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論語別裁》讀後感(精選10篇)

《論語別裁》讀後感(精選10篇)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論語別裁》讀後感(精選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論語別裁》讀後感(精選10篇)

《論語別裁》讀後感1

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南懷瑾老先生的這套著作裝幀簡約大方,沒有任何繁雜的修飾,閲讀起來很貼手很舒服。幾年前在德一逛的時候,趕上一家店要轉讓,老闆以不太貴的價格(忘記多少錢了)賣全套二十四本,當時囊中羞澀沒有買,只是撿着買了幾本,《論語別裁》不包括在內。上個月老師送了書,拿到手裏,到像是見到了闊別的老友。

《論語》是儒家的經典著作之一,是語錄體,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現存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章。古往今來,對《論語》的解讀和實踐不可謂不多,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不可謂不深遠。

對論語的理解一直停留在中學語文課本上背誦的那幾篇,和那一些解釋。2006年于丹在百家講壇講了她的《論語》心得,火的一塌糊塗。我也藉着機會去圖書館翻了一些關於《論語》解讀的書湊湊熱鬧,才知道原來《論語》遠不止課本里那幾篇,遠不止那些解釋。于丹口才很棒又很聰明,她的心靈雞湯式的解讀剛好符合廣大觀眾的胃口,也引起了很大的爭議,有一些分量不輕的批評意見,我到覺得既要尊重經典忠於內心又要贏得大眾的喝彩與關注很難平衡,有爭議總是好事。

本書堅持南懷瑾老先生一貫的儒雅的文風,彷彿聆聽一位和藹睿智的老者懷着對經典的敬畏之心,結合自己豐富的人生閲歷,微笑着講述他對《論語》的理解,娓娓道來,如沐春風。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這句話太熟悉了,然而工作之後又有了更多的理解,工作中往往很少有機會有人給我們傳播知識,更多的是在用實踐和行動傳遞信息。能讀懂這些信息,好為人徒,才能使自己進益。

《論語別裁》讀後感2

當年在什麼目的,什麼情形下買的這本《論語別裁》,我已經全無記憶。只是扉頁上記錄是在20 年 2月 9日買的,卻是在20 7年才讀完它的。

每年悠閒或是要發奮圖強時,就拿出來翻幾頁。以致以前二十幾頁都很熟悉,後面讀來卻舉步維艱。

今年暑假前終於讀完了。像讀《菜根譚》一樣,走到三四十歲時讀許多文句,不用別人做過多解釋,自己的經歷就可以詮釋。

比如,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這讓我想起了《世説新語》的一個故事。“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慾依附,歆輒難之。朗曰:“幸尚寬,何為不可?”後賊迫至,王欲舍所攜人。歆曰:“本所以疑,正為此耳。既已納其自託,寧可以急相棄邪?”遂攜拯如初。世以此定華、王之優劣。”所以説人不可貌相。對於同一件事的反應,華歆與王朗不同,王朗只考慮一時積極熱心幫人,可是遇到困難就要捨棄。華歆並不積極主動,卻是擔在身上便不會推卸放棄。世人多喜歡“王朗”,因為初見時的積極熱情,可是不知,“王朗”在大事之前,態度一定會有所變化。因為人無完人,因為巧言令色鮮矣仁。人永遠是一個辯證統一的實體比如大智若愚,比如巧言令色鮮矣仁。

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南懷瑾先生是在解釋“無友不如己者”提到的這個觀點。其實簡單來説,就是不要喜歡一個人就覺得他什麼都是對的,也不能討厭這個人就認為他説什麼都是錯的。我覺得自己恰恰在這個問題上表現得很狹隘。所謂“君子周而不比”,對待每個人的每個言論,應當採用客觀公正的態度。即使是對手仇家,他也會有有意義的言論,而世人卻經常愛屋及烏。

又如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 ”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很多人都認為,孔子是要大家固守貧窮的。我認為,孔子認同“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他更高的見解是:無論貧窮還是富有,只要自食其力,都要心態平和,享受其中。就像蘇東坡的“得之淡然,失之坦然”。有一段時間心情很糟糕,總是莫名其妙地向兒子老公發火。之後,聽見老公和兒子在聊天。老公問兒子媽媽為什麼總是發火。兒子低頭説,因為他自己做的不好。老公説,不對,是因為媽媽的心態沒調整好。當時真的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忙時煩,閒時煩,那麼啥時不煩呢?根本在於我自己。如果心態好,閒時悠哉,忙時充實。正如孔子所認為的,貧窮時要樂在其中,富貴來臨時,亦可從容駕馭。

騰訊新聞之前報道,南方一個億萬富翁經商失敗,破產。其妻自制辣醬沿街叫賣討生活。最佩服的就是這種人,富有時,可以山珍海味;貧窮也能自食其力養活自己。能上得了大席,也吃得慣路邊攤。

我們大部分的生活都是平淡無奇的,但也會有困難。艱難地爬在一個坡上,從心裏告訴自己,你正在走上坡路,堅持一下、努力一把,走過這個山坡,就會迎來平坦。懂得努力地生活,也懂得珍惜清晨綠葉上一顆晶瑩的露珠。套用一句現下流行的名言,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貧也罷,富也好,生活本身就是有滋有味的,關鍵你得有一顆“貧而樂,富而好禮”的心!

再如“成事不説,遂事不諫,既往不咎”。朋友買了一件衣服,你從頭批到尾,你覺得是為她負責,可是她已經買了。你的提點再明智,改變不了結局,卻左右得了她的心情。慧律法師説,當你要開口説話時,你所説的話必須比你的沉默更有價值才行。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覺得是自己的父母,不耐煩時就亂嚷嚷,不明白色難才是孝的真諦。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總一天到晚想着吃什麼好吃的,穿什麼美衣,日子會空虛,無聊到極點。做自己該做的事,説自己該做的話,流自己該流的汗,日子會好過的多。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不止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自信,你知道人世間總有你不瞭解的智慧,所以不知道並不丟人。自己知道的,就是用來應對自己的人生;不懂,則去學習。這才是大智慧,大自信!

《論語》深邃,吾將上下而求索,只為應對平淡無奇的生活!

《論語別裁》讀後感3

隨着國學熱潮的洶湧而至,我也通過閲讀提升自己的國學積澱和文化素養,讓自己更充實起來。閲讀南懷瑾先生的《論語別裁》一書,我從中讀出了先生的謙虛和虛懷若谷,把學問做透的執着態度。特別是讀完先生對《卷二?里仁第四》的解讀,如在《里仁第四》、《月是故鄉明》、《兼收幷蓄見仁心》等篇章對“仁”的闡釋和講解,讓我更加深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仁”的認識,更堅定了“仁在心,學做人”的信念。

南懷瑾先生認為“里仁”是人如何處在仁的境界,要求我們重視個人修養,強化精神提煉,追求“仁”的境界。這就引導我們以“里仁為美”,讓修養、學問、做人達到智慧之境,達到真善美的境界。這就啟迪我們從以下三大方面要求自己:

樹“仁”之人生觀,做到知行合一。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只有以發自內心的善意去對待他人,以博愛之心“泛愛眾,而親仁”,能夠深刻認識到“仁德”是人之本、人之性,以仁愛作為真正的做人之道,逐漸超越血緣基礎之上的親親之愛,以無限的温暖照亮他人,逐漸讓“仁愛”作為一種品性和能力,並在現實生活中加以落實,讓自己的言行舉止都能展現出“仁”的風範,併成為一種行為的自覺。

堅信心中有愛,以仁愛之心愛人。在日常生活中,堅信“己所不欲,勿施與人”,想別人所想,以一顆仁慈之心學會關愛,做到在家愛父母、愛兄弟姐妹,在外愛朋友、愛他人,逐漸構建愛的和諧氛圍。做到以寬以待人的胸襟勇於承擔,摒棄自私自利之念內修文德。如果每個人都能做到人與人之間的相親相愛,以仁愛之心平等對待他人,以和睦相處促進團結協作,那麼怎麼會成不了真正的正人君子和仁人君子呢?

聆聽聖人啟迪,提升綜合素養。通過學習閲讀,從先賢聖人那裏學習做人之道,以“恭、寬、信、敏、惠”要求自己,真正成為“至仁之人”,以此才能行於天下。在生活工作中,以“恭”要求自己,堅持做到必恭必敬,對世界、對他人有恭敬之心,做到恭則不侮;以“寬”勉勵自己,以自然寬和之態善待他人,以寬容和美匯聚人心;以“信”立人品,做守信之人,講求信用,力爭做到誠以修身,信以立世;以“敏”提升做事效率,在工作中以敏鋭、敏捷的態度抓住機遇,能以敏鋭的應變能力力爭敏則有功;以“惠”警示自己,能以慈惠之心感動別人,發揮精神感染力。

總之,無論是在工作還是在學習中,我都將以“仁”為追求人生向善的動態的進取過程,進行自覺地地“仁道”選擇。最終,以良好的品性為保障,以過硬的本領為支撐,以遠大的理想追求為航標,以超強的主觀能動性為自覺,以恆久的“仁心”勤踐行,以推己及人之心温暖世人,温暖世道!

《論語別裁》讀後感4

這次看《論語別裁》,南懷瑾先生講了一番有關孝道的話,對此我深有感觸。

父母對我們的愛,就像是空氣,摸不到卻時刻圍繞着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名字,這個專屬名字中,必定包含了父母對我們無盡的深愛和期盼。今天偶然間在成語書上翻到“懷瑾握瑜”這個詞,在好奇心的督促下,我汲取了這個詞的含義。“懷瑾握瑜”形容人具有純潔高尚的品德。由此可見,南懷瑾先生的父母對先生的期盼。現代人的名字中有“健”的數不勝數,父母都希望我們健健康康一輩子;“一鳴”在人名中也屢次出現,一聽便知道,父母希望我們“一鳴驚人”,成就不凡。

不只是從名字,從生活中的語言、行為等等中,我們隨處可見父母對我們的愛和期盼。可是面對這些,我們應該用什麼做以回報?我想,遵守孝道應該是最好的方式。

如何做好孝道?這是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有子説:“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也?”孝悌,是人的根本。一個人有沒有學問,就看這個人是否有學問。可見,孝道如此重要。

説道孝道,我更想到了二十四孝圖中“郭巨埋兒”的故事。他為了養母親,想要把兒子埋了,説實話,我覺得這種“孝順”太為過了,不如做到父母開心,父母順心,父母無憂,父母健康,這不是更好嗎?

百善孝為先,雖然我們年紀還小,但我們也應該學着感知父母心,感受父母情,並且盡力用微小的力量去報答父母的恩情。

《論語別裁》讀後感5

從《學而》中,我就能感受到孔子立身處世的態度,“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入則孝”,我明白了,這個學生在家裏是個孝子,“出則弟”就是在外面,對朋友,對社會,對一般人就能夠友愛,擴而充之愛國家,愛天下……記得有人説過:要看一個人是否能與你交朋友,就先看他在家裏是否是一個孝子。這就是“入則孝”,若在家裏,連自己的家人都不能做到“入則孝”,何況在外,怎能做到“出則弟”,與別人交朋友呢?在學校同樣如此,同事之間也要做到“出則弟”,學校是一個大家庭,老師之間要講友愛,講團結,才能把人作好,才能把事作好,才能愛自己的學生,才能教書育人。

“謹而信”也提到做人做事要非常地謹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為人處世要言中有信,也要謹慎處世而信。在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一切都要言而有信,答應了別人的事要做到,老師要求學生做到的,首先自己要為人師表。同時又“泛愛眾”,一個人有了偉大的胸襟,能夠愛人,在學校裏,彼此之間的友愛,對學生的愛,擴而充之,就能愛天下人就如愛自己一樣。假如一個人對這些都做到了,就能“而親仁”,就能再親近那些有學問,有道德的人,就能與他人和睦相處,也就能做到“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了。也就是説,學會了做人,做好了人,還有更多更好的心情,更多更好的精力再去“學文”,熱愛文學的就做文學家,熱愛科學的就做科學家,熱愛藝術的就做藝術家等等,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志向所在,興趣愛好,去以量力而行。

在讀到第七篇《述而》中有一句“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進一步我能理解到孔子在當時那個年代對富貴、對金錢的認識。孔子告訴了我們應該追求富有,這是非常符合我們現實人的思想的,如果都追求貧窮,社會怎麼發展呢?以孔子的'看法就是如果能掙到錢,幹什麼活都行,但是我們應該有道德上,甚至法律上的底線。該掙的錢我們理直氣壯地掙,心裏塌實,當然也不能怕吃苦,怕幹累活。現實中,確實有這種現象,可以不費力氣,得到一筆錢,可以讓我們變得富有,生活上一個層次,在這個時候,一定認識到自己,一定把握住自己,一定守住道德的底線。

記得看過一個節目《人與社會》,一個農民在自家房子底下挖出了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如果賣了的話,那麼家裏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因為這幾個青銅器可以賣上幾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經過很長時間的思想鬥爭最終他把青銅器上交了國家。孔子話和這個小故事中我覺得對富有的認識必須保持一份清醒的,説起來容易,真地做起來很難的。這需要我們每個人有一定的修養。隨着對教育事業越來越看重,教師的工資也是不斷增長,所以作為教育工作者更應該正確、清醒地面對自己的職業和金錢的關係,為社會和國家培養真正的人。

人就像一塊磁鐵,吸引思想相近、志同道合的,排斥其他不同類的。如果你想結交仁慈、慷慨的人,自己也必須先成為這樣的人,種什麼因,收什麼果。這也許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吧。確切地説,“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文明。一個人真正成為文明人,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因為這是很高很難做到的要求,所以我們目前的社會總是在反覆提倡精神文明建設。

作為教育工作者,也要把握好這個度,雖然孩子們小,但也要將心比心的為他們想想。當你要求孩子們做某件事時,首先想想,你做到了嗎?然後再要求孩子,所以自己要以身示範。正所謂“播種一個行動,你會收到一個習慣;播種一個習慣,你會收到一個個性;播種一個個性,你會收到一個命運;播種一個善行,你會收到一個善果;播種一個惡行,你會收到一個惡果。

《論語別裁》中有這樣一個故事“獅子搏物”,“獅子是百獸之王,獅子何以會是百獸之王?因為他對任何事情都很恭敬,很認真,當獅子要吃人的時候,使出全副的力量,絕不放鬆,當獅子抓一隻小老鼠的時候,也是用全部力量。這種獅子的精神,就是無小大,無敢慢,一件事情到了手上,不管小事大事,不要以為容易,如果以為容易往往出毛病,這就是説怎樣可以做到泰而不驕。”這就是獅子,對任何事都是認真對待。俗話説“態度決定一切。”其實,任何事業成功的人大都是從小事做起的,為什麼會成功,因為他們從來不把小事當作小事看。所以對於毛躁的我來講,我要做“獅子”,任何事都當大事來做,竭盡全力做到精益求精,我想我會成功的。

南先生最後説“萬事都從做人開始,一個人生,無論做什麼事業——做官、經商、做學者、做平民,都是要做人。事業的升沉成敗,各有變化不同。但無論如何,總要做人。”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職業要求我們要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還要教會學生如何做人。有時,在我們的工作中要把計劃落實下去,有時需要做一些説服工作,但是,我們發現,沒有哪一位哲學家會叫賣自己的觀點,因為這不是説服不説服的問題,哲學的深層次,而是你不得不信服他,所以,我們要學習傳統文化,學一些哲學,這也是提高我們工作的能力。

以上是我對《論語別裁》一部分淺薄的看法,雖然未能全部領會,但是,我相信深者得其深,淺者得其淺,這都是一種境界,我想這也應該是《論語》的價值和意義吧。

《論語別裁》讀後感6

《論語》。這部儒家經典,從小讀到大,也曾細細讀過。對於其中教誨般的言論,也曾冥思苦想,並且熟記於心。然而畢竟才疏學淺,並不能完全理解《論語》裏那些金玉良言。對很多篇幅的理解,也僅僅停留在字面上的意思。比較深入地再讀《論語》,一是百家論壇的于丹的心得領入,再就是讀了南懷瑾先生的《論語別裁》,讓我又一次沉醉在《論語》裏那些來自兩千多年前的至理名言。

南懷瑾先生於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註解《論語》時就對當時的教育導向和制度進行了無情批判。南懷瑾先生在當時説,此時教育的最大失誤,在於教育的功利性。學生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一張文憑,尋得一個飯碗,而對青年的人文教育,如何做人、如何立身,視而不見。其最終的後果就是整個社會的人文缺失、精神泯滅、信仰不在,和諧更無從談起。而孔子的教育宗旨是“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其中,我最有感觸的是南懷瑾先生提到的“行”南懷瑾先生認為狹義的講是行為、品德,廣義的講是指一生事業的成果。我們要教育學生的行為品德,首先要正己。

“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意思是説:使民如此,對學生又何嘗不是如此?以莊嚴的態度對待學生,學生就會尊敬你。

在正己修養方面,最使我心有慼慼是南懷瑾先生對樊遲與孔子有關修養的那段解釋。樊遲問孔子:“敢問崇德、修匿、辨惑?”孔子答:“先事後得,非崇德與?攻其惡,無攻人之惡,非修匿與?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

讀《論語別裁》,學習了《論語》的精髓,重要的是要把這些感悟運用到具體的實踐上。不可坐而論道,玄思辯難,所謂知性合一。作為黨員教師,我再次學習了《論語》,領悟到關於教學的見解,應把這些聖人的見解貫徹到教學實踐中,促進教學的進步和革新。這才算真正讀過《論語》,才算真正接受聖人的教誨。

《論語別裁》讀後感7

這個月還是接着讀《論語別裁》,畢竟這本書也比較有分量,需要我們細細咀嚼,慢慢品嚐。

總所周知,孔老夫子學問的中心思想可以一字記之曰:"仁",南懷瑾先生從一開始就給我們講學而時習之,而學的就是"仁"。孔子的語錄總是"微言大義",以至於後人對這個"仁"有很多解讀,莫衷於是。

"博愛之謂仁"韓愈如是曰;宋儒則道:"仁者核之心也。"認為仁便是道體的心空境界……韓愈研究的是墨子的思想,把墨子"兼愛"的思想融會到儒家思想裏,去解讀孔子的"仁"總有畫蛇添足的嫌疑;而宋儒用佛家和道家的東西去解讀"仁"則難辭生搬硬套之咎。總而言之,後人對仁的解釋,漫無限制,就像紀曉嵐批評學生文章所引用的古詩評語一樣"兩隻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不知所云,越扯越遠。

南懷瑾先生則通過對中國古代"仁"字的寫法分析説起,先解釋"仁"字為什麼是人兩足走路旁邊加個二,他説,"‘二人’是兩個人,就是人與人之間,有我就有你,有你我就有他。有你、我、他,就有社會。就會發生怎樣相處、怎樣相愛、怎樣互助的問題,就是仁",南懷瑾先生分析説,仁從文字上的解釋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事。

其實南懷瑾對"仁"的解釋通篇都有留痕,這裏僅是一個方面或者是一個小的部分。我只是覺得奇怪,中國古代的"仁"字應該不是孔子發明的吧,如果是孔子發明的那從文字層面上去解讀孔子的思想未嘗不是一種便捷靠譜而又愉快的好方式。但倘若不是孔子發明的,那就是發明文字的人就孔子"仁"的思想有了自己的解讀後才發明了"仁"字,也就是説南懷瑾先生的這種文字層面的解讀也是基於前人的解讀的,不是最透徹、原汁原味的,也難逃偏頗之嫌。不過不得不承認,南懷瑾先生對孔子"仁"的解讀是最通俗易懂,也是最貼切的。

恕吾愚鈍,只能借前人之解讀來理解孔子之"仁"意,我不知道哪一種解讀才是孔子真正想要傳達的思想,但我覺得哪一種解讀都無所謂正確與否,重要的是我們自己去吸收、理解、消化然後轉化為自己的人生哲學,體現在自己的行動上,落實到自己生活的點滴。讀書何嘗不是這樣一個過程,讀一本書,看一個世界,多一種經歷,擁有好的思想並付諸實踐……

《論語別裁》讀後感8

《論語別裁》是南懷瑾大師的著作。

南懷瑾先生,海內外享有盛譽的著名學者。他畢生講學無數,著作豐富。著有《論語別裁》等近六十部作品,他用“經史合參”的方法,講解儒釋道三教名典,旁徵博引,拈提古今,藴意深邃,生動幽默,在普及中國傳統文化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深受海內外讀者的喜愛,半世紀以來影響無數中外人士。

一、二月份,我們共讀的書目是《論語別裁》,當我讀了這本書後,我對做學問、做人有了新的認識。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南懷瑾先生這樣解釋這句話,“君子不重則不威”中的“重”是自重,現在講來是自尊心,也就是説每個人要自重。“君子不重則不威”,那現代化來講,也可説是自己沒有信心。他舉了一個例子,一位在國外學哲學的青年,由他父母陪着來找南懷瑾先生,這青年説,他覺得自己不存在。南懷瑾先生説,你怎麼不存在?這位青年説,他覺得沒有他。南懷瑾先生説,現在他講話你能聽到了吧?既然聽到了怎麼會不存在呢?“我思故我在”,你能夠思想,你就存在,你怎麼沒有?南懷瑾先生覺得這個青年喪失了自信心,要恢復他自信心就好了。

一個人“見危授命”,若喪失了自信心,就會非常空虛,在這地方,就需要真正的學問,這個學問不是在書本上,這就是自重。一個人沒有自信也不重視自己,不自尊,“學則不固”,這個學問是不穩固的,所以,我們必須建立起自己的人格,自己的信心來。

那麼“無友不如己者”,是講什麼?是説不要看不起任何一個人,不要認為任何一個人不如自己。人與人相交,各有各的長處,他這一點不對,另一點會是對的。我們應該用其長而舍其短,所以,“過則勿憚改”,發現自己的缺點,不要怕改過,要勇於改過,這才是真學問、真道德。

讀了《論語別裁》,感覺《論語》不再是那麼生澀難懂了,南懷瑾先生通過講故事、講來源等方式讓我進一步走進了歷史,對《論語》有了更親切的瞭解。

《論語別裁》有助於大家理解《論語》和孔子的為人之道,只是我讀得還不深入,以後的日子,我還要繼續捧讀它,因為每讀一遍,我都會有新的收穫。

《論語別裁》讀後感9

説到《論語》,沒有人不熟悉,最為經典的莫過於“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我們對論語的認識基本上都來自於我們所學的課本,對意思的理解也基本來自於書本的註解和老師的分析。如果不是對它特別有研究,大抵是沒多少人去看的。畢竟古文雖説文字的功能比白話文更強大,但理解起來還是有些難度的,總感覺和現代有些脱節。當我看到《論語別裁》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就是想起了曾經看過《歷史是個什麼玩意兒》,本人學習歷史時不是很認真,歷史上的大事件時間,地點,起因,經過,結果,真是掌握不好,但我又很喜歡看歷史,所以當我讀完《歷史是個什麼玩意兒》關於明朝部分時,我對袁老師佩服之極!那種歷史問題現在化,語言通俗易懂,貼近生活。我覺得能把歷史講解到這個份上,真是大師!當然,南懷瑾先生通過《論語別裁》,給我們還原論語的現代版,同樣是讓人欽佩之至!深覺南先生學問的博大精深,在著述中,他廣徵搏引,談笑自如,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讀了傳統深奧的經典,或引詩句,或講典故,或解學術,循循道來,不管是樸素道理還是人生哲理,都能讓讀者有所感悟。

翻開《論語別裁》,在前言裏,我就看到了一位謙虛的南懷瑾先生。他寫道“本書定名‘別裁’,也正為這次的所有講解都自別裁於正宗愚者經學之外,只是個人一得所見,不入學術預流,未足以論下學上達之事也”,其實南先生在學術上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任何人都不應該説我是最好的,因為是別裁,所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沒必要拿條條框框來界定,要挑出其中不合理的地方。所以張中行老先生的一番言論,某種意義上説其實也是“別裁”。我欣賞南先生謙虛、低調的性格,那是對我做人的一種啟發。

當我讀到第七篇《述而》中有一句“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從中領悟到孔子立身處世的態度。在解釋這段話的時候,南先生也給出了自己的見解,認為“可求”與“不可求”是針對人生道德方面講的,如富貴符合道德規範,符合“道”,即使是很苦的事情,也願意做。如果富貴靠不擇手段去求得來,這個富就很沒有道理,很難接受。認為是不可以做的,富貴與我們是沒有什麼關係,我們還是走自己的路,幹我們喜歡事情吧,寧可保持那份物質上的清貧。這是做人的基本原則,也是個人自身修養的體現。

從《論語》中處處能夠明顯感覺到孔子的“因材施教”,這對我也是很大的啟發:同樣一個問題,對不同的人有深淺以及側重不同的解釋,很講究針對性,從中也能夠感受到那時候人的生動,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死板,為人處事雖有原則,但也要因人而異的,連孔子這麼一個如此有堅持和自己理想的人都懂得處處變通。想想自己,有時候太過較真實在沒有必要,何況從道家的角度,更要懂得順勢而為、因勢利導。

這本書中還有很多值得自己去深入理解和消化的,通過閲讀《論語別裁》,學習《論語》的精髓,讓我明白,很多感悟不單停留在理論上,更重要的是要把這些感悟運用到具體的實踐上。《論語》中給我們闡述的學問的真諦,孔子關於教學的見解,這些都應該貫徹到做人做事之中,貫徹到我們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同時促進教育教學工作。儘快使自己成長起來,成為一名當代合格的教師。

《論語別裁》讀後感10

春節之中,從網上購買到這本夢寐以求的書籍,非常高興。因為我看了許多國內的作者編寫的有關論語的書籍,但都沒有這一本那麼地易懂,那麼地貼近生活。老祖宗的思想,通過南懷瑾給了我們以通俗、啟蒙的教育。現在想修身的人們都來看看這本書。

從高中就知道了南懷瑾,睿智的國學大師,從《易經雜談》到《老子他説》又到《論語別裁》,值得現代年輕人靜心閲讀的書籍。

以前看到過一句話,説國學可以治抑鬱症,不信,但,通讀此書,感覺國學確實給人以力量,特別像南師這樣深入淺出解説的書。每次看國學大師南懷瑾的書,都能不自覺的產生一種自豪感,是作為一箇中國人而自豪。

他把《論語》和生活聯繫,更加突出現實針對性,我們也比較不會覺得枯燥。南懷瑾是國學大師,我認為他的論語評論較接近孔子原意,他能跳出宋朝的理學思想尤其是朱熹的註解,是難能可貴的,至少能讓今人領略到與宋朝以來不同的孔子思想。我們可以在儒家傳統四書五經的基礎上,學些南懷瑾老師關於佛學的教化,對自己、對社會都好。

感恩南懷瑾老師,寫了這樣的好書,讀起來朗朗上口,一掃四書五經理解的晦澀。 而且南懷瑾老師對論語解譯透徹,比上學時課本上的理解更合乎其理。

如果孔聖人看到如今有大師理順了論語,而且清晰的平反了五四運動對儒家的誤會,讓儒學以現代的視角得以更好的發揮,造福後人,定當感慨: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87x88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