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豐碑初中的讀後感(通用6篇)

豐碑初中的讀後感(通用6篇)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豐碑初中的讀後感(通用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豐碑初中的讀後感(通用6篇)

豐碑初中的讀後感1

“生得偉大,死得光榮”,革命英雄用他們的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鑄造了一座座驚天動地的不朽豐碑!前不久,我懷着激動的心情讀完了《革命英雄的故事》。

這本書記載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湧現出的一個個英雄人物,像“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夏明翰,“身經百戰敵寒膽”的張雲逸,“劫法場搶出來的將軍”劉志堅,出奇制勝的“旋風”司令韓先楚等……這些英雄人物是我國千百萬先驅英傑的代表,他們為了心中的信念,不惜忍受嚴刑酷打、冒着槍林彈雨、甚至不惜獻出自己的生命來捍衞祖國的大好河山和千百萬勞苦大眾的幸福生活。

一個個革命英雄,一座座不朽豐碑,激勵着全國人民為共和國的繁榮昌盛,奮發圖強,開拓創新……

一個個革命英雄,一座座不朽豐碑,也激勵着我努力學習,不斷進步。記得去年冬天,天氣特別冷,老師組織我們參加常州市“好娃娃杯”少兒書法、繪畫、作文剪紙大賽,我報名參加了硬筆書法比賽。幾乎每晚都要練習書法,手指冷得發痛,我真想放棄了。這時,媽媽鼓勵我:“孩子,革命英雄為了勝利,克服了那麼多的艱難險阻,你怎麼能在寒冷麪前退縮呢?”想起革命英雄,我還有什麼困難不能克服?堅持就是勝利,在這次比賽中,我榮獲了三等獎。後來我又參加全國第十屆“千禧龍杯”青少年書畫大賽,我的參賽作品《遊子吟》獲得了銀獎。

我更忘不了學習小提琴的艱辛。不管是盛夏酷暑,還是寒冬臘月,我都得堅持去少年宮練習。學小提琴是件枯燥又困難的事情,指位、換把、揉弦、顫音,這些技巧常常令我手忙眼亂。有幾次,我按弦的左手指都發紅起泡了,學琴的小夥伴也一個個知難而退了,但當我想起英雄的故事,便繼續認真地練習。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於能和著名小提琴家盛中國同台演奏,還參加常州大劇院公演等各種活動。

在成長的道路上,革命英雄的故事將陪伴我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跨過一道又一道坎,去擁抱美好的明天。

豐碑初中的讀後感2

最近,我們學習了幾篇長征中的故事,其中《豐碑》讓我深受感動。

《豐碑》講了紅軍長征時,在雲中山行軍,一位軍需處長因為衣服過於單薄,而被活活凍死的故事。

讀了這篇文章,我深深地被軍需處長大公無私、捨己為人的精神所感動,當我讀到“一個凍僵的老戰士,倚着一棵光禿禿的樹幹坐着,一動也不動,好似一尊塑像,他渾身落滿了雪,可以看出,他的神態十分鎮定,十分安詳”。時,我不明白為什麼他神態那麼安詳。現在我知道了,他完成了他的使命,他看到戰士們沒有倒下,他感到了欣慰。一位軍需處長,拿到棉衣十分容易,可他卻把棉衣讓給了戰士,自已被凍死了。這種大公無私,捨己為人的精神多麼讓人敬佩!

比起我們現在,我們多麼幸福,我應該學習軍需處長的精神。

豐碑初中的讀後感3

讀了《豐碑》這一課,我被軍需處長的精神所感動了。軍需處長不愧擁有“豐碑”這個稱號。他是管棉衣的,他可以給自己多發一件、兩件、甚至可以給自己發五件、十件,可是他不但沒有給自己多發一件棉衣,反而把自己的棉衣讓給了別的戰士。難道你的身體是鐵打的嗎?對,正是有這樣的領導,紅軍隊伍才能取得勝利。而且,像這種捨己為人的人也有很多。比如四川省汶川大地震發生後,人們積極的向災區捐款;有人掉進了水裏,別人奮不顧身的跳入水裏把他救起……

軍需處長,我會永遠的學習你捨己為人的。

豐碑初中的讀後感4

歷史是不會忘記英雄的。

軍需處長啊!您的品德是多麼高尚啊!您為了其它的戰士,把自己的棉衣讓了出去,而自己則是被活活的'凍死。

軍需處長啊!您豪邁的英雄氣概足以驚天地,泣鬼神;您博大的愛國主義情懷足以壯軍魂,揚國威。您這錚錚的鐵骨,這傲然的正氣,為我們樹立起一座人生的豐碑,為我們揭示出一曲生命地真諦。

軍需處長啊!潔白的大雪可以蓋住您的身軀,卻蓋不住您那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晶瑩的冰可以封住您的身軀,卻封不住您那高尚的品德。

軍需處長啊!您那捨己為人的精神是火燒不毀,水衝不淡,風吹不走,雲遮不住的。因為您崇高的品德和精神風範,是鼓舞我們奮發的力量源泉。

軍需處長啊!時光流逝帶不走您的英名,時代鉅變改變不了我們對您的敬佩。因為,您永遠活在我們心中,您那感人的事蹟將會流傳百世!

豐碑初中的讀後感5

語文課本的最後,有選學課文。閒來無事,我總會像讀故事一樣偷偷去讀。

有一個紅軍過雪山的故事——《豐碑》。文中的軍需處長,把所有的棉襖發了,自己穿着單薄,活活凍死。

每次讀到這兒,我都忍不住落淚,被這個軍需處長的舉動感動了。

再一次走進那個感人的故事:

一位將軍,帶着軍隊過雪山。他知道,多停留一會兒,就可能多死幾個人。就在這個時候,隊伍停了。將軍喊道:“不要停下,快速前進!”警衞員報告:“前面有人凍死了!”將軍跑到前面,看到了一個只穿着單薄破舊衣服的老戰士,坐在那裏,已經凍僵了。將軍生氣了,對身邊的人吼道:“把軍需處長給我叫來!”沒有人回答,也沒有人走開。將軍又重複了一遍,這時,才有人小聲地説:“他就是軍需處長……”將軍的眼睛濕潤了,他向軍需處長敬了個禮,部隊又離開了……

每當讀到此處,我的眼睛也會變得濕潤,落下晶瑩的淚水。

這不符合常理啊,一個人的第一目標是要活着,而他卻把能活着的希望,都送給了別人。部隊供給困難,棉襖肯定不夠,不能分發給所有人,也不能漏了自己吧!

我相信,他在分發棉襖時,完全可以把自己的先留下,這也沒有任何不妥,將軍不會責怪他。他可以對沒有發到的人抱歉,也可以向將軍報告物資不夠。但在他的心裏,肯定過不了自己的坎。也許,他會看着自己佈滿皺紋的手,勸慰自己:反正自己老了,沒什麼用處了。打仗、上前線,都要靠那些年輕戰士們。一定要確保每一個年輕力壯的小夥子們活下來,期待革命的勝利。他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保證到了大家的棉襖,唯獨少了自己的……

他們都是戰友。這友誼,不是一般的友誼,是在戰爭這個大火爐裏磨鍊出來的,如同金子般珍貴的友誼。他希望自己的倒下,能換來其他年輕生命的燦爛!

人,正是有了這種品格,他才不是野獸,他是一個人!

那個永恆的身影,留在人們記憶深處。

讀着,讀着,眼淚,又止不住地流下來……

豐碑初中的讀後感6

這是一個動人的故事:

紅軍長征途中,軍需處長為了讓他人穿暖,自己只穿一件單薄破舊的衣服站在雪中,自己卻被凍死了。

讀第一遍時,我不由得感到作者文筆之細膩,每一處都對接無暇。

讀第二遍時,我感慨於文章中的故事情節,起伏盪漾。

“將軍就要發火的手勢突然停住了。他怔怔地佇立了足有一分鐘。雪花無聲地落在他的臉上,溶化成閃爍的淚珠……”從這裏我不僅體會到了軍需處長的偉大,同時,還對將軍十分敬佩。

文章中雖無一處直説軍需處長的偉大,卻從其他人身上的表現可以看出,軍需處長是一個捨己為人的好同志。

這篇文章最感人至深的就是軍需處長在風雪中與雲中山化為了一體,變成了一座豐碑。

他真的變成了豐碑嗎?當然不是。豐碑代表着他忠於革命、捨己為人的崇高品質和偉大精神。

什麼樣的人是真正的英雄?

我想,漫天的雪花,將軍的淚水,單薄破舊的衣服,它們會告訴你答案。

嚴寒中,軍需處長將棉衣讓給了其他戰士。現在的生活好了,沒有人買不起棉衣,反而穿得過於奢華了,過於浪費了。

同學們,別忘了,是戰士的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太平,我們有何理由不節約,不珍惜?

軍需處長,乃至天底下所有同軍需處長一樣的好同志,我向你們致敬!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88rrr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