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心靈啟示錄》讀後感(通用8篇)

《心靈啟示錄》讀後感(通用8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心靈啟示錄》讀後感,歡迎閲讀與收藏。

《心靈啟示錄》讀後感(通用8篇)

《心靈啟示錄》讀後感 篇1

師愛不是給予和付出這麼簡單,它是一門藝術,是一種基於“愛學生”的教育藝術。

心理學家做過一個實驗:在一個閲覽室裏,只有一個讀者,心理學家進去,故意坐在他旁邊。多次實驗證明,沒有一個被試者能忍受一個陌生人緊挨自己坐下,他們或者很快換到遠一點的地方坐,或者很警覺地問:“你想幹什麼?”

的確,人與人之間需要保持一定的距離,每個人都需要一個使自己感到自由、放鬆的空間。保持合理的距離是必要的。很多時候我們老師的教育行為即便是出於愛和善意,也要給學生留一點心靈空間,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自尊,不要擅自闖進學生的精神領域。

有一位熱心地教師讓全班學生為班裏一位貧困學生捐款,滿以為他會十分感激。出乎意料的是,這位學生卻從此一蹶不振,和老師也開始疏遠。原因是全班都知道了他的家庭情況,讓他覺得抬不起頭。

我們常常用“無微不至”來形容教師、家長的關愛。這種關愛使他們把孩子們看成是容易受傷害的、容易受誘惑的、防範能力差的和自理能力弱的。他們恨不能把孩子們的一切置於自己的視線之內,孩子們偶爾離開他們的視線,他們就莫名其妙地恐慌。他們恨不得用自己的成功經驗和法則來指導孩子們的'一切,孩子們偶爾的逾越雷池,哪怕一星半點就會引起他們的擔憂。這樣,他們常常自覺不自覺地以“保護”的名義進入孩子的“領地”。但在孩子看來卻是一種侵犯,是一種干涉,甚至是一種屈辱。對待“入侵者”,他們輕則警告,重則反擊。相反,一旦教師和家長尊重了他們的“主權”,大家講和睦相處。如果教師和家長扞衞了他們的“主權”,大家將結成聯盟。與友邦的的盟約將被遵守,甚至其“領海”和“領空”也會向你開放。

教師對學生的尊重還要融入智慧。有時的不經意會是一種刺痛,有時的太刻意將是一種傷害;有時的忽視使學生感受到的是冷落,有時的關注在學生心存尊重不一定使孩子感受到尊重,只有愛心和智慧並重,才能使老師恰當把握尊重的尺度。

一句話結語:“你願意人怎樣待你,你也要怎樣待人。”

《心靈啟示錄》讀後感 篇2

最近讀了張仁賢主編的《心靈啟示錄》——經典教育理念案例一書,書中大量引用了一線教師的教育案例,通過故事的形式敍述,講述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故事,在這些優秀教師的筆下,這些案例故事展示了教師的智慧、才華、感情、理念和責任感,這些大師的想法和做法給我很大的啟示和幫助。

如愛心篇中的霍懋徵《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讓我感受最深,讀後心頭湧上深深的敬意和感動。 她説一個老師必須熱愛學生才能教好他們。在她的眼中,沒有教育不好或者不可教育的孩子。她愛每一個孩子,相信每個孩子都可以成才。60多年的從教生涯中,她創造出沒有讓一個孩子掉隊的教學奇蹟。沒有體罰過一個學生,沒有向一個學生動過氣……她是這麼説的,也是這麼做的。這番感人至深的話,讓我看到了一位平凡教師的`不平凡,她這種60年如一日的職業真愛非常令我敬佩。

還有孫啟明的《一種課堂,兩種結果》,尊重篇中的《從尊重做起》,真誠篇中的《用真誠架設溝通的橋樑》,激勵篇中的《改變一生的讚美》。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在這些平凡的教師身上,我看到的是最真最純最善的教育情懷和悉心呵護。他們沒有豪言壯志的口號,沒有驚心動魄的事蹟,也沒有怨天尤人的抱怨,只是用他們最平凡的行動、最真摯的愛和智慧詮釋教育的真諦。慚愧的是我們有着共同的責任和義務,但我卻不能豁達的接收每個孩子的缺點,我也不能嫻熟的、智慧的開啟每個孩子的心智,書中教師的一些教育方法雖然很平凡,卻小中見大,猶如一把開啟心靈的鑰匙,值得我學習。

《心靈啟示錄》讀後感 篇3

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想,多看一些關於教學方面的案例分析或許能對我平時的教育教學有所幫助。所以,轉了轉書店,帶回了一本《心靈啟示錄》,在平日裏慢慢品讀。首先介紹一下這本書,此書共分了五個篇章:愛心篇、尊重篇、真誠篇、激勵篇、引導篇。一個個活生生的講述把我帶入他們的故事中。在不同視角多個方面記錄了許多優秀教師在工作中的'所想、所思、所感、所悟,看過書後,才感到教書育人,這四個字沉甸甸的分量。

教育若沒有情感,沒有愛,就如同池塘沒有水。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博大如海,他包容着關心與支持,理解和友情,激勵和希冀,寬容和真誠。

每個孩子都在表達自己的喜悦、無奈與失望,而老師總能用慈愛的眼光從孩子的經歷中找到值得他們在以後的生活中珍惜和體會的哲理。我想這就是我們天天掛在嘴邊的賞識教育,但回想自己,像剛才這位老師真正做到實處了嗎?

我試着以平等的尊重和真誠的愛心去打開每個學生的心門。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張白紙,是一抹亮麗的油彩,在上面用愛心描繪,就會有全新的收穫!我想,教師,應用自己博大的愛去温暖每一位學生。教師只有熱愛學生、尊重學生,才能去精心地培養學生,只有愛得深;才能更認真、更耐心、更細心地對學生進行教育。而教育若沒有情感,沒有愛,就如同池塘沒有水。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而我願用自己的青春來捍衞這個神聖的職業!

《心靈啟示錄》讀後感 篇4

近來讀的《心靈啟示錄》給我的感觸特別深,是一部經典教育理念案例的書籍,書中大量引用了一線教師的教育案例,通過故事的形式敍述,講述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故事,在這些優秀教師的筆下,這些案例故事展示了教師的智慧、才華、感情、理念和責任感,這些大師的和做法給我很大的啟示和幫助。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自己在教學方法上的成長與不足!

《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中讓我們感受到中國的家庭教育與美國的家庭教育完全的不同。

美國家長對孩子的辦法,不給錢,不罵人。自己需要什麼,去努力,去創造,不干涉,經常讓孩子有一些小的目標,一個一個去奮鬥,去實現。如:買玩具、出去旅遊,在家裏或者勤工儉學什麼的。自己掙的錢自己支配。

當今我們中國父母教育理念,什麼事都由他們的家長代辦。現在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在無盡的呵護中長大。父母給孩子創造着最舒適的物質條件,但也在製造者世界上少有的孩子成長的惡劣環境——包辦代替、縱容遷就、孩子優先、物質優先、重知識輕品質等,尤其是中國的.部分母親,她們對子女的愛可以用蘇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話來概括——“母雞的愛”。溺愛孩子的父母,有可能成為葬送孩子美好前程的角色。在這種環境中成長的孩子,長大後在多變的社會中很難適應其中的變化。如果你想讓你的孩子成為世界上最不幸的人,最好的辦法就是對孩子百依百順。

我比較喜歡美國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 “藏起一半的愛給自己,奉獻一半的愛給子女”,這是我們在家庭教育中應該遵循的一個原則。父母的教育理念,環境影響着孩子的命運。藏起一半的愛並不是自私的行為,而是給孩子以更深沉、更理性、更科學的愛。作為父母,我們平時儘量多讀一點教育方面的書籍,與孩子共同交流成長過程中困惑,走進孩子的心靈,更多地從精神上關注支持他們。畢竟物質的需要與精神的需要都是必需的,精神的需要有時甚至高於物質的需要。

我不能説美國的教育都好,都成功,但是,他們教育孩子的很多理念都非常值得我們借鑑和參考。

《心靈啟示錄》讀後感 篇5

蘇霍姆林斯基説過:教育教學的全部奧妙就在於熱愛學生。讀了由中國輕工業出版社的叢書之一《心靈啟示錄——經典教育理念案例》之後,我想了很多,怎樣做一個好教師,一個優秀教師應該具備哪些素質,需要哪些教育的藝術?教育是一門科學,如何教書育人更是一門藝術,一個拙劣的教師和一個優秀的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有天壤之別。教育的對象是學生,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如何施展你的教育藝術來達到育人的目的,這本書以一個個優秀教師不同的親身經歷為基礎,分為五篇:愛心篇、引導篇、尊重篇、真誠篇、激勵篇,從不同的角度闡述一個教師該如何對待學生。看了這本書,我受到不少啟發,其中的一些事例讓我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原來對待學生可以是這樣的,而且也應該是這樣的,以前自己的`教學方式方法是多麼低級可笑啊。

在開篇的愛心篇中,第一個典型案例就讓我知道了教師愛心的重要性,沒有愛心就沒有教育,師愛是一種藝術,如何愛學生,這裏面講到了,愛不只是給予,要嚴在關鍵處,愛在細微中,期待也是一種愛。學生像一株株幼苗,他們的成長離不開教師的呵護,離不開愛心的傾注,愛優生容易,愛差生難,其實在教學過程中我也常常碰到這個問題,對優等生和顏悦色,對差生怒目相向,時不時要批評指責,有時還極盡挖苦的語言去羞辱他,難怪在自己手裏轉化的差生少而又少,這不是自己教育的失敗嗎?看了這本書,我知道了皮格馬利翁效應的神奇,一個老師要學會寬容學會表揚學會對差生充滿期待,學會抓住他的優點表揚他,促使其轉化,不能歧視差生,差生也有閃光之處,教育應該面向全體,不但但是其中一部分而已。師愛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作為教師更要無私地向學生奉獻自己的愛。只有愛,才能贏得愛。你愛學生,學生也會愛你。你愛教育事業,教育事業也會愛你,你才能獲得事業上的樂趣。當你在播下愛的種子的時候你必將會收穫滿園果香。

第二篇引導篇主要是講了一個教師如何在教學中啟發學生,成為點燃學生智慧的火焰,教師怎樣做到不經意間的舉手投足都是教育,課堂上如何啟發學生,教師之為教,不在全部授予,而在相機誘導,孔子也説過: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在新課程實施的今天,我們教師必須摒棄過去的滿堂灌教學方式,更多地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只是扮演一個引導者的角色。

第三篇是尊重篇,“尊重”在教育中有兩種表現:教育孩子尊重和尊重孩子的教育,如何讓學生學會尊重,就是要讓學生在尊重中感受尊重。其中有一篇《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腳》印象極深,一個截去左腳的老師的前後兩句話,讓一個沒有手的學生獲得了自信和尊重,前面一句是“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後來發現有一個學生是沒有手的時候,這位老師把這句話改為“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腳”,老師先帶頭,那個學生被感動了。這個教師是幸福的,他又治癒了一個小小的心靈。這則教育事例給我的觸動很大,如果我們每一個教師都能做到那麼細心有心,做到尊重每一個學生,那麼那些有缺陷的,無論是身體殘疾,智力缺陷,能力低弱,生活的污點,成績的缺憾都能得到老師的尊重,不再成為嘲笑的對象,這是多麼重要啊。

真誠篇中講到,真誠是心靈溝通的橋樑,教育需要真誠,師生交往不能沒有真誠,只有真誠對待學生,教師才能深入孩子的心靈,只有真誠贏得真誠,孩子的心絃才會受到觸動。教師犯了錯誤怎麼辦,是虛偽地掩飾,還是真誠地道歉,值得思考。難道我們仍然可以用一副高高在上的,以師道尊嚴的面目出現嗎?一句“孩子,對不起。”會令你的形象在孩子心目中更加高大更完美。

激勵篇中談到,經常地肯定,讚揚和賞識,會帶來孩子的自信、勇敢和創造,一味地挖苦、貶低和挫傷,會導致孩子的自卑,逃避甚至反抗,在教育中有一種賞識教育,賞識使人成功,教育也不能無視“差距”,差生更需要表揚,對他們的一句鼓勵的話,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善意的微笑,也許會對其產生極大的推動作用,甚至改變其一生。在教育中我們常常會忽視差生,“恨鐵不成鋼”,但是作為一個教育者如何履行自己的職責,如何正確對待差生是我們不容忽視的問題。所以我們教師不要吝嗇自己的表揚,多多表揚,多多鼓勵,讓優秀生更優秀,讓差生也在表揚聲中快樂成長。一個教師應該多貫徹一些先進的教育思想,用正確的教育理念來武裝自己的頭腦。

讀完這本書我掩卷長思,想到以前的一些想法做法我感到無地自容,自己多麼需要上這樣一堂課來改變自己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讓生本主義等科學理念在自己心底紮根,如何打造一個學生首先得讓自己變得更像一個老師。

《心靈啟示錄》讀後感 篇6

前不久,我閲讀了一本經典教育案例《心靈啟示錄》,其中有一篇霍懋徵老師的文章《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讀完之後,心中感受頗多。

霍懋徵老師是北師大二附小(現北京第二實驗小學)的一名特級教師,從教60餘年,她的育人方法是:“激勵、賞識、參與、期待”,激勵每一個學生上進;賞識每一個學生的才華;讓每一個學生積極參與;期待每一個學生獲得成功。她始終認為學生“人人都是才,人人都成材”。

霍老師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她對教育工作的熱愛,對學生的熱愛。而這種愛源與她的心,才成就了她今日的輝煌。當年,她的學校裏有一名叫何永山的學生,是全校出名的淘氣鬼,家長管不了,教師教不了,沒有哪個班級的老師肯要他,霍老師卻主動要求把他放到了自己的班上,並相信自己能把他教育好。因為她堅信:“愛是陽光,可以把堅冰融化;愛是春雨,能讓枯萎的小草發芽;愛是神奇,可以點石成金。”在霍老師愛的教育下,何永山成了一名優秀的學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erwjq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