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馬雲內部講話》讀後感

《馬雲內部講話》讀後感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馬雲內部講話》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馬雲內部講話》讀後感

《馬雲內部講話》讀後感1

從讀《馬雲內部講話》這本書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我自己的模式,直到事到臨頭才開始有所行動,昨晚一直看到12點,有點趕工的感覺,但是感觸還是很多的。

首先馬雲的人格魅力在全書中展露無疑,作為一個既年輕又很有實力的企業,阿里巴巴在中國和世界無疑有着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力。馬雲作為企業的掌門人,要率領這麼多精英在短時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人格魅力顯然其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具體表現為全球性的視野,豐富的專業知識,他經常給員工講互聯網的現狀和未來,互聯網對世界和中國的影響,尤其是在電子商務中的應用對於傳統商業模式的顛覆,他旗幟鮮明的高舉為中小企業服務的大旗,並不斷強調企業的三大原則:客户第一,員工第二,股東第三。在現有的我所瞭解的企業家中確實令人耳目一新。

帶好一個企業首先要做好人的工作,落到實處應該是人的思想工作。馬雲非常善於思想工作,在員工思想工作方面有很多新穎獨到的見解。他對“五年陳”員工的一番表述,不僅起到打消員工對未來的疑慮作用,還巧妙的給予員工與企業共進步的信心和力量。這樣的東西幽默風趣又非常有力量,他關於不做當年萬元户,不當暴發户的精彩演講,更是給我這樣一個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最好的警示。

其實,關於馬雲的這本書更反襯出我對這個世界正在經歷的深刻變革的麻木和無知,真的有驚出一身冷汗的感覺。隨着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阿里巴巴和馬雲正在用淘寶,支付寶等工具迅速介入我們的生活。也許,根據馬雲的佈局,這家企業很快就會變成世界500強,也許在不遠的將來,所有中國人都會因馬雲和阿里巴巴而倍感自豪……

讓我以馬雲為榜樣,沿着成功者的腳印不斷探索,不斷前進!

《馬雲內部講話》讀後感2

近日讀了《馬雲內部講話》一書。此書是將馬雲幾次精彩發言作的一個整理出版。基本上都是他在公司內部的培訓、慶祝活動等場合作得發言。讀完以後,我對兩點印象很深。

一,理念

馬雲總是教導員工要融入公司,化入公司,深刻地去認識阿里的文化。這一點,我覺得是非常重要的。當企業的員工們都有着一個共同的理念,或者説是信仰,並在工作中朝着一個共同的目標一起努力,所迸發的能量是巨大的。很多的企業,並不在意文化的培養,這是很致命的,直接導致員工沒有凝聚力。

二,引入競爭

馬雲説,淘寶拒絕壟斷。這是一種很高遠的眼光。一般的人,對待競爭者,都恨不得將他打死,永不翻身。而馬雲卻看到了競爭所帶來的益處。試想,如果沒有競爭者,哪會促進你的進步?有時候就是這樣,大家你追我趕,因競爭而精彩,因競爭而進步。由此我聯想到了今年NBA的總決賽。我也算是個老球迷了,看NBA看了十多年了。今年達拉斯小牛奪冠,諾維斯基的精彩表現使他成為全民偶像,可是,如果沒有三巨頭的囂張氣焰,沒有前幾年對手的嚴厲打擊,哪來今日的輝煌?哪裏會鑄造出現在的這個無人能防的.超級前鋒?所以説,這一點很重要,值得每個人學習,尊重自己,也尊重競爭對手。沒有他,就沒有你的進步。

喜歡馬雲,認同馬雲理念的人,可以去讀一下這本書。

《馬雲內部講話》讀後感3

感謝此次讀書活動給我們提供了這麼一本好書,很久沒有體會這樣一種易懂卻充滿智慧的勵志話語,它對一些看似簡單但卻一直沒有公式的問題,詮釋得很透徹。讓我們分享了馬雲——一個其實簡單的人,對於人生、工作和生活的一些樸素觀點,使自己在今後的道路上更加從容面對人生。從中選取三點體會共勉:

一、為使命感而戰才能做得好

馬雲提出了這麼一個觀點,很正確。我們很多時候總抱怨工作的繁忙,但還是認真負責地去做每一件事,就是因為我們一直擁有一份使命感、一種價值觀,希望自己的付出有豐碩的成果體現,希望自己能華麗綻放。聯想共青團工作的發展,可以看到,沒有老的一批團幹部,就不會有今天的團組織,沒有新一批的團幹部,就沒有團委今後的輝煌,我們都在為一個目標前進,就是為了共青團事業在我們手裏更好地傳承和發揚,也為我們更好地實現人生的價值。

二、記得保持微笑

阿里巴巴很重要的一個文化是微笑,他們的logo(標誌)就是微笑。要學會工作中保持smile,讓別人覺得我們團委的人即使很忙,還是會快樂工作,讓別人感到我們是一羣會做事會生活的人,而不是簡單的工作達人。要學會回家保持,不能把工作的煩惱帶給關心你的家人,記住這種煩惱是會傳染的,即便心情不好,也要試着嘴角上揚,保持微笑表情,這是離家一天的自己對家人最好的愛護。

三、太陽升起時買雨傘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馬雲和他的團隊在“準備”的過程中,不但“準備”了“今天”,而且還“準備”了“明天”,甚至“準備”了“後天”;他既“準備”了大家都可能會做的“準備”,還“準備”了一般人想不到及考慮不到或根本還沒有的“準備”。正是因為馬雲有別人沒有的“準備”,或者説他比別人“準備”了更多,所以他比別人想得更深更遠,所以他在別人眼裏有更多的創造和創新,所以他才獲得了比別人更多的機會和發展。聯想到人才工作,在經濟高速發展,人才競爭十分激烈的今天,我們絕對不能等靠,在做好今天人才工作的同時,需長遠考慮今後的發展方向,尋求解決辦法。如非公團建、平台建設等多方面制約人才工作的瓶徑,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決的,今天不努力爭取可能就意味着明年甚至今後幾年都會被甩在他人後面。情勢所趨,我們必須要向馬雲學習,做有“準備”的事,做有“準備”的人!

好書需要慢慢欣賞,閒暇之餘,喝杯清茶,品味佳句,與之共鳴!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gwo2y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