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雨巷 >

《雨巷》的讀後感(精選3篇)

《雨巷》的讀後感(精選3篇)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雨巷》的讀後感(精選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雨巷》的讀後感(精選3篇)

《雨巷》的讀後感1

《雨巷》這首詩曾經轟動整個文壇,這首詩的作者戴望舒也被譽為“雨巷詩人”,他的這篇成名作廣受大眾喜愛和好評,為無數人傳頌。

這首《雨巷》是作者因當時的時代背景與個人際遇經歷而作的,所有整首詩中常見“愁怨”、”哀怨“、”彷徨“、”悽清“、”悽婉“等字樣,讓人讀出了作者所處的境遇。當時作者所處的社會瀰漫着悲觀迷茫的情緒,大革命失敗的痛苦,而詩人自己則又陷入了苦戀中,不能自拔。撐着油紙傘的姑娘,她彷徨,孤寂,在雨中哀怨,走近又走遠了。抒發出作者愁苦抑鬱的心情。用象徵的手法將弄而不結、繁而不亂的意象環環相扣地結合在一起,將雨的悽清和巷子的幽深以及姑娘的惆悵表現的淋漓盡致,共同組成了一幅低沉而唯美的圖畫,藉此表達自己的失望和彷徨的心聲,對革命前途的迷茫。

每次讀《雨巷》,我就能想象出這樣的場面,柔櫓聲中多水多橋的江南雨巷中,撐着油紙傘的纖纖少女漫步在小巷,可能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像丁香一樣的姑娘。

《雨巷》的讀後感2

南唐李璟有詞“青鳥不傳雲外語,丁香空結雨中愁”。“丁香空結雨中愁”這句詞與戴望舒的《雨巷》甚是匹配。《雨巷》創作於1927年夏天,當時全國正處於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參加進步活動而不得不避居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敗後的幻滅與痛苦,心中充滿了迷惘的情緒和朦朧的希望。《雨巷》一詩正是詩人這一心境的表現,其中交織着失望和希望,幻滅和追求的雙重情調。從詩的開篇“撐着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便步入了充塞着迷茫雨霧的小巷,這條小巷隨詩的流動而貫穿讀者整個感受,不曾中斷。雨巷“悠長”,雨巷“寂寥”。雨是蒼茫迷濛的,巷是深邃悠長的。這狹窄單調、寂寥無人、視野迷濛的`小巷,以它森冷的石壁,逼窄促狹的空間壓縮着,消減着巷中“獨自彷徨”的“我”的活力。漫天的雨霧冰冷地拒絕了“我”對天空的仰望,對天空的高遠遐想;這碗延悠長無盡的小巷在迷濛的煙雨中晦暗不彰,將一種難以突破封閉的錯覺重重地砸向“我”,使“我”希望逢着一個丁香一樣的姑娘來轉移“我”在更加逼仄、侷促的傘下的那縷剪不斷的愁緒,希望走到那“頹圮的籬牆”“走盡這雨巷”。

《雨巷》始終迴盪着和諧的音韻,在音韻美的點綴下被一代又一代的人欣然接受,這音韻是不急不徐的,是舒緩而悠遠的,是流暢的,同時這音韻又兼備着直指詩情詩意的深刻性。《雨巷》的首尾相同,這樣的結構安排使《雨巷》呈現出一定的封閉性,加以詩中一定位置出現的ang韻(娘~芳~徨~巷,樣~帳~光~茫,郎~牆~巷,芳~光~帳~蒼~娘)造成了在一個大的封閉圈中一個又一個的小小的迴旋。詩中重疊、復踏的句式如“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像我一樣,像我一樣地……”“像夢一般地,像夢一般地……”凡此等等,都給人造成一種徘徊不前的感受,並使語言的節奏變得更加的低緩,造成一種低迴的氛圍,從而使雨巷中的“我”“雨”“巷”“丁香姑娘”顯得哀怨而纏綿。

《雨巷》的讀後感3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我喜歡上了那種帶着朦朧感的《雨巷》,是被它那動人的字眼,還是喜歡那種撐着油紙傘漫步在江南小巷的感覺,一切都是那麼醉人 。

直到現在, 每次讀這首詩,心中都有種莫名的感覺,喜歡雨,喜歡雨天獨自一個人撐着傘靜靜的走着,喜歡江南小巷的那種幽靜恬淡,喜歡小巷石板路上的清幽與古樸,喜歡小巷的朦朧,喜歡那個叫做丁香的姑娘。

多少次看着眼前濛濛細雨,幻想着自己就是那個叫丁香的姑娘,撐着一把傘,走在青石板上,任風吹着頭髮,我只是靜靜的走着,遇見那個浪漫的詩人,傾聽他內心的失望與希望,聽他訴説他的幻滅與追求,向他訴説我的愁怨,彷徨,訴説我的惆悵,迷茫。

當然這隻能使幻想,只是我在生活中被壓抑的想要找個世外桃源的地方去釋放自己,想到一個就像是《雨巷》中的悠長的小巷中去漫步,想到那裏栽下屬於自己的桃花,屬於自己的世外桃源。

曾經吟着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曾經渴望有一個屬於自己的花園,曾經聽着《藍色的愛》,在心裏勾畫那片屬於自己的温柔的海灘,曾經,曾經,曾經。

曾經的幻想很美麗,當然現實依舊很激烈,也許你説得對,面對困難的時候,樂觀一點,笑着對自己説我可以,事情就沒有想象的那麼複雜了。

到現在,我的腦海裏,還彷彿出現着那小巷裏的場景,還在吟誦着“撐着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寞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個丁香一樣結着秋怨的姑娘。它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

標籤: 雨巷 讀後感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yuxiang/82ylw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