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晏子使楚》讀後感範文3篇

《晏子使楚》讀後感範文3篇

人與人之間應該以禮相待以誠相見,不應該以貌取人,更不應該惡語傷人。否則,不但得不到別人的尊重,而且會暴露出自己毫無教養。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幾篇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晏子使楚》讀後感範文3篇

《晏子使楚》讀後感1

晏子是春秋時期的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外文家。而今天,我們就學習了一篇有關晏子的課文——《晏子使楚》。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春秋末期,齊國大夫晏子出使出國,在與楚王三次鬥智中維護了自己和國家尊嚴的故事。讚揚了晏子身上表現出來的凜然正氣、愛國情懷和他高超的語言藝術。我覺得我非常佩服晏子,因為他善於言辭的本領,他話中有意,意中有話。如:楚王第一次想羞辱晏子時,讓人把城門關起來,開狗洞。晏子説:“只有訪問‘狗國’才從這個洞過去。晏子的這句話代表的意思是:楚王要承認自己的國家是狗國的話,那他就鑽狗洞,楚王要説自己的國家不是狗國的話,就應大開城門。晏子以機智的語言,就打敗了楚王。我除了佩服晏子他善於言辭的本領以外,還很佩服他的愛國精神。例如:楚王用抓盜賊羞辱齊國人時,晏子用柑橘打比方:生在淮南和在淮北長得不一樣是因為水土不同,來説明齊國人在齊國能安居樂業,在楚國就做起強盜來,也是因為水土不同的原因。這句話的意思是:齊國人能在自己的國家安居樂業,在楚國就做起強盜來,説明楚國是個‘強盜國’。這樣既有力地反駁了楚王的侮辱,又維護了齊國的尊嚴。

晏子這種聰明、機智、隨機應變精神我們應該學習。

《晏子使楚》讀後感2

最近,我對《晏子使楚》這篇課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反覆看了好幾遍,每次都讓我受益匪淺,令我回味無窮。

這篇課文講述了一個晏子與楚王鬥智的故事。春秋時期,齊國和楚國都是大國,齊王派晏子去訪問楚國。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覺得齊國無才,就接二連三地侮辱晏子,侮辱齊國。晏子以自己的聰明才智,反駁了楚王,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從而維護了自己國家的尊嚴。

讀了這篇課文,在晏子和楚王的'脣槍舌劍、針鋒相對中,晏子聰明機智,膽略過人,能言善辯,不卑不亢,勇於維護國家尊嚴的形象躍然腦海。而楚王居高臨下,言語中充滿了挑釁和嘲諷,和晏子説話中充滿了不滿,嘲笑之語更是肆無忌憚。

兩個完全不同的形象躍然紙上,呈現在眼前。仔細回味,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雖然,晏子身材矮小,可他才智過人,機智勇敢。古今中外,像晏子這樣的人舉不勝舉。同樣是身材矮小的拿破崙憑藉着自己超人的智慧和非凡的軍事指揮能力,成功地登上了法國總統的寶座。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不要在門縫裏看人,把人看扁了。永遠不要憑肉眼看到的景象和人物過多評價和評論。

《晏子使楚》讀後感3

這篇文章是根據《晏子春秋》改寫的,主要講述了春秋末期齊國大夫晏子出使楚國,與楚王三次鬥智的故事。晏子是一個聰明機智、遇事冷靜的人,而且還能言善辯,他是那麼勇敢,面對楚王的侮辱,他毫不畏懼;他是那麼聰明,一次一次地維護了自己與國家的尊嚴。文章諷刺了楚王的高傲自大,讚揚了晏子身上表現出來的凜然正氣、愛國情懷和他高超的語言藝術。

第一次,他想利用晏子身體上的不足讓他出醜,顯顯自己的威風。可沒想到被晏子機智地駁回了。“只有訪問‘狗國’才從狗洞進去”,楚王總不能承認自己的國家是“狗國”吧。“只好”寫出了楚王的無奈,也説明了楚王不會善罷甘休,從而引出了第二次鬥智。楚王説晏子是不中用的人,“冷笑”寫出了對晏子輕蔑的態度。晏子則回答的機智、巧妙,“訪問下等國家,就派下等人去。”晏子表面上貶低自己,實際是貶低了楚國,如果楚王承認晏子不中用,也就等於説楚國是下等國家。楚王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晏子的回答讓他無言以對。第三次,楚王讓士兵抓來兩個齊國的盜賊來,“笑嘻嘻”看出了楚王的陰險狡詐。很顯然,出使國外聽到自己國家的醜聞是很丟面子的事,可晏子卻遇事冷靜、大膽,以柑橘因水土而異為例闡述了“齊國人在齊國能安居樂業,好好地勞動,一到楚國,就做起盜賊來了。”暗諷了楚王治國無方。晏子的每一次回答都那麼巧妙,他並沒有直接説出對楚王不滿的話,而是婉轉地、不失禮儀地回擊了楚王。

其實,在現代也有一個利用智慧維護了國家名譽的例子。1915年,在美國舊金山舉行了一個萬國博覽會。其中評酒會接近尾聲時,或許是因為當時中國四分五裂、積弱積貧,在世界上沒有地位,或許是因為包裝簡陋無法引起注意,中國送展的那麼多酒沒有一種評上。憂心忡忡的中國代表急中生智,拿出一瓶茅台酒佯裝失手,擲於地上,濃郁的酒香立刻散開,使在場的評委大為驚異,反覆品嚐後,一致認為茅台酒是世界白酒中的極品。

晏子依靠自己的智慧削弱了楚王的傲氣,維護了自己和國家的尊嚴。那名中國代表也利用了自己的智慧使中國的白酒成功地走向了世界。由此可見,智慧可以幫你走出困境,智慧可以讓你走上成功之路,智慧是我們人類最寶貴的財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edwjw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