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傷逝》讀後感1200字

《傷逝》讀後感1200字

《傷逝》一文采用“手記”的形式,以涓生的口吻回憶與子君的故事,包括與子君的交往、同居及分手……涓生和子君是一對被“五四”新思潮喚醒的青年人,懷着個性解放的強烈意願,勇敢地衝出家庭結合在一起。最終卻因個人及社會歷史侷限而分手,甚至於子君到底是死了。

《傷逝》讀後感1200字

先生沒有細説子君是怎麼死的,但小説濃墨重彩地描寫了社會乃至涓生是如何逼迫她的(——小説是以涓生的視角展開的,在他的敍述中並沒有描寫他如何逼迫子君,而是儘量開脱自己,有意無意地卸開責任)[確實對涓生用“逼迫”一詞是太過了,但涓生其實在無形中給了子君壓力,無論是油雞們和阿隨的消失,還是涓生不能理解子君在柴米油鹽生活中的事,窩在通俗圖書館不願回家]。雖然,子君最後肯定是自我了斷的。我想,她若是在離開人世前寫了點什麼,大概是會寫“可畏 ”吧,人言可畏、人眼可畏、生活可畏,涓生,可畏……

我本以為,涓生在原先是不懂的,不懂子君為什麼會兩人在一起後變得“世俗”。後來再看,發現涓生不是不懂,而是不敢承認。涓生到底還是一個卑怯者,是一個披着進步青年外衣的封建男人。他會學着西洋電影裏,一條腿跪下,一手握着子君的手向其求愛,卻在心裏感到愧恧,甚至永遠遺憾;他不頂社會生活壓力,想要與子君分手,並美其名曰“新的路的.開闢,新的生活的再造,為的是免得一同滅亡”。這話乍聽之下,很是有些道理,但聯繫實際再細想,涓生簡直無恥!(為什麼?——需要展開)[縱使涓生會“幫她生白爐子,煮飯,蒸饅頭”,但他究竟是不太管柴米油鹽的,不大會打理家庭的,他只願生活在他的理想生活裏,而不知曉到底應該如何對待婚姻生活,不曉得當兩人住一起後,子君要面對的都有哪些煩瑣事,卻埋怨子君變了,變淺薄了,覺得沒有共同語言了,覺得生活難以維繫了,於是便要分手。哪裏有這樣的道理?!一個窮酸小子拐了人家的女兒,然後終於發現貧賤夫妻百事哀,最後嘟嘟囔囔地要分手。在我看來,即使是以喚醒新青年的名義也是説不過去的,哪能這麼對待人家女孩的?當然,這只是我單純以一個女孩的角度來看的,並不牽扯太多社會未解放或階級的軟弱性。]而且文中兩次出現“我突然想到她的死,然而立刻自責,懺悔了。”還出現了一次“我想到她的死……”這“然而”在此處實在很具有諷刺意味,使得一個“卑怯懦弱並以自我為中心的封建男人”形象躍然紙上。而後面這“……”又實在是意味深長,這裏確確實實顯示出涓生心理的複雜,有些不捨有些輕鬆有些欣喜……此時,子君終於離開了,涓生也終於承認,在兩人相愛後自己將真實的重擔卸給了她,讓其負了這重擔在嚴威和冷眼中走着所謂人生的路。另外,從這“……”中我們依稀可以看到:大概,涓生也預見到了,子君已經沒有活路了。

寫到這兒,我不禁為子君感到悲哀。她是一個在封閉黑暗的籠子裏被叫醒了並與人約好一起出逃卻最終清醒着死去的人。她滿懷着期望,希望能夠逃脱,卻如無頭蒼蠅一般,失了方向再失了目標。畢竟,籠子裏不曾開燈,更未曾打開,何況有眾多麻木地沉睡在前進道路上的擋路人,怎麼可能出得去?可是子君,不知道;她,最終清醒地死去。是否她也會像阮美人一樣,在訣別人世前,留下一句:……可畏,來拷問世人?

雖然在《傷逝》一文中,子君幾乎從未正面出現過,一切都只是涓生的所看所感,只有一句話,“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是出自她之口。僅這一句,我就看到一個鮮活勇敢的子君站在我面前,再聯想到紅顏薄命的阮玲玉,於是便有了此篇《可畏》。

標籤: 傷逝 讀後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k8dzn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