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島上書店》讀後感(通用6篇)

《島上書店》讀後感(通用6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島上書店》讀後感(通用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島上書店》讀後感(通用6篇)

《島上書店》讀後感1

去年八九月月份,一位老朋友像我推薦了這本書《島上書店》,他對此書的好評就像一張極具誘惑力的邀請函,深深地吸引着我。因為我知道他也是好讀之人,而且品味不錯,他向我極力推薦這本書,相必不是什麼凡品。

然而書到後,我僅僅翻了幾頁,便在也沒有讀下去的慾望了。而後因為某種原因,閲讀計劃也一直擱置到現在。這本書似乎並不好客,它的前篇似乎是對着所有慕名而來的人説:“這裏不歡迎你,去別處看看吧!”若不是真心喜歡閲讀的人,怕是很難完全這本一開始就充滿敵意的書。而我恰恰就是那些不喜歡閲讀的人中的一個。

後來的一些原因,使我不得不靜下心來,而最好的辦法就是鍛鍊和閲讀。它也慢慢地重新進入了我的視野,沒辦法因為原先的成見,我對它是拒絕的,但是本着再差也是就和前篇一樣的心態,我再次踏上了對它的征途。

結果我被它迷的一塌糊塗,深陷其中,無法自拔。一本好書不僅能開悟人的思想,還時常使人快樂。它確實做的不錯。

這本書讀完後,我受益良多。真正影響我最大的與其説是書的內容,到不如説是我讀它的過程。從一開始的不抱期望,到後面的驚喜不斷,使我對他的興趣越來越濃厚,這是我讀完它的根本所在。反而他開始寫的引人入勝,後面卻虎頭蛇尾,我和它的合作也多半是半途而廢,或功虧一簣,哪怕耐着性子讀完了,也多半不盡如人意。

書是這樣,人生何嘗不是如此呢。因緣而起,因喜而聚,因絕而散。倒不如因緣而起,因慕而和,因歷而鍾。

《島上書店》讀後感2

《島上書店》是一本會讓人看入迷的小説,特別是當瑪雅這個小天使出現之後,a.j的整個人生有了巨大的改變。性格的落差,前後對比是那麼鮮明。之前的他性情古怪而又自私,憤世嫉俗,讀書品味獨特,只憑自己喜歡做事,書店裏只會引進他感興趣的書,因此書店的生意並不是特別人好。他有時甚至不可理喻,所有的一切都由妻子料理,所以他並不擔心。但是當妻子不在了,他的人生好像不知道該怎麼過下去,直到那個被遺棄在書店的天使,拯救了他,其實我更希望用“禮物”這個詞,瑪雅是上帝賜給他的一件美好的禮物。

瑪雅的出現將島上的人以及島外的人聯繫起來,也將a.j與島上的人聯繫起來,小傢伙剛開始到來的時候,大家都在為此擔心,因為他連自己都照顧不好,又怎麼能照顧好一個嬰兒呢?於是那些島上的為他傳授經驗,雖然a.j並不感興趣,但是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店內的收入。成長在書店裏瑪雅的確是有所不同的,也許當初她的媽媽將她遺棄在書店是對的,起碼沒有在一個三明治店,那簡直無法想象。

《島上書店》因為書而結緣,《氈木兒》的丟失帶來了瑪雅,《遲暮花開》連接了a.j和阿米莉亞,使他們步入婚姻的殿堂,瑪雅那位投海的媽媽因為崇拜已婚的作家而“誤入歧途”,同時島上的警長與那位經受愛情創傷的老師也因書走到了一起。一個沒有書店的小島不能稱之為小島,而一個沒有書籍的世界,也不能稱之為世界,在我的世界裏,書與食物是同樣重要的存在,沒有食物活不下去,沒有書也是一樣。

喜歡《島上書店》的原因在於,我是一個比較熱愛讀書的人,對於讀書人有着不一樣的情愫,而書店老闆更是我所崇拜的,甚至還想要開一家屬於自己的書店。有人説,這本書的有些情節安排的有點刻意,而我並沒有發現,自己喜歡就行。除此之外,書店老闆也是因書結緣,志趣相投而找到了另一半,而我自己也希望自己的另一半懂書,懂我,懂生活,兩個人有共同語言。

有人説這是一個充斥着美式“心靈雞湯”的書籍,而我不那麼覺得,每個人生命中都有艱難的時刻,每一個小小的改變都可能影響一生。這是一個温情的關於愛的故事,我沒寫過書評,也不會寫,我只能説這是我的讀後感,一點點小感悟而已。

我很喜歡《島上書店》的這句話,沒有人會漫無目的的旅行,那些迷路者只是希望迷路。

每本書,都是一個世界,每個人,都有一個故事,而每個人也都可以成為一本書。

我們因為孤獨而讀書,讀書讓我們變得不再孤獨,我們並不孤獨。

《島上書店》讀後感3

沒有誰是一座孤島,但總有某個時刻你會感到孤立無援。——題記

“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最艱難的那一年,將人生變得美好而遼闊。”很雞湯的一句話,就這樣大喇喇地印在書外殼的最下方,和“陽光治癒小説”這一標籤相呼應。

讀完《島上書店》後,老實説,我並沒有太大的情感波動,沒有高興,沒有疑惑,沒有傷心,頂多有那麼些微的遺憾吧,畢竟A.J最終還是去世了。但總體來説還是平靜的,整篇小説簡短,情節還算波折,也有懸疑,但從字裏行間就是透出平靜。突然間無法理解“陽光治癒”這個詞兒,但又一想,自己確實有被治癒到,是小小的瑪雅空降小島書店的時候,她讓A.J徹底變了,變得讓人有點不可思議——温柔又傻里傻氣的,之後的收養相信也在不少讀者的意料之中,畢竟那是怎樣可愛機靈的一個小糰子啊。想象一下,頹廢、脾氣差勁、連生活都不太能自理的男人當起了糰子的奶爸,就會給人一種莫名的温暖和悸動,就像是《熊出沒》裏的光頭強和嘟嘟,還有《神偷奶爸》中的格魯和艾格尼絲。

沒有誰是一座孤島,但事實上每個人都是,至少故事的開頭給人以這種感覺。主角A.J一年前失去了妮可,他那個聰明漂亮隨和的妻子,A.J的妻姐伊斯梅和她的丈夫丹尼爾維持着一段早已崩壞的關係,警官蘭比亞斯的婚姻也不怎順利,女主人公阿米莉婭的戀情一個比一個糟糕。他們都在自己的島上孤立無援,儘管相互接觸但就是誰也拯救不了誰。

直到瑪雅出現,然後像是蝴蝶效應或者説多米諾骨牌一樣,一件件微小的事情改變了一個又一個人的人生軌跡。先是A.J和瑪雅,然後是阿米莉婭,再接着是蘭比亞斯和伊斯梅,還有一眾艾麗絲島的住民。孤島間的船隻不在了,取而代之的是更為堅固的橋樑,以A.J和瑪雅為中心,自發的建成了這一座座改變人心的橋樑。A.J讀了阿米莉婭推薦的《遲暮花開》,兩人因書相遇、相知、相愛,伊斯梅和蘭比亞斯組成了新的成功的家庭,瑪雅感受着獨特的父愛和小島書店一起成長。

好像所有的事情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好像那最艱難的一年過去了,但畢竟是“好像”,摻雜在美好中的也有不愉快,價值極高的《帖木兒》被盜,瑪雅的母親自殺,《遲暮花開》的作者的欺騙,伊斯梅和丹尼爾發生車禍,還有奪去A.J生命的癌症。有些被隱瞞,有些被發現,還有些被遺忘,但一如既往的是平靜的描寫,這或許也是《島上書店》的特殊治癒之處,淡淡地將傷害展露出來。

這真的是一本很貼近生活的書,其中的'愛情、親情、友情都類似於現實,《島上書店》中的各位有自己的工作和性格,他們會因為距離產生感情上的不自信,會因為厭倦產生婚姻上的破裂,會因為書成為朋友,會因為單純的一份好感成為一輩子的父女,也會因為不甘心偷竊。當我讀到A.J得了癌症時,第一反應是一定會有奇蹟,然而事實是一年後他走了,沒有小説的奇幻,有的只是現實露骨的殘忍,而小島書店也同時面臨了關閉的結果,這時又一個轉折,伊斯梅和蘭比亞斯繼承了小島書店,讓它繼續在艾麗絲島上生活。這不僅僅是書店的存活,更是一種精神的存活。

有人會有這樣的問題,成為《島上書店》各個人物所在孤島間的橋樑到底是什麼,是瑪雅,還是書?沒有瑪雅,小島書店不會被這麼多人光臨;但是沒有書,瑪雅的母親也不會將瑪雅放在小島書店。所以沒有絕對的回答,只能説每個人都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使孤島上架起了橋樑,而瑪雅和書都是催化劑,讓一切發生的更快。

我們,不論小孩大人,不論讀書工作,都會有孤立無援的時候,或大或小,可能是論文不過關,可能是設計遇到瓶頸,那個時候可以有抱怨,有難過,但不可以絕望,不可以覺得自己永遠是一個人,要知道我們還有父母,有朋友,以後還會有自己的家庭。“無人為孤島;一書一世界”,只要是沒有封閉自己的人,周圍再不濟也會有船隻,就像是A.J然後漸漸的也會有橋樑。人生在世,不順心之事十之八九,它不會像小説那麼美好,誰都是主角,誰又都不是主角,所以不存在傳説中的主角光環,難關不會自己消失,你不動就只能永遠蹲在原地,永遠呆在孤立無援的小島上。

挫折總會有的,但那不意味着你是一個人,你可以求助,可以害怕,但就是不能閉塞不動,不能停止交流。沒有誰是一座孤島,沒有誰不會經歷所謂的低谷,實在覺得沒有辦法的時候,試着走到橋的對面去,有時候只是一句安慰也能帶你走出黑暗。

《島上書店》讀後感4

將近三週的時間,把美國作家加·澤文的《島上書店》看完,裏面的故事情節就筆者而言,還是蠻有意思。就像書中的那句台詞:“讀小説需要在適合它的人生階段去讀。”或許我就是到了這個人生階段,讀起來才會如此有共鳴吧?

首先來説下故事情節:艾麗斯島的書店老闆A.J費克里與他的前妻妮可,是大學同學,正攻讀文學博士的A.J費克里,因前妻妮可建議,在艾麗斯島開了家書店。之後,懷有身孕的妮可在一次回島駕車途中為了避讓一頭鹿,把車開進海里。書店老闆在失去愛妻後從此一蹶不振。奈特利出版社的銷售員阿米莉婭·洛曼第一次來小島書店向書店老闆A.J費克里介紹書單推薦《遲暮花開》這本書時,書店老闆是相當地排斥。之後因書店的一本價值不菲的書《帖木兒》被盜,晚上決定書店不鎖門,以至於在書店裏發現了一位叫瑪雅的棄嬰。書店老闆A.J費克里自從收養了瑪雅當了父親後,書店老闆從喪失愛妻妮可的痛苦中走了出來,前妻姐伊斯梅做瑪雅的教母,艾麗斯島警官蘭比亞斯做瑪雅的教父。在一次小瑪雅出水痘生病時,照顧瑪雅,重新拿起了奈特利女銷售員阿米莉婭·洛曼推薦的《遲暮花開》看,並對此產生了某種共鳴,也因此,與阿米莉婭·洛曼有了共同語言,甚至為了阿米莉婭·洛曼而邀請《遲暮花開》作者利昂·弗裏德曼來艾麗斯島的小島書店舉辦圖書派對,最終書店老闆A.J費克里與阿米莉婭·洛曼有情人終成眷屬。瑪雅十四歲那年,一篇作文《海灘一日》寫的是想象自己的生母應有的樣子與生活獲得縣裏中學生作文大賽第三名。照理説,書店老闆A.J費克里有一個完美的妻子、完美的孩子、書店生意也不錯應該是個完美的結局。豈料,到這裏來了個轉折,書店老闆A.J費克里患了腦瘤,因此去世。故事的結局是,艾麗斯島的小島書店轉讓給伊斯梅與蘭比亞斯經營,而阿米莉婭·洛曼帶上瑪雅離開艾麗斯島過上新生活。

在閲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最喜歡的是莫屬書店老闆A.J費克里與奈特利女銷售員阿米莉婭·洛曼的一段愛情發展故事。引用書中一段話:因為從心底害怕自己不值得被愛,我們獨來獨往。然而就是因為獨來獨往,才讓我們以為自己不值得被愛。有一天,你不知道什麼時候,你會驅車上路。有一天,你不知道什麼時候,你會遇到他(她)。你會被愛,因為你今生第一次真正不孤單。你會選擇不再孤單下去。

《島上書店》讀後感5

《島上書店》是由美國作家、電影劇本編劇加布瑞埃拉(Gabrielle Zevin, 1977—)所創作的。她畢業於哈佛大學英美文學系,出版了八本作品。《島上書店》是她的第六本小説,在2014年獲選了美國獨立書商選書的第一名。

這本書的原作名是《The Stories Life of ry》,由此可以知道這部小説的主人公是ry。人近中年的他在一座與世隔絕的小島上經營着一家書店。但是好像幸運之神卻從未眷顧過他,最愛的妻子出車禍去世,書店危機,就連自己最寶貝的東西也慘遭他人盜竊。多麼不幸啊!但是命運並沒有因此就放棄了他。

一次意外ry得到了一份改變了他一生的禮物。一個可愛的小女孩被包裹住放在了書店的門口,在照顧了幾天後ry決定收養了她,並給她取名瑪雅。為了照顧瑪雅,他改變了自己的固有想法。原本對於書本的類型的堅持還有對於小島居民讀書視野的偏見,他從來不會去進一些他不喜歡的書。但是為了瑪雅,他進了許多適合小孩子的讀物。不僅如此,他的脾氣想法也隨着這個可愛的小女孩發生了變化。這也為他後來打開自己的心房,愛上了出版社女業務員阿米莉亞打下來基礎,阿米莉亞也成為了他最後一任妻子。

這位書店老闆去世的妻子説過一句話“一個地方如果沒有一家書店,就算不上一個地方”。這也是為什麼A.J Fikry一直堅持把書店辦下去的原因。雖然因為他的我行我素、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別人的行為也導致了並沒有多少人喜歡他,但是我認為這只是因為他最愛的妻子去世了,他的內心已經變成了一座荒島,也就不在意別人的看法了而已。有時候想想也許瑪雅就是妻子派過來拯救他,拯救這家標誌着地方的搖搖欲墜的書店吧。

書店門廊上掛着一個褪色的招牌,上面寫着“沒有誰是一座孤島,每本書都是一個世界”。其實這也是我最開始選擇看這本書的原因。那段時間我感覺內心非常孤獨,不快樂,儘管我的身邊每天都圍繞着很多的人,但是總感覺沒有人能夠真正懂我內心的想法。所以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書店老闆因為太愛自己的妻子,在妻子去世後,酣酒出現幻覺,對着妻子的幻覺説話的時候,我是很能夠理解他當時的內心的孤獨的。身邊的人不明白你,沒有人真正能夠去聆聽你的內心真的是很孤獨的。

看完書後,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要想生活過得好一點,你就要接受不一樣的事物,改變自己固有的思考模式,勇敢地打開自己讓別人看到,從而去了解你。當然啦!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如過你對這本書有興趣的話,也推薦給你喲!

《島上書店》讀後感6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色彩的世界。但自己的心靈究竟是哪一種色彩?是燃燒着憤怒的紅色?還是渴求愛情但又柔弱的粉色?是充滿希望和彈性的橄欖綠?還是充滿焦慮和急躁不安的黃色?是不斷逃避當下現實的紫色,還是……

我渴望自己是洋溢着平靜安樂的藍色!所以我一直在努力,向理想中的自己靠近。

《島上書店》如期讀完,一本很温情、很理想、很感人的書籍。主人翁的故事有點悽美,但給我更多的印象是感人、甚至治癒,像一盆濃而不膩的心靈雞湯。

主人翁書店的老闆A.J,因痛失愛妻而開始沉淪、醉酒、邋遢、疏於書店的管理,甚至因此丟失了家中價值不菲的珍本書。就在人生極低潮的階段,一個棄嬰的到來喚醒了他對生活的再度熱情。對女兒的愛讓孤僻、古怪的他變得温暖、柔和。“一旦一個人在乎一件事,就發現自己不得不開始在乎一切事。”因為女兒,他與周圍的人和事也逐漸地密切交往和熱絡起來。他不再是沉浸於自己世界的書呆子,他成了一個合格的父親,一個願意與人交往,分享的書店老闆。這就是愛的力量,愛,豐富和改着生活,讓平凡的生命變得豐潤而遼闊。

愛與被愛應該是書中最感動我的所在。

閲讀《島上書店》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因 為它具備有趣又動人的故事,真實感人的情感,優美活潑的語言,以及多元豐富的內涵。

但其實,這又是一本過度理想化的書籍。文中,書被賦予了至高無上的地位。比如人與人的交流是閲讀會,人與人的相愛也是因為讀書,所有情感的起落興衰,所有劇情的轉折跌宕,背後都站着一本書。這在現實生活中,應該只能是童話般的存在。就像每個人心中的某些夢想,也許,永遠只能夢一般的存在。

但無論書中的故事如何,閲讀都始終是一件讓人愉悦的事情。每讀一本書,便會多一份關於生活的體驗;我們讀過的每一本書,都將讓我們的生命趨於豐富,堅持下來,將會擁有感動人心的巨大力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lkrm8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