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魯迅傷逝讀後感1000字

魯迅傷逝讀後感1000字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魯迅傷逝讀後感1000字,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魯迅傷逝讀後感1000字

魯迅傷逝讀後感1000字1

魯迅先生的小説,自高中到現在,約摸算來,不知不覺,已經讀過四五本了。而印象極深、愛不釋手的還是《傷逝》。故而,《傷逝》認認真真一個字一個字又一次讀了兩遍。

深夜,適合讀書,亦適合寫文。出於對《傷逝》的愛,我罷了日常的纏身規律,定要停下來,擠出點寶貴的時間來,寫點什麼。魯迅先生的《傷逝》出於《彷徨》小説集,也是唯一魯迅先生以第一人稱自述愛情的小説。魯迅先生的諸多小説,大多醉翁之意不在酒,甚至指鹿為馬,自然不能浮於表面來看,更多的要深入,深入到每一個人物角色的性格與骨子裏,更要深入那個魯迅先生默然寫作的夜晚。

第一次看《傷逝》的時候是可憐子君,恨涓生。而現在第二次看是恨涓生也為涓生悲痛,對子君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首先,暫且不論古代,因為那時候制度與現代不同。論《傷逝》中的涓生,這個人就是典型軟弱無能文人的代表,譬如《都挺好》中的蘇明哲。可以妻子隱忍着因他而來的現實的苦痛與重擔,若相反,這個男的恐怕要投降現實生活,當一個逃兵,帶着悔恨和謊言過一輩子。

在無能的男人看來,生活難過了,永遠是因為有一個累贅老婆。這就是無能男的本質,推卸責任,沒有擔當的意識和勇於犧牲的精神,自私、懦弱。其次,子君身為一個思想意識覺醒者,最後淪為家庭主婦,也難免帶有女性自身的侷限。《傷逝》中的子君就是典型的依附性的被奴化的女性。

面對現實生活的茶米油鹽醬醋貴,她帶着傳統官僚作風的舊習,有大膽追求婚姻愛情的勇氣,卻缺少思路和行動。她的行動便是嫁給自己想嫁的男人,而結婚之後卻仍舊歸屬並安於家庭主婦的附屬地位。家庭已經頻頻經濟危機,還不知道走出家庭賺錢維持經濟,最後還是隻靠涓生這樣的男性,即家裏唯一的勞動力。加上子君帶有市儈婦女的習氣,與鄰居盲目攀比,斤斤計較,不顧生活現實水平,太理想主義,想的太好,做的太少。

再者,子君,沉淪於生活的瑣碎,沒有個人獨立的思想與生活,整天為雞毛蒜皮的事情忙碌,自然與文人涓生越走越遠。文人寫作,不喜嘈雜,她還養雞,並不顧涓生的工作而打擾他。

最後涓生説出分手之後,她因為無法承受對男性依賴和附屬的自我奴化的境地,思想狹隘,走向絕境,選擇自殺,也不無愚蠢,帶有典型女性軟弱、奴性特徵。圈子太小,愛好太少,沉湎於雙方的愛情,自然思想空虛寂寞,依賴性強。

女性要想獨立起來,必然要像男人一樣,實現經濟獨立,有了自身的地位的提高,進而到思想的獨立、人格的獨立,才不致於像子君那般脆弱不堪。被一個男人拋棄就要死要活的,真是沒有自我價值。

更不該為了愛情捨生忘死,而該有自己的事業,這個事業屬於自己,不屬於任何人,這樣誰也無法威脅和動搖自身的安全感與幸福感。

魯迅傷逝讀後感1000字2

看了《傷逝》我真心體會到在那種被壓迫的社會環境下,戀愛自由的不可能性。在我看來涓生和子君的愛情悲劇不僅在於封建保守的社會大環境,也有着主人公自身的原因!

首先是社會大環境,在那個戀愛自由,婚姻自由還未成風的年代,封建主義下的戀愛限制仍約束着眾人,婚姻家長制這個大框框下,涓生和子君的自由戀愛不被當時的人看好,這在他們去租房時,就已經顯示了出來,新思想青年和女學生的戀愛,看上去郎才女貌,但在當時的人看來是多麼的稀奇與古怪,在這種壓抑的社會環境下,這種戀愛的自由自然不會有幸福美滿的結果。

其次,主人公自身的性格特點也導致了這場愛情悲劇。在我看來,子君作為一位新時代女性,能夠衝破封建觀念束縛,掙脱封建家庭囚牢,毅然追求自己的愛情,這在當時是很叛逆的,也是很不容易的,然而這卻是與時代的不相容。但是她對愛情的堅定,喊出了自己的心聲,喊出了數千年來女性所沒有喊出的個性解放的呼聲,她不顧世俗的眼光,義無反顧地選擇和涓生在一起,然而在她和涓生一起生活時,迫於生活壓力,逐漸成為一位典型的家庭主婦,為家庭瑣事而忙綠,為一點小事而爭吵。慢慢地,她由一位思想解放的新女性轉變成一位世俗的女子,而涓生對他的感情也越來越淡,最終直至毀滅,而子君最終因被拋棄選擇走向死亡。

涓生,一個新時代的青年,雖然也有點新思想,但卻是不徹底的,剛開始的時候,他也曾很勇敢,對愛情執着充滿希望,但從本質上來講,他仍在受封建思想的毒害,表現出守舊和懦弱。尤其是和子君在一起生活時,他的自私懦弱慢慢地把這段愛情推向毀滅的深淵,在他和子君租房的時候,他對眾人輕視的眼光感到不自在,他顧及其他人的猜疑,輕蔑的言語,然而子君卻並沒有那麼多在意別人的眼,從這點也能看出,涓生作為新青年卻在思想上有一種不成熟性,他並未真正擺脱封建主義的條條框框,最終他們的愛情也走向終結。

我想那“吃人”的封建禮教是造成這場悲劇的重要原因。在那時,封建倫理,道德綱常嚴重壓抑着人的個性,青年的愛情和婚姻應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涓生和子君那樣不經大家同意便同居的是萬萬要不得的,那是離經叛道之舉,會破壞社會風氣。魯迅寫《傷逝》的目的,或許有對自身婚姻不幸的感慨,也有對封建婚姻的抨擊,從主人公身上我們也瞭解到魯迅先生對愛情的一些看法,他自己也曾有封建家長制的包辦婚姻,原配朱安是一位徹頭徹尾的家庭主婦,大字不識一個,然而魯迅卻是有文化的青年,兩人根本沒有共同語言,試問這樣的婚姻誰又會幸福?

魯迅傷逝讀後感1000字3

因為愛情,我們在一起了。因為生活,我們又把愛情所磨滅了。兩個人的結合,只有愛情是不夠的。愛情至上,物質基礎。沒有物質的愛情,就像沒有牆的屋子,四處透風,也失去了屋子的意義。就像愛情沒有了物質,也同樣失去愛情的意義。

我不是拜金,我所説的物質,是最起碼的生存物質。想想如果不能生存,何來生活?一個人都養不起,怎麼養兩個人?愛情能當面包吃嗎?能當水喝嗎?你可能會説,擁有愛情,我們幸福。可是,當生存的壓力一直向你衝來時,你還敢説,我們有愛情,我們很幸福嗎?難道兩個人和着愛情擁抱着,瘦骨如柴,面黃肌瘦,兩眼無光,面帶苦笑的死去,就是幸福?你一無所有,連自己都養不起,怎麼養得起愛情。就算你們固執得在一起,也不得不向命運低頭。所謂貧賤夫妻百事哀。

但是我也不反對裸婚,或許你們會説我很矛盾,其實不然。只要你是個潛力股,只要你有一技之長,只要你有堅強的意志,和永不放棄的'精神,你就不會被生活打敗。至少生存是沒問題的。盡然生存下來了,我們當然還可以擁有更多的東西,比如説,愛情。

至少如今我們是幸福的,因為我們生在這個年代,這個年代允許我們做潛力股,這個年代生機很多。可是,在涓生和子君的那個年代,他們,並沒有那麼幸運。他們擁有了愛情,卻失去了生存的能力。

他們當時也算是時代的先驅,擁有先進思想的年輕人了。他們志趣相投,見解一致,相愛,那是必然的。如今想來,他們的曖昧時期,他們的熱戀時期,居然是他們最幸福的時期。也順其自然的,他們結婚了。由一個人的生活走到兩個人艱辛的生存,他們付出的代價是慘重的。涓生離開了他的朋友們,也失去了他的工作。子君也與她的家庭決裂,只為和涓生在一起。可是結果是悲慘的,他們完全失去了生活的能力,愛情也在生存的艱辛中慢慢磨平最後消失。而子君,也為這愛情,獻出了生命。

這是魯迅寫的一個悲慘的故事。在那個年代,愛情是多麼微不足道。選擇愛情,就有可能失去生命。這也是為什麼我説愛情至上,物質基礎。只是在那個年代,物質與愛情,就如魚與熊掌,兩者不可得兼。

不過,現在我們生活的年代不同了,我們生活得更有品質了。生存與愛情也不衝突了。我們牛奶與麪包可以一起擁有了。我可以説,只要你想,你肯奮鬥,你也可以活得很好,何況愛情呢?所以,我又推翻我之前所説的,在這個年代,物質基礎,可以讓你的愛情路走的順暢,同樣的,在你沒有物質的條件下,你擁有了一份愛情,只要你願意,你同樣可以為了愛情而努力奮鬥活得更好的物質。這樣,就愛情事業兩不誤啦。所以,生在這年代的我們是幸福的,至少不用像涓生和子君那樣,必須在二中選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99gew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