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漢朝那些事兒》讀後感

《漢朝那些事兒》讀後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漢朝那些事兒》讀後感,歡迎閲讀與收藏。

《漢朝那些事兒》讀後感

《漢朝那些事兒》讀後感1

這個寒假,我讀了作家明月所著的《明朝那些事兒》這本書。其實,在講述中國歷史的眾多史料中這本書以它獨特幽默的方式講述了大明王朝的前世今生。

公元1328年,在今天安徽省鳳陽縣的一個貧苦農民家裏。一個男孩出生了,取名朱重八,他自幼家境貧寒,靠給地主放牛,父母兄長均死於飢餓、瘟疫。孤苦無依,走投無路時到皇覺寺當和尚,混口飯吃,可禍不單行,寺廟也鬧饑荒。此時的朱元璋只好背起行囊四處乞討,變成了實實在在的乞丐,這樣的生活一過就是三年。換成一般人可能就破罐破摔了此一生,但朱元璋卻從要飯中堅強下來,學到了很多東西。

正如明代作者楊慎所寫:“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此時的元王朝可謂是大勢已去,成吉思汗打下的萬世江山隨時都有分崩離析的危險,隨着紅巾軍的起義,統治中國百餘年的大元王朝一去不復返。我們常説,時勢造英雄,在這個天時地利的歷史時刻。前思後量的朱元璋終於走出了他的皇覺寺,毅然從軍。從一個士兵到建立明朝,可以説是槍林彈雨,九死一生。其中的堅辛我們可想而知,但他最終還是成功了。

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重温歷史,更加理解苦難對於蠢材,是一堵牆。是萬丈深淵,但對於有能力的人,卻是通向成功的階梯。也更加知道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哲學道理。我們生活的年代,相較於以前任何年代都無比優越。可為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現在的我們正處在學習知識,增強本領的大好年華,更應該要有這種吃苦耐勞,狹路相逢勇者勝,敢叫日月換新顏的勇氣。成功就像戰場一樣是需要衝鋒,需要拼搏。只有牢牢把握機會,不懈努力奮鬥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漢朝那些事兒》讀後感2

近段時間心情頗感浮躁,閒來無事,想起好久沒有認真讀過一本書了,也是為了平息那種浮躁的心情,便到廠圖書館借閲了《漢朝那些事兒》。

拜讀完《漢朝那些事兒》後,其新穎的寫作手法的確令我耳目一新,關於楚漢爭霸的歷史故事我也看了多個版本,但飄雪樓主以人性論史,以幽默風趣的手法調侃那段血雨腥風的時代,對於中國文學來説,我認為是一種大膽而成功的創新,因為它給我的感覺,彷彿是從一羣老人堆裏突然走出一個充滿朝氣的青年,青春而又激情;它也不像當前比較流行的網絡文學,就是那種玄乎其玄而又失去了深度的東西,而是通過對一個傳奇時代的描述,來探討人性的根本,來影射成功的法則。

在《漢朝那些事兒》裏,楚漢爭霸被詼諧的解讀成是兩個大集團的競爭,即項氏集團和劉氏集團。在其殘酷的競爭過程中其爭奪的資源並非城池,而是人才,由於擁有併合理利用了人才的優勢,劉氏集團取得了最後的'勝利;項氏集團由於項羽的剛愎自用,其人才的力量得不到有效的發揮並嚴重流失,最可悲的是,項羽極度虛榮的權威心理,斷送了一代謀士范增的老命,同時,也斷送了項氏集團的江山社稷。對於人才的重要性,21世紀的人們最清楚,因為“21世紀什麼最重要?人才最重要”。人才孰重要,人力其可悲。項羽的殘暴不是其對人才的蔑視,而是其對人力的踐踏,如果説坑殺二十萬已歸降的秦朝士兵,是西楚霸王最大的敗筆之一,那麼,把人才當人力,把人力當人才就是其敗筆之二。在楚漢爭霸的過程中,韓信在最後時刻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而一代名將的韓信,項羽卻只看重了他強壯高大的身材,要他在楚營擔任警衞之責,而獄卒出身的曹咎,目光短淺卻因曾有恩於項羽被封為成臬城的主將,最後被張良罵了幾句,就跳出來送命又送城。

説英雄,誰是英雄?煙消雲散塵歸塵,土歸土;是人才,還是人力?縱是千里馬,還需伯樂在線。品千古風流人物,我浮躁的心情隨秋風中的落葉,片片歸於寧靜,讀書真好,紛雜世界裏,多讀幾本書,獨善其身不亦樂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dvzxp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