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燈下漫筆》讀後感(通用7篇)

《燈下漫筆》讀後感(通用7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燈下漫筆》讀後感(通用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燈下漫筆》讀後感(通用7篇)

《燈下漫筆》讀後感1

讀了魯迅的這篇《燈下漫筆》,感觸頗多。以前我寫讀後感,不過是將文章中精彩部分抄一遍,然後略加點評。實在是既不深刻也沒有發自內心,很難起到什麼效果。我想我從魯迅這樣偉大的文人的文章中吸取經驗。

在寫作方面給我的其實主要有兩點:

從淺顯平常的社會生活入手,引出深刻的論題。這是很難學習的。不僅需要像魯迅那樣堅定的政治立場,同時應該在平時多觀察,多思考,這樣才能從現象中見本質,才能發現重大的問題。文中僅從鈔票折價兑成現銀一事,聯想到“中國人極易變成奴隸,且變了以後,還萬分喜歡”,也許我們要達到魯迅那樣高的水平,很不易。還要多練筆,多想。

寫説理文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據。體現在文中為第八自然段。作者將闡述具體化。舉出一系列歷史事件闡述中國百姓在不同時代連“想做奴隸都不可得”使文章極富説服力,能達到這點,需要有淵博的知識和雄厚的文化底藴。這就要注意平時知識的積累。就好像我們的大腦是一個水桶,如果只滿足於一知半解,就只是半桶水在桶裏晃來晃去,很不穩當。若你不停地汲取知識,從那源泉之處,水桶的水會滿而外溢。所以我們不該抱怨知道的很多,只是難以利用,那隻能説明積累的還少,面不夠廣,才沒有融會貫通。

在思想上這篇文章也給我很大啟迪。亦有兩點:

魯迅的憎分明依然給我很深的印象,他批判封建統治者不把百姓當人看,甚至牛馬不如語言有力,感情真摯,而他同時又表現出對人民的、悲慘處境的同情,卻不全然是同情。他也對被封建專制和矇昧主意的統治造成的奴性心理表示不滿,對人民那種麻木、不言反抗的心理也有一定批判:即使有人出來,也只是“較有秩序地收拾了天下”只是讓百姓“安穩地做奴隸”抑或有作亂的人物,也不過是“‘為聖天驅除云爾。”從中我們應向魯迅先生學習坦誠地表達真實情感與見解,不應過於矜持、虛偽甚至麻木,而應正直、勇敢地直面紛繁的世界,坦然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本文是一篇典型的反封建專制,提倡民主共和的文章。從文中我們可以看到封建社會對人民的壓迫不僅是物質上的,還有精神上的奴役。讓我們看到封建社會的落後,同時感到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懂得應該珍惜如今良好的社會環境。

另外,就是關於應該讓人民做主才能使統治牢固,啟發了我。在做什麼事時都讓主體充分發揮作用,才可事半功倍。在人際交往中,你與其他人交往,其他人是主體,應該多從他人角度考慮問題,就能相處融洽。在推銷員推銷商品時,顧客是主體,應站在他們的角度上,而不是急於買出商品,這樣才利於推銷。

就是這樣一篇好文章,才能不過時,才能引發這麼多的啟示,不僅能給人以寫作上的啟發,社會生活方面的思考,並能給人以無限的精神力量與快樂。《燈下漫筆》就是這樣一篇美文,值得反覆品味。

《燈下漫筆》讀後感2

“世上如果還有真要活下去的人們,就先該敢説,敢笑,敢哭,敢怒,敢罵,敢打,在這可詛咒的地方擊退了可詛咒的時代!”

每當在台燈下面看着魯迅先生的這段文字,總是激起滿腔的情緒。失落的時候,讀《燈下漫筆》,總是給人振奮的精神,一種靈魂的救贖。九四年海南出版社出版的這本《燈下漫筆》已經被翻得有些陳舊,不管什麼時候,總舍不了魯迅先生的這本書。

魯迅先生是浙江紹興人,出生於封建的破落家庭,青年時期受進化論思想的影響最終走上了文藝的道路,志在改變國民精神。這也是《燈下漫筆》時刻表達的內涵,衝破桎梏,給予心靈的淨化。

他的文章沒有華麗的辭藻,不是無病呻吟,是對那個動盪的社會的一種反抗、一種吶喊。那個動盪的那月,生與死僅限一線之間,生還是死只有一步,在這白色恐怖的日子裏,苟活尚已不易,何況高喊民族大義之熱血之輩。

用鮮血和靈魂寫出的東西就是震撼人心,平日裏生活中的瑣事都在他的筆下有着不可抗拒的諷刺味道,對於那些卑躬屈膝、無倫、無德、無義等充滿了不屑與驚醒,這也是他投身於文藝的主要原因吧,努力去改變國民精神,一種精神決定了一個民族的強大與否。雖然説,先生“從諷刺到幽默”裏面説到,“諷刺家,是危險的。”但是,我個人覺得他對有些事情的説法,其實也是帶有一種諷刺味道的,然而他可能只是把他歸咎於一種吶喊吧!

不管何時,他的文章都很有大刀闊斧砍荊棘的味道,因為有些根性是自古以來就存在的,所以不管那時還是現在的社會,都有其可讀性質。

我不知道我的這本書的排版是不是有什麼意思,因為開篇第一章映入眼簾的就是“希望”,當然這兩個字很給力,精神的寄託。但是“我的心分外地寂寞。”又讓人迴歸荒涼。“然而我的心很平安;沒有愛憎,沒有哀樂,也沒有顏色和聲音。”愛憎沒有了,哀樂沒有了,顏色和聲音也沒有了,哪裏有這樣的地方呢,只能説某些東西已經死去,麻木了神經。剩下的也許就只有希望了。他聽到的“希望”之歌,觸動了他的心。

“希望是甚麼?是娼妓;她對誰都蠱惑,將一切都獻給;待你犧牲了極多的寶貝——你的青春——她就棄掉你。”

他願用自己的來肉薄這空虛中的暗夜,他不願對這暗夜止步。看到青年們很平安,他覺得暗夜並沒有暗下。

發出了這樣的感慨“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

不管時代如何變遷,這都仍是需要魯迅的年代,精神的力量,思想的交鋒碰撞出震耳欲聾的聲音。

《燈下漫筆》讀後感3

這裏是“慢”而不是“漫”,是由於一句俗語:慢工出細活。因為《燈下漫筆》雖名為“漫筆”,卻是精心構造的佳作。

作品於細微處見精深:從鈔票打折換銀元的日常事件中,發現“我們極容易變成奴隸,而且變了以後,還萬分歡喜”的悲劇性現象,從而引出論題,展開評説,在自然平易中顯得深沉突兀。

作品批判封建統治者不把百姓當人看,甚至牛馬不如,而同時又表現出對人民的悲慘處境的同情,卻全不然是同情。作品也對被封建專制和矇昧主義的統治造成的奴性心理表示不滿,對人民那種麻木、不言反抗的心理也有一定批判:即使有人出來,也只是“較有秩序地收拾了天下”,只是讓百姓“安穩的做奴隸”;抑或有作亂的人物,也不過是“為聖天子驅逐云爾”。

沒有如春風般撫過人心的描寫,沒有華麗的點綴。有的只是那簡單到有些直白的文字,有的只是作為讀者的我如同被先生的投槍匕首劃破肌膚之真實感,有的只是從文中與自己經歷所產生的相同感悟。

“自己被人凌虐,但也可以凌虐別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別人。”

時常可以聽到電視報章上有引用了所謂專家之言。那有如何如何,這樣做才是對的等等一些言論。但現實卻往往不是那麼回事。但卻無人質疑,因 為是專家説的是有根據的,因為大家都沒有發表不同的意見可能是真的是正確的。

正是如此,“這人肉的筵席現在還排着,有許多人還想一直排下去。”

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在不斷的學習和實踐中,更清晰的觀察到事物的本質,坦誠地表達真實情感與見解,不應過於矜持、虛偽甚至麻木,而應正直、勇敢地直面紛繁的世界,坦誠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將那些幻覺,那些將自己奴化畜化的教條,將那些已經排了上千年的人肉聖宴徹底的粉碎。這“則是現在的青年的使命”!

《燈下漫筆》讀後感4

在那黑暗的年代裏,魯迅先生心中有着深深的悲哀,他看透了政局時勢,也諳悉國民劣根,這一切悽風苦雨紛湧襲來,怎能不讓人心灰意徽?但魯迅深知,為悲哀而悲哀是徒增憂愁,為痛苦而落淚最多泄一時之苦。他沒有選擇悲調,相反,他用辛辣的譏諷和無情的嘲弄來撕開社會的假面,揭破國民劣根性的膿瘡,將封建的殘忍與人性的扭曲昭然於世。《燈下漫筆》便是如此。

魯迅先生的語言彷彿萬年堅冰,能夠毫無情面地刺向最隱祕的所在,讓醜惡與鄙陋原形畢露。本文中他信手拈來般的玩笑讓人如同沉夢中驚醒,而他看似平淡的敍述,卻讓人品味再三方得箇中深意雖是“漫筆”,但魯迅先生絕對是有的放矢,文中的話語雖然看似漫不經心,但目之所及,無不讓人如醒酬灌頂,每句語的背後都有的無法言説的深意和發自肺腑的情緒,都有着只有有心人才能感悟的悲哀。

魯迅先生的.自省無疑在其時是最深刻的,《燈下漫筆》中揭示的國民劣根性即便讓今天的我們看來都不禁汗顏,甚至仍能找到幾分自己的影子。他的先知先覺只能讓他更加痛苦,而他又將痛苦用無情的譏笑來掩藏,於是我們眼中的本文,便因此帶有了穿透性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其思想早已脱離了文字而植根在本文特有的情感之中,每個讀者都會在這深刻的思想面前感到靈魂的重塑。

魯迅先生的文筆是帶有靈氣的,他的語言文字、論證結構都為他所馭,傳達他內心的體驗。而他寄悲哀於笑罵、寓嘲諷於無形、隱深意於字外的寫作模式,在《燈下漫筆》中都有着自然的體現,需要我們去細細品味。

在魯迅先生的銅像前我來到了魯迅先生的銅像跟前。是時大雨初晴,踩着滿地濕流德的綠葉,我站定了仰頭看先生堅毅的臉。他的目光卻並不在我,而是在他自己心中的黑暗。一縷陽光穿過樹葉,斑斑點點地灑在他臉上、肩上。

我抱着新購的先生的書,翻開一頁,上面赫然寫着:我們極容易變成奴隸,而且變了之後,還萬分喜歡。這樣的句子沉重地壓着我的心。我不禁要問先生:難道我也是奴隸麼?這個問題很幼稚,卻是我不得不問的。先生並不回答,我代他自己解答了。

先生,您在這裏屹然不動,我不知您是否看見了您身後中國人的命運。如您所言,我們歡歡喜喜地做了某種機械教條的奴隸。這段日子説長不長,説短不短,可是夠艱苦的。我們不喜歡過這種日子,便掙扎出來了,過了10年無所傍依的生活,思考自己,思考人生那是個什麼都發問的年代,出了很多詩人,現在都死了人終究不是靠問題活着。現在活下來的人們很少發問,也很少信仰;沒有誰定什麼奴隸規則,也沒有人甘心為另一個人奉獻生命。可是我為什麼覺得這樣的矛盾呢?

先生,我不知道自己是甘願過無所傍依的孤獨生活,還是像現在大多數的人們一樣活着。在我看來,他們終究還是奴隸啊!不是某個人的奴隸,不是某種信仰或主義的奴隸,而是自己的奴隸,金錢或政治的奴隸,社會的奴隸。他們終不能衝破自身的束縛,肯把生命用於自身以外的什麼用途;他們終不能衝破社會的束縛,肯按自己夢想的方式活着。可鄙可悲的人啊!

他們不懂得愛,愛的對象是別人選定的、有前途的、體面的、英俊漂亮的…他們不懂得生活,生活的方式也是別人選定的,要掙錢掙面子穿大家都羨慕的衣服……我不想做這樣的人,不想重複奴隸的生活。

可是如您所言,不當奴隸的生活是艱難的。世界上大多數問題都沒有答案,可能使我保持住自己獨立的大概也只有提這些沒有答案的問題了。無數前人都問過這些問題,我又有什麼特別?問這些問題的人,大多數後來都不再問了,不少人問後得不到答案便自殺了,極少數將之堅持一生後死去了。將問題懸擱、圓通自然如雲如鶴的,古往今來又有幾人?參破了人生之奧祕,那是禪,是道,是宗教,我又如何能把自己變成另一種信仰的奴隸?

我自問自答,近於澹狂。先生無言,依然是凝重的眼神,不為權臣與金光所染,不為清澈的雨水所動,如碑如石。

一隻毛毛蟲落在了先生頭上,順肩膀滾落下來。我忽然心中一動,不由微笑了。何必對銅像發問呢?生命自有其存在之必然。縱然卑微如毛蟲,朝生夕死,也能在陽光雨露中翻滾。於是,我離開了先生的銅像。

行出數10步,驀然回首,先生正望着我。

《燈下漫筆》讀後感5

魯迅先生無疑是一個很受人尊敬的文學前輩,從很小的時候就經常聽到老師介紹很多魯迅先生的事蹟,上學時也學過不少魯迅先生的文字,但是那些無一例外都是一些適合學生讀的文字罷……《燈下漫筆》卻是有一種令人仔細思考的魅力。

文章先是以貨幣的交換引出了奴隸這個詞語,在魯迅先生看來,數千年來,中華大地上的普通老百姓就是存在兩種時代,一種是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另一種是暫時坐穩了奴隸的時代。這無疑給予我巨大的衝擊,在以往的學習中,書中總是竭力的在宣傳中華的歷史如何燦爛,盛世之下的百姓如何安居樂業,而魯迅先生的兩句話直接血腥的撕開了中國幾千年來所謂的學者們悄然編制的遮羞布……

接着魯迅先生更是直接抨擊了所謂的中國文明,其言:所謂中國的文明者,其實不過是安排給闊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席。所謂中國者,不過是安排這人肉的筵席的廚房。不知道而讚頌者是可恕的,否則,此輩當得永遠的詛咒!

我不知道那些編織着遮羞布的學者們看着這鋒利的言辭會有什麼想法,但是現在書本中卻是盡是讚頌之言,不知是不知者還是知者不言?

細細想來,那些編纂了歷史的學者們也盡都是一些闊人吧,他們享用着着筵席卻看不到那人肉的悲慘,其實那所謂的燦爛文化,也不過都是那些統治者,那些士族大家們的文化吧,而中華真正的文化,何時真切的傳入百姓家?就算是現在,還有些老人家不識字,不會寫字吧,那麼整個中華的文化就不如説是中華闊人們的文化罷……

當你撕開統治者們精心編纂的大幕,露出下面累累屍骨,又有幾人會為那屍骨而哭喪?更何況我們現在不正是那大幕下的屍骨?在我們慢慢老去,我們的後人又會不會記得我們曾經為這精美的大幕畫上一筆鮮紅的印記!

魯迅先生將中國的百姓比作是奴隸,又何嘗不是怒其不爭?得過且過,偏安一隅是刻在中國人骨子裏的性子。想做奴隸而做不得,何等的悲哀。暫時坐穩了奴隸,何等的悲涼。

誠然,魯迅先生所處的時代是一個黑暗的時代,在時代的背景下,魯迅先生的大多數文章都是帶着些悲切,帶着些吶喊的,但恰恰是那黑暗的時代所作出的,劃出黎明的吶喊才是最應該令人思考的。

我們有沒有被安逸的生活腐蝕了內心,暫時坐穩了這奴隸,等待着一個闊人來享用這人肉做出來的筵席?我們有沒有迷失在璀璨的歷史,而忘記了在那璀璨之下,有多少奴隸默默的奉獻了人肉,來供養着血腥的筵席……

《燈下漫筆》讀後感6

總有一些文章讓人振聾發聵,深入人心,就像一把尖刀直刺到我們的骨髓裏,抵達靈魂深處,讓我們難受痛苦,也讓我們深思醒悟。讀魯迅《燈下漫筆》就有這種感覺,這一次魯迅先生將矛頭直指中國歷史的本質以及國民的奴性人格,思想深刻,入木三分。

魯迅從袁世凱復闢鈔票貶值一事作為契機,引發議論“我們極容易變成奴隸,而且變了之後,還萬分喜歡”,也由此對國民的奴性(包括自己的)作出了深刻的剖析和嚴厲的批判。

在階級社會的幾千年的歷史中,百姓向來只是會勞動會説話的工具,沒有任何“人”的價值可言。“將人不當人”,本來是奴隸主、封建地主和資本家對待被剝削者的行為準則,在兵荒馬亂的戰爭年月,甚至還產生“亂離人,不及太平犬”的歎息,這就説明人的價值更低於牛馬,不如豬狗了。換言之,如果人的價值等於牛馬,則應該心悦誠服,謳歌恭頌太平的盛世了。

但是,魯迅的一句“中國人向來就沒有爭到過‘人’的價格,至多不過是奴隸,到現在還是如此,然而下於奴隸的時候,確是數見不鮮的”,道破了中國人幾千年的生存狀態,露出了中國人病態心理的本質,把一批中國人心安地作奴隸的嘴臉放大在人們的面前。究其源頭就在於國民的奴性人格,習慣了當牛做馬的日子,即便不是奴隸也得成為奴隸。

中國人的奴性從何而來?是來自中國幾千年來根深蒂固的“等級制”,是來自古代所謂的明君、聖賢、大儒之徒和現在的學者、教育家長期的思想侵犯,殘酷的“等級制”,長期的思想教化,使得中國的百姓安於現狀,愚昧麻木,逆來順受,奴性思想在中國人的頭腦中早已生根。正是因為厭惡國民的那種麻木、不言反抗的奴性心理,所以魯迅選擇了筆伐,想要通過這種無奈而悲憤述説去喚醒渾渾噩噩的國人。但是魯迅也意識到這樣做還不夠,還需要青年“創造這中國歷史上未曾有過的第三樣時代”

文章的第二部分是以一個日本人的隨筆《北京的魅力》作為開頭,道明瞭中國固有文明的本質“所謂中國的文明者,其實不過是安排給闊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謂中國者,其實不過是安排這人肉的筵宴的廚房”。

在這種生存環境下,中國人是爭取不到人的價值,人的尊嚴和人的地位的。“於是大小無數的人肉的筵宴,即從有文明以來一直排到現在,人們就在這會場中吃人,被吃,以兇人的愚妄的歡呼,將悲慘的弱者的呼號遮掩,更不消説女人和孩子。”在這“吃”與“被吃”的循環中,中國人不斷在自己製造的等級制度、禮教中被吞噬、被扼殺,現在還要被自己“盛宴”款待的西洋人掠奪、侵殺。

看着“這人肉的筵宴現在還排着,有許多人還想一直排下去”,魯迅先生最終吐露心聲,呼籲青年“掃蕩這些食人者,掀掉這筵席,毀壞這廚房”。讓矇昧無知的心靈獲得重生,在革命先行者的引導下,拋卻奴性,重拾尊嚴,這正是希望所在呀!

在文章第一、二部分的結尾,魯迅都對青年人寄予了厚望,希望中國青年人正視國情,拋除奴性,驅除韃虜,建立民主國家,建立一個把人當“人”的新世界。

《燈下漫筆》讀後感7

讀先生的《燈下漫筆》,以至於眼中噙淚。偉人並不只與時代相關,其見識往往超越時代,而至有不朽的意義。那時“漫筆”所表達的含義,於今何嘗不是!

使愚氓和土匪做了主人,並不能使他們變得文明和仁善,而成了遍天下的土匪和愚氓。所謂顛倒乾坤、改天換地,不過是顛倒黑白、混淆是非、愚弄孩子而已。

先生説中國的歷史只有兩種時代,“一,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二,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這一種循環,也就是‘先儒’之所謂“一治一亂”“而創造這中國歷史上未曾有過的第三樣時代,則是現在的青年的使命! ”今天怎樣了呢?這第三樣的時代仍未見創造出來,眼見的仍然是專橫跋扈奢靡腐化的統治階級和沉默的順從的國民。並且國民的遭遇在許多方面比起以往的時代有過之而無不及。

而先生死後,又有誰洞悉古今,為人民、為公正的思想而仗義呢?為改變國民千古的劣根性或者説奴性而鞠躬盡瘁呢?時代懷念先生,時代需要先生這樣的人出現。世上是沒有神的,人們信仰的只是思想。有誰又會建立崇高而正確的思想使人信仰呢?或許建立崇高而正確的思想並不為使人信仰,而是照亮人們心靈,作為人類精神的營養,使人不惑而已。而這建立的責任,便在有文化和修養的、不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冷靜淡定的、有先生一樣氣概格局和骨頭的新的作家的身上。

一個民族的文化,可以形成一個民族的氣質。願那些可以不朽的的國學的精粹以及先生所提倡的國民性,可以成為中華民族的氣質。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mjmn7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