《在乎》、《夢別》等等,中間的過程對孩子們的意義是很大的,這些我們都可以嘗試一下。

每個去山區想要支教的志願者都有着不同的目的。有的想去體驗一下支教的生活,在自己的人生閲歷上添上幾筆;有的可能單純去玩;而我想大多數的人應該是懷揣着夢想的。他們大多也是來自農村或者是山區,並想要給孩子們傳達的是一種信念,一種希望。

標籤: 讀後感 精選 教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moy70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