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專業資料 >

《肖申克的救贖》讀後感_讀《肖申克的救贖》的感想作文

《肖申克的救贖》讀後感_讀《肖申克的救贖》的感想作文

《肖申克的救贖》讀後感

  一、書籍簡介

  《肖申克的救贖》是美國作家斯蒂芬·埃德温·金的中篇小説,也是其代表作。收錄於小説合集《四季奇譚》中,副標題為“春天的希望”。

《肖申克的救贖》讀後感_讀《肖申克的救贖》的感想作文

  該作講述銀行家安迪,被當作殺害妻子的兇手送上法庭。妻子的不忠、律師的奸詐、法官的誤判、獄警的兇暴、典獄長的貪心與卑鄙,將正處在而立之年的安迪一下子從人生的巔峯推向了世間地獄。而獄中發生的一系列事情迫使忍無可忍的安迪終於在一個雷電交加的夜晚,越獄而出,重獲自由。當翌日典獄長打開安迪的牢門時,發現他已不翼而飛,預感到末日來臨的典獄長在檢察人員收到安迪投寄的罪證之前,自殺。

  監獄作為故事背景帶有寓意性,以安迪、典獄長、獄警和囚犯們所構成的這個世界,本身就是錯謬、混亂的。安迪是一個無罪的好人,卻被關進監獄接受改造。肖申克的幾任典獄長沒有一個是清白的,但他們卻在那裏頤指氣使,教化訓導着無罪的安迪。在這樣一個錯謬、黑白顛倒的世界,現代派作家筆下的人物通常會自甘墮落或精神崩潰,而斯蒂芬·金塑造的安迪卻像一隻浴火後重生的火鳳凰,健康自信地飛出了煉獄的火坑。這樣的結果同樣寄託着作者要使荒原上的人們堅守善良人性並“振奮”起來的創作主旨。

-------------------------------------------------------------------------------------------------

  二、內容簡介

  小説的背景是20世紀30年代,那時,“美國的政治腐敗已經遲到了商人面前”,甚至波及到了監獄。故事中,年輕的銀行家安迪因為妻子和她的情人被殺而被判無期徒刑,由於監獄的腐敗,他在真相即將大白的情況下仍然得不到昭雪,反而在肖申克監獄飽受了各種精神上和肉體上的摧殘。然而,安迪並沒有被多舛的命運毀掉,他經過20多年水滴石穿般地不懈挖掘,終於在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從500碼長的污糞管道中爬出,重獲自由,在墨西哥海邊過上了自由人的生活。

-------------------------------------------------------------------------------------------------

  三、作者簡介

  斯蒂芬·金(Stephen King),1947年9月出生於美國緬因州一貧困家庭。在州立大學學習英國文學。畢業後因工資菲薄而走上寫作之路。70年代中期聲名漸起,被《紐約時報》譽為“現代恐怖小説大師”。

  自80年代至90年代以來,歷年的美國暢銷書排行榜,他的小説總是名列榜首,久居不下。他是當今世界上讀者最多、聲名最大的美國小説家。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成為好萊塢製片商的搶手貨。1979年,在他32歲時,成為全世界作家中首屈一指的億萬富翁。今天,他的每部作品的版税,均逾千萬美金之巨。

  斯蒂芬·金的作品,超越於傳統的恐怖小説。他不靠具體的意象來獲得恐怖效果,而是通過對事件氣氛的營造來震懾讀者。

-------------------------------------------------------------------------------------------------

  四、《肖申克的救贖》讀後感25篇

  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肖申克的救贖》500字到1500字的讀後感25篇,因為內容比較多,大家可以採用“Ctrl+F”查找自己想要的內容。

  第1篇:《肖申克的救贖》讀後感500字

  讓我最印象深刻的是主人公安迪排除萬難爬出排污管道,脱離監獄重新獲得自由,在那一刻,雨水沖刷的不只是身上的污水,也是真正的內心得到重生的喜悦。一顆嚮往自由的心靈,永不泯滅的希望的昇華。

  其中還有幾個畫面都印證了自由的美好,救贖二字我想就是由此得來吧。

  其一:安迪敢於出頭利用自己所學幫獄警逃税成功,他的要求是為他的夥伴們來幾瓶啤酒,喝着冰鎮的啤酒享受着屋頂午後的陽光,這個畫面簡直美極了,讓人一瞬間忘卻了他們是被判終身監禁的牢犯。

  其二:通過自身的優勢,混進了圖書館,還是為獄警們做些逃税的事,同時由於他的堅持實現了擴建圖書館,有一段是安迪播放音樂的鏡頭,獄友們聽到音樂臉上的驚喜安迪臉上的安詳,彷彿是在自家小院欣賞一般。

  其三:安迪他收了一個獄友學生認字,從最簡單的字母教起,並最終通過考試,這些都是最好的救贖。

  監刑期滿,老布和瑞德出獄後的兩種人生形成鮮明的對比,老布就像影片中所説的體制化 一開始我是不懂,看着看着就是説被規範化,上個廁所就要報告,不報告他難受甚至不習慣,這樣的人生沒有了自我,就像機器一樣,沒有目標漫無目的,最終他選擇了不歸路來釋放自己的靈魂。瑞德被釋放一開始也是如此,但是安迪給了他很好的生活目標“希望”安迪在給瑞德的信中寫到:“希望是好事,也許是人間至善,美好的事物永遠不會消失!”

  第2篇:《肖申克的救贖》讀後感800字

  首先還是要介紹一下這個故事的主要情節,小説的背景是上個世紀30年代,年輕的銀行家安迪因為妻子和她的情人被殺而被錯判為無期徒刑,在肖申克監獄,飽受了各種精神和肉體上的摧殘。但是,安迪並沒有向命運低頭,經過20多年的不懈挖掘,終於在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從500碼的污水管道中爬了出來,獲得了新生。

  在看書之前,我看了作者斯蒂芬·金的簡介,沒想到他是一個恐怖小説作者,我就在想書中營造的氛圍,應該會比電影中黑暗很多,不過和看完電影一樣,我的心靈依然受到了震撼,肖申克的恐怖之處也許也只有像斯蒂芬·金這樣的恐怖小説家才能表現出來,從來沒有一間監獄能讓我們這樣害怕。作者筆下的肖申克就是一個泯滅人性的場所,監獄裏的暗無天日讓裏邊的每一個人都制度化了,不管是誰,在他剛進入肖申克的時候,都不會把自己和這座監獄扯上關係,可是,一年,兩年,三年……在不知不覺中,它磨去了人的稜角,磨滅了曾經的夢想,讓你從恐懼慢慢變成依賴,正如德瑞所説,“起先你也許厭惡它,後來也許會喜歡它,再後來你也許會離不開它,這就叫體制化。”聽着有一種心酸,也有一種無奈。

  但是我還是能感受到的還這個故事中透出來的生命的光輝。那就是安迪,安迪在監獄中是獨特的,他的獨特帶着一種生機,同時也帶着一種無名的光亮,作者給他定義為希望。其中有兩件事,更讓我完全的感受到了這種生命的希望。一次是安迪把自己鎖在房間裏用監獄的廣播播放了音樂,對於監獄裏的人們來説,音樂就是他們唯一還剩的精神享受,單純卻意義非凡;還有一次是在一個春天的早晨,幾個人修完房頂之後,吹着風,沐浴着陽光,喝着啤酒,這種事情是絕對不會在肖申克發生的,但是安迪用他的聰敏做到了。看到這我是多麼感動,安迪在用他的行動給他的朋友們帶來了一種希望,一種積極向上。可以説這兩次行為是一種靈魂的吶喊,雖然孱弱,但是頑強,他是安迪對肖申克,對生命的不屈服。

  連安迪的朋友們都不相信自由的存在,他們也許會覺得他偉大,但是不會相信他能夠獲得他們都不抱希望的自由。然而,安迪最終逃跑了,逃向了他的自由之路。比起自由,三百米的污水管道算什麼,風雨之後的天空,是多麼美麗。只要希望還在,你就還擁有一切。

  第3篇:《肖申克的救贖》讀後感1000字

  《肖申克的救贖》是美國作家斯蒂芬·金的代表作。該作品用第一人稱“我”的視角講述銀行家安迪因為被法官誤判謀殺妻子和她的情夫而入獄的故事。安迪來到了肖申克監獄後遭遇了一系列精神和肉體上的摧殘和折磨。然而,安迪並沒有被磨難所折服,他用了二十年的時間在監獄的牆上挖出了一條暗道。最後在一個普通的晚上,從暗道爬了出來。他從肖申克監獄中逃了出來,重獲了自由,並且在墨西哥以一個新的身份開啟了嶄新的人生。

  在這部小説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安迪。安迪的入獄給黑暗的肖申克監獄帶來了一絲陽光。安迪是一個具有獨特的人性光輝和魅力的人物形象。他沉默寡言,但在那沉默寡言的外表下,隱藏着一顆永不妥協的、永不放棄的心。

  剛開始,在監獄裏,安迪敢於同惡勢力作鬥爭。面對“三姊妹”的不斷侵擾,他即使孤軍奮戰,被打的滿身傷痕,也不放棄自己的原則。後來,他在監獄圖書館工資時,提出了想要擴張圖書館的請求,連典獄長都認為這是無稽之談。但是他十多年來持之以恆的堅持給州議會寫信,最後夢想成真,為圖書館爭取到了資金,把肖申克監獄的圖書館擴充成新英格蘭地區最好的圖書館。安迪用自己的知識教獄卒們逃税,幫典獄長洗錢,從而得到了典獄長的重用,為自己爭取到了一些較好的待遇,如自己一間房間,這是安迪能夠逃出去的重要的一個因素。安迪利用自己獨居一室的待遇在自己的房間裏的牆壁上挖洞。一天天,一年年的慢慢挖洞,且沒讓任何人知道。他用了二十六的時間挖暗道,最後在1975年的一個夜晚逃出了監獄,完成了對自己的救贖。

  安迪在肖申克中待了二十幾年,在這段時間裏,他受盡了各種折磨。但是,他並沒有太多的怨恨,而是平靜地接受了這一切,獄前獄後的巨大的生活落差也並沒有使他精神崩潰,焦慮不安,而是極其冷靜地面對眼前的一切。他表現出了超於尋常的理性、平靜和忍耐。是理想的信念支持着他平靜地面對這一切,也正是因為這一份信念的支持,他向“我”購買了一個需要挖六百年才能挖挖出一個洞的小錐子,表面上是用來磨石,但實際上他用小錘子挖出了一條通往自由的道路。

  在監獄期間,他意外得知事情的真相,即指知道了殺死他妻子和她的情夫,並嫁禍給他的真正凶手。他努力過,向典獄長申請重審案件,召回找回真正的兇手,還他清白,讓他得以清白的堂堂正正的從監獄裏出去。但這一切是徒勞的。典獄長不肯見他,不肯理會他所説的言語,典獄長並非是不信,而是出於某種原因而選擇忽略安迪的請求,甚至將知道真相的唯一證人從肖申克監獄調到了其他的監獄。在這段期間,我想安迪內心是崩潰的吧,但我想這也是他堅定從按暗道裏逃出來的信念的一個重要原因吧。

  在體制化的監獄中,安迪是一個異類,因為他有理想有毅力,艱苦的環境並沒有使他屈服,他就像一些鳥一樣,天生就是關不住的,天生就嚮往自由。

  我們要想安迪一樣,做一個有理想,有希望,有追求的人。正如同小説中安迪所説的一樣:“‘希望’是個好東西,也許是世間最好的東西,好東西永遠不會消逝的。”

  第4篇:《肖申克的救贖》讀後感1500字

  你是否看過這部電影或者這本小説?反正我是看了這部小説,看完內心無比激動,感覺熱血沸騰!抽時間還是想把電影再看一遍的。

  這本書是寫故事的筆者雷德講述男主安迪在肖生克監獄所發生的一個故事。安迪是最年輕的銀行副總裁執事,然而他的老婆出軌了,然後在他醉酒的當晚他的老婆與情人死於他殺,所有的指證都指向安迪,可想而知,他含冤入獄!在最年輕有為的時候,蒙冤入獄,他沒有放棄自我。在獄中受到“姊妹”的欺辱,他冒死也奮力反抗、絕不屈服。他又是那樣的聰明,他有一副好頭腦,他曾經的工作經歷幫助他在獄中展示了他的才能。

  在一次修葺獄中房頂時,聽到獄警們的談話,獄警哈力對於手中所得意外財要納税的抱怨,他不顧生命安危直言了他的想法,幫助了獄警無需納税而完整的得到了那筆財產,也幫所有修葺牢獄的獄友獲得了三瓶來自最摳獄警哈力的啤酒的獎勵。從此他的名聲傳開,最終監獄警官讓他來幫助這個監獄。他在圖書館服役,幫助獄友們學習,擴建了圖書館,申請更多的圖書來慰藉想讀書的獄友。

  某天在一個新來的獄友那裏聽到了自己被謀殺的妻子和情夫的事,是獄中另一個人入室偷竊而被他所殺,他耐不住了,他找到監獄長希望能夠重新申訴,然而自私的監獄長因為自己的私心而把那個殺人犯調離了肖生克監獄,並把安迪禁閉了二十天。

  在這二十天裏,他是無比的冷靜。這讓他更堅定了自己要逃離這個監獄的想法。在這裏提一句故事的前面,安迪是個石頭迷,在剛入獄不久時,他找到萬能的雷德,幫他買了一把槽石器,打磨自己喜歡的石頭,後來他買來性感美女的海報想掛在牆上,在敲訂海報的過程中,意外的發現監獄的牆壁很鬆弛,於是這個鑿牆逃走的計劃開始了,只是監獄長的冷漠與自私讓他更堅定了他的目標,長髮27年的隱忍,他做到了!最終他不動聲色的逃離了肖生克監獄。

  有些鳥兒是註定不會被關在牢籠裏的,它們的每一片羽毛都閃耀着自由的光輝。安迪就是這樣的人。他對雷德説:記住,“希望”是個好東西,也許是時間最好的東西,好東西是永遠也不會消逝的!誠然沒錯,安迪就是擁有這個好東西,從不放棄內心所想,不隨波逐流而得到救贖的。

  監獄中的大多數人,尤其是被判了無期的人,他們活着是沒有任何希望的。而希望在監獄是很危險的東西,它會讓人發瘋。不是沒有其他人嘗試逃離過,偶有兩個逃離成功的也不過是運氣好罷了,而安迪不一樣,安迪是在眾目睽睽之下沉穩祕密的實行着。他是一個善良、温暖、堅定的人,他堅持給州議員寫信要求擴建監獄裏的圖書館,幫助獄友們獲得更多的書本學習等等…他無時無刻都散發着一種力量,他是活着的。在監獄裏待久了的人,往往也都習慣了這裏甚至不願意離開。就像很多“姊妹”出去以後,真的就成為了異性戀者,就像上一個圖書管理員,離開時竟不知所措…

  這世界從來不缺積極向上的人,然而,真正有靈魂的人卻是極少的。安迪就是這樣一個人,他依靠着希望與信念,27年裏摸爬滾打,最終獲得了自由。不僅僅安迪個人獲得了自由,也影響了敍述者雷德。在生命能看到終點的時候,雷德也最終走向了人生正軌。

  強者自救,聖者渡人。

  心若是牢籠,處處為牢籠,自由不在外面,而在於內心。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上帝。如果你自己都放棄了自己,還有誰會救你?每個人都在忙,不是忙着生,就是忙着死。忙着追逐名利的你,忙着柴米油鹽醬醋茶的你,有沒有經常停下來想一想:你的大腦,是不是已經被體制化了?你的上帝在哪裏?

  最後,想把書中一句經典的句子送給自己:重要的事往往最難以啟齒,因為語言會縮小其重要性;要讓素昧平生的人在意你生命的美好事物,原本就不易。

  人生歸納為一種簡單的選擇:不是忙着生,就是忙着死。既然來人間走一遭,你且好好的生着,待到老去,再安靜的,少留遺憾的死吧!沒有什麼值得你畏畏縮縮,你只需要大膽的去開始,盡你所能的去完成好,就夠了!

  願你的人生少一些遺憾,多一些充實!

  第5篇:《肖申克的救贖》讀後感

  如果你受誣陷而鋃鐺入獄,你會怎麼做?是默默地接受命運,還是奮起抗爭,或者是越獄?在一所罪惡的監獄,有一個蒙冤的人,一顆不屈的心,一個智慧的頭腦,最終打開了一個通往自由的洞。

  事情發生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銀行家安迪,被陷害殺死自己出軌的妻子與其情夫,判處無期徒刑,走進了這個改變他一生的地方——肖申克監獄。在這裏,他收到了無情的對待,但他沒有放棄對自由的追求。他憑藉自己的智慧與警察、典獄長周旋,經過二十年的挖掘,他終於在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順着挖出的洞爬出了監獄,重獲新生。

  “有些鳥註定是不會被關在籠子裏的,因為他們的每一片羽毛都閃爍着自由的光輝。”瑞德在看到安迪為越獄而努力時,不禁發出這樣的感慨。安迪為了獲得自由,每天都在為那詳細而龐大的越獄計劃而準備,他為了不被警察騷擾,利用自己豐富的金融知識,為警察們出謀劃策,為貪污的典獄長洗錢。他從“什麼都搞得到”的瑞德那裏買了一個小錘子,瑞德嘲笑他的逃跑計劃,認為“挖出去要六百年”,但是安迪不以為然。同時他還為出獄後的生活做了打算,利用自己的“職務”之便,向外寄信,偽造了一個身份。通過二十年每一天的不懈努力,成功逃脱。這是多麼強大的毅力與智慧啊!

  《肖申克的救贖》裏有這麼一句話“堅強的人才能救贖自己,偉大的人才能拯救他人。”在暗無天日的監獄裏,安迪不僅在進行自我救贖,他同時也在救贖着別人,比如他的朋友瑞德。瑞德説過“這個監獄裏沒有犯罪的人,除了我自己。”但是在長期交往中,安迪知道他是一個好人,便在籌劃越獄過程中幫助瑞德。在兩人的談話中,安迪認為要追求自由,嚮往着圍牆外的世界,而瑞德卻認為這是天方夜譚,借老布的死,訴説了體制化的可怕,他只想在監獄裏安靜地度過這一生。如果沒有安迪的救贖,瑞德也許會步老布的後塵。但是安迪給了他希望,讓他看到了自由的可能與美好。最終在安迪越獄後,他憑藉着發自肺腑的懺悔打動了審查官,結束了四十年的監獄生活。

  在安迪出獄後,留給瑞德一封信,“記住,希望是個好東西,這或許是除了活着以外最好的東西了”。我想,這也許是導演想向我們訴説的,一個人如果沒有了希望,那麼他會像一個行屍走肉一樣度過餘生。正如肖申克的高牆一樣,沒有希望會禁錮我們的思想。老布之所以被制度化,不是因為他在肖申克待了五十年,而是因為他沒有自由的靈魂,不敢去奢求外面的世界,安迪的成功,也正是因為他二十年如一日的滿懷對自由的希望。瑞德説過“希望是個危險的東西”,而正是這危險的東西,使得安迪不拋棄不放棄,鞭策着他的靈魂,以驚人的毅力譜寫了偉大的篇章。

  在影片中,有一句話我十分喜歡,“要麼努力活着,要麼活着等死”。我們對人生如何,決定了人生對我們如何。如果不想像行屍走肉般虛度一生,那就讓希望之光相伴一路砥礪前行。

  第6篇:《肖申克的救贖》讀後感

  在我們自己的現實中,我們註定是自己劇中的主角,而電影給我們一個局外人的機會,所以我們經常喜歡以一個局外人角色從影片中尋找自己、審視自己,總喜歡從電影中尋找生活、審視現實。這一次我看最多的是體制下的自由和永不熄滅的希望、壓抑下的友誼以及善惡的歸宿。

  片中瑞德關於監獄高牆的一番話語發人深省:“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牆;慢慢的,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監獄就是如此的將一個人徹底改造,獄中計算時間的單位不是日月年,而是以十年為一個計量單位。當看忽然間歲月已逝,生命的旅程只能以時間為刻度的時候,任何人的希望都會消失殆盡。瑞德曾經告誡安迪:“希望是危險的東西,它是精神苦悶的根源。”然而倔強的安迪始終堅信着希望,沒有一刻不在構築着自己的希望,而且祂一直試圖用圖書和音樂重新點燃獄友們的希望。

  肖申克就如現實社會的一個縮影,那裏有最廣大的“遵紀守法”的市民,有橫行街市的惡霸,有濫用職權的當道者,有巧取豪奪的投機者,當然有潛伏伺機而發的智者。肖申克中生存體制又如當今社會體制,“痛改前非”的人一次次被重新投入黑暗之中,當權者幹着骯髒的勾當卻會在公眾面前宣講“拯救之道”,似乎只有當性格沒有稜角,思想失去火花,被“體制化”的人們習慣逆來順受的時候才可以平安生存。影片中當瑞得“因沒有報告而撒不出一滴尿”時,伴我的不是發笑而是顫慄:體制可怕啊!老布在光明來時因無法承受陽光的照耀而選擇死亡,那一幕,我看的不是老布懸掛着的身軀,而是個性與思想的死亡。

  “制度化”這三個字最大的含義,或許不是真正的體制,而是我們所依賴的生活習慣。平時,我們依靠習慣生活,也在超越着習慣,但最多可以有限度地實現個人的自由,就象安迪一樣拯救了自己,卻也拯救不了集體。瑞德一直在努力“改過自新”,卻又無助習慣性地生活着,最終在最後的每十年一次的假釋審查時,留給我們一段經典的台詞:

  “我沒有一天不在後悔,但並非受懲罰才後悔。我回首前塵往事,那個犯下重罪的小笨蛋。我想和他談談,我試圖講道理,讓祂明白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但是我辦不,那個少年早就不見了,只剩下我垂老之軀。”

  我想瑞德絕不是對審查者説這番説,而是説給我們芸芸眾生。是啊,生在人世間的你我凡人,在不知不覺中,便會在習慣性的生活狀態中耗費掉自己的生命。很多時候,我們會説:如果能夠回過去,能夠糾正那些走錯的路、做錯的事、説錯的話,該有多好!如此,我們會面對那些愛錯或沒有愛錯的人,會用所有的激情和真誠再博一次。可是,世尙沒有如果,我們無法回過去。

  再次經歷了140分鐘聽覺與視覺的洗禮,沒想這次依然被感動的差點熱淚盈眶,影片中真摯的情感讓我想起來了社會尙流行的“四大鐵”,我想鐵窗肯定應該也算“同過窗的”吧!

  《肖申克的救贖》無疑是一部勵志的傑作,該書中的一切似乎都在表明:日常生活埋葬着所有的希望和夢想,以及對幸福、自由、友誼和愛情的感知能力。面對挫折、艱難、失敗,是消沉還是奮進,是堅持還是棄守,是偃旗息鼓還是勵精圖治,《肖申克的救贖》給了我們一個明確的答案。

  第7篇:《肖申克的救贖》讀後感

  《肖申克的救贖》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銀行家安迪因妻子的背叛和醉酒的衝動所行為被指控謀殺了與人偷情的妻子,被法庭判決為無期徒刑,關在肖申克監獄。安迪剛開始默默承受這一切,後來認識了瑞德和其他的一些人,並和他們成為朋友。這其間安迪被博格斯三姐妹欺負,安迪憑藉着自己的才能為監獄裏的看管和軍官們報税,後被典獄長看上,為他洗錢,成為他的附庸。安迪還用自己的執着每星期給州政府寫信,終於為肖申克監獄建立起一座圖書館。後來一位年輕的小夥子的到來,告知安迪是被冤枉的,卻被典獄長暗殺。安迪終於決定越獄,爬過那個他用錘子鑿了20年之久的洞穴,奔向自由。

  這部小説最初給我留下的印象是黑暗。在很多人的定義裏,這首先是一部嘲諷美國司法制度和獄政制度的小説。因為如果不是司法制度上的錯判的話,安迪是不會進入肖申克監獄;而如果不是因為獄政制度上陰暗腐敗的話,安迪也不會成為諾頓的洗錢機器也不會有了後面的整個故事。然而在我的定義裏,這部小説首先定義上應該是一部有關人性黑暗以及救贖的故事,如果把它定義為司法制度和獄政制度上的諷世之作的話反而侷限了這部小説本身的那種更深層的意義而顯得膚淺。

  在我看來,不論是司法制度上的漏洞或者是獄政制度上的陰暗腐敗,其根本依舊還是人性上的陰暗和貪婪。如果説,安迪的錯判入獄還僅僅只是因為司法制度上的錯判,那麼後來安迪得到了一個推翻錯誤迴歸到自由社會的機會,可是這個機會卻威脅到了典獄長諾頓的安全和洗錢系統的整體流程的話,那麼,這個機會被諾頓徹底扼殺就完整地體現了這種人性上的黑暗。

  人性是所有一切社會規則的根本。不管多健全的制度最終依舊只能靠人去操作運轉,而如果操持着整個制度的人本身依舊帶着貪婪的慾望去觀摩這一切,他們總能找到可乘之機。

  當一個人身陷於冤獄而訴求無門的時候,我不知道他所面對的是一種怎麼樣的絕望。黑暗也許並不是最可怕的,而真正可怕的是這種絕望帶來的對於人生一眼所看到的沒有光亮的前路。我也不知道在瑞德平靜的語調裏所講的安迪呆在他狹小的牢房裏沉默不語的第一個夜晚裏他是如何度過的,他思索的那些又會是什麼。他即將開始的是一種永遠也沒有光亮的生活,他即將在這個黑暗的夜裏開始他漫長而沒有前路的人生。

  黑暗,無邊無際的黑暗從此將他籠罩。希望和夢想從現在起都將離他而去了。他只是一個不善於表達情感的內斂男人,所以他永遠失去了不知道如何向她表達情感的妻子,所以他在妻子出軌之後將她趕出了家門。對他來説,這一切構成了他心安理得地生活在牢獄裏的心理基礎,他在贖罪,對他來説他並沒有殺害妻子可是他的行為間接或者直接地導致了妻子的死亡。沉重的負罪感包裹着他。不再有希望和光明。我看到的是一種沉重的黑暗。

  有影子的地點就有光亮。這部小説有黑暗也有救贖。圖書管理員布魯克斯,這是最讓我震撼的一個角色。老布的一生,深刻反映了“體制化”下人的一生。在監獄度過了大半輩子,終於被假釋,獲得了自由,可一旦離開了熟悉的環境、熟悉的人,他感覺不到自己的價值,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他有了身體的自由,但其實他的靈魂早已被監獄扼殺。屬於他自我的世界已經被壓縮到了最小,最終他只能選擇從這個已經完全不屬於自己的世界消失。值得一提的是,有着同樣感覺和“被制度化”感覺的瑞德卻沒有走布魯克斯的老路,因為瑞德知道,還有樣東西再等着他,所以他離開了假釋後所工作的南波特蘭的超市,去齊華坦尼荷尋找安迪,我覺得這就是救贖。

  事實上肖申克就存在於我們現實的生活中。現實中的每一個人,都在不知不覺扮演着肖申克中囚徒或者獄方的角色。我們中的大部分人,都將淪為老布那樣的命運,逐漸地被體制化,直到嚴重地依賴體制,終其一生不曾越規逾矩。任何一種組織、制度、社會都可以視為肖申克的縮影。體制對人的侵蝕也一刻沒有停止過,社會歷史就是在體制化和反抗體制化的循環中不斷前進的,然而救贖卻完全在於我們自己的選擇,正如安迪的選擇一樣,再強大的體制也永遠無法剝奪我們選擇救贖的權利,因為,救贖就存在於我們的心中,那是任何強權也無法到達的地方。tobe,ornottobe,選擇救贖還是選擇絕望,選擇英雄還是選擇大眾,選擇上帝還是選擇撒旦,這一切都在你我心中。

  第8篇:《肖申克的救贖》讀後感

  《肖申克的救贖》以黑暗的監獄為背景,突破了以往人們心中監獄的中的罪惡,反而在其中給人以人間温暖的人情與温馨。

  銀行家安迪,卻在十九年汲汲而生的時光所結成的厚繭中,衝破了那本不屬於自己的天空,從肉蟲橫行的飯菜,到19年來從石灰質高牆破繭而出的新生;從借用一刻閒暇滿足內心的自由,到匍匐在泥濘破爛的半公里下水道終於在管口魚躍而出的身影,無不鐫刻着19年來的彷徨和內心獨白。他衝破了高牆禁地,重獲自由與新生;這個世界穿透一切高牆的東西,它就在我們的內心深處,陰暗無法達到,也接觸不到,那就是希望。

  正如安迪所説:“那是一種內在的東西,他們到達不了,也無法觸及的,那是你的。”曾經,他希望能夠在自己的一念之間剷除罪孽的妻子和那狼狽為奸的第三者,但他沒有。他戰勝了自己,放棄了謀殺的念頭。他明白,是他過分他專注於工作,忽略了妻子的感受,親手釀成了這般悲慘的過錯。他把那喪心病狂般的期望,換作對妻子傾注更多的愛。這種內在的渴望喚醒了他的良知,真正觸及了失去理智的心,讓他學會了理解和信任。

  然而,卻因一種時間上的巧合揹負上19年來的重任和永遠無法贖清的罪孽,成為肖申克監獄長諾頓洗黑錢的重要工具。所幸的是,在這世界陰暗猖獗的角落,不失一絲光明曙光的召喚。他仍為獄中其他還擁有美好前程,依然肩負着重大使命的青年們一次次向州政府要求撥款重建圖書館,用闌珊篝火照亮了他人,重建了那被陰霾逐漸侵蝕的心靈所搭砌成的一道散發出萬丈光芒的心牆。

  儘管結局是未知的,或許會不盡人意,但只有那些重獲自由即將踏上新徵程的人們才能感受到這種即將揭開未來神祕面紗的激動心情。我希望跨越邊境,與朋友相見握手。我希望太平洋的海水如同夢中一樣的藍。我希望一切的一切都能振奮每一顆擺渡浪子的心。

  第9篇:《肖申克的救贖》讀後感

  《肖申克的救贖》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優秀勵志型的小説。故事情節很簡單,充滿了好萊塢的傳奇色彩:被誣謀殺自己的妻子及其情夫的銀行家安迪被判終身監禁來到了肖申克監獄。他的與眾不同引起了黑人囚犯瑞德的注意並最終結成了很好的朋友。安迪總是沉默寡言並儘可能地維護自己作為一個正常人應該保有的一切。一個偶然的機會,他開始用自己豐富的金融知識幫助獄卒們“合法”地逃税,甚至幫助典獄長洗錢,以此換得一些對囚犯、對自己稍微寬鬆的待遇。他甚至不厭其煩地給州政府寫信,並在幾年後得到了迴應---州政府向肖申克捐贈了圖書、唱機、甚至史無前例的監獄圖書基金—每年500美金。然而安迪終於從一個新來的囚犯那兒得知了自己妻子被殺的真相,當他向典獄長提出申訴的要求時卻遭到了粗暴的回絕。因為此時貪婪的典獄長已將安迪當作自己謀取暴利的搖錢樹,他甚至不惜殺掉那個知情的囚犯從而將安迪永遠地留在肖申克來滿足自己對於金錢無止境的貪慾。安迪對於法律公正的幻想破滅之後,終於不動聲色地走上了自我救贖的道路—在一個月黑風高、閃電交加的深夜,安迪成功地穿越了自己十九年來挖成的祕密通道,重新獲得了自由。

  書中有幾句話是非常經典的。(1)瑞德:“監獄是怪地方,起先你恨它,然後習慣它,更久後,你不能沒有它,這就叫體制化。”(2)安迪:“世上有些地方是石牆關不住的,在人的內心,有他們管不到的東西,完全屬於自己。”瑞德:“你指什麼?”安迪:“希望。”瑞德:“朋友,我告訴你,有希望才危險。希望能把人弄瘋,希望無用,你最好認命。”

  這無疑是本具有深刻的小説。高大森嚴的肖申克監獄是一個含義豐富的象徵,彷彿我們在現實中經常遭遇的一種冷酷的權威的代表。當我們對自己還懵懂無知的時候,我們便開始不斷地接受這種權威的訓練、鍛造和暗示,我們不斷地被告誡要完全清除乾淨自己內心的道路,竭力地、由衷地接受它的教化,從而贏得它的獎賞,以期獲得我們做人的一切需求:被尊重並實踐自己單純的夢想。但權威卻正不可感知地、潛移默化地變成了我們自己的一部分,我們的心臟和呼吸擁有了權威所賦予我們的統一的節奏,而我們自己對此卻一無所知。他形象的表達了制度化之下的人是順從制度失去自我,還是懷有希望找尋自由。

  它給人一種無形的力量,它讓我知道人的一生中所應該擁有的最寶貴的東西,從而珍惜你現在還擁有它的機會。因為我們人類始終是這樣:只有失去了,才真正意識到它的價值,才又拼命地去爭取奪回來,然後又不去珍惜。希望、自由、友誼是我們最基本、最起碼的感覺和需要,如果自己不珍惜,那麼難道還祈求別人去珍惜和維繫嗎?

  同時安迪的形象也刻畫得非常出色。他看上去懦弱,但實際卻非常堅強。他不怕毒打,堅持自己的意見。他聰明而有學識,善待他人,善待自己,從沒忘記自己是個有尊嚴的人,從沒忘記希望和自由。於是呢,在完工前一天,49年春的公差犯人,在早上十點坐成一堆,喝着冰涼的啤酒。鯊堡歷來最狠的獄官請客,這王八蛋還裝大方呢。陽光灑肩頭,彷彿自由人,像在修繕自家屋頂,我們像是造物之主般自在。安迪呢,他窩在陰涼下,臉上掛着奇異微笑,看着我們喝他的酒。你可説,他想拍獄方馬屁,或想博取囚犯友誼,但我認為他只想重温自由,即使只一剎那。他敢於冒險卻很細心。當瑞德認為用一把小錘要100年才能打洞逃生的時候,他實際只用了19年就做到了。他有信心和勇氣。

  説實話,我被這本小説徹底的震撼了,灰色高大的圍牆隔開了目光,隔開了一切。漫漫無期的歲月,寂寞無望的日子,精神一點點被磨蝕,靈魂逐漸在扭曲,心靈走向麻木,直到自己已經感覺不到麻木。哀大莫過於心死,所謂的“希望”,“信念”已然連同他們的肉體一同被禁錮起來。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你會得到什麼。當一片羽毛緩緩飄蕩的時候,生活被幻化成了一首優美的圓舞曲,因為不管拿到的是什麼,巧克力永遠都是可口的。只有《費加羅的婚禮》響起的那個一刻,所有的犯人被這恍如隔世的聲音震撼了——一絲來自俗世的氣息帶着自由的感覺。哪怕只是剎那的停留,哪怕只如一個飛掠而過的閃光,卻似乎喚醒了囚犯心底裏一絲尚未完全泯滅的東西。或許這片刻的清醒,剎那的釋放,將帶來更沉重的壓抑,就如揭開傷口上的血痂。

  《肖申克的救贖》把生命變成了一種殘酷的選擇。肖申克的救贖是我們簡單的生活中值得一再回味的東西。相信自己,不放棄希望,不放棄努力,耐心地等待生命中屬於自己的輝煌,這就是肖申克的救贖。

  第10篇:《肖申克的救贖》讀後感

  在看電影版的《肖申克的救贖》之前,我先讀了文字版的《肖申克的救贖》,感受頗深!我始終認為,能夠觸及我內心最深處的東西,才會感動我!毫無疑問,《肖申克的救贖》感動了我。一開始認為安迪肯定監獄悲苦的渡過一生。可是最後,結局雖不是法律範圍以內的,卻是我們所有讀者心中所想的那種結果。我們會跨越法律的界限,為這個真正善良的,真正懂愛的人感到高興!這部小説中,有三個方面是我感受特別深的!

  其一是獄友情。肖申克,當走進這個地方,轉身門閘鎖上,才明白,這是玩真的,轉眼間,一生就毀了,只留下無窮無盡的悔恨,不知道會這裏待多久,也許也將忘記在這裏度過了多少歲月,恍惚間記得典獄長説過“把信仰寄託給神,把賤命交給我”。但在這裏,他們也有自己的朋友,他們也有真摯的友誼!安迪通過自己的智慧和勇氣為犯人朋友們贏得了冰啤酒、圖書館以及尊嚴、自由。安迪也幸運地沒有站錯隊,他擁有了在肖申克中唯一可以傾訴與分享祕密的朋友,瑞德。在他成功逃出後以及瑞德在入獄四十年之後他們這對在獄中的好友再次擁抱在一起,在獄中的生活了幾十年的他們早已經習慣了彼此。相反,那些在生活、身份頂端的典獄長們,他們只有自私、狹隘,只是他們利用自己的權利把自己的一切罪行掩蓋了而已。生活中,我們人人都需要朋友,需要志同道合的朋友,需要能在靈魂深處交流的朋友。也許,我們越來越發覺,交一個這樣的朋友越來越困難,但是如果你擁有這樣的一個朋友,一定要珍惜。

  其二是感歎我們在無形中被體制化以及體制社會的不公平。“監獄是個怪地方,起先你恨它,然後習慣它,更久後,你不能沒有它,這就叫體制化。”也許四面白牆禁錮的是我們的身體自由,然而體制化禁錮的卻是我們的靈魂,這是它最可怕的地方。或者你會認為體制化離我們很遠,其實只要你細心觀察,體制化就存在我們身邊,它像一隻無形的手,時時刻刻影響着我們。有時,我們會不難聽到別人在説:“我不幹這個行業,還能幹什麼呢?”這就是體制化的結果。

  一個清清白白,沒犯過罪的人卻要被冤枉入獄,我想這是任何人都接受不了的。可是誰能幫你證明,你是無辜的。法律不是十全十美的,它始終有自己的缺陷。所以有些人就是這種體制下的犧牲品。吶喊、冤屈能有什麼用?誰能真正替你伸張正義?自私的典獄長,為了滿足自己的私心,竟設計殺了知道內情的證人,人性在慾望、金錢、權利面前一露無疑。人性的可怕,社會的不公平,只是多讓一個人對這個社會更加絕望。《肖申克的救贖》讓我再次瞭解到,社會不可能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我們必須要靠自己的雙手去創造自己的生活。

  第三點也是最觸動人心的就是安迪追逐自由、永不放棄的精神。在肖申克漫長的監禁中,真正囚禁的並不是被高牆束縛的軀體,而是被肖申克漸漸打磨,鍛造的失去了自我的內心,失去了對生活的熱情,夢想還有希望。但安迪並沒有成為肖申克真正的俘虜,他扔懷着對生活的嚮往與對自由的渴求。典獄長的貪婪與罪惡讓安迪找到了改變自己命運的契機。他用那把藏在聖經裏的小石錘挖了那條在任何人看來不可思議的隧道。他挖了19年,精心策劃了19年,也在會被別人發現的危機感與恐懼中度過了19年。終於有一天,他鬼魅般地從緊閉的牢房中消失,窗外的陽光撒進不足4平米的小空間,簡單而明瞭,他逃獄了!帶着典獄長所有來歷不明的錢與那個空名的身份,奔向了他嚮往已久的自由。他爬過狹窄的隧道,再爬過充滿污水的管道,通向了肖申克所束縛的區域外,在污水中洗淨了他的罪惡,在彼岸洗淨,重生,然後奔向了他的澤華塔尼。

  “有些鳥兒天生就關不住,它們的羽毛太鮮明,歌聲太甜美,也太狂野了。”一個人怎樣看待自己,這就決定了她的命運,或者説,指明瞭他的歸宿。而歸宿則要有堅定的信念去支撐。安迪堅定的信念與對自由執着的追求,使他戰勝了充斥着冰冷與最邪惡人性的肖申克。當看到安迪從肖申克成功逃離時,我彷彿看到信念刺穿重重黑幕,在黑夜中打一道奪目的霹靂,亮光之下,我孱弱的靈魂在黑暗中現形,並且顫抖,久久無法平息......

  第11篇:《肖申克的救贖》讀後感

  人生可以歸結為一種簡單的選擇,不是忙着活,就是忙着死。——《肖申克的救贖》

  之前看過這個電影,在電腦上看的,可是電影看下來沒怎麼看懂,一直盯着字幕看,也沒捕抓到演員的表情。現在藉着讀書社共讀書的機會,以讀書的方式重温了這部經典,發現自己以前真是牛嚼牡丹吶!

  自由是很所有人都向往的東西,特別是待在監獄裏的人。從他們進入高高的圍牆那刻起,眼裏就眺望着圍牆外的花花世界。而安迪卻和其它人不同,他彷彿披上了一件自由的隱形外衣,並不覺得自己是個囚犯,在獄警和典獄長眼裏,他不過是個高傲的殺人犯而已,只有安迪自己知道,他不會像那些老犯人一樣,一直待到被社會淘汰才放回社會。

  安迪在進入監獄前,就把五百美藏起來逃過了搜查,有了錢就在監獄裏的“百事通”手裏買到了鶴嘴鋤,再用大型海報掩蓋掉自己挖地道逃走的祕密。從進入監獄開始就在為離開準備着。而其它人進入那道門以後,雖然不情願,可最後都適應了那裏的生活,直到發現自己不能離開那裏。

  監獄裏的高牆實在是很有趣。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牆;慢慢地,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這就是體制化。

  大多數時候我們的生活跟囚犯一樣,每準點上班,下班後就是回到宿舍鑽研自己的小愛好,沒有改變自己去適應兩點一線的生活,再加上沒有雙休,天天上班偶爾逛下超市,跟他們放風是一種性質。不知道你們是不是這樣,反正我是這樣的。

  我以為努力工作等賺到錢換一個有雙休,能朝九晚五工作的時候卻發現我已經在這類工作崗位上定了型,再換到其它行業心裏卻生出一種恐懼。怕離開這行會交不起貸款,吃不起飯,直到睡到大街上。

  安迪從1949年開始挖地道,1967年挖通,直到1975年才越獄逃跑。他利用18年的時間挖通這條地道,為什麼不直接逃走了,我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在監獄取得的成功,他通過和典獄長報税,洗黑錢等等已經取得監獄高層的信任,在這裏沒有人能再欺負他,他還在這裏有了自己的圖書館,這裏的所有人都尊重他。他開始喜歡上這裏的生活。或者他害怕,他害怕自己逃到外面適應不了外面,最後還是要回到肖申克,而再回來,眼前一切擁有的都將化為烏有。他害怕失去。後來典獄長告訴在關禁閉的安迪,不老老實實在這裏待着做我的狗奴,你不可能會被翻案,而你建立起來的圖書館和獄警的關照也不會再有。這才是安迪醒悟的時候。

  我們的生活亦如是。當我們的工作和事業長期佔有生活業餘時間,是否有勇氣跳出牢籠,去挑戰新的人生。聽過無數後悔入行的話,卻極少見敢於轉行的人。所有人都在埋怨命運的不公,卻依舊順從命運的安排,並沒有去做任何改變。

  安迪.杜德蘭:這就是意義所在。你需要它,就好像自己不要忘記。忘記世上還有不是用石頭圍起來的地方。忘記自己的內心還有你自己的東西,他們碰不到的東西。《肖申克的救贖》書的末尾安迪對瑞德説“希望是個好東西”,對於肖申克的人來説,能走出監獄就是他們的希望,而進入肖申克的人,開始都懷有希望,覺得自己有一天能出去,越到後來越習慣了這個地方,這種希望就沒有了。

  希望確實是個美好的東西,我們每天都懷揣着希望活着,而現實總是給希望當頭一棒,把你拉回辦公椅裏上班、下班、加班。正因為希望難以實現,更顯得它的美好和珍貴。安迪用二十年的時間換來了自己的自由和海灘,你們的希望是什麼,準備用多長時間來實現它呢?

  記着,希望是件好東西,沒準兒是件最好的東西,而且從沒有一樣好東西會消逝!

  第12篇:《肖申克的救贖》讀後感

  監獄的生活沒有樂趣可言,也談不上上什麼希望,在絕望中求生似乎更加困難。

  《肖申克的救贖》,安迪如何一步步救贖自己和監獄裏的人,讓自己和監獄裏的人重獲自由。主人公安迪追求自由的希望和夢想,是最打動我的地方。

  我印象最深的是,安迪為了監獄裏的同伴喝上一口酒,他堅持刻石頭。

  他喜歡音樂,不惜違反監獄規定。他喜歡讀書,為了建立圖書館,他堅持寫信。這些為了夢想而奮鬥的過程深深的打動了我的內心。安迪不因為在監獄裏就自暴自棄,不因為監獄裏的脅迫就放棄追求。他用他的智慧改變了監獄裏的一切,同時也是很多人得到了心靈的救贖。

  慶幸瑞德遇到了安迪,安迪用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改變了瑞德。好友倆一起共享藍天之美,自由之光,真的很好。

  希望是光,希望是指南針,希望是動力,希望是成就夢想的推動力。在黑暗與孤獨中堵上生命去挖一條“600年都挖不出”的隧道,我想安迪是偉大,他用他的雙手救贖了自己,也救贖了他人。

  堅強的人只能救贖自己,偉大的人才能拯救他人。肖申克的救贖告訴我們,沒有什麼比堅持更重要,你想做什麼就去做,任何的困難也會因為你的堅持和努力化為烏有,成就你的是你那從來沒有放棄的心。

  第13篇:《肖申克的救贖》讀後感

  身為銀行家的安迪無疑是聰明的,可是我更欣賞他在黑暗中依舊嚮往光明的心。他是如此地渴望自由,於是懷揣着希望活下去,無論處境如何,他從來沒有絕望過。這樣一個人,足夠聰明,足夠冷靜,有足夠強大的心靈,如何不能創造奇蹟?所以,儘管影片前半段十分壓抑,種種絕望來襲,可是,我終於還是等到了屬於他的美好結局,那一刻,忍不住淚如雨下。

  可是,在王子和公主得到幸福和美滿的結局前,註定要經過很多苦難。安迪不是王子,他是對絕望與黑暗拔劍相向的騎士,可是,他所遭遇的磨難,一點也不少。監獄裏有太多的黑暗,這裏,你可以看見人性的扭曲與殘虐。先是“三姐妹”的逼迫與侮辱,他每天身上都帶着傷,他是如此倔強,從不曾屈服,更不曾絕望。後來,獄長諾頓發現了他的理財天賦——這個聲稱用管制和《聖經》治理監獄的衣冠楚楚的偽君子,企圖利用安迪為自己洗錢。

  在我看來,這是一個嶽不羣式的人物,可是,嶽不羣遇上了令狐沖,而諾頓,遇上了安迪。就算安迪一時被囚於黑暗,可是他嚮往自由的心不會放棄希望,儘管,他暫時身不由己。

  第14篇:《肖申克的救贖》讀後感

  世上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只要你想,只要你做,一切皆有可能。

  在《肖申克的救贖》中,男主杜方因被冤枉而被判處終身監禁。入獄後,艱苦的生活並沒有讓他墮落,他堅信,自己是不屬於這裏的。於是他默默地忍受那些痛苦,暗地裏觀察着、思索着。他知道他不可能靠別人的力量離開監獄,於是他便制定一個天衣無縫的計劃。他向瑞德買來錘子、海報,以雕石為藉口鑿地道;他利用自己的才能幫助典獄長逃税,得到那些特權,他不斷地擴大自己的控制範圍……最終,在如此嚴厲的看管下,他逃了出去。

  在19年的牢獄生活中,他聽到了無數人對他的否定,但他都沒有動搖逃跑的想法。我最記得杜方問瑞德的那一段話:“你知道那個一直藏在我心底的閃着光芒的東西是什麼嗎?是希望。”瑞德卻對他説:“在這裏,希望是不可能存在的。”杜方只是笑了笑,後來,他用行動告訴了瑞德,一切皆有可能。

  曾經有一篇文章説到,人類不可能在1分鐘內跑過一公里。在這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裏,人們的心裏都是默認了這個“事實”。但是突然有一天,有一位運動員做到了!緊接着,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難道是那些人有天生神力嗎?很明顯,不是。他們的心裏沒有想什麼可不可以,只有做不做。

  無論大事小事,如果你想完成,那麼你就去做,相信一切皆有可能。你有一個夢想,那就制定計劃,堅持不懈地向着夢想前進,總有一天,你會到達夢想的彼岸。

  第15篇:《肖申克的'救贖》讀後感

  青春,是一個美妙的詞彙,它代表了人生中最為美麗的一段時光;

  青春,是一個深刻的詞彙,它詮釋着人生中最珍貴的東西:自由、希望、友誼。

  於閒暇時刻讀完這篇著作,雖然已過數日,但它帶給我的感動卻久久未能平復。

  故事的主人公—安迪·多弗瑞,以前是個西裝革履、事業有成,前途一片光明的銀行家,自從他被冤指控殺了自己的妻子後,就被判無期徒刑而終身監禁在肖申克監獄。實際上並沒有殺人犯罪的他從此變得一無所有,他的前途與未來就這樣被毀於一旦,看似永遠無法翻身。

  監獄的生活雖不至於使人無法生存,但也足以使人身心俱乏。獄警兇殘地對待囚犯,並用骯髒齷齪的語言辱罵他們,就感覺獄警與囚犯是兩種不同的生物—人與狗。獄警們始終見風使舵,壓迫欺負那些無力反抗的囚犯。囚犯並非無力反抗,而是他們“體制性”的放棄反抗—在剛剛進入這種肉體和精神被束縛的體制時,他們曾經像一切剛剛進入肖申克監獄時的菜鳥一樣,憤世嫉俗,試圖反抗,但他們逐漸發現“反抗等於徒勞”時,就從對體制的反抗逐漸變為對體制的嚴重依賴。

  而安迪卻不同,安迪利用自己的特長為獄警諾頓洗錢,為囚徒們爭取着不多的權益和精神空間,比如當安迪頭一次利用理財特長為海利做事時,所要求的只是讓海利請難友們喝酒,他自己不喝,微笑着看着瑞德和赫伍他們喝。別人都不懂安迪為什麼這樣做,但瑞德明白那一刻安迪讓他自己和別人都享受到了自由的感覺。

  安迪確實嚮往自由,這種自由,是發自內心的自由,所以他才不顧獄長的恐嚇,為監獄所有的人,播放意大利歌曲。那首歌曲就如同自由的陽光散在了每一個“被拘禁”人的心裏,飄蕩在肖申克監獄的上空。人們為這種聲音所陶醉,儘管他們並不知道這首歌的意義。但它代表了每一個嚮往自由的心—它飛越肖申克監獄,奔向遠方。

  第16篇:《肖申克的救贖》讀後感

  瑞德不一樣,他總説有希望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並且告誡安迪不要懷揣希望。可是我想,瑞德對生活不是沒有希望,他只是,不敢有希望。老布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入獄五十年,終於得以假釋出獄,似乎看見了生活的希望。可是結果呢?半個世紀過去了,世界變化太大,他一個人孤零零留在世上,親近的人不在身邊,又有什麼意思呢?所以,他終於選擇了上吊自殺,就這樣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看這一段的時候,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掉,沒有希望的人生,連自己都不忍心過下去。

  可是幸好,瑞德還有安迪。如果沒有安迪的存在,我毫不懷疑瑞德會步老布的後塵。

  前面説過,安迪是個聰明人,這種聰明在金融領域表現得尤其明顯。所以,他為諾頓洗黑錢,以此來保全自己。可是,安迪又不僅僅只是個聰明人。所以,他不會一直與諾頓同流合污。決裂的契機終於來臨了,在安迪入獄二十年後。

  安迪的學生湯米因為知曉殺害安迪妻子和情人的另有其人,而諾頓絕對不會讓安迪離開,所以,他殺了湯米,想把安迪牢牢綁在他這條船上,但顯然,安迪不會任由自己沉淪於黑暗。事實上,從入獄開始,他就一直在挖地道,逃離的時刻終於來臨了。

  那個雨夜,伴着一聲聲驚雷,安迪在下水道里匍匐,為了這一天的自由,他等了太久,下水道的惡臭又算得了什麼?什麼都無法阻擋他嚮往自由的心。

  看見安迪終於逃離監獄的那一刻,淚水無聲劃過我的臉頰,多不容易啊,他終於逃出來了,帶着諾頓貪污的證據,一種快意充斥着心間。無疑,復仇的時刻到了。

  看到諾頓臉上平靜的假面具終於被撕裂,驚慌在他的臉上一覽無餘,這個道貌岸然的偽君子不得不選擇開槍自殺,直至死亡,他都不知道自己敗在了哪裏。看到這裏,我有一種終於推倒了反派大Boss的解氣。

  可是,這並不是結局。復仇並不是最重要的。他曾經跟瑞德説過,希望出獄之後,生活在海邊,有一艘自己的船,偶爾出海釣魚。他終於做到了。影片結尾,他和瑞德在海邊重逢。懷揣着對自由的嚮往,他終於創造了希望的奇蹟,日子還很長,儘管他們已不再年輕,幸福卻剛剛來臨。

  第17篇:《肖申克的救贖》讀後感

  無論什麼時候希望是很重要的吧!有了希望一切的苦難都可以忍耐,一切的羞辱都可以承受,只為了有一天能逃出生天。重新過上自由的生活。

  若是沒了希望,就像是行屍走肉般,也許也像老布魯克斯那樣結束自己的生命。可憐的老布魯克斯已經被制度化了,給了他自由卻整天活在恐懼當中,還不如讓他在肖申克終老。

  另一個重要的啟示,習慣的力量是可怕的,一點點的消磨我們的一切思想,希望是美麗的,是必須的,像空氣一樣不可缺少。雖然有那麼多希望會落空。

  自由永遠無價,無論什麼理由必須要屈服於一個人,但內心的東西永遠無法被控制,只有靈魂才真正是自由的。

  有些人像永遠關不住的鳥兒,因為它的光輝太過於閃耀。這是影片中的話,而我想説的是有些人像永不言敗的鬥士,一切苦難都像是滋養蓮花的淤泥一般。也謹以此獻給格格,祝福你,我們和你站在一起,悲傷着你的悲傷,痛苦着你的痛苦,人生路上誰人都會遇到挫折絕望,但我們依然充滿希望!

  當然其實最重要的感受是: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裏,安迪很好的證明了這一點。

  第18篇:《肖申克的救贖》讀後感

  《肖申克的救贖》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主人公在被誤判為無期徒刑之後,在近乎絕望的監獄之中,利用將近20年的時間裏,用一把小石錘挖了一條隧道,走向了自由和光明。整部片的主題是希望和光明,我們從中看到了主人公堅韌不屈的意志和持之以恆的精神,但是除此之外,影片中人物個個特徵鮮明,在鯊堡這座剝奪人希望和自由的監獄裏,一眾人組成了一個小社會,在這裏演繹各自不同的人生。從每個人的身上我們都能感悟良多,這也許就是這部影片成為經典的原因。

  安迪的成功是不可複製的,他的成功源自多個方面的因素。

  “用信念點亮希望的火把”。安迪並沒有殺人,但是卻被冤枉,判為無期徒刑,等於將自己一生交給了沒有生機和希望自由的監獄。但是他並沒有像大多數人一樣聽天由命,他堅信自己是無辜的,利用獄友的幫助開始了漫長的越獄之旅。在即將與獄友瑞德告別之前,他説“我要的只是一艘小船,一間小木屋,在太平洋邊過自由的生活,19年的牢獄生活,我的這點要求並不過分。”從一開始進入監獄直到最後,他對自由的渴望的這種信念絲毫未減,這也是支撐他走到最後的精神動力。在那個風雨交加的雨夜,在骯髒的下水道中經過500碼的爬行之後,當他脱掉那件囚衣,仰天大笑的時候,那幕場景是如此地震撼人心,19年的努力,日日夜夜的堅持,終於成就夢想,走向自由!人生有些東西當你擁有的時候你並沒有發覺它多麼可貴,但是當你失去之後再重新獲得之時你才會倍感珍惜。

  第19篇:《肖申克的救贖》讀後感

  當一個人在暗無天日的地方生存,試着過一種生命的每時每刻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體制化生活時,他心中會有多少希望,能保有多少信念?

  答案可以是零,也可以是百分百。

  當一個無辜者被指控殺人鋃鐺入獄,並在多年後找到證明自己清白的證人後卻被當頭澆了一盆冷水時,他心中有多少希望,還留有幾分信念?

  答案可以是失望,也可以是不放棄。

  當一個年輕的銀行家在前程似錦的時候被扣上謀殺的罪名,冷靜地陳述自己的時間線卻仍被判處無期徒刑時,他心中有多少希望,還能否保持信念?

  答案可以是自認倒黴,也可以是自命不凡。

  當一個人因從天而降的罪名被判入獄,在獄中幹着最累的活,流着最多的汗,卻還要被一羣蠻橫者施以暴力,他心中還留有多少希望,是否還有不滅的信念?

  答案可以是就地認輸,也可以是不斷反抗。

  安迪就是以上我談的後者。他的生命明明是一片光明,卻因為一個莫名其妙的謀殺罪而過上了牢獄生活。他沒有失望,沒有自認倒黴,沒有就地認輸。他從不哭訴自己的被冤枉,被強暴,他微笑着,從容面對這一切。

  他拼命地工作,賺錢換來了錘子和海報。錘子用來雕刻石頭,海報也許能激勵他。他又靠自己有用的知識博得了長官們的庇護,大家説他是為圖書館而工作。他從不惹是生非,和他曾住在一起的室友説他人很好,但他那個房間空氣不太好,很冷。

  可等到他從監獄逃走的那一天,獄中的頭號人物雷德才明白,他買小錘子是為了挖開牆體,買海報是為了遮蓋洞口,拼命幫長官洗黑錢是為了獨處一室的特殊待遇……雷德説他自控力最強,竟沒有任何苗頭能看出他要越獄!

  不管如何,安迪逃走了,雷德祝福他並在多年假釋後獲得與他見面的機會。雷德知道,安迪就是那隻關不住的鳥兒,他總有一天會掙脱牢籠去追尋自己的生活,因為他有狂野的心,有永遠不變的希望和信念。他才不甘就此沉淪!

  安迪是一個倒黴的人,但他也是一個充滿希望和信念的人。

  第20篇:《肖申克的救贖》讀後感

  年輕的銀行家安迪被冤枉殺了他的妻子及其情人,被判無期徒刑,從此他開始了在肖恩克監獄漫長的服役。影片就此開始。在肖申克監獄服刑的犯人,大多被判的是無期徒刑。長達幾十年的監獄生活,早已磨滅了囚犯們心中對於自由的渴望。他們習慣了每次上廁所前向監守打報告,習慣了每天繁重的勞動,習慣了失去自由與希望。

  影片中有一位管理圖書的人——老布,他在監獄裏一直待到垂暮之年。最後當他終於獲得了假釋的機會,他卻自殺了。針對這件事,安迪的朋友瑞德對肖有一段經典的解釋:這些高牆還真是有點意思。一開始你恨它,然後你對它就習慣了。等相當的時間過去後,你還會依賴它。這個就叫做體制化。

  體制化,説白了,就是你對周身環境的習慣性。它是一座監獄,囚禁的是你的心。我們很多人都沒有犯過法,沒有蹲過監獄,而我們真的就是自由的嗎?

  當初,我們為了高考,恨不得頭懸樑、錐刺股。如果在你還小的時候,有人告訴你,將來有一天你會過上每天早上六點起牀,晚上十二點才睡,總有做不完的試卷和背不完的重點的生活,你會不會覺得那根本無法忍受?而當這種日子真正降臨的時候,你抓狂過、沮喪過、最後你習慣了它,甚至在升入大學後開始懷念它。高考其實就是我們的肖申克監獄。我們放棄了唱歌跳舞,放棄了小説遊戲,放棄了我們的自由。我們揹着王朝興衰、算着立體幾何,我至今也不知道它們到底有什麼意義,但是我們都知道它們是我們的救贖。犯罪的不是我們,是中國死氣沉沉的教育制度,但是坐牢的卻是我們。

  後來我們上了大學,離開了監獄,重獲自由。再也沒有高牆限制你的自由,再也沒有了老師的耳提面命和試題的百般折磨。恭喜你,你出獄了,可是你為什麼不開心呢?你一直以為那個為了一道數學題苦思冥想熬夜的是你,那個坐在一堆參考書中分析英語語法的是你,那個課間擠在一堆學生中問問題的是你,但是當那些日子成為過去,當那樣的你只存在於記憶中的時候,你迷失了你自己。曾把自己定位於囚徒的你,刑滿釋放後,你又是誰呢?從一開始,你就是一個囚徒,或者説你不僅僅是一個囚徒,只是長久的習慣讓你忘了。

  之後,我們畢業了,開始忙於工作戀愛,忙於買車買房。你終於有錢買了單反,但是卻沒有為了旅行辭掉工作的勇氣;你終於可以不用再攢錢給爸爸媽媽買禮物,但是回家的次數卻越來越少;你終於可以買得起那些奢侈品牌,但是卻在也沒有了當初躡手躡腳進店時的那份驚奇與欣喜。你習慣了每天早起去上班,習慣了高跟鞋與西裝,習慣了還房貸和逛商場,習慣了對着電腦屏幕打哈欠,習慣了忘記曾有過的夢想。你再一次把自己丟進了另一個肖申克,讓習慣壘砌成高高的圍牆。你日復一日地重複着那些你“應該”做的事,卻從來沒有問過你的心,它想做什麼。

  第21篇:《肖申克的救贖》讀後感

  “知識和能力是改變命運的強有力手段”。安迪的成功除了堅定的信念之外,其實與他的能力和知識密不可分。

  他用他的知識在鯊堡監獄中繼續實現他的人生價值。他是一名地質愛好者,當他在無意間發現牆壁的巖石構造時,他的內心開始燃起了希望,他所缺的只是時間的積累。我們試想一下,如果説那監獄的牆壁是鋼筋水泥混凝土結構,那麼估計100年都沒有辦法鑿開那通往希望的隧道。

  他有一個機智的頭腦,善於偽裝自己,使得他的一切行動都在暗處進行,成功避開獄警的突擊檢查。他有過硬的理財專業知識,他首先利用獄警海利遺產事件,展現自己的能力,這並不只是簡單地為了讓獄友有啤酒喝,而是作為一個跳板,讓更多的人知道自己的利用價值,果然,隨後,大量的獄警都請求他的幫助,在經濟税收方面尋求安迪的幫助,最後,典獄長也通過他進行一系列的洗錢犯罪行為。

  可以説安迪是一個極富心機的人,因為他看1到了監獄裏的濫施暴行,進監獄第一天就有一個被活活打成殘廢。為了在監獄裏面存活下去,只有讓自己發揮價值,先活下去才有希望。典獄長對獨囚的安迪説“如果你不幫我,我就不讓獄警保護你,把你和一羣犯人關在一起”,這説明安迪在鯊堡這座監獄裏面成功獲得一定的保護。當然,與此同時,他也幫監獄興建圖書館,幫助獄友學習,考取證書,而這些,都是源於那份患難中的友誼。

  “機遇和人際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如果沒有瑞德這個人,這個可以通過各種手段往監獄裏輸送東西的人,那麼安迪的所有希望也終成泡影。可見安迪是幸運的,他遇到了瑞德,遇到這個生命中的貴人,瑞德無疑是監獄和外界社會聯繫的一條紐帶,通過他,安迪才能獲得大量的越獄必須品,安迪的成功是不可複製的。假設他的牢房不是最後一間,而是在中間,相信也沒有如此的順利。

  第22篇:《肖申克的救贖》讀後感

  高曉鬆曾説過:“一生純良,不捨愛與自由。”小説將愛與自由,兩個不同意義的詞交織在了一起,因為心中有愛,所以心懷希望,他會去自我救贖。而自由就是愛與希望的實現。

  作者筆下的肖申克,是一個充滿齷齪和骯髒的世界。這個監獄有着他隔絕人世的獨立的生活,但是,這份獨立,也恰恰成為了當時美國政治的一個縮影。一個未曾犯罪的安迪被抓進去成為犯人,而那些獄警,監獄長卻做着偷税漏税等等一系列的不法行為。善與惡的界限也由此變得模糊模糊。

  同樣,這還是一個被嚴重束縛的,會令人失去自我地方。監獄長説過,“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牆,慢慢地,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當我們看到,那些出了獄,但卻無法適應社會的人們最終自殺在自己家中時,那隻被放生,但最終卻餓死在監獄角落的鴿子時,我們都會明白,那份自我和獨立的意識,是多麼的重要。

  在決境中不輕易被打倒,在過錯中不輕易迷失,自我勉勵,自我救贖。心懷夢想,方能召喚希望。

  監獄中的人是無罪的,與其説是一種調侃和諷刺,不如説是人類充滿期望和善的肯定。環境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和深遠長久的,監獄裏的人大多都被變得體制化了。

  就如瑞德説的那樣:剛進監獄的時候你會仇視它,之後你習慣了它,到最後你會發現你不能沒有它,已經離不開它了。

  第23篇:《肖申克的救贖》讀後感

  《肖申克的救贖》是斯蒂芬·金的中篇小説,收在《不同的季節》裏。

  第一次看這篇小説前,我看了看斯蒂芬的簡介,這個原寫恐怖小説的作家讓我覺得《肖申克的救贖》肯定是一部蠻黑暗的作品。不過,看過之後,我對它的態度大大改變了。

  故事圍繞着一個無罪的人——安迪。他是一位緬因州的銀行家,被指控謀殺了出軌的妻子和她情人而關進肖申克監獄,在他來之前,雷德——一個因謀殺罪而判無期徒刑的犯人,已經成為監獄中的“權威人物”。當雷德看到法庭上出奇冷靜的安迪再三解釋自己沒有謀殺妻子和她情人,卻還是被判為無期徒刑時,他認為安迪肯定要在這變態肖申克監獄裏可憐地度過餘生了。這世上什麼事都有,今天你還是幫別人樂呵呵分析投資股票的名嘴,説不定明天一早起來就要穿着黃囚服無辜入獄了。上帝總是什麼藉口也不給你。

  於是乎,這個看起來書生氣十足的安迪在第一個晚上便被獄友賭為要哭的人。但是安迪沒有哭。他那一晚的鎮定讓雷德感到驚訝,更讓雷德覺得,這個擁有一雙乾淨小巧雙手的男人,內心絕對比表面上堅強百倍。我在看的同時,對安迪向雷德要錘子和海華絲的海報時感到困惑:為什麼要一把小小的錘子?安迪真的那麼喜歡性感女星嗎?他為什麼要大張的海報?而且,為什麼又要堅持自己獨居一室呢?當然,安迪憑着自己的知識和偷偷帶來的500塊錢慢慢得到了這些。他告訴監獄官怎樣合法地免去一大筆税金後為獄友們每人換來三瓶啤酒,儘管他沒喝,只是在一旁看着,但雷德猜測安迪應該是想借此來感受之前自由的時光吧。讀到這裏,我忽然覺得培根講得挺有道理,所謂“知識就是力量”啊。

  安迪就是靠精通財務制度知識和良好的獄友關係慢慢從一個普通的犯人變成模範犯人,甚至掌握了無惡不作的典獄長的把柄,讓他被監獄裏的人重視起來。另一方面,他得到了一些自由:他成為圖書館的管理員,他不斷寫信給州議會,使得議會不得不“被迫”發錢給肖申克監獄圖書館,圖書館的書越來越豐富充實,安迪甚至還幫助一些犯人通過了高中學歷考試,拿到高中文憑,這不亞於監獄外面的人啊。安迪靠給監獄長洗錢、指導警衞怎樣炒股等等,靠自己贏得了一人一個房間的權利。但是,安迪內心絕對不會想着一輩子都呆在這裏。雷德説得很對,當你老了、什麼都沒有用了的時候,骯髒的監獄長自然會拋棄你,不會再保護你,讓你受盡折磨。到那時侯,就是回到社會上也比死還要難受,你根本不知道“自由”是什麼東西,但實際上它已經活生生擺在你眼前了。

  當安迪知道有個犯人以前在另一所監獄服刑時聽到過這個案子時,他知道了誰是真兇,他毫不猶豫地去申訴,但當安迪向監獄長提出要求上報這一情況以爭取重新審理此案時,卻遭到了斷然拒絕,還受到了單獨禁閉一個月的嚴重懲罰。那個天天捧着聖經的老狐狸又露出極其兇狠的面目,利用毒辣的手段把安迪最後的假釋希望給切斷了。

  安迪消沉了很久。但身在監獄的他,19年來一直在追求希望、贏得希望,就僅僅因為“HOPE”這四個字母深深印入安迪心中,他沒有沉淪,或者説他從來都沒有沉淪過,就算是在監獄裏,他也沒有想過自己沒有活下去的機會。每個人都有機會,每個人也會遭遇困境,但是你能在之前打好基礎,在陷入困境時抓住機會,在脱離危險時讓機會實現,你就會獲得了成功。是的,安迪越獄之前在肖申克度過了人生的19年光陰,那原本應是一個銀行家創業的輝煌期,然而安迪卻在黑暗的肖申克默默為“自由”而奮鬥。

  越獄?是去抓住希望!是獲得自由!既然上帝不讓法庭賜予他公正的機會,那就自己去獲得自由吧!雷德看到了安迪所做的一切,那不是一個人對他前生的救贖,而是這個人通過自己用生命換來的自由,讓上帝不得不賜予他機會,是讓命運不得不低下頭對他的救贖!我知道,雷德也知道,安迪從來都沒有失去自由,他從來都沒有丟掉過這顆希望的心,所以他成功了!

  他的成功讓世人佩服,他的成功讓之前一切沾在人生路上的黑點都灰飛煙滅,他讓肖申克監獄從此留下了一個洞,而他每夜辛辛苦苦地鑿着,終於,鑿出了一條路,一條要忍受惡臭盡頭是光明的自由路。這個洞再怎麼填,也填不滿。因為那是一個人的一生,為了追求希望,不顧一切去尋找它,直到找到它。

  當雷德出獄時,他感到迷茫,自由了,但是世界變了。他想起安迪,那個外瘦弱而內心強大的自由者。他決定去找他,當他到巴克斯登時,看到了那塊火山巖,找到了安迪給他的信。

  結尾的最後五句話,每句話都包含着“希望”這兩個字,當默默讀它們的時候,相信每個人心裏的感受都跟獲得希望的雷德和安迪一樣,眼淚會不知不覺地滴在“希望”兩字上。

  第24篇:《肖申克的救贖》讀後感

  二十六年後,當安迪杜佛尼在肖申克監獄外千里之遙的墨西哥邊境小城齊華坦尼荷享受陽光、歡愉、自由時,他一定不會忘記二十六年前向瑞德借小錘子的那個上午,他也許不會想到興之所至的偶然會成就他後半生的自由。

  同樣,當瑞德聽到安迪到齊華坦尼荷的邀請時,他也絕對不會想到,數年之後,垂暮之年的自己真的會踏上前往這個異國小鎮的旅程。

  還有,當讀者在卷首獨到安迪被判無期,入獄監禁時,也絕對不會想到,二十六年後,安迪會以自己的方式出獄,並重新開始自己的生活。

  毋庸置疑,《肖申克的救贖》是一本傳奇之書,斯蒂芬·金用許多不會想到,構成了讀者肖申克監獄的全景旅行式欣賞,也構成了安迪基督山伯爵式的逃亡與救贖,更讓每個人都體驗了一次自己的肖申克。

  初讀《肖申克的救贖》,就已經為斯蒂芬金所構築的那個世界的真實與殘酷所震撼,不禁感佩於作者筆力的深厚,在讚歎的同時也過一些思考與體味,但是因為當時年齡太小,沒有能夠很好地理解自己的思考,也沒能系統的將其整理出來。而今,再讀此書,加以自己以前的感受,拋卻文學性的因素,感到的只是自由與希望的可貴以及人生命的原始張力。

  我相信,任何人在蒙受不白之冤時,都會委屈、痛苦,也會抗爭。但是,當這種冤屈達到了你無法抗爭的時候,你會怎麼辦?放棄,絕望?抑或是繼續?我不敢揣測別人會怎樣,但對於我來説,我也許會失望並放棄,繼續抗爭的概率很小。我很難像安迪一樣,一直抗爭,二十六年一直抗爭,並且在數次絕望的情況下還能繼續。更為難能可貴的是,他在這個抗爭的過程中,還能煥發出個性與理智的光彩,感染並改變着周圍的環境和人。我們可以看到,從安迪進入監獄的那一刻起,他就沒有停止過抗爭,他就沒有喪失過希望。他反抗“姐妹”們的騷擾,他挑戰典獄長的權威,他改變監獄的環境,他改善獄友的狀況,他關心自己的案子,他永遠沒有喪失過出獄的希望。很難想象,當他聽到湯米談及他的案子的真相時的激動,又是怎樣在這種激動中受到諾頓的打擊、要挾與報復,並堅持着自己的抗爭;很難想象他是如何在幾近絕望與窒息的監獄環境中維持着自己的理性與希望,並運用它們周密計劃自己的逃亡事宜,充分考慮各種可能性,一直不被發現。不得不説,安迪是一件希望、理性和勇毅加在一起的奇異的作品。他真的能教會我們很多:理智、勇敢、希望。因為希望,他沒有沉淪於監獄的環境,磨滅掉自己的個性;因為理智,他能沒有過於和諾頓理論;因為勇敢,他敢於同那些違揹他價值觀的行為抗爭。這些是我們應該學也必須學的。

  在當今浮躁的社會,節奏越來越快,壓力越來越大。很多人明顯已無法適應,他們早已拋卻了對生活的希望,失去了作為人的理智,丟掉了起碼的勇敢。因此,我們看到自殺率越來越高,年輕人越來越脆弱,社會的神經繃得越來越緊。其實在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想想安迪,想想肖申克。我們大可以像他一樣,對生活充滿希望,即使周遭的環境如肖申克一般:不公、混亂、絕望。我們也不能因此變得沒有目標,變得沉淪現實,變得隨着這個社會而失去了我們個性中的亮點。儘管有人可能像諾頓一樣:偽君子、真小人,並來欺壓們,儘管也許你所面臨的困難難以與之抗爭,我們可以像安迪一樣,靜下來,好好想想,我們該怎做,有一個計劃與方案,去實施,去執行,去追求。真的,我們,應該像安迪一樣:我們,應該好好想想自己的肖申克。

  好了,文行至此,話已不多,早該作結,只是突然想到舒婷的一首詩,叫《這也是一切》,其中的最後兩句,我覺得可以用來貼切的形容肖申克中的安迪,也可以作為我們的自勉,閒暇無事時可以仔細體味、感受,去體會生命真正的況味——希望,並且為它鬥爭,請把這一切放在你的肩上。

  第25篇:《肖申克的救贖》讀後感

  讀完了《肖申克的救贖》,我們看到的都是滿滿的人性血淚,看完這部小説,我們不禁會想:法律真的保障了人權不受侵犯嗎?面對不公正的審判,我們應該如何做?面對黑暗的社會,我們真的應該放棄希望嗎?

  在這部小説裏,安迪無疑是自由的象徵。在作品一開始,安迪作為一個銀行家,被指控謀殺而含冤入獄。在監獄裏,安迪沒有像其他犯人一樣崩潰、絕望,恰恰相反,他能冷靜地在監獄裏勞作,艱難地適應生活。在漫長的服刑期間,安迪會雕刻一些小東西以消磨時間,在牆上貼海報等等。安迪精通財務方面的知識,他冒死進言,為典獄長逃税洗黑錢,贏得了一箱冰啤酒,自己不喝,卻給獄友喝,看着屋頂上眾人片刻的愜意與輕鬆,瑞德説:“安迪是想在陽光下重温昔日自由的感覺”僅此而已。此外,安迪還寄信興建圖書館,教人讀書寫字,為監獄裏的人爭取為數不多的權利。自由的本能與天性,是無法被輕易剝奪的,這在安迪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

  但同時,在肖申克的救贖中,我們同樣也看到了人性的扭曲。監獄,作為一個人吃人的場所,充斥着罪惡與黑暗、暴力、血腥犯人。新典獄長諾頓道貌岸然,聖經倒背如流,但為謀取利益不擇手段,將安迪作為其洗錢的工具;除此之外,獄卒毆打犯人,犯人的變態報復等等。安迪一直在默默忍受,他想救贖的不僅僅是自己,他也在盡一切努力去拯救犯人們的靈魂,希望可以喚醒大家內心對自由的渴望。

  直到有一天,年輕犯人湯米的到來打破了安迪平靜的生活。湯米和安迪一樣,對生活充滿希望,並在安迪的幫助下,讀書、認字,通過考試,湯米無疑是安迪昏暗監獄生活裏的一抹亮色。但是,後來從湯米口中得知,他在另一個監獄裏服刑的時候聽過安迪的案子,他知道誰是真兇!這讓安迪非常震驚,他向典獄長提出重新審理案件的要求,卻遭到拒絕,被關了兩個月禁閉。為了防止安迪的保釋,諾頓謀殺了唯一知情人湯米。曾經以為能洗去污塵,重見光明,在死亡的槍響下,卻是安迪這一生中看得最清楚的事!在惡中沉淪,無法救贖,安迪放棄了,剩下的路只有一條,那就是逃走!

  我們都清楚法律是懲惡揚善,維護社會公平的保障,我們都希望法律可以量裁公正,讓犯罪者得到懲戒,良善的人得到保護。但是,如果法律無法公正裁判,無法為我們洗清冤屈,我們守法的意義何在?當法律無法保護我們的人格甚至生命時,法律的價值何在?法外無罪,法外無刑,在證據不足的情況下就是無罪,而陪審團鑑於案情的推想以及安迪的態度硬生生地為其判了無期徒刑。很明顯,在有利的法律制度下,由於執法者的不公正使得法律成為了殺人的兇器。此外,我們也可以看到,正是在這樣的法律原則下,法律是疏而有漏的,這樣,典獄長才能在安迪的幫助下偷税洗錢,互惠互利。在法的漏洞下沉冤,又在法律的漏洞下成功越獄,到這裏,我們應該怎麼想呢?是慶幸?亦或是悲哀?

  小説中有一個令人深思的詞語就是“體制化”,正如開篇所提到的,面對不公正的審判,我們應該如何做?我想一個是忍受,一個是反抗。

  影片中有兩個經典的角色一個是瑞德,一個是老布。瑞德是一個睿智的人,他懂得監獄裏的規矩,監獄裏沒有他得不到的。“希望是一個危險的東西,它會讓你發瘋的,在這裏面沒有用,你最好習慣這一點。”瑞德告誡安迪。一個連希望和信仰都沒有的人,無疑是一羣行屍走肉,即使身處自由,心中仍沉於壓迫。哀其不幸,怒其不爭。老布的一生,深刻地反映了體制化的一生,在監獄裏度過了大半輩子,終於重獲自由,但是他的靈魂早已被扼殺,離開了監獄,他感受不到自己的價值與位置,最終只能選擇在這個世界上消失。

  安迪不同,為了希望與自由,他做出了一次又一次的抗爭。在作品中,他在廣播室放《費加羅的婚禮》,面對諾頓和海利們在門外發出的警告,他沒有退縮,而是微笑地將聲音調到最大,安迪才是一個自由的人,一個勇士!

  “有些東西,在你的內心,他們不能到達,也不能觸摸,那就是我們內心的自由,在這裏,有夢想、希望和為人的尊嚴。”社會的黑暗與污穢可以改變一個人,但是如果堅守自己內心的希望,不懈抗爭,成為心目中那個自己,此岸救贖,彼岸重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zhuanyeziliao/xzyje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