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教育漫話的讀後感(通用5篇)

教育漫話的讀後感(通用5篇)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育漫話的讀後感(通用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育漫話的讀後感(通用5篇)

教育漫話的讀後感1

古語有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作為一名小學教師,面對的孩子們都是一張張嶄新的純真的白紙,我覺得自己有義務來啟迪他們,讓孩子們不論是思想還是身體都要健康成長。我從約翰·洛克的這本經典名著《教育漫話》中得到了很多教育的新靈感,他將孩子們的教育分成了體育、德育和智育三個方面,這樣的三個分類我們並不意外,可是這樣的排序卻別有深意。

洛克在書中首先談到的是體育,實際談的便是健康教育。在中國的教育裏,我們很少會將體育排在第一位,在我們的思維裏,教師的主要職責便是傳授知識,至於體育,就適可而止了。我接着讀了下去,洛克的觀點是“健康之精神寓於健康之身體”。他圍繞着如何保持兒童的健康,從温暖、游泳、空氣、衣服、飲食、睡眠、藥物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講述,他將忍耐勞苦作為身體健康的標準。

其次,洛克所談到的是德育,道德品質應該是在兒童時期形成的,這會影響孩子們的一生。然而,正如他所説的“教育上難於做到而又具有一部分目標的是德行”,在我們的固化思維裏,孩子們犯了錯,我們會習慣性地為他們遮掩,總會認為他們還是孩子,長大就好了。而洛克在書中所講的,卻完全相反,他認為我們應當在孩子們精神最纖弱,最容易支配的時候教導他們,讓他們從小便遵守規矩,服從理性,以免長大以後難於糾正。

在洛克先生的書中,他是將智育排在最末一位的,相比於品質,學問是最不重要的。在這一部分裏,他首先便提醒我們“應該極力注意,決不可把讀書當做他的一種任務,也不可讓他把讀書看成一種工作”。孩子們若是為了完成任務而讀書,長期下去會磨滅他們的求知慾望,機械的學習是無用的。我們應該引導孩子們把學習當做一種遊戲、消遣,一種做了別的事情之後的獎勵,而不是讓孩子們把學習當做厭煩的事情。

讀到這裏,我不禁反思中國的教育,我們也會教導孩子要吃苦耐勞,可也只是口頭上的教育。“這節體育課上數學”,在我們兒時便從我們的老師口中聽到過類似的話,如今我們又將同樣的話説給我們的學生。究其根本,是因為作為教師,我們總會有些急功近利的思想,總想讓孩子們一步登天。體育活動對於我們成年人來説彷彿可有可無,我們卻很少站在孩子的立場來想問題,我們總是會忘記和忽視體育對孩子們的重要性,這一點,我們應該反思和改正。

與此同時,父母們又對孩子過分溺愛和保護,我接觸的很多家長都説過類似的話:我的孩子在家裏什麼都不用做,我們也不指望他能做什麼,只要他能好好讀書就行了。在家長們的眼中,所謂的讀書便是“智育”,而體育和德育很少被提出來。在這樣的教育環境裏,在洛克書中十分簡單易行的方法,卻變得寸步難行。

不論是教師和家長總有一種思想,便是把孩子們培育成一個“能人”,或者説一個“成功人士”,而不是把孩子培養成一個“紳士”。洛克先生書中有許多話,值得我們進行深入的、細緻的揣摩。《教育漫話》這本書語言不多,其間談到的教育思想是進步的,都是值得我學習的。

教育漫話的讀後感2

真理總是樸素的,平淡的文字總會發揮實實在在的作用。洛克在《教育漫話》中像拉家常般告訴我們一些實用的教育真理,看似瑣碎的小事,實際關乎孩子一生的命運。

無論將來如何,一個人童年起擁有健康的身體是一生幸福的基礎。一個兒童要遵守幾條簡單的規則:多吸新鮮空氣,多運動,多睡眠;食物要清淡,酒類或烈性的飲料不可喝,藥物要用得極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過暖過緊,尤其是頭部和足部要涼爽,腳應習慣冷水,應與水接觸。人是自然之子,古人在運動中捕獵生存,往往健康強壯,飲食上多食植物,遺傳下來就習慣素食,雖然古人的壽命比不過現代人,可他們到死是無疾而終。現代人雖是壽命較長,但很多人最後的幾十年疾病纏身。羸弱的身體多是嬌氣的生活方式造成。幸福的人生必須以強壯的身體為基礎,否則哪來健康的精神。我們的教育審時度勢,實行體育鍛煉大課間,每天至少鍛鍊一小時,我感覺學生們的身體素質正在不斷提高。

對於學生的羞恥心和名譽,洛克説:兒童的錯誤有時不能不加以斥責,因而斥責不獨應當出之以嚴肅的、不任情的詞句,並且應當揹着別人私地裏去執行;至於兒童應受表揚的時候,則應當當着別人的面前去得到。我覺得,小學生臉面很重要,很多時候的當眾批評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反而適得其反。現在教的是三年級的孩子,明顯感到比一二年級的孩子愛要面子。想起前面有的學生私下嘀咕:老師就愛板起臉來訓斥人。我應該變換一下教育方式了,於是就在這個學期,在班內宣佈“無批評日”,得到了學生的一致響應。我提出了條件:我要大力表揚有良好行為的同學,對犯錯的同學會凝視10秒鐘,希望每個同學注意老師的眼神。這個方法真管用,以前不太與老師進行目光交流的孩子能不時地盯着老師了。這一天,有那麼幾次,我要忍不住批評學生時,會提醒全體同學:“現在犯錯誤的學生趕緊改正,要不我可忍不住了。”這樣的“無批評日”,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激起了學生的羞恥心,促進了學生情感的發展與精神的成長。

洛克在《教育漫話》中談到的很多觀點,樸素而實用,就像一輪皎潔的月亮,把柔和的光芒撒向自己的心底,使自己變得胸有成竹起來,知識是力量,智慧更是力量。

教育漫話的讀後感3

在十六世紀後半期至17世紀前半期的英國,教育問題如同宗教和政治問題一樣,被熱烈而持久的討論。而青年時期的洛克就對科學產生了十分濃厚的興趣,36歲被選入英國皇家學會。當時所有改革家都把社會有用性和貼切性作為教育改革的目標。在上述背景下,洛克提出家庭式教育模式,他主張年輕人應具有強健身體、具備一定知識、才幹且含有優雅態度,並能處理各種事務。這種教育要從德、智、體三方面着手。

洛克深入淺出的描述其教育理念,使我的眼前豁然開朗,讓我不由自主地去領悟反思。作為一名具有多年教齡的老師而言,教育已成為亙古話題,而如今洛克的一些觀點使我能重新詮釋教育的意義。一直以來認為,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也深知教育的實施對學生今後的成長和發展是終身受益的事。但談及更細緻的教育事項,卻也缺乏凝練。而約翰?洛克認為學生必須具備的品行和個性,如德行、理智、機敏、優雅、禮貌等應從小培養。下面就來探討一下教育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終身受益的優秀品質和獨特個性。

首先,一個人擁有健康的身體是一生幸福的基礎。因而,重視孩子體育的發展也是開展教育的基石,更是孩子優秀品質形成的保障。洛克在《教育漫話》中的第一句話就是:“健康之精神寓於健康之身體,這是對於人世幸福的一種簡短而充分的描繪”。他進一步指出,“我們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必須先有健康;我們要能忍耐勞苦,要能出人頭地,也必須先有強健的身體”。同時,洛克討論孩子的健康問題不是從“醫生對於有病的,身體脆弱的兒童應該怎麼辦”,而是父母對於原本健康的兒女,怎樣在不借助藥物的情況下去維護和改進它,並對父母們提出了詳實的建議。但值得注意的是,洛克並未提出有關學校體育的具體內容,這同他主張的家庭式教育理論不無關係。而如今隨着社會的發展,家長追尋的更多的物質財富的積累,教育在家庭中的角色正在轉弱,因而學校教育也顯得尤為重要。

其次,洛克把良好的道德品質視作紳士人格的靈魂,因此,在《教育漫話》中,他給予紳士的道德教育以極大的注意。洛克認為:“教育上難於做到而又具有價值的一部分目標是德行。我也認為,精神品質的培養是一個人人生教育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難的事情。因此,教育學生,你就要以理服人,假以詞色,用愛和友誼來維繫這種權威。同時藉助洛克的德育手段,如榜樣教育、文明禮貌教育、獎懲教育、寬嚴結合等。同時,洛克還告誡年輕的紳士:“大凡不能剋制自己的嗜慾,不知聽從理智的指導而摒絕目前的快樂或痛苦的糾纏的人,他就缺乏一種德行與努力的真正原則,就有流於一無所能的危險。”我認為,這個道理對我們任何人也都同樣適用。

最後,智育是洛克紳士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他認為,學問對於德行和智慧都有幫助,可作為“輔助更重要的品質之用”。在洛克看來,德行是第一位的,智育居第二位。“學問是應該有的,但是它應該居於第二位,只能作為輔助更重要的品質之用”。藉助洛克的理念,關於如何培養學生的智育,其一,讓學生明晰所學的東西一定要對未來的生活有用。這也體現了教育的實用主義。其二,針對教師而言,要懂得學生的心理,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習變為一種遊戲;學習要循序漸進,要鼓勵學生提問題,決不挫傷好奇心,並培養其動手能力。這些道理其實是我們一直接觸,放在嘴邊的。但洛克對教學的原則和方法,用大量生動的事例語言作了深入的論述,令人信服。針對學生的優秀品行養成,洛克從體育、德育、智育三方面進行闡述。而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因而對學生的品行養成的督導過程中,我們不可盲目的懲罰,應該給學生一個理由,讓他明白老師為什麼要懲罰他,應不應該懲罰他,決不能姑息遷就他。給學生一個台階,用我們的寬容與智慧扶持學生攀上成功之梯。真正讓學生明白“只有出自內心的羞恥心和不願見惡於人的畏懼心,才是一種真正的約束。”

回顧全書,我發現《教育漫話》是一本飽含哲理,又寫得深入淺出的好書,除了時代和階級所帶來的侷限外,其他思想,如對教育力量的肯定、對早期教育的重視、對父母的教育責任以及一些具體的教育工作意見,都是發人深省的。

教育漫話的讀後感4

本書於1693年問世,至今已有324年,這位作者不知長眠了多少年了,但他的教育觀念、教育方法還在被一代代的人們所使用。正如一首詩所寫,“有的人活着,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人最終都會死亡,身體髮膚生會帶來,死亦會帶去,唯一可以留下去的東西是人的思想。就像約翰洛克,雖然他已死了那麼多年,但他一直活在人們的心中,活在全世界的人心中。

本書中篇談的是兒童的道德教育問題,有幾種觀點我感悟很深。

一、早期教育

教育要趁早,孩子小的時候,是人的精神最纖弱、最容易支配之時,此時是對孩子進行良好教育的最佳時期,要讓孩子習慣性地遵守紀律,服從紀律。但我們今天的許多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任孩子妄為,對他們的行為不加管理與約束,致使長大後再想去矯正時會相當麻煩。人們習慣性在水的源頭播撒毒藥,日後親自喝到苦水時,卻又感到不解。園藝者培育盆景,在植物很小的時候就下很大的功夫對植物進行修剪、定型,才使植物按照人們喜愛的方向去發展,倘若我們在樹小的時候沒有進行處理,待它長成粗枝大葉的.,我們就無法把他培育成我們喜歡的模樣。所以早期教育很重要,那是一個人做人的根本。

二、教育兒童要用理智克服慾望

節制慾望,是造就一個自滿自得、幸福快樂的人的合適途徑。人為什麼會痛苦,是因為你的慾望太多,當你的能力配不上你的慾望時,你就會痛苦。對孩子,從小就要剋制他的慾望,要讓他明白,你得到的是適合你得到的,而不是你想要的。對於孩子要求的東西,我們要適當給予,比如孩子餓了,他如果只是説他餓了我們就要滿足他的要求,如果他點名需要啤酒或麪包時,就不能答應他,因為這是人的慾望的表現。我們必須通過對這一件件小事的控制來控制兒童的慾望。

三、尋找適合父子的恰當距離。

孩子小的時候,是最適合建立威信的時候,所以孩子小的時候要對孩子嚴格一些,讓他對你產生敬畏之心。長大了,我們反而應該越來越親切地去對待他,像朋友一樣,一起幹活一起玩樂。而現在的家庭的教育剛好是反的,在孩子小的時候對他百般溺愛,把孩子的各種壞習慣都培養起來了,長大了,又想把他們塑造成我們希望的樣子,須不知小樹苗已變成雜亂叢生、沒有方向的大樹,我們已經沒有辦法給它矯正了,因為我們錯過了培育的最佳時期。所以在家庭教育問題上,一定要儘早,而且還要找到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方法。

四、儘可能不適用鞭撻。

曾看過一篇一位老師寫的文章,他的小學和初中老師喜歡打人。小學的老師,只要你題目做不對就會打人,所以大家上課都很規矩,這位老師的教學效果非常不錯。到了初中,遇到的班主任也打人,不過是無理由的亂打,只要他喝酒喝醉了,就在班上亂打人,很多同學都受了不少冤枉打。這兩位老師的鞭撻對現在的這位老師影響很深遠。畢業了,這位老師在社會上不敢和別人打交道,對領導如同對當年的教師一樣,有畏懼心裏,所以剛進入社會那幾年,工作一直不出色。所以從長遠來看,鞭撻是起不到很好的作用的。作者也提出,鞭撻與呵斥應謹慎地予以避免,因為這種懲罰的方法,除了使兒童對於帶給他們不幸的行為產生一種羞恥與憎惡的心思以外,決不會再有別的益處。

雖然是一本古老的書,但它的思想至今都很前衞,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是因為它遵循這一種自然的規律,任時代風起雲湧,它自巋然不動。

教育漫話的讀後感5

《教育漫話》是17世紀英國偉大的教育思想家約翰。洛克撰寫的一本教育名著,它主要論述“紳士教育”。讀了《教育漫話》使我對英美等發達國家的傳統教育思想有所瞭解。這是一本飽含哲理而又寫得深入淺出、生動感人的教育學,除了時代和階級的侷限外,某些主張如對教育力量的深刻信念、對父母的教育責任和早期教育的論述等等。作品雖然寫於三百多年前,時至今日仍然有着現實意義。作為教育工作者,可以從中吸取有益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並且反思我國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洛克十分重視早期教育的關鍵作用。一是因為兒童少小時的可塑性最大。二是因為幼小時的印象“都有極重大極長遠的影響”。像水源一樣,稍加引導,“便可以把它導入他途,使河流的方向根本改變”。因此,越早教育越要謹慎從事,因為教育上的錯誤“像配錯了藥一樣”,第一次錯了,以後就難補救了。

小學兒童的可塑性也很大,因此,我們的教育應從養成教育抓起,如良好的衞生習慣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等。書中關於習慣的養成,我覺得很有可遷之處。“兒童不是用規則可以教得好的,規則總是會被他們忘掉的。你覺得他們有什麼必需做的事,你便應該利用一切機會,甚至在可能的時候創造機會,給他們一種不可缺少的練習,使它們在他們身上固定起來。這就可以使他們養成一種習慣,這種習慣一旦培養成功之後,便用不着藉助記憶,很容易地很自然地就能發生作用了。不過我在這裏有兩點要提醒的。第一,你要他們練習某種習慣,最好和顏悦色地去勸導他們,提醒他們,不可疾言厲顏色地去責備他們,好像他們是有意違犯似的。第二,還有應該注意的一件事,就是同時培養的習慣不可太多,否則花樣太多,把他們弄得頭昏眼花,反而一種都培養不成。要等某一件事情經過經常的練習,變得容易自然,他們做來不必再假回憶之後,你才可以再去培養另外一種習慣。”我覺得我們學校這方面也是這樣做的。

洛克十分注重健康教育,他認為“健康的心智寓於健康的身體”。書中他非常詳細的説明和指導了飲食、衣着、睡眠等各個方面,如:多吸新鮮空氣,要有充分的運動和睡眠,飲食要清淡……其中也有一些是不合理的,但總的來説,他是為了培養兒童儉樸的生活習慣,注重兒童身體的磨練,來造就強健的體魄。這是值得我們借鑑的,我認為洛克所説的“大多數兒童的身體都是由嬌生慣養弄壞的,或至少由此受到了損害”是有道理的。現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大多從小嬌生慣養,家長無微不至的照顧着孩子,吃得飽、穿得暖,這一切原本也是為了孩子的健康着想,卻反而使得現在的孩子身體素質越來越差。天一冷,就會有很多孩子感冒,生病。我們可以學習《教育漫話》中科學的合理的成分,培養兒童強健的體魄,讓兒童從小就鍛鍊身體,使他們將來能抵抗天氣,生活方式,生活條件等多方面的變化。

德育在洛克的教育思想中佔有根本的地位,“德行是一個人或一個紳士所應具備的首要的也是最必不可少的一種稟賦,一個人如果缺少德行,就決不可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和喜愛,甚至不可能被自己所接受或容忍”。在洛克看來,德育不僅僅是指道德品質的培養,而是指整個精神品質或人格的塑造,大致説來它包括德行、智慧、教養以及堅忍等各種美德的培養。

洛克反對溺愛放縱孩子,他認為這是最大的教育失誤。當今社會,溺愛放縱孩子這一現象越來越多的存在着。被溺愛的孩子總是哭鬧着想要得到某樣東西或做某件事,小時侯是糖、玩具,長大後就要的更多了,這時候家長才對孩子的任性感到煩惱。還有許多家長對自己孩子的錯誤行為視而不見,聽之任之,一再的放縱孩子,等小錯變為大錯才想要糾正,但為時已晚。過分的溺愛孩子,會使得孩子任性妄為,自己想怎樣就怎樣,使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有的孩子對於父母的教育完全不放在心上,甚至理直氣壯的和父母爭吵。過分的溺愛孩子,會使他們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不利於他們在同伴中的交往,進入社會後,人際關係往往比較差。父母應當做到不溺愛放縱孩子,在既嚴厲又寬鬆的環境下對兒童進行教育。

《教育漫話》這本書,給我印象較深的還有榜樣的作用,父母的榜樣作用,教師的榜樣作用,同伴的榜樣作用。在學習生活中,教師往往會在無形當中成為孩子學習的對象,尤其在幼兒園,幼兒的模仿學習能力較強,可塑性也較強,教師的榜樣作用也就更大了。作為未來的教育工作者,我們應當從現在起就不斷的自我提高,自我充實,讓自己成為一個有品德,有智慧,有修養的人。凡事以身作則,這樣才能更好的起到教師的榜樣作用。在同伴交往中,家長應該正確的引導孩子與品行端正積極向上的孩子交朋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同伴的作用是巨大的。

讀了《教育漫話》,使我對教育有了更深的認識、瞭解。我將繼續勤奮學習,為成為一個優秀的教育工作者而努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j9z7g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