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晏子春秋讀後感彙總

晏子春秋讀後感彙總

晏子春秋讀後感_篇一

晏子春秋讀後感彙總

齊景公遊於牛山,覺得無聊,就對晏子説:“説説你的願望吧!”

晏子説:“我能有什麼願望?”

景公一定要晏子説。

晏子答説:“我希望有君主可以敬畏,有妻子可以娶回家,有兒子可以傳承我的一切。”(“臣願有君而見畏,有妻而見歸,有子而可遺。”)

景公説:“很好,你再説一個願望吧。”

晏子説:“我希望君主聖明,妻子有才識,家裏不貧困,隔壁有好鄰居。君主聖明,我能樂意按他的意圖辦事;妻子有才幹見識,讓我難以妄為;家裏不窮,則朋友不會惱與我相識;有好鄰居,則我可以天天見到君子。這就是我的願望。”(“臣願有君而明,有妻而材,家不貧,有良鄰。有君而明,日順嬰之行;有妻而材,則使嬰不忘;家不貧,則不愠;有良鄰,則日見君子:嬰之願也。”)

景公説:“好啊,晏子的願望!”

晏子説:“我希望有明君可以輔佐,有賢妻可以順我,有子女可以讓我教育。”

景公説:“好啊,晏子的願望!”

“有君而明,有妻而材,家不貧,有良鄰。”真是極好的願望。

晏子春秋讀後感_篇二

魯國的三大家族孟孫氏、季孫氏、叔孫氏聯合攻伐魯昭公,昭公失國,逃亡到齊國。

齊景公問他:“你這麼年輕就輸掉了國家,為什麼呀?”

昭公回答説:“我年少的時候,對於愛護我的人,我卻不去親近他們,對於諍諫我的人,我卻一意孤行,不去採納他們的忠言,所以內外都沒有能夠輔佐我的人,而諂媚奉承我的人卻很多。就如秋天的飛蓬(一種植物,莖高尺餘。秋天開花,隨風飄揚,高飛遠去,故曰飛蓬),孤其根,而美其枝葉,秋風一至,連根拔起。”

景公聽了這話,就對晏子説:“假如讓魯昭公回到魯國,他應該還不失為一代賢君吧?”

晏子説:“不是這樣的。知道嗎?愚笨的人經常後悔,不肖的人總是自認為很賢能,溺水的人不問涉水之路,迷路的人不問路。溺水之後才問為什麼落水,迷路之後才問路,就好像是有了危難了才去鑄造兵器,渴了才去挖井,再快也趕不上了。”(“不然。夫愚者多悔,不肖者自賢,溺者不問墜,迷者不問路。溺而後問墜,迷而後問路,譬之猶臨難而遽鑄兵,噎而遽挖井,雖速亦無及已。”

我也經常後悔,屬於愚笨之人,常有改的心,卻沒有改的行動。

現在真的發現,悔是一回事,改是另一回事。

人有一種慣性,説難聽點是一種惰性,總是很難走出原來的習慣。

悔容易,改難。從根本上改變,那是一種脱胎換骨,既然是脱胎換骨,其痛也必然難當,非有相當的決心和毅力很難做到,而蓋棺之後,一切都無意義了。

晏子春秋讀後感_篇三

景公喜歡箭射鳥(一種鳥的名稱),專門管鳥的燭雛一不小心讓鳥飛走了,景公大怒,讓人殺了他。

晏子説:燭雛有三個罪狀,我來為你數數他的罪狀。

景公説:好啊!

晏子説:燭雛,你為國王管鳥,但是卻讓鳥飛了,這是你的第一條罪狀;鳥飛走了,你讓國君因為鳥而殺人,這是你的第二條罪狀;你被殺了,如果各國諸侯知道這件事,都會認為我們國君重鳥而輕人,這是你的第三條罪狀。

數完燭雛的罪狀,晏子請景公殺了燭雛。

景公説:不能殺,我知道你的意思了。

看了這段,忍不住笑了,只覺得心曠神怡,哈哈。

如果換成一種指責的方式,犯顏直諫,效果會怎樣呢?

還有一段故事,不是關於晏子的,是齊國的一個智慧的名優的。

記得也是景公的事,他死了一匹心愛的馬,要將養馬的人殺死,不許所有人勸諫。

這名名優穿着喪服就來了,景公眉一橫,説諫者死。

名優説,我不是來勸諫的。我覺得大王僅僅處死這個養馬的人不足以表示你對這匹馬的喜愛。

景公説,那怎樣才好呢?

名優説,既然是您喜歡的,我覺得應該讓大臣和百姓都為它披麻戴孝,為它沐浴齋戒祈禱,為它舉行隆重的葬禮,甚至可以讓人為它殉葬,不這樣怎麼能讓人知道您對它的重視和對百姓的輕視呢?

景公説,我知道錯了。那應該怎樣對它呢?

名優説,按照葬牲畜的方式葬就行了。

幽默,很多時候就是很有力的武器,或批判、或揭露、或諷刺,它不同於噱頭,不是隻為了譁眾取寵。

可很多人卻錯把肉麻當幽默,把無聊當有趣

晏子春秋讀後感_篇四

景公在過去的紀國遊玩,得到一個金壺,打開後,看到裏面有天書一封,寫道:“吃魚不要將其另一面翻過來,不要乘跑不快的馬。”

景公説:“我知道這話的意思。吃魚不要將其翻過來,意思是翻過來腥臭;不要乘跑不快的馬,意思是怕它跑不遠。”

晏子説:“不是這樣的。吃魚不要翻過來即告誡君主不要耗盡百姓的財力;不要乘跑不快的馬則是告誡君主,不要把無才無德之人放在身邊。”

景公説:“紀國有這樣的天書,為什麼還會滅亡呢?”

晏子説:“紀國一定會亡的。我聽説,君子有道,將其懸在門上,而紀國有此治國之道,卻將其藏在壺中,它不滅亡誰滅亡?”

成敗、存亡、愛恨都有其道理,而知道了這個道理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能不能將道理付諸實踐。將道理藏之於心或者是一快喉舌,而不是付諸於行,最終都不會改變任何東西。

晏子春秋讀後感_篇五

齊景公問晏子:“廉正的人能長久,這是為什麼呢?”

晏子回答:“只要廉正的人的品質像水一樣就可以了。水清清柔柔,能洗滌污垢。”

景公又問:“有時候廉正的人又會速亡,這又是為什麼呢?”

晏子回答:“那是因為他們的品行像石頭。磊磊石塊互不相合,看着它堅硬,摸着它還是堅硬,內外都堅硬。人的品行像石頭,則會隨時隨地忤逆人和事,剛者易折,不能長久,所以會速亡啊!”(“其行石也。堅哉石乎落落,視之則堅,循之則堅,內外皆堅,無以為久,是以速亡也。”

看完這段,腦中閃現了另一句話: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異曲同工。

晏子深諳此道。

景公問太卜(主管占卜的官員):“你有什麼能耐?”

太卜説:“我能讓地動起來。”

後來景公在召見晏子的時候將太卜的話告知了他。

晏子保持沉默不作回答,出來後去找太卜説:“我看見鈎星在四心之間,是要地震吧?”

太卜説:“是。”

晏子説:“如果剛才我對景公説了實話,你的命就不保了,但我不能欺騙他,所以我沒有回答,這樣他一定會困惑。你進去和他説吧,這樣君臣才都可得保。我忠於他,但不必傷你。”(“吾言之,恐子死也;默然不對,恐君惶也。子言,君臣俱得焉。忠於君者,豈必傷人哉!”)

太卜去見景公,説:“並不是我能動地,而是地將自動。”

陳子陽聽了這事説:“晏子默而不答,是不想致死太卜,但是去找太卜又恐景公起疑。晏子,真是大仁之人啊,既忠於君主,又惠及同僚和下屬。”

晏子父親去世,他在家服喪,將稻草搓成麻繩拴在腰間,穿着草鞋,喝粥,住草房,枕草蓆。他的管家説:“這不是士大夫的喪父之禮。”晏子回答説:“只有公卿才是士大夫呢。”(言下之意,自己已經不在之列。)

曾子將此事告知孔子,孔子説:“晏子是能遠離禍害的人。他不以自己的是去駁別人的非,以謙虛的言辭來避免責咎,是義者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82xp93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