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梅雨之夕讀後感3篇

梅雨之夕讀後感3篇

梅雨之夕讀後感一

《梅雨之夕》是新感覺派小説中具有代表性和里程碑意義的作品,也可以説是中國真正的現代主義心理分析小説的開山之作,它所表現出的鮮明特色,都具有心理分析的典型性特點。小説的故事情節雖然很簡單(紳士雨中送淑女),但卻揭示了都市男女隱祕而曲折的內心流程,描寫了寫他們卑微的渴望的萌動和這種渴望的無聲無息的破滅,展現了現代都市男女特有的情愛方式,這也正是其獨特的價值所在。故事中的紳士所有的行為看起來都像是不可理喻,實際上是他的潛意識在作祟,所有的不可理喻都是因為一個理由:對真實的愛情的嚮往。文章的題目“梅雨之夕”暗示的就是他的情感的現實處境,其中的少女就是他情感的夢寐以求的伴侶,但這所有的一切都絕對不可以訴諸於理性,所以他一回到家,夢立刻醒過來,向妻子撒了一個謊後,自然的真實的情感和性意識又重新被壓抑了起來。這種情感的來或去,都不是刻意的,事先沒有絲毫的徵兆,潛在的意識和力量支配了所有的一切,同時又毀滅了一切

梅雨之夕讀後感3篇

梅雨之夕讀後感二

施蟄存的小説注重心理分析,着重描寫人物的意識流動,成為中國“新感覺派”的主要作家之一,其代表作《梅雨之夕》就是心理分析小説的典範。這部作品的心理分析立足於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那麼我們先來了解什麼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説。

弗氏的精神分析學説是關於人格結構及其內部衝突的學説,大致可分為三個板塊,即本能論、人格結構論和心理解剖學説。本體能認為,人性的根本就是由生物能轉換而來的心理能的發泄與反發泄;一切用於人格做功的能量都出自本能。人格結構論是關於本能的能量投注和轉移到理論。這一理論把人格分為三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儲存本能的地方,是各種本能的驅動之源;自我是協調本能需求與社會需求之間的平衡機能;超我是在良心、道德律令、自我理想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它把本能力量轉移到實現理想、創造等方面上來。心理解剖學説把人的心理意識分為三個層次:意識、潛意識、前意識;其中,潛意識與本能密切相關,其中藴藏有被壓制的本能及與性相關的情感。在這部作品中,作者注重描寫主人公的潛意識,尤其注重揭示人物的人格中的“本我”與“自我”的衝突。

現在來看看作者如何運用這些方法進行創作的。《梅雨之夕》幾乎沒有情節,僅僅記敍了一位下班回家的已婚男子在途中邂逅一位少女的一段心靈歷程。文中大部分篇幅和重點就是心理描寫,一開始寫到看到少女的時候可以歸納為這幾個詞:容顏姣好,鳳儀温雅,肢體停勻和談吐不俗。由此可以看出男子已經怦然心動,這是最基本的心理反應。在靠近少女後,主人公躍躍欲試。文中是這樣寫的。“我可以用我的傘給她障住這樣的淫雨,我可以陪伴她走一段路去找人力車,如果路不多,我可以送她到她的家。”然而男子的想象成真了。“小姐,車子恐怕一時不會得有,假如不妨礙,讓我來送一送吧。我有着桑”“於是她對我點了點頭。”從此開始,男子開始想入非非,文中是這樣寫的:“她是誰,在我身旁同走,並且讓我用傘廕庇着她,除了和我的妻之外,近幾年來我並不曾有過這樣的經歷。”

男子的心靈歷程的最後一段是戀戀不捨、悵然若失。女子説:“謝謝你,不必送了,雨已經停了”,因此男子“怨懟着不情的天氣”,他説:“何以不再下半小時雨呢,是的,只要再半小時就夠了。”

另外,結合以上弗洛伊德的學説,還可以從“三我”境界再説説這部作品的藝術內涵。 例如“我想送她回去”是男子潛意識的“本我”慾望,但這是一個陌生的少女,主動送她,她會懷疑“我”,別人會懷疑“我”,自己對自己也無法解釋,於是,持“道德原則”的“超我”便將“送她回去”的“本我”慾望抑制下去了。但體現 “快樂原則”、力求滿足慾望的“本我”的力量也很大,總在想方設法突破 “超我”的“檢查”而進人意識領域,於是,“本我”便進行了“改裝”不是“我想送她回去”,而是“她想讓我送她回去”因此,可以被奉行 “現實原則”的“自我”接受了。

《梅雨之夕》文筆舒張,格調清新,豔而不俗,思想複雜,深刻地寫出了青年男女之間的那種特別的感覺,讀了這篇文章會令處於這個時期的我們回味無窮,浮想聯翩,建議大家都看看。

梅雨之夕讀後感三

初讀《梅雨之夕》這篇文章,第一感覺就是清新,細膩,作者敍述的故事情節並不複雜,人物也十分簡單,但卻能用優美的文字將人物內心刻畫的極其傳神,直達讀者的.內心,引起共鳴,從而大大提高了文章的質量與藝術性,頗有四兩撥千斤得到技巧。

文章初始,作者並不急於切入主題,而是以梅雨將自己的思緒慢慢飄散開,作者也並無特別的怨恨喜怒情緒,只是如普通人一樣的平常心態走在路上,思緒隨着眼前的景物而不斷跳躍,毫無目的,隨心所欲,甚至有些乏味,就在讀者就要睡着的時候,作者才筆鋒一轉,將以後的墨水全部集中於一個偶遇的女子身上,男人注意女人並不一定那女子要有傾城傾國之貌,但卻可以令人眼前一亮,作者所遇女子並不一定漂亮,但卻有自己獨到之美,於是作者開始將自己的集中於她的身上,留意其容貌,表情,乃至一舉一動,猶如欣賞一件藝術品,努力發現其身美的所在,一直有了進一步接近的衝動,何況手中的傘是個極佳藉口工具,但理智制止了他的行為,於是一段精彩的內心矛盾就此展開。

內心矛盾的刻畫是這篇文章的精彩之處,作者想與女子交流卻又怕唐突佳人,想借傘幫忙又怕引起誤會,想問清女子身份卻又欲言又止。另外一點,作者是以第一人稱來描寫自己的內心活動,而對於女子內心卻絲毫未提,我們也一直不知道女子對作者是何種態度。在其中作者甚至作者甚至於用自己對女子內心的猜想也不對女子的內心進行直接的描寫,這無疑大大延伸了我們的思維空間,而最後,作者也未點明女子的真實身份,不知她是不是自己的初戀情人,那份對初戀感情的惆悵與依戀無疑會打動很多人,我們也不知道女子從何而來,要到何處去。這更加深了我們對那女子的朦朧感,再造就文章美的同時也造就了女子美。有些東西是不可説破的,正所謂霧裏看花才是最美的,人與人之間的邂逅猶如一杯美酒,而其中的朦朧感正是醇厚與悠揚的酒香,讓我們在以後的日子裏慢慢品味,而當我們想入紛紛,恍若隔世的時候,也就是我們被這杯美酒灌醉之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dnmg2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