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肖申克的救贖》的讀後感1500字

《肖申克的救贖》的讀後感1500字

《肖申克的救贖》是美國作家斯蒂芬·金的中篇小説,也是其代表作。收錄於小説合集《四季奇譚》中,下面是關於《肖申克的救贖》的讀後感1500字的內容,歡迎閲讀!

《肖申克的救贖》的讀後感1500字

《肖申克的救贖》的讀後感1

肖申克是一所監獄的名字,《肖申克的救贖》講述的就是發生在這所監獄的故事。對我們而言,肖申克的救贖講述的是一種生活,它把生活肢解的那麼殘酷,卻又詮釋的那麼美善。對生活而言,《肖申克的救贖》可以説是一段經歷,一個忠告,抑或一則寓言。而希望體制化的救贖則是這則寓言的關鍵詞。

監獄是怎樣一種環境,影片在最開始就給了我們殘酷的詮釋,沒有權利,沒有自由,甚至連吃飯排泄都成為了一種命令下的服從。就像是典獄長冷笑着説出的那一句話:把信仰交給上帝,把賤命交給我。所有囚犯在這裏都不過是一顆任人擺佈的棋子。影片還從多個角度向我們展示了什麼叫做絕望:混亂不堪的喧鬧,骯髒的言語,消毒粉灼燒的皮膚,黑暗中冰冷的牢房,永遠幹不完的累活與永遠糟糕的飯菜,三姐妹對安迪窮追不捨的騷擾……在這裏,時間像把利刃,割碎了每個人的夢。就像是瑞德説的那樣,希望在是很危險的東西,它會讓人瘋狂,它在這毫無用處。

然而安迪的出現卻改變了監獄的一些事情,他讓囚犯們看到了上命中本不該消失的東西。像啤酒,音樂和書籍,這些都是普通自由人的消遣,在這裏卻構成了肖申克監獄中最美妙的三個時刻。囚犯們懶散的在屋頂上喝着安迪幾乎用生命換來的啤酒,享受着温暖的午後陽光,而安迪只是坐在角落臉上露出神祕的微笑,是的,他只是想感受一下自由,哪怕一刻也好。我們還聽到了莫扎特的名曲“費加羅的婚禮”迴盪在肖申克監獄上空,數百名囚犯和獄警都佇立在廣場上,望着音樂飄來的方向,似乎忘記了人世間還有如此美妙的聲音。還有安迪經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建成了新英格蘭州最好的監獄圖書館,讓每個人都可以像自由人一樣在圖書館汲取高牆外自由的空氣。安迪對瑞德説,不要忘了在這個世界上還有可以穿透一切高牆的東西,他就在我們的內心深處,那就是希望。希望是美好的,也許是人間至善,美好的事物永遠也不會消失。人類在經歷瞭如此苦難與沉淪之後,依然能夠生存下來,只因美好永在,希望永在!

肖申克里的生活平淡如一潭死水,同樣一個世界卻被一座高牆分割成了兩種秩序。相同的是,圍牆兩邊的人都被不同的體制規範着。影片中,瑞德曾説過一段發人深省的話:這些圍牆很有趣,開始你恨它,接着你適應它,日子久了你開始依賴它,那便是被體制化了。我們依然記得那個和藹可親的圖書管理員老布魯克斯,他在監獄裏生活了五十多個年頭,垂暮之年卻被放逐出體制之外。老布在監獄裏是一個受人尊敬的老者,而在體制之外,卻是一個一無是處的老頭。對於新生活無所適從的老布最終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

每個人生來都是自由的,漸漸地,隨着時間的流逝,我們都會自然而然的融入到一種體制中去。人類需要一把生存的標尺,社會同樣需要一種遊戲規則,而這就是體制。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體制會讓大多數人感到安全、穩定。而我們人生的軌跡也恰是如此:上幼兒園是為上小學做準備,上小學是為上中學打基礎,而上中學則是為了考上一所好的大學。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一句話,不上大學,你能幹什麼呢?考大學似乎成了人生中理所應當並且順理成章的事情,而遵循於體制化的大學生則越來越多的社會所拋棄,這便是體制化的極端表現。肖申克監獄不過是一個狹小的囚禁,而外面的世界也不過是一個更為龐大的枷鎖而已。如何能保持住我們內心最純真的需求,做生命的主人而不是體制的奴隸,這些都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正如茨威格在遺言中透露的人生真諦:精神自由才是人生最大的自由。被體制束縛的我們要做肉體與精神的純粹自由人。

在充滿屈辱肖申克監獄中,熒幕上的利塔海華絲所寄予的是高牆之外對於美好生活的憧憬。安迪把她的海報貼在了牢舍的牆上,而這種欣賞並未僅僅停留在海華絲靚麗的表面。真正的逃跑者永遠在路上並且永不絕望,憑藉着海報的遮掩,安迪用了二十年的時間用一把不到八英寸的手錘挖通了一條自由之路。這是一個屬於英雄的奇蹟,就連從不相信希望的瑞德也不得不承認:有些鳥是關不住的,因為它們的每一片羽毛都散發出自由的光輝。在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安迪匍匐於五百碼長的污水管道,逃出了肖申克的高牆,獲得了新生。在安迪的意識中,生活可以歸結為一種簡單的選擇,要麼忙於生存,要麼趕着去死。而安迪選擇了生存,在我們面前的.路很多,如何選擇則是由我們的態度決定的。強者自救,勝者渡人。安迪不僅救出了自己,更救出了許多被體制化抹掉希望的人們,譬如瑞德。

影片最後的場景我們一定會為之震撼,陽光明媚的下午兩個老朋友微笑着擁抱抱在一起,而這個場景卻險些被導演剪掉。看來真正的經典的影片不是藝術,而是生活。而生活中的人們,是你,也是我!

《肖申克的救贖》的讀後感2

每看完一部偉大的,有思想高度的電影,激情澎湃之餘還有沉重之感,豐盛的重量,是電影本身所附帶的;成熟穩重的姿態,是電影本身所呈現的。

救贖,分為很多種,有身體的救贖,有思想的救贖,有靈魂的救贖。當長期被關在肖申克的人得到釋放,被強行安置進社會,他獲得了身體的救贖,但其思想,其靈魂依然被禁錮,他已經適應了牢籠,他已經被體制化,他早已與世界脱軌,顯得格格不入,被世界冷眼相待,心如死灰,失去了與現實世界的聯繫,失去了希望,也失去了活的意義,生的價值。環境巨大的反差固然時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但究其根本在於自己放棄了自己,自己否定了自己。人或者何必一定要得到全社會的認同?何必可以模仿他人?不若自己開闢出一條路,特立獨行,發掘自己的價值。生命短暫,努力去活得豐盛,活的精彩。

生活在灰暗無望,活在麻木中的人被給予了希望,給予了生活的意義,給予了精神食量,給予了前進的動力,固然他們還生活在監牢中,突然他們的內心深處是恐懼,但他們不再愚昧無知,他們的思想得到了救贖。

當安迪從臭水溝裏出來的那一刻,我彷彿看到了他靈魂的光輝,象徵着自由,熠熠生輝。但事實上,他從來都是自由的,他的靈魂始終處於自由之中。他就是那隻無法被牢籠禁錮的鳥,每一根羽毛都沾着自由的光輝。他始終都對未來充滿希望,運用自己的理智為希望鋪路,而其靈魂之自由是他走每一步的基礎。

無論是布魯克還是瑞德,他們都似孤舟,置身望不到邊際的汪洋,孤獨恐懼,渴望被約束;而安迪,他時一艘擁有導航的鉅艦,及時置身汪洋,他也會向着既定的目的地加足馬力前進,頭也不回的前進,毫不猶豫選擇前進。他深知,人,應該放眼未來,而不是執着於現在或是過去,抓着過去不放只會錯過未來。

當他被冤枉時,當他買着沉重的步伐顫巍巍走進牢籠時,他近乎抑鬱一樣地沉默,他沉默地工作,沉默地面對他人在第一天陷入的崩潰,沉默地面對獄中嚴酷粗暴的待遇,他表現的理智而冷靜,在我以為他被突如其來的打擊壓迫扭曲變形時,他終於不再沉默,而他第一次開口説話就體現出之前的沉默是在思考。他在思考自己的未來,自己活的意義何在,在忙於生存與趕着去死之間做出選擇之後,他最大限度地為未來做準備。他以雕刻來獲得更多可利用的資源,他一點一點挖出一條通向自由的洞,他利用自己的才學讓自己記者做自由人的感覺,同時他清醒的頭腦也未對感性讓步。

他憑着不滅的希望,執着得近乎倔強地寫信,儘管他人完全不抱有希望,他在邁向自由,重新做回自由人的道路上更近了一步。他即使跌落谷底也不會忘記飛翔的感覺,即使身處暗室仍嚮往美好。人的希望是人內心擁有的,無法被剝奪的美好。希望讓他不會沉迷於當下的享樂,在他人沉醉於電影減輕壓力時,他仍全身心為未來做打算,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獄中每個人都説自己是無辜的人,或許有些是真的,對於那些有罪卻自稱無辜的人,瑞德與他們相比更坦誠,反省的更深刻,對人生的定義更高一層。瑞德與安迪都是理智的人,而安迪更加勇敢積極,他敢於為未來而拼搏,而不是接受現狀,消極等待,坐以待斃。他要操控自己的人生,與命運作對。這更體現在他得知自己的確被冤枉,而無法擺脱其強加的罪過時,他並未絕望,是希望讓他更堅忍,讓他頂着窒息的壓力衝出牢籠,在風雨中自由呼吸,享受自由的陽光。

瑞德為自己的釋放做過努力,他極力表現得悔過謙卑,像面對着上帝,面對着操控它的人,吧決定權拋給對方,讓別人玩弄其命運。而他終於將一切看淡,看破了高牆,目空一切,雖被禁錮仍展現出風輕雲淡無所畏懼時他終於獲得了自由。

“改過”就是改掉過錯,好像一個人的一次錯誤就決定了此人的全部都是錯誤,把一個人全部批判,重新來過。其實不然,犯錯很正常,人人都會犯錯,既然已造成後果又如何去改寫,真正可以做的不過是認識到錯誤,清醒過來繼續前進,是“認錯”,是“悔過”,而不是“改過”。只有走上正確的軌道才會認識到過錯。

堅強的人會拯救自己,偉大的人會拯救他人。內心強大的人像一輪太陽,用自身輻射的光温暖他人,影響他人,讓他人原理黑暗,嚮往光明。

社會中總有些虛偽的人,表現的冠冕堂皇,然而在其神聖般的外表下卻是一顆腐爛的心。表象總是美好的,是始終是殘酷的。貪慾會讓人捲入滅亡的黑洞,知足才是積極地人生態度。宣揚上帝的人不一定時聖人,只不過是拿上帝來做自己的遮羞布。

不過分張揚,也不過分克制,把握好人生的度,需要有永不磨滅的希望,強大的內心,充足的知識,運用能力與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理性的態度。抓住機會,創造機會,自我救贖,救贖自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em97m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