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讀《家》有感(通用15篇)

讀《家》有感(通用15篇)

當閲讀完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家》有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家》有感1

在那個黑暗的年代,封建禮教真是可以“吃人”了。而《家》的誕生,則是為這黑暗點亮了一盞燈。

一個封建大家庭的陰暗在巴金筆下展露無疑,最終的衰敗更是為人們敲響了警鐘。高價的興盛,在這一座大宅子中處處可以感受得到,如此多的下人,如此美的庭院,如此富裕的生活與街頭貧窮的人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高老太爺的專橫冷酷更是成為了高家的象徵。

在讀《家》時,我時常因高老太爺的專橫而感到憤恨。然而更令我氣憤的是覺新的軟弱。他的懦夫形象總是浮現在我的眼前。凡事逆來順受,委曲求全的他,讓我難以忍受。但全書中我最愛的也是覺新這個形象。他雖懦弱,但內心又十分渴望衝破禁錮他的牢籠。他受到新思想的薰染,也陷入了痛苦的掙扎。我恨他,是因為他自己的逆來順受造成了他與梅的悲劇、而他在得知這段姻緣即將被長輩的無理扼殺後,他居然沒有反抗,而是大哭一場與瑞珏完婚。

我時常在想,假如當初覺新選擇反抗,那日後時不時就不會造成梅和瑞珏兩個女人的悲劇?我愛他,是因為他在反覆掙扎後最終選擇了幫助覺慧逃離家庭。也許他最後的醒悟換不回他深愛的兩個女人的性命,但卻為這黑暗的道路上增添了一縷微光。

而覺民與覺慧,這兩個新青年則是這本書中最大的亮點,特別是覺慧,這個雖然幼稚但是勇於同黑暗勢力鬥爭的好青年,勇於衝破封建的束縛,依然與丫頭鳴鳳相愛,在經歷了鳴鳳生命的消逝後,他更加下定決心要離開這個封建的黑暗家庭。而他的敢於抗爭,堅持抗爭也讓他最終取得了勝利。覺民與琴的愛情最終戰勝了封建勢力,高老太爺也在臨終前成全了他們的婚姻。覺民和覺慧都象徵着“五四”時期我國覺醒的年輕人,是他們讓我相信只要敢於同惡勢力抗爭,就一定能取得勝利!但他們並不是完美的鬥士,也跨不過階級的鴻溝,忘不了主人與奴才之間的差距。

沒有什麼抗爭能取得絕對的勝利,但巴金的《家》絕對是一部可以同封建勢力進行鬥爭的作品。巴金根據自身的生長環境,將自己的思想融入這部作品中,塑造出了與自己十分相像的覺慧這一形象。巴金説,覺慧並不完全是他,但確實和他有相似之處。我相信,巴金身上一定有着和覺慧一樣,敢於同惡勢力的精神,否則,《家》也就不會誕生甚至被每個時代的人所喜愛。

《家》給予那個年代的,是有力的衝擊和發人深省的忠告。這無疑為當時那個黑暗的年代點亮了一盞燈。而它現在,也仍以它特有的方式,為人們在黑暗中點亮一盞燈。

讀《家》有感2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完美的家。

家,是靈魂棲息的港口,是心靈停泊的港灣;是我們在風雨中的思念,是冰冷痛苦後的温暖。在那裏你可以毫不掩飾地表現自己,真實情感可以與家人分享,不需要再看誰眼色。

家對於不同的人來説,都有着不同的定義。對歸家的遊子,家是最可靠的港灣;對尚幼的孩子,家是最温暖的小窩;對忙碌的公司職員,家是可以尋求慰籍的地方。家不是財富堆砌起來的空間,它一定是包含着情,一份血濃於水的親情。但是在讀了巴金筆下的《家》後,卻讓我對於“家”有了不同的定義和感受。

《家》,中國作家巴金的長篇小説,《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原篇名為《激流》。“家”和“激流”看似是兩個完全不相關的概念,但在高府裏,激流卻是在裏頭流淌着的。

《家》中主要寫了三個迷茫的青年,覺新,覺民,覺慧。他們成長在戰火紛飛的年代,卻渴望着真正的自由。

大哥覺新,由於他處在長房長孫的位置,因此,為維護這個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他凡事都採取“不抵抗主義”。他與他的梅表妹有一段美好的戀情,但是在這個封建大家庭裏,婚姻大事是不由得他們做主的。他的父親為他做了親,他沒有反抗,有的只是默默地接受父親為他安排的一切。雖然他的內心十分痛苦,但他不敢説一個“不”字。而後他與妻子瑞鈺成了親。祖父死後,陳姨太以“血光之災”為由,不許瑞鈺在家生孩子,叫覺新送她到城外去,結果封建迷信吞噬了她的生命。而在這之前,他的梅表妹也因為他,鬱鬱寡歡而死。然而對於這一切悲劇的發生,他無力反抗,甘願繼續痛苦地過着“舊式”的生活。在這個家中,他是懦弱的任人操縱的木人,他曾經流淚向弟弟妹妹説過他在家中的無奈,可到長輩面前,他又是那個屈從“孝順”的好孩子。他的生命裏似乎永遠不會有反抗,他只知道一味地服從,忍耐。最終,他失掉了所有的幸福。他只能守着空空的軀殼,孤獨的悵望着世界。

二哥覺民,敢於同祖父對抗,甚至離家出走,是個在家中的逆子,是弟弟覺慧眼中的英雄。他擁有進步思想,但有時不堅定,處在守舊與進步之間,然而,就是這樣,他憑自己的力量,得到大哥和三弟的幫助,贏得了琴表妹——一個進步的、充滿自信的新女性的青睞,可以説,覺民是《家》中最幸運的一個了。

三弟覺慧,似乎是個平和的人,卻有着旁人不易察覺的痛苦與無奈,他雖不懦弱,卻也不敢與祖父對抗,十分地矛盾。因為現實的殘酷,他眼睜睜地看着心愛的婢女鳴鳳拒婚自盡,只有讓夢去洗刷他的痛苦……面對虛假的人和物,他實在無法忍受,無法忍受下去,最終選擇孤身前往上海。

《家》還重點描寫了幾個有着不幸遭遇的女子形象——梅、鳴鳳和瑞珏。這三個女子雖然性格不同——梅憂鬱,瑞珏賢慧,鳴鳳善良卻柔中有剛。她們的社會地位也不同,但她們的悲劇結局卻是相同的。作品通過對這幾位女子悲劇遭遇的描寫,進一步控訴了封建禮教以及封建道德對弱小、無辜人民的壓榨。

這樣厚的書,我剛開始閲讀時,覺得有些枯燥,畢竟故事發展很平淡。但最後合上書時,我的心情卻久久不能平靜。裏面的故事,若是落在我的頭上,我肯定不會有勇氣像覺慧那樣離開。他是值得讚歎的。

我覺得,覺新是這部小説裏塑造得最成功的一個人物。為維護這個四世界同堂大家庭的“和睦相處”,他凡事都採取“不抵抗主義”,逆來順受,委曲求全。覺新身上雖然有着很嚴重的舊觀念的束縛。但同時,他又是一個接受了新思想薰染的人,也同情受壓制的青年。總之,覺新是一個有着“雙重性格”的悲劇人物,被寫得血肉飽滿,個性鮮明。

在那個年代,《家》是一部思想深刻的現實主義力作,深深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面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會和家族制度的腐敗與黑暗,控訴和揭示了大家族和舊禮教、舊道德的罪惡以及吃人本質。同時,作品還以極大的激情歌頌了青年知識分子的覺醒。

這種覺醒,也適用於現在的青年。無論何時,我們都要保持反抗精神,與腐敗對抗。

讀《家》有感3

讀完巴金的《家》後,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好比在嚴冬裏往身上澆了一盆熱水,好比在炎夏中赤腳逛街,心中一直有股勁頭在不停的上升,上升。書中形成鮮明對比的兩個人物,同時也是兄弟兩覺新和覺慧,他們雖然出生在同一家庭,但是兩人的思想完全不同。覺新更多相關範文>>

讀完巴金的《家》後,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好比在嚴冬裏往身上澆了一盆熱水,好比在炎夏中赤腳逛街,心中一直有股勁頭在不停的上升,上升。書中形成鮮明對比的兩個人物,同時也是兄弟兩——覺新和覺慧,他們雖然出生在同一家庭,但是兩人的思想完全不同。覺新的“作輯主義”和“不反抗主義”使我義憤填膺;覺慧的初生牛犢不怕虎,追求自己的理想,使人感到一點欣慰。

因為懦弱,因為封建禮教的傳統舊思想,斷送了覺新這個有為的,年輕的生命。覺新雖然有過嚮往“五四運動新潮”的影響,但是在封建家庭的“孝”道的感染下,在全家的封建思想的帶動中,他放棄了,他不敢説“不”字。當父親決定用抓鬮的方法決定婚姻時,他默認了;當家人要讓瑞鈺到城外生孩子是,他更默認了……當他意識到家庭的腐敗,正想追求自己的理想時,梅卻在憂鬱中死去。不久,覺慧又離家出走,這不僅沒使他放飛夢想,卻讓他在腐敗的家庭中更加討好每一個人,更加小心翼翼。因為他在懦弱中更加懦弱。

相反,覺慧這個封建禮教叛徒,這個膽大妄為的青年卻在不平中走向光明的大上海。離開了這個關着他18年的恐怕的籠子。

正因為有了覺慧,才使這個生氣沉沉的大家庭中帶來了一絲朝氣,一股清風。“無論如何,我不,跟他們一樣,我要走自己的路,甚至於踏着他們的屍首,我也要向前去。”這是覺慧對封建禮教,對就制度發出的一聲警告;“我們是青年,不是畸人,不是愚人,應當把自己的幸福爭過來!”這句話證明了覺慧追求自己理想,是個熱血沸騰的青年。雖然他沒有和鳴鳳結合,雖然他努力的想把腐朽的家庭變朝氣,但是他失敗了,而他在失敗中選擇了離開和放棄,去追尋自己的理想。

許多人在譴責與猶豫中一直沒有正確的選擇。可你要知道“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説去吧!”只要堅持自己正確的理想,不要管別人是如何指責,相信自己,向勝利之門衝啊!

,

讀《家》有感4

你們認識毛偉鵬嗎?他就是江蘇省“百名美德少年”之一。他肩上挑着一個家,這個家在他的步伐中,不斷充實着新的內容。

他的媽媽是在他勉強記事時走的,父親連自己混口飯吃都難,奶奶更是老弱多病,可他從不怨天尤人,爸爸奶奶挑不動這個家,他來挑!這種精神是多麼的可貴。他還做人不忘本,學會了感恩。一天,他的鄰居“駝背”奶奶在雨中大聲哭喊,偉鵬趕忙冒雨趕了過去。原來,“駝背”奶奶家的房頂漏水了,家中已是水流成河了。他隨即搬來梯子爬上房頂,雨水模糊了他的眼睛,他就用手抹一下,十分鐘、二十分鐘、半個小時過去了,房頂終於修補好了,可偉鵬身上也全濕透了。看到這裏,我的眼睛濕潤了,心裏想:這麼多年來,偉鵬一直把“駝背”奶奶當做自己的親奶奶,像照顧自己的親奶奶一樣對待她,這是多麼不容易啊!我一定要向他學習。

毛偉鵬上了中學,成為了學校的重點培養對象,他有着一顆感恩的心,同學的腿受傷了,他不厭其煩地背同學上下樓;雨天誰忘記帶雨傘了,他就送同學回家。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給我勇氣和自信……,做人不能忘本,要學會感恩。”我把這句話作為我的座右銘。

讀《家》有感5

美國人類學家本尼迪克特用“菊與刀”來形容日本的民族性,而德川家康就是日本歷史上那在刀尖上盛開得最燦爛的一朵菊。

這本書裏有讓人淨化浮躁心靈的力量,既有男人文韜武略的人生歷程,又細膩的刻畫了不同女人命運的沉浮起落,陰與陽的共同存在,讓這種無聲的力量更體現出了生命的智慧。

忍耐不是怯懦,更不是屈服,只有巨人才知道什麼是忍耐,似勾踐戰敗後,甘心當敵人的奴隸,韓信被流氓強迫從褲襠下爬過去,他默然接受,這種縮回拳頭式的忍耐,一個人如果不夠堅強,就絕對無法忍受。

讀歷史、品權謀、學商道。金融危機、來勢洶洶,以史為鑑,立於不敗!想立於不敗就以德川的忍耐掌控金融漩渦的沉浮;用戰場的謀略贏取低迷市場的完勝。

“等待!”這是一個奧祕--卑屈的懦夫用它遮羞,堅強的巨人把它作為跳板。家康的歷程,值得細品,日本的崛起,值得借鑑。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是悲壯的,但歷史上多少政治領袖往往寧為瓦全,忍人所不能忍的民族,一定復興。

厭煩了那種艱澀的文字和怪異的節奏,討厭被大量的心理描寫和繁亂的人物關係給弄得迷茫暈眩,這裏能給你最緊湊的情節、最通俗易懂的語言凝鍊。

很慶幸能閲讀此書,因為一位友人的介紹,讓我頓悟生活的珍貴,而不能再迷惘下去,時間不等人,鬥志會消逝,請站起來,勇敢地面對一切,抵禦一切,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説去吧!

讀《家》有感6

情感是人們對客觀事物所產生的心理與態度上的.反映,《小音樂家揚科》。人們在與任何事物的接觸中,總是會產生多種多樣的情感。列寧指出:“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對於真理的追求。”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説:“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些論述,都説明了情感的作用。教學活動是具有強烈情感因素的行為。特別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重視情感因素,利用情感的作用強化教學效果是十分重要的。

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着各類型的情感因素。蘇聯教育家贊可夫把教學過程中的情感分為智力情感,即學生對智力活動的熱情,興趣、自信、厭惡、消極、迷惑、懼怕等情緒;道德情感,即學生對事物的是非善惡表現出來的喜歡、追求、接納、反對、牴觸等情緒;審美情感,即學生對事物的美醜所產生迷戀、欣賞、嚮往、害怕、逃避、厭惡等情緒。上述這些情感因素,在教學過程中所產生的影響是綜合的。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調動和利用情感因素的作用,有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和感情素質,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增加對於所教內容的理解,從而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在教學中教師應當怎樣調動和利用情感因素呢?

一、要善於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

對於小學教學來説,學生課堂情緒明顯地影響着他們的學習效果。我曾利用識字課進行過簡單的試驗,試驗結果表明,當教師採用嚴肅的神志、嚴厲的語調進行教學,對學生的答問錯誤和書寫錯誤不斷評點時,學生學習精神壓抑,識字能力大大降低。如果教師教學態度和藹,用啟發式進行教學,則學生學習積極性高,發言踴躍,答問連貫,記憶力提高,識字能力也大大提高。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善於使學生的情感保持在對學習充滿熱情的狀態之下。讓學生知、情、意、行各方面生動活潑地協調於學習過程中,這樣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成果。

要創設和諧的教學環境,使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情緒。教師首先要有正確的教學觀。其次教師要力求在課堂上形成師生相互信任,喜愛的親近關係。例如:兒童的情感往往是比較膚淺的。他們往往只根據人的衣着打扮、動作表情來評價一個人,也常常為了很平常的鼓勵而高度興奮,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小音樂家揚科》》。因此有經驗的教師,往往十分注意自己的衣着言行。在上課之前帶着微笑迎接每個學生入座。並以期待的目光與每個學生接觸。有的教師喜歡用簡短的開場白來吸引學生注意。改善他們的學習情緒。在教學中有的教師還善於掌握教學節奏,有張有弛使學生的情感始終圍繞着教學中心,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二要配合教學過程,調動學生的情感投入所學內容中去。

語文教材,往往具有很強的感染力。為學生展現了豐富多彩的情感世界。教師如果在教學中能充分利用情感因素,使學生在情感上與課文的情感產生共鳴,就會大大促進教學效果的提高。如教《十里長街送總理》這課,課前教師在教室前方黑板上掛上一幀披着黑紗的周總理像。上課後,小錄音機放出哀樂,教師進行課文範讀。這時,學生完全被強烈的悲痛氣氛籠罩,含着淚花上完課,教學效果很好。再如我教《八隻小貓》,課文中有這麼一段話:

“八隻小貓雖然各自有獨立的神態,但它們又是一個相互關心的集體。有時可以看出誰是它們的隊長,誰最調皮,誰的行動引起大夥的注意總之,一種擺法,是一個童話擺弄這些,孩子們比我有辦法,也比我認真。八隻小貓真的成了和他們共思想,共行動的好朋友。”課文深深地打動着孩子們的心。我抓住“擺弄這些,孩子們比我有辦法也比我認真”這句話鼓勵學生“擺弄”這八隻貓,編寫新童話。孩子們熱情地投入這個工作,都想比一比誰擺的故事好。於是一篇篇趣味橫溢的作文交上來了。有的孩子寫了一篇童話,還要再寫一篇。這樣孩子們的創造性、想像力、思維力都充分地調動起來。

孩子們遇到剌激後,情感變化無常。這是兒童情感上的一個特點棗易變性。根據兒童這個特點,教學中採取靈活多變的形式進行情感培養也是很重要的。一次,我在上作文課,講的是怎樣觀察和想像。課上一半,窗外傳進了隆隆聲,一架直升飛機掠屋而過。孩子們的注意力被吸引了,飛機過後再想繼續上課,可飛機又來了。原來,它在上空打圈。我想這時如果硬要孩子壓制好奇心理,定下心學習是不可能的。於是我順勢讓孩子們走出教室到走廊上觀察直升飛機,邊觀察邊指導學生觀察的方法。飛機盤旋圈之後飛走了。我就利用剛才所見繼續跟學生議論。接下來寫一篇觀察日記《直升飛機》。打這以後,孩子們對觀察產生了興趣,對寫作文不但不怕,還挺感興趣。

再以《小音樂家揚科》為例。這是一篇悲劇性的文章。作者運用藝術的力

讀《家》有感7

在讀完《家》這本書之後,最讓我記憶深刻的人物是大哥覺新。

覺新他是一個生活在封建紳士大家庭中,他一邊接受着學校裏面的新知識,一邊聽從長輩們的話,接受封建舊思想。他為人懦弱,畏首畏尾,但又有孝心。可以説他就是一種矛盾體,就連他的三弟覺慧都説:“我無法理解一個人竟然可以一邊接受新思想,另一邊卻按着封建思想做事。”

覺新的懦弱與沒有主見還體現在他與梅明明互相喜歡,可是由於長輩給他謀了一門親事,他們沒有在一起,而覺新他竟然都不敢向長輩提出反對或説出自己的想法。就像一個布偶一樣,任憑長輩肆意擺佈不做任何反抗。唯一有一點反抗的行為就是喝酒、打牌和看戲,讓自己不那麼痛苦,來證明自己還活着。

不過説回來,這一切他都是有苦衷的,作為家中長子理應擔起重擔孝敬長輩維持生計。所以他不得不放下過去在學校所熱愛的化學,放下自己的新思想,把自我封閉起來,成為長輩眼中的“孝子”。當他的二弟也因婚事困擾最後離家出走的時候,他痛苦不已。當他的三弟責怪他不肯去幫他的二弟説情時更是雪上加霜,其實他已經努力地突破了內心的封鎖,嘗試着去找長輩説情,結果老太爺卻狠狠地罵了他一頓。左邊是封建家庭的壓迫,右邊是兄弟情義,這些都在擠壓這個可憐的人,讓他承受這些痛苦。當長輩去世時身為長子的他又不得不用他羸弱的身子去撐着整個家。

覺新他是一個很矛盾的人,他十分可憐,讓人同情他的遭遇,同時又十分可恨,讓人恨他的沒有主見。正如魯迅先生所説:“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人也不少,心裏懷着希望,卻冷眼看待這個世界,也不努力,每天像行屍走肉一般的活着。但是我希望他們不要成為像覺新一樣的人,我希望他們敢於衝出現狀,就算物質方面不行,但精神一定要衝出現狀,找到自我。

讀《家》有感8

吃過晚飯,收拾好碗筷。正準備到樓下去散散步,傾盆大雨就直瀉而下,只好呆在家裏。因為不能看電視和玩電腦,所以感到很無趣,就順手拿起桌上的《讀者》翻看了起來,正好翻到第36頁。文章叫做《送給沃爾特一家的聖誕花籃》。

內容是這樣子:只是個孩子的作者,他與妹妹特別希望在自己10歲那年的聖誕節能夠收到禮物。但這種願望是奢侈的,因為,那時他們家裏沒有錢,生活非常拮据。就在這麼困苦的情況下,作者的母親卻用一直攢下的錢買了一籃裝滿食物的籃子,並把籃子送給沃爾特一家。這個舉動使作者很不理解,要知道,自己家也不富裕。可母親的回答是:“只要我們每個人都多點兒奉獻精神就行了,這樣別人也會拿東西作為回報的。”後來,作者與他的妹妹都收到了彼此想要的禮物。

讀完整篇短文之後,發現作者並不是像題目寫的一樣,完全講的是送給沃爾特一家的禮物故事。而是借用聖誕節送禮物這件事向我們講述了一個道理:做人要懂得分享。我們所擁有的一切都是上帝恩賜給我們的,不論是誰給予誰,這都無關緊要。只要我們始終保持一顆善良的心。

其實我發現分享真的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因為我的身上也發生過類似的事。我這人平時挺大方的,但對於零食方面卻有一些小氣,生怕這些美味被人吃了。有一次上學,我拿了一包青豆放在書包,在課間休息時裝備吃掉,卻被好朋友發現了。為了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我在她的手心放了一些豆子。她津津有味地吃完,順手從口袋裏拿出一塊巧克力給我。拿着巧克力,我頓時覺得與他人分享很快樂。

真的!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感覺非常棒!

讀《家》有感9

今天,老師在閲讀課上給我們讀了三個故事,分別是:馥華,朱恩漢,胡繼汕。我印象最深的是馥華。

她是一個很堅強的小女生,媽媽去世了,爸爸卧病在牀,奶奶身體也不太好。她一個人肩挑起全家的重擔,而她才只有11、12歲。有一次,奶奶生病了,爸爸老毛病也犯了,她一個人騎着三輪車把他們送到了醫院。小馥華又要上學又要照顧爸爸和奶奶,忙裏忙外。過了很長的時間,小馥華的爸爸才醒了過來,很幸運的是奶奶也可以回家了。爸爸和奶奶都很欣慰有這麼一個好女兒、好孫女。

這篇故事我聽完以後令我很感動,小馥華跟我們一樣大,卻要幹着我們從未錯過的事,而我們卻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她不僅要照顧爸爸和奶奶,最重要的是她還要上學,身邊又沒有媽媽的疼愛和關心,她小小的身子揹負着多大的重擔!

希望馥華可以一直這樣堅持下去。馥華,我看好你哦!

讀《家》有感10

在暑假裏我讀了一本叫做《動物發明家》的書,在讀書過程我不僅實踐了還有許多感悟。

初讀此書,看着這個題目便有疑惑,什麼叫做動物發明家?發明家不是我們人嗎,難道動物也會發明東西嗎?

懷着滿腹的疑惑,我津津有味的讀完了這本書,原來動物不是真的會發明,但是他們身上奇特的功能產生了發明。我們人類根據動物的一些特徵從而經過構思發明了一些可用於我們生活的東西。

比如科學家們通過蝙蝠發明了雷達,用烏賊發明了火箭,萊特兄弟通過蜻蜓的飛行原理髮明瞭飛機,用狗發明了電子警犬,幫助警察進行偵緝壞人……還有許許多多的發明,簡直不可羅列出來。而一切都是通過動物們而創造出來的。

看來,我們人類的生活與大自然是息息相關的,那些動物就是我們人類的老師。所以為了發明創造,我們應該多去大自然裏走一走。通過我們一雙敏鋭的眼睛,捕捉到大自然傳遞給我們的信息,再經過大腦的思考將無形的信息變成可以看見的發明,更好的用於我們人類的生活。

看得越來越有勁,我喜歡思考《人體內的時鐘》。故事裏説在我們的大腦裏的下丘腦中有一小串神經細胞。這個細胞會控制人類生活的節奏,如果遭到破壞,我們就會分不清白天和黑夜,生活完全會亂套。不過我不敢相信有這樣的神奇,得通過驗證證明書中説的結論。

媽媽是一名醫生。書上説可以通過嬰兒的睡眠,心臟跳動的頻率和體温變化來證明。我就央求媽媽通過同事讓我看了一份關於剛剛出生的嬰兒的生存情況。

我發現從三個出生日期相近的嬰兒來看,他們白天睡覺和夜晚睡覺的習慣,竟然在3個星期以後才會形成。證明了這一點,在六個星期後,三個嬰兒心臟跳動的頻率和體温變化竟然開始有了節奏。看來這一點完全被證明了,我們生命的活動是有節奏感的。那麼我猜想如果我生病感冒了,是不是也有規律呢?我想應該也是這樣的,因為媽媽説人每一次生病都是在檢驗人的機能。就像我們每天要吃早餐,中餐和晚餐,第二天,第三天也是如此,所以我們在圍着生活的規律在轉。

這下我讀了書明白了,後來知道了我們人體內有個“生物鐘”,我就拿我自己做了個實驗。從星期一開始時,每晚八點鐘睡覺,關掉鬧鐘,到我自然醒的時候,記錄下了自己的睡眠時間。一連七天,我看了記錄表,我大吃一驚,每次都在六點五十到七點十五這個時間段醒來,竟然還有兩次的時間只相差一分鐘。這太奇妙了,那一刻我相信了科學的真理,知道了任何事都有規律可循,就像我們人的睡眠也有規律。

看完了這本《動物發明家》,我受到了很大的益處,懂得了什麼事都要科學合理。我們人類的生活是離不開科學的。我們人類的偉大發明都是通過仔細觀察生物來的。所以我以後一定要多去看看小動物的一舉一動,並且多學習生物學。還有通過我的實驗,讓我的記憶更加深刻了。我明白書是要看的,但是記住了沒用,是死讀書,很快就會忘記。所以我們在讀書的時候,也要實踐,多去感悟一下發明創造的過程,畢竟真理都是讀書與實踐相結合而得來的。

讀《家》有感11

《中外藝術家故事》主要講了中國及外國眾多名人成才的故事,他們成才的經歷很值得我們學習,讓我受益匪淺。

其中我覺得“認真的米開朗琪羅”最值得我學習。米開朗琪羅是意大利著名的雕刻家、建築師,一次他全神貫注的雕刻一尊雕像,在即將告成時,一位朋友到他家來做客,欣賞他的作品,一段時間以後,朋友又來到他家,發現他還在雕刻,於是嘲笑他的動作比蝸牛還慢,作品跟上次看上去差不多,沒什麼區別。

於是米開朗琪羅説:“只有細節,才能成為完美的雕刻。”他認真的態度和對細節的追求令我折服。平時我學習總是不太認真,有時較難寫的字就記個大概,不注意裏面的細節,還有些較難的數學題,不會也不認真思考,媽媽講,不管懂還是不懂,裝明白,不求甚解;要麼聽老師講,只聽個皮毛,就認為會了,一知半解。所以學習總不是非常好,我一定要學習米開朗琪羅追求細節、追求完美的精神,我相信,我的成績一定會有大的飛躍。

讀《家》有感12

巴金先生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是尤其值得一看的。他通過對一個家族興衰的敍述,來反映當時的社會環境,有點兒與《紅樓夢》有異曲同工之妙。

那是一個臨於破曉的時代,是一個薄近黎明的社會,傳統封建與創新進步進行着抗爭。正是新舊過渡的時候,這就如同畫作中白向黑過渡時產生的灰,它不如黑白般顯明,但卻不可缺少。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高家大少爺高覺新。我認為他象徵了新舊交替時代的半個犧牲品。為什麼是半個呢?因為在《秋》的末尾並未説明覺新的最終命運,僅説“我請讀者記住他自己的那句話‘我的上進之心並未死去’”或許他會向封建屈服,又或許他能追趕上新時代,不論如何,他的上進心是熠熠生輝的,沒有讓他淪為封建的階下囚。

看到覺新的一段人生,我不禁憶起魯迅先生對於孔乙己之“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但對於覺新,我對他更多的是同情。處在那樣一個特殊時期,我不知當時的人們是否會偶覺恍惚,是否會有人念及陳子昂“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之情?前方是黑暗的未知,背後是光明的深淵,有多少人克服恐懼走向前方,又有多少人向恐懼稱臣,只能待於原地或墜落身後的無底淵?覺新就是在這新與舊、白與黑、生與死之間掙扎。他身為長子,就註定要放棄自己的夢想,去繼承家業,處理人情世故。他的老一輩都已被封建制度腐朽,同輩與年輕一輩的命運只因了那特殊的氣氛環境,覺慧、覺民、琴以及淑華、報社的同志都躋身黑暗,終究走上了新路見了光明;也有梅、大少奶、鳴鳳、淑貞、蕙被迫走向了看似光明,實則落後復古的路,面對的確是永遠的黑暗。那是一段艱難困苦的歲月,讓人想不明白,究竟過了多少個那樣的日子,一個社會才有了全新的面貌?

我敬佩覺民覺慧的勇敢上進,另一方面,覺新的忍耐與生活對他的壓迫更令我感懷。是我太感情用事,還不能夠明辨世事吧?在很多人眼中,覺新該是改革中的怯懦者的形象,可在我心中,除開那的確有的怯懦與固執外,我對覺新還懷着同情與悲憫。我見了他的幾個叔叔阿姨(文中為其阿爸阿媽)對他的恭維與為維護自己利益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見了他的作揖主義;也見了他幾次在弟弟的激勵下決心進步,卻又被塵間繁雜拖入泥潭;還有他為了維繫家族、照顧家人所受的委屈;他無數次被命運捉弄,痛失至親後在深夜失聲哽咽;他甚至連唯一的兒子海臣也失去了……世間苦難千千萬,但如覺新般接二連三地遭受厄運,人們不免為之唏噓。覺新,無數次捧起進步書籍閲覽,在剛蓄集一絲力量後,卻無奈被“打回原形”。在時間的長河中,總有驚濤拍浪打在覺新的天空,但正如詩人普希金所講“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憂鬱的日子裏需要鎮靜,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覺新的世界終將雨過天晴。最後,高家散了,各自的新生活也就此開啟。選擇新路的人解鎖了新的社會。

覺新的淚水、那一代人的淚水都會在新社會的春天裏化作汩汩溪水推動發展、孕育新生。還有那發自心底的聲音“我的上進心並未死”!

讀《家》有感13

“流浪了那麼多年,終於發現,這裏才是我唯一的家。我只想回到這個對自己是那樣熟悉那樣親切的環境裏,在和自己極為相似的人羣裏停留下來,才能夠安心地去生活,安心地去愛與被愛。”這是席慕蓉寫的,第一次讀到它,我還不能看懂太多,只覺得這段文字很美。於是,我喜歡上她的文章,買了一本《槭樹下的家》。

《槭樹下的家》是一本散文集,它描繪了一個温馨的、幸福的家庭,美好得令人羨慕。席慕蓉筆下的家,有她親手種下的樹,有細密的草叢,還有湖邊那個愛笑的短髮圓臉女孩……書中的文章,沒有氣勢磅礴,只是記下了她平淡生活中的幸福與感動,卻更為真實,更讓人有感觸。很多我們總是忽略的事情或是不起眼的東西,卻成了席慕蓉的哲學老師。

在這本書裏,我看到了離別的痛苦、成長的煩惱、現實的事與願違。這些,似乎我們都正在經歷着,並且以後必定會遇到更多。而這本書告訴我:不必畏懼,我們也可以在不完美的生活中磨礪出好的自己。我們總是在抱怨:學習壓力太大,作業太多,不斷地有煩心事。而在席慕蓉看來,回憶起這些都是美好的。所以,苦一苦,將來的陽光明媚,終會屬於你的。

席慕蓉用隻言片語記錄下了她的經歷,寫下一段段發人深省的道理,在這本書裏,我懂了很多,我想我將會像她那樣,從容地面對生活帶給我的酸甜苦辣。

讀《家》有感14

我讀了霍英東老爺爺這位慈善家的事蹟,讓我最佩服,最感動的是爺爺堅信:德行善舉是惟一不敗的投資。

霍英東是一生愛國的香港慈善家,過去數十年裏,他用做慈善的捐款超過150億港幣,在推動各地教育、醫療衞生、體育、山區扶貧等方面,做出了許多的貢獻。

當然,這些捐款活動有許多人蔘加過,但霍英東卻不一樣,在短短數年裏,他在教育事業中的捐款竟達8億3千萬,如此大的鉅款,着實讓人驚歎。我想當那些急需錢來讀書的學子收到捐款後,會是多麼地感動。

想起我自己讀四年級的時候,家裏生活非常拮据,我們一家人只有靠爸爸打零工維持生活。直到開學那天,還不夠湊齊交午餐費的錢,父母只得東拼西湊到處去借。上學不久,學校瞭解了我的情況,就用愛心人士的慈善款給我和一些生活有困難的學生交了午餐費,慈善協會 還 發給我們錄音機、新校服和新書包,其實我就讀的學校也是愛心人士捐建的希望小學,正是像霍爺爺一樣的愛心人士,讓我們這些窮苦孩子也能夠和其他孩子一樣快樂地生活在這個美麗的校園,就因為有你們,我們才能坐在這麼明亮的教室,接受着老師的知識薰陶。

除了支持教育事業,霍英東還很鍾情於他的家鄉——番禹南沙,他給自己家鄉的捐款也不遺餘力。他捐鉅款興建南沙中學,撥款支持香港大學北上南沙,他在南沙捐款興建的道路、大橋等民生項目更是不勝其數。二十多年來,在家鄉已投資建設超過40億,這個巨大的數字讓人目瞪口呆。

我很小的時候就離開自己的家鄉,如今,每每談起自己的家鄉,我總是飽含熱淚,總會忍不住想起小的時候在家附近漫山遍野的野花。家鄉並不富裕,沒有高樓大廈,沒有寬闊的大道,但那是我的家,誰不説自己家鄉好,誰又願意看到自己家鄉貧窮落後呢?看到霍英東的事蹟,我滿腔熱情,如果我長大了,我一定要回到自己的家鄉,為建設家鄉出一份力。

“我的捐款,就好比大海里的一滴水,作用很小,説不上是貢獻,就只是我的一份心意。”這是在“霍英東基金會”成立以來,霍英東回答媒體的一句話。短短的一句話,卻表達了霍英東老前輩樂善好施的品質。“生於憂患,以自強不息生就人生傳奇,逝於安樂,用赤誠贏得身前身後名。” 這是世人對他的評價。

是啊,霍英東老人,你是值得我學習而敬佩的人。每個人都有愛。但有的人只愛自己,愛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我要像霍老那樣,把愛給值得愛的人,給家鄉,給美麗可愛的世界。

讀《家》有感15

自從我學了《小音樂家揚科》這篇課文,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腦海裏一直浮現着揚科生活的種種畫面。

多麼可憐的孩子啊!揚科生在資本主義社會的一個貧窮家庭裏,他8歲就做了牧童,過着豬狗不如的生活。可是,他又是那麼酷愛音樂。他喜歡自然界的各種樂聲,也喜歡小提琴那美妙的聲音。可是,揚科只為了看一看,摸一摸地主僕人的小提琴,而兩次被毒打死去。天啊!就這麼一個小小的願望,這麼一個簡簡單單的願望都不能實現,還被打死,這是一個什麼社會呀!那裏的有錢人像冬天一樣冷,像石頭一般堅硬,我恨他們,恨他們那樣殘酷。我為揚科感到可憐,為什麼他生活在那樣的社會?我恨不的從書中把揚科帶到這兒來,讓他也像我們一樣,每天都能開心地上學、放學,快樂地,自由自在地生活,這樣,他説不定還能成為一個偉大的音樂家呢!

和揚科堅定的一直比起來,我真是太不專心了。揚科雖然準備摸小提琴那天已經知道會被打死,可是他還是堅持去摸。而我,我從10歲就開始學彈古箏了,可我一直認為彈琴是一種負擔,想盡各種辦法偷工減料:當老師不注意我的時候,我就不彈;有時我還經常去上洗手間拖延時間。我決定以後再也不這樣做了!

唉!揚科的命運真悲慘,他過的生活是那樣的窮苦,而我過的日子是那樣的幸福、快樂。我真為揚科感到悲哀呀!

標籤: 通用 有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m8g8q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