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定位》讀後感1500字

《定位》讀後感1500字

讀完某一作品後,你有什麼總結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定位》讀後感1500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定位》讀後感1500字

《定位》讀後感1500字1

今天明白一個道理:那些營銷的理論,什麼4P啊,4C啊,USP啊,不過是給你提供一個思維的方式,一個簡單、有效的思維方式,而不是用來背、用來炫耀的。你懂的理論再多,想問題時不曉得從哪個角度切入,仍然是兩腳書櫥一個。——實際上背書是最容易的一件事了,只要你下點功夫。我認為營銷要吃透的是三個東西:市場、心理和文化。

所謂市場,是指總體的概念,最根本的就是供需關係。心理,是指消費者的羣體或個體心理模式,“共性”的心理(即人類共有的心理模式)是心理學的研究領域;而“個性”的心理呢?就是文化了。不同文化造就不同的行為方式。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説,中國人講人情,重親情,美國人則重獨立。這就難怪跨國諮詢公司、廣告公司在中國為企業服務時會屢屢碰壁了:他們有最先進的理論,但缺乏對中國文化的瞭解。定位(Positioning):定位是你對預期客户要做的事。換句話説,你要在預期客户的頭腦裏給產品定位。基本前提:傳播過度任何理論的出現都有它的歷史性。定位理論是20世紀70年代出現的,並很快風靡全美。其時,媒體的發展使得信息量大增——“傳播過度”。市場上充斥着噪音,廣告訴求不得不從早期的“説什麼”“怎麼説”轉移到“怎樣才能有人聽你説”上面。

理論支持:

1、大腦處理信息的有限性人類的大腦不僅拒絕接受與其現有知識或經驗不符的信息,它也沒有足夠的知識或經驗來處理這些信息。……根據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喬治、米勒博士的説法,普通人的大腦無法同時出來七件以上的信息單位。這就是為什麼人們在列出必須記牢的事項時多半隻列到第七項的原因。比如:七位數的電話號碼、世界七大奇蹟……P37——產品小階梯(最多七層)當然了,最好是爭當第一。

2、大腦的“懶惰”性它喜歡把某個名字與某類特定的產品直接掛鈎。舉例來説,海飛絲=洗髮水,你要是想出幾款“海飛絲”沐浴露,“海飛絲”潤膚膏什麼的,那就等着吧,它們的銷量準不高,還能把等式變成不等式,把可憐的消費者搞混,最後就等着蠶食自己的市場份額了。

基本結論:

1、不能由此及彼。承認在已確立第一位的市場裏,你不可能推翻你的競爭對手。直接的發起進攻對你沒什麼好處。消費者一旦認同產品的“第一”地位,就會一直認同下去,除非產品本身出現了重大的問題。美國式的只要奮鬥就能成為英雄的説法在這裏不管用。當然,市場是不斷變化的,如果你從一個合適的定位切入,完全可能以“替代者”的身份搶佔市場份額——但不是直接競爭。

2、領導者的定位。要第一個進入預期客户的頭腦,讓自己的產品與預期客户產品梯子上的第一層牢牢地掛上鈎。然後保持,隨時準備攔截競爭對手。

3、跟隨者的定位。跟領導者掛上鈎,但要尋找它的空當。它“大”你就“小”,它“高價”你就“低價”;找不到空當的時候,可以給競爭對手重新定位。當然,實際的操作不是這麼簡單。

4、名字的威力。在這個傳播過度的社會裏,名字自身就有強大的威力。它是引起人們關注、自由聯想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避開“無名”陷阱,“搭便車”陷阱和“產品延伸”陷阱。

5、如何定位:你處在什麼位置上——你想擁有什麼位置——誰是你需要超過的——你有足夠的資金嗎——你能堅持下去嗎——你與你自己的地位相稱着眼的不是產品,不是品牌,不是企業形象,而是“大腦”——預期客户的大腦。

是的,這實際上是心理學而不是傳播學、營銷學的範疇。里斯和特勞特為什麼能提出這麼有影響力的理論?除了豐富的實戰經驗以外,最大的原因在於他們不是一味奉行已有的廣告理論——恰恰是不受理論的干擾,客觀地面對市場,才能從營銷的角度轉移到傳播的角度上來。傳播過度——怎樣讓消費者“不經意”地記住你的產品?——領導者理論和名字威力理論。當然啦,第一和易聯想的東西總是容易被記憶的。

《定位》讀後感1500字2

早已聽説《定位》這本書的大名,但始終沒有機會一睹其芳容。直到最近讀完這本書,我才深深被大師的觀念和論述所折服。

《定位》一書,遠非“經典“、“好書“、“過癮“這樣的形容詞所能形容,而更應該用“開創性“、“顛覆性“、“劃時代性“這樣的形容詞形容。這絕非溢美之詞,而是無數偉大的公司用實踐檢驗出來的真知與真理。

艾·里斯和傑克·特勞特兩位大師如同兩位冷靜而又戰績卓越的將軍給即將畢業的軍校學生授課,將一例例失敗的戰爭進行解析,將一場場成功的戰役進行解密,循序漸進給學生講解如何用“定位“這個新的理念、新的生產工具做到決勝總在開戰前,實現“先勝而後求戰“、

如果要給兩位大師授課的內容加個標題,我希望這堂課的標題是《我們肯定能贏》。當然,還有3個副標題,分別是“找到你的對手“、“明確你的策略“、“改變你的思維“,而這也正是這本書要向世人傳達的精髓。

1、找到你的對手

都説商場如戰爭,若論兩者的殘酷程度,商業社會的激烈競爭程度一點也不弱於戰場。但若論兩者關於“對手“的理解,商場的理解則顯著深刻於戰場。

戰場中,你的對手就是你的敵人,毫無爭議;但在商場中呢,你的對手到底是誰?難道就只是你的競爭者們嗎?

顯然不是。以傳統營銷學的觀點來看,你的對手就是你的競爭者們,你必須跟你的競爭者們大打質量戰、價格戰,唯有如此,你才能殺出一條血路,以極為激烈的慘勝贏得部分消費者的些許不可靠、不牢固、不穩定的芳心。

然而,《定位》則告訴我們,你的對手根本不是你的競爭者們,而是潛在消費者的心智,唯有進入消費者的心智,搶佔消費者的'心智高地,才能在眾多競爭者中贏得漂亮、贏得乾脆、贏得兵不血刃!

因為在這個“選擇的暴力“社會中,信息爆炸、知識爆炸已成為常態,而消費者的心智則極為有限,最多隻能為每個品類留下七個品牌空間。

當無限膨脹的選擇遇上極為有限的心智,無需贅言,決定權永遠在於消費者有限的心智。

可以説,找到你的對手是商場取勝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一步。唯有使出渾身解數進入消費者的心智,才能真正找到你的對手是誰,才能真正打贏與競爭者們的無數硬仗。

2、明確你的策略

當找到你的對手後,你的方向和目標隨即清晰,那就是如何想法設法進入消費者的心智。《定位》告訴我們商場中取得勝利有三條行之有效的策略。

第一條策略成為第一。這是進入消費者心智的捷徑,也是最有效、最簡單的策略,成為第一意味着你就是市場的領頭羊、領先者、標杆者,自然在消費者心中佔有獨一無二的心智。

第二條策略是尋找空位。當你的產品無法做到同領域內的第一時,你必須以一個跟隨者的身份採取尋找空位的策略,其核心是找到領先者的薄弱環節,然後出奇制勝,提出嶄新、獨到的理念,然後一舉攻入消費者的心智,佔有一席之地。

第三條策略是重新定位競爭對手。當你連空位都找不到時,你必須推翻之前競爭對手已經創建的心智,建立一套新的心智理念。蘋果以“這僅僅是個開始“重新定位了手機行業,五穀道場以“非油炸“重新定位了方便麪行業hellip;hellip;

應該説,這三條策略是基於產品的不同市場地位來決定的,唯有明確自身所處市場地位,才能明確商戰應該採取的競爭策略。

3、改變你的思維

商場如戰場,商場更如人生。“定位“的理念不單單改變了營銷行業,更成為一種高價值的思維模式,對公司、產品、組織、宗教、國家宣傳及個人成長、職業規劃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

掌握“定位“這樣強有力的生產工具,就真正理解了品牌的影響力,也真正理解了如何構建起堅不可摧的品牌護城河,讓對手望而興歎。

尤其在這個全民打造個人“IP“的時代,每個人都在拼命儲存自己的影響力,當學會用“定位“這個武器思考如何做到與眾不同、如何做到不可替代,那就真正懂了定位的內涵!

兩位大師的這堂課結束了,學生們似乎懂了什麼,心智、品牌、影響力、與眾不同等字眼深深烙印在他們的心中。

將來的他們,無論身處真正的戰場,還是商場、名利場、職業場,都會牢牢記住兩位大師畢業前的這堂課,更不會忘記這堂課的標題——我們肯定能贏!

《定位》讀後感1500字3

看了《定位》這本書,激發了我對過往許多企業與品牌的回想,對其中所提的概念頗為認同,最重要還是有所啟發。《定位》這本書是如此火爆,特勞特也久聞大名,而其中所闡述的觀點——定位二字,更是受到市場上許多企業的認可。

比如江南春,江南春在《搶佔心智》這本書裏,開篇就提及《定位》這本書,並表述受這本書影響非常之深,所以在做分眾傳媒時,採取了一系列與定位有關的行動。

那什麼是定位呢?

就是讓品牌在顧客的心智階梯中佔據最有利的位置,使品牌成為某個類別或某種特性的代表品牌。這樣當顧客產生相關需求時,便會將該品牌作為首選,也就是説這個品牌佔據了這個定位。

那如何定位呢?

簡單簡述,就是確定競爭對手與競爭對手的價值;而後避開競爭對手的強勢,尋覓弱勢,搶佔這一位置;接着證明自己在這個位置的可靠;最後整合各個方面,將這一定位植入顧客心智。

如果用詞語概括本書,我會濃縮三個詞:定位,心智,與品牌。因一直從事零售工作,所以對零售,對品牌,對企業的所做,都記在腦海裏,當這些彙總到一起,並定位這次激發後,就被再次喚醒。

就拿大家耳熟能詳的電器廠商舉例。

譬如,你要買豆漿機,你會想到什麼?你會決定購買什麼?

無疑,想到豆漿機,腦海中會不由自主的想到“九陽”二字,因為豆漿機與九陽僅僅相連,九陽這個品牌為佔據了“豆漿機”在用户腦海中的心智。當一個品牌名佔據了用户的心智後,無論這個用户是在線上買,還是在線下買,無論是在京東買還是在蘇寧或者國美買,用户都會極大的概率購買九陽豆漿機,而不受渠道的限制。

同樣的道理,當你要購買原汁機時,會想到韓國惠人,或者會被推薦惠人原汁機,因為這個品牌與原汁機僅僅相連。

包括電餅鐺,你會想到利仁,空調你會想到格力。無疑,這些品牌名僅僅的與這一品類相連。説道這些品牌都與這些品類相連後,還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一個品類會有許多品牌,如果僅僅是讓大家在想起這個品類後想到這個品牌,肯定還不夠,還不能足以完全打動用户,尤其在客單價較高時。比如空調這個品類,當我們想起空調後,會想到格力,但是這個品類下,既有外國的松下、大金等,又有國內的美的、海爾、創維、TCL等。這時,格力又有另外一個次佔據了用户心智——好空調,格力造。這句廣告語以及事實上的格力的品質,給與了用户格力空調質感的保證。

那這時,美的空調又是如何避開格力的優勢,來搶佔用户心智呢?

美的變頻空調,一晚一度電,佔據了用户心智,一碗一度電,無疑代表着節能,代表着省錢,於是在這個定位下,給美的空調帶來了市場的老二位置。

那海爾空調又是如何佔據用户心智呢?

海爾,售後服務就是好!這一用户心智,基本囊括了海爾的全品類,包括空調,在這個心智下,有為了圖售後安心的用户,就會購買海爾空調。而關於定位,關於心智,凡此種種,不勝枚舉。

再有品牌,我們會看到,當某一個品牌佔據到用户心智後,一旦將這個品牌擴展品類或者開創新的系列,就會出問題,所以一些企業在避免。比如雷神電腦,這個品牌是海爾出的,但是海爾生產的電器明明不與3C數碼這個品類掛鈎,於是乎,海爾沒有用海爾電腦這個名稱,而是用了雷神,這造就了雷神這個名稱的品牌效應,並搶佔了用户心智。

同樣的道理,寶潔公司更是玩品牌的大户,比如海飛絲,飄柔、潘婷等等一系列,每個品牌都佔據了用户一個心智。這種多品牌,阿里巴巴也是用的很6,比如天貓,比如淘寶網,比如支付寶,比如螞蟻金融,每個品牌都佔據用户一個心智,讓用户想到不一樣的概念。

凡此種種的例子,依然是有許多,不再贅述,定位這個詞好理解,但是做起來並不是那麼容易的。看過《定位》後,也推薦大家看下《搶佔心智》,更能形成一個系統認知。

《定位》讀後感1500字4

“定位”就是你在預期客户頭腦裏如何獨樹一幟。這在商界舉重若輕的言論,影響深遠。

綜觀這本書,第一章節傑克特勞特便根據定位的概念列出許多大公司所普遍犯的九大錯誤。這些錯誤令那些巨頭們付出了昂貴的代價,作者的意思,原本這些錯誤可以避免的,但執意所為的後果是損失慘重。如果想避免迷茫,少走彎路,想突出特色而獨樹一幟,想在市場營銷戰中獲勝,清晰定位是絕對有必要的。看吧,那些超級公司正是犯了定位模糊的錯誤,被分為九大類,讓人們吸取其中的教訓。瞧,人們心智中對你的產品的看法,對你公司的看法影響着他(她)們的行為方式。作者告戒人們要放棄改變人們心智認知的行為,最重要的是強佔預期客户頭腦並獨樹一幟。我個人甚至相信這個方法也適用於人際關係的交往。一個獨特的與終不凡氣質的人總是容易讓人記住,這是因為這個人在那個人心中形成了獨樹一幟的形象,和普通人區別開來,產生了強烈的個性。如果從改變自己的角度上來説,來一個重新定位不是非常棒嗎?但很難,人的習慣行為是很難改變的,更何況從內涵氣質上的改變。而此時我們所犯的錯誤,和一些機構臃腫,不願意隨便改變自我的企業又有什麼兩樣。所以説要想做好企業,先做好人先。企業是由人構成的。

通用汽車公司,傑克勞特勞形容二十世紀初的通用“一團遭”。很混亂的原因是品牌隨便延伸,各種牌子概念混淆不清,加上沒有價格的區隔,通用無法統一管理好眾多汽車品牌,導致,可以有巨大發展潛力的牌子發展緩慢,劣勢品牌也沒有得到很好的改良。基隆深刻理解了這樣的問題,費盡心血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塑造品牌,區隔概念,終於通用又慢慢強大起來,但很可惜他的接班總裁不管是唐納還是羅傑都走向二十世紀初所犯的嚴重錯誤,無視區隔汽車概念,甚至放棄了汽車設計的專長,同一性幾乎讓通用喘不過起來了。作者針對這些錯誤總結三大教訓,第一,警惕成功,言下之意是通用因為自大而不講定位,硬把自己一廂情願想法強加到顧客身上;第二,領導者必須封鎖競爭,美國汽車市場被日本汽車拿下,或許它的自大,忽略了競爭對手的猛烈性,沒有樹立良好品牌形象,在人們心智中獨樹一幟而失去市場;第三是,不要與前線失去聯繫,市場競爭狀態是企業必須瞭解的,忽視對手的行為而盲目行動必然付出昂貴的代價。

傑克在第四章寫關了於AT & T公司的衰落主因。AT & T進軍電腦業和有線電視領域而不主張拿下擅長的通訊行業,結果是大量資金投入卻沒有得到相應回報。試問有誰有足夠的實力去撼動IBM這樣的電腦巨人?有線電視又碰上小貝爾及定位清晰專業級的競爭對手。AT & T公司的多元化戰略失策導致錯過了很好的發展時機,對業務定位不清晰。作者得出的教訓這一是關注現實世界,強大不代表可以為所欲為,成長是有極限的。如果能重新回到AT & T公司的主業務上來,焦點聚集在自己是通訊公司的定位上來而不要再妄圖做改變人們心智的傻事。

AT & T公司衰落還不算最壞,如果從世界頂級公司到死亡,那就讓人充滿了遺憾。人們更多的是把這些現象視為極好的研究對象。數碼設備公司就是這樣的一家公司,象一到璀璨的流星。IBM同樣是數碼設備公司的強大對手,很可惜強大就會陷入傲慢,低估競爭對手,市場定位嚴重錯誤,以為迷你電腦才是主流。結果殘敗最後被康柏收購了。事實上所有的大型公司都會犯下傲慢的錯誤,以為市場是自己的可以為所欲為。市場是誰的決定權永遠在消費者手上。

從此本書中不難看出,傑克雖然列出好幾個事例來説明不同的問題,但核心問題就是定位錯誤。那些大公司總以自己認為的那樣來爭奪市場,而不考慮這些行為在消費者頭腦形成的影響,結果付出昂貴代價甚至消亡。我想我們的人生也真的需要認真考慮如何正確定位的問題。

標籤: 讀後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goxrd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