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做幸福的老師》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做幸福的老師》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做幸福的老師》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歡迎大家分享。

《做幸福的老師》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做幸福的老師》讀後感1

“遇到什麼樣的老師,學生你無法選擇,就像你無法選擇自己的父母一樣;假如一生中能遇到一個好老師,你是幸運的,遇到兩個好老師,你是幸福的。”一個好的老師對學生的成長是多麼地重要。作為教師的我,為什麼不能努力成為一個讓學生喜歡、自己感到幸福的老師呢?讀了王三陽編寫的《做幸福的老師》,我就怎樣成為一名幸福的老師有了一點自己的感悟。

一、優秀教師應具備的品質

教師應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學生。一名優秀的教師應具備哪些品質呢?

愛心:一個沒有愛心的教師不會是一個好教師,一切的工作都是建立在愛的基礎上。一個有愛心的教師就是上帝派來人間的天使。

責任心:“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國家的興旺,就看公民的素質,我們作為培育未來接班人的工程師,要想肩負起這個神聖的使命,就要有着超強的責任心。

寬容:面對犯錯的學生,我們要耐心地教育,並用寬容的心態去看待。因為每個人都是在不斷犯錯中長大的。

公正:對待學生應公平、公正,才能得到學生的愛戴和信任。

自制:人無完人,我們身上也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所以要自制,不要在學生面前留下不好的印象。

堅韌:做什麼事情,都不會一帆風順,所以我們應擁有堅強不屈的毅力,和百折不撓的決心。

謙虛:謙虛是在肯定自己的基礎上的低調。無論何時,我們都應抱有一顆謙虛好學、上進的心,向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學習其長處。

當然你身上的優秀品質越多,你離成功就越近。

二、讀書——自身影響,潤物無聲

莎士比亞説:“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像沒有陽光。”一個教師,不僅自己應該手不釋卷,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愛好閲讀的習慣,這是教師教育成功的重要保證。韓興娥的故事,讓我聯想到我的教學,作為一年級的學生,解決識字量的問題,只有通過閲讀,讓學生愛上閲讀,我們的教育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生活處處有學問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對於教育教學工作者來説,有許多問題是需要我們思索的,人的成長、成才,絕對不是僅僅學習幾本教科書所能達到的,需要的是多渠道、多視角、多層次、多範圍的他者教育和自我教育。也就是説,希望把學生禁錮在課堂上成就一切的想法,是很片面的,不切實際的。

我們應多讓學生了解書本以外的知識,多帶學生接觸大自然,多認識我們周圍的世界。周圍的人,身邊的事都是教育的好素材。我們應抓住每一個教育的契機,巧妙運用,對學生進行教育。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四、常反思、多寫作——留下成長的腳印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説:“每一位教師都來寫教育日記,寫教育反思和記錄。這些記錄是思考和創造的源泉,是無價之寶,是你搞教育科研的豐富材料和實踐基礎。”

懂得反思的人才能不斷進步,堅持寫教學反思、教育日記會讓我們不斷地反省自己的教育工作,及時地改正錯誤,在反思中不斷成長。反思得越多,經驗就越多,讓我們每個人都養成寫反思的良好習慣吧!

總之,想成為幸福的老師,需要付出努力,實現目標並沒有想象的那麼艱難,只要我們在路上,就有實現的一天。

《做幸福的老師》讀後感2

快樂是一種美德;微笑是一種力量;優秀是一種習慣;幸福是一種心態。

作為今年剛剛參加工作的新教師,我對教師這個職業充滿了好奇,也同時產生了神祕感。我現在工作在農村小學,但是我整個人充滿了活力和期望,對於工作和生活都充滿了熱情。這主要得益於我閲讀了《做幸福的老師》這一本書,通過對這本書的專研,使我對教師這一職業的神祕感消失了,所帶來的是我對教師的責任感和幸福感增強了。感謝學校組織的這次學習,感謝這本書的作者,感謝這本書給我這位初出茅廬的小夥子帶來的精神和靈魂的洗禮。下面我就這本書,説一説我的感想。

一、平常心工作——認真的教學,寬容的對待學生;

讀完了這本書後,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師要有顆平常、寬容和感恩的心。要有一顆平常之心。平常心是一種冷靜、客觀、理智、忘我的心態。如果教師缺少平常心,就會對學生提出過高過嚴的要求,就可能失去耐心、細心、冷靜和理智。剛走上講台不久的我,總是以高標準嚴要求來對待我的學生,總希望自己的學生能夠優秀一些再優秀一些,最好人人都能品學兼優。所以,當越來越多的脱離實際的過高期望和過嚴要求,遭遇到越來越個性張揚的新時代學生的時候,矛盾便一觸即發了。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們這些為人師者,年歲長於學生,知識多於學生,閲歷豐於學生,涵養勝於學生,即使這樣,我們也不是完美的,那為什麼一定要強求學生完美呢?學生之所以是學生,就是因為他們比我們容易犯錯誤。正因為學生會犯錯誤,所以才需要教師的存在。如果我也能夠懷着一顆寬容之心多發現他們身上的一些閃光點,而不是一味盯着他們所犯的.錯誤不放,我也就會少些煩惱多些快樂,少些狹隘多些豁達,幸福的生活不就是這樣嗎?快樂是自找的,幸福是自己爭取的。只要你帶着一顆善良、美麗的平常心,就會發現世界到處都是美麗的風景。

二、尋找到了作為教師的幸福感;

1、純真無暇的孩子,讓我幸福

在社會上拼搏的人們常常會感到人累,心更累。但是教師卻不是,教師每天面對的是一羣天真爛漫,純潔無暇,還沒有被社會這個大染缸染上任何顏色,你不必擔心爾虞我詐,也不必處處算好機關,更不必擔心自己被算計,這種心境你是快樂的,輕鬆的,所以每天面對這麼一羣純真的孩子時,感覺到自己的心靈也會受到洗禮後的潔淨。你給每位孩子的一點好,他們就會報答你的十倍好。

2、對孩子多份寬容,我就幸福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在平時多關心學生的思想品德,上課時注意學生聽課的情緒,啟發、激勵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學生遲到要過問,談話要耐心,不能只顧一個人在講台上自言自語,消磨時間。發現學生的閃光之處,給予表揚及鼓勵。所以我們要放正心態,學會“有教無類”地接納身邊的每一個學生,學會以每一個學生為基準,對孩子多一份寬容,讓學生學會做自己人生舞台上的主角,從它的幸福成長中獲得幸福!當你發現給了學生一份寬容,自己卻得到了更多的尊重、快樂和幸福!

3、播種後的辛苦,收穫後的幸福;

讀完這本書以後,我才真正的理解,什麼叫做“教師的幸福”,教師的幸福在於耕耘後的幸福。俗話説:“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是説上好的一棵樹木要成材,至少得需十年左右的時間,但是要培養一個合格的、優秀的人才,那可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樹木培養不好,還可以讓其自生自滅,無傷大礙。但是人教育不好將來給社會帶來的危害將是不可估量的。所以教書育人是個苦差事,它的播種是辛苦而勞累的,它的收穫卻是要經過一個漫長的過程,一時半會,甚至一月兩月也看不出任何變化,所以教師的播種是辛苦而漫長的,是一項艱鉅的歷史任務。但是播種後的收穫卻是幸福的。

三、總結:要知足常樂,立足本職,做一個幸福的老師;

書中有很多觀點值得我們學習。在讀完這本書以後,我總是不斷對自己説:早晨起來,外面依然陽光明媚,我們不能改變過去,但仍然可以規劃下一下未來。放眼向前,期待下一次綻放。不要虛度自己的生命,讓生命多點充實。認真對待過程,淡然面對結果。這樣我的教師生活才是幸福的。

雖然教師的職業是清貧而寂寞,是艱辛而坎坷,但我們要學會自我調節,自我釋放,自我定位。最後我還是那句話:快樂是自找的,幸福是爭取的!願我們的每位老師都能找到自己的幸福!

再次感謝縣教育局和學校給了我這次學習的機會,我會努力在崗位上耕耘,做一個合格且幸福的教師!

《做幸福的老師》讀後感3

第一次捧讀《做幸福的老師》這本書,我便被這個醒目的書名吸引了。幸福的老師?老師的幸福?一口氣讀了近百頁,自己也感到驚訝,實在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令人不捨放下,裏面的每個故事都值得深思,值得回味,讀來心情時而沉重,時而喜悦。

我感謝這本書的作者王三陽老師,感謝書中每一個動人的情節和每一句擲地有聲的話語,它重新叩問着我的心靈:教師,真的能收穫職業的幸福感嗎?

我從事教師職業已十八年了,感覺做教師太累了。為了教學質量,教師殫精竭慮;為了學生的安全,教師繃緊神經;為了提高業務水平,教師加班加點。即便這樣,微博的工資剛夠養家餬口。由此,教師隊伍中左顧右盼者有之,駐足觀望着有之,心不在焉者有之……嚴重的職業倦怠感侵襲着我們的思想,常常讓我們身心俱疲。在這個浮華喧囂的世界裏,我們教師心中的那份寧靜似乎已漸漸遠去,幸福——似乎是我們渴望而不可及的追求。

教師的幸福究竟在哪裏?帶着這個問題,我徜徉在《做幸福的老師》一書中。文字讀完了,思想的領悟卻讓我意猶未盡。書中的"微笑教學",書中的"教學相長",書中的"愛心長存",書中的"體驗幸福"在我的心裏忽然就產生了與幸福相關的一個靈感——教師,的確可以找到並享受自己的幸福。

很慶幸,我看到了王老師的這本書,讓我能夠重新回顧和審視自己的事業。他的話打動了我,觸動了我心靈深處的一根根細細的弦,我聽到了幸福的呼喚。最讓我動情的是,去年的教師節前夕,我剛剛在班上發了火,然而,孩子們在寫給我的紙條裏卻沒有對我的怨恨。字裏行間,流露出的是真心與真情,有請求我原諒他們的調皮行為的,有向我保證要努力學習的,有表達尊敬與愛戴的。心中有種莫名的情愫在蔓延,眼中止不住的熱淚滾滾而落……一幕幕動人的情景在腦海中浮現,似一股甘甜的清泉綿延不斷地翻湧。突然,我明白了什麼是幸福。原來,我是幸福的,只是幸福被一些表象所掩蓋,需要用心去細細品味。

讀了《做幸福的老師》我才認識到,一個幸福的教師必須要有深厚的文化資本,那樣他才能在教學中游刃有餘;一個幸福的教師還要有一定的生活閲歷,那樣他的教學才不枯燥,他才能將自己的親身體驗和感受及時傳達給學生,他的課堂才有吸引力;一個幸福的教師還要有一顆寧靜的心靈,只有心的寧靜,才不會被外界紛繁的世界所誘惑;一個幸福的教師必須有着高度的使命感,使命感讓他愈挫愈勇,讓他心懷高遠。

《做幸福的老師》讓我回味無窮。記得有這樣一句話:"做幸福的教師,是目標;幸福地做教師,是踐行;做教師的幸福,是成功。"做幸福的教師,應該是每位教師的精神追求,應該成為每位教師的最高生活境界!教師的幸福從哪裏來?從理解與尊重中來,從仁愛與豁達中來,從溝通與合作中來,從反思與研究中來。教師的幸福寫在學生認真的作業本上,教師的幸福呈在學生滿意的答卷上,教師的幸福堆在家長充滿謝意的臉上。學生的畢業證和入學通知書是教師的幸福,教師節學生送來的温馨賀卡和溢香鮮花是教師的幸福,滿天下的桃李打來的電話是教師的幸福……

只要有愛的陽光,只要有愛的雨露,總有一天,每一株稚嫩的幼苗都會成為參天大樹。那時才是我們教師最幸福的時候。讓我們一同努力吧,和孩子一起讀書,一起成長,做一個幸福的老師!

《做幸福的老師》讀後感4

在《做幸福的老師》一書中,我讀到了李鎮西老師關於《幸福比優秀重要》的文章,似冬日裏的一股暖流,吹暖了心田,讓我重新審視自己,回顧自己的教學歷程。

如果有人現在問我“做老師,你幸福嗎?”,那一瞬間,腦子裏沒有抱怨,沒有牢騷,有的只是孩子們純真信任的目光和他們帶給我的點點滴滴的温情與感動,哪怕是一句温馨的問候,都會讓我回味良久。

感知幸福

時光如流,歲月如梭,我已經在三尺講台上耕耘了十餘載,再回首,點點滴滴,不曾遺忘,每每想起,嘴角不自覺地上翹,滿心的感動和滿足。

運動會上,我扯開嗓子為隊員加油,喊得久了,嗓子冒煙了,旁邊的一個隊員把一瓶水塞到我手裏,説“老師潤潤嗓子……”,那一刻,幸福之感悄然而至,整個人馬上滿血復活了,我為孩子們對我的認可與容納而竊喜着。

其實,幸福就是這麼簡單。因為感覺到與孩子們相處的快樂,得到的那種幸福的滿足感,才會更加用心於班級管理,爭取做孩子們的良師益友;潛心琢磨自己的教學,爭取用最簡單的方法,最簡潔的語言,讓自己成為孩子們學習道路上的一盞明燈。

感悟幸福

誠然,我們也會像鎮西老師説的那樣被外界的“名利”干擾着,被“晉級”困擾着,但是面對講台下面那一雙雙求知的眼睛,這些外在的東西都被我們排在了後面。我想沒有哪一位老師在講課的同時,還在思考着關於“晉級”的話題。李鎮西老師説:“好老師標準”——課上得好,班帶得好,分考得好。只要做到了這三好,家長信任我,學生依戀我,我就有了安身立命之本,我就“萬事不求人”,我想,這也是我們大多數老師所追求的三好境界。

“幸福,源於心態;不幸福,也源於心態”,不為名利患得患失,當你潛心鑽研教材教法,課堂上知識傳授系統而又深入淺出時,你會從學生們心領神會的眼神中,感悟到幸福;學生因為你的鼓勵而大膽提問的時候,你會從眼神交匯中,感悟到幸福。學生對你的認可與喜愛,會讓你由內而外的煥發自信的光芒。我們想成為學生成長路上的良師益友,我們將學生給予的肯定,作為幸福;我們跟同仁們分享自己對教材教法的理解,我們將同仁們的讚賞,作為幸福。

追尋幸福

“你若盛開,蝴蝶自來,你若精彩,天自安排”,默默地做好自己,默默地享受教師這份職業帶給自己的幸福。

李鎮西老師的這句話給了我很大的觸動———“身被名縛,哪來自由?心被形役,何言幸福?”。其實,幸福遠比優秀更重要。我們的追求很多,我們的夢想很多,但是要始終堅定自己心中的方向,一路高歌,我們期待優秀,但我們不把優秀當作枷鎖,我們在乎自己每天是不是幸福的,做那個享受教師這份職業所帶給我們幸福的人兒吧!

《做幸福的老師》讀後感5

當看到老師能每天和一羣天真無邪的孩子一起生活,當看到老師能教小朋友讀書識字,受那麼多孩子尊敬崇拜時,當看到有那麼漫長的暑假和愉快的寒假可以享受時,在我還是孩提時代,便萌生了當一名老師的夢想。然而,踏上工作崗位後,我卻越來越覺得做老師太累了,做一個好老師更累!

説來也巧,為了營造讀書氛圍,這次寒假學校給我們每個年級組發了一本書,我們組拿到的就是王三陽老師所著的《做幸福的老師》,捧着新書,封面上增大突顯的“幸福”兩字,緊緊地吸引了我的眼球,扣住了我的心絃。

“幸福”是什麼?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但卻是每個人都夢寐以求的。有人覺得一家人和和睦睦是一種幸福,有人覺得過着安逸享樂的生活是一種幸福,有人覺得給自己周圍的人帶來幸福是一種幸福,有人覺得為人民服務是一種幸福……在沒有拜讀王老師此書前,我所追求的作為一名老師的幸福就是:能教出一批優秀的學生,不被教育學生過程中的棘手問題難倒,不被一大堆的作業累着,教出的學生個個都聽話守紀、不犯錯誤,並能被所有的學生尊敬着。用這樣的標準來給幸福下定義,相信不會有哪一個老師會感到幸福的。因為這樣的幸福是不現實的,是奢侈的,是消極的,甚至是自私的。要教出一批優秀的學生,自己首先要優秀;教育過程中怎麼會沒有棘手案例呢,這關鍵在於自己的教育智慧;批作業也能稱為“累”嗎;學生不是機器,機器也有出故障的現象,何況那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不守紀怎麼了,要我這樣的老師幹什麼用,引導他啊,犯錯誤怎麼了,學校就是允許出錯的地方啊;要被所有的學生尊敬着,自己首先應該尊重每一位學生,這我做到了嗎?

讀了王老師這本書後,在與那麼多“幸福的老師”用心靈展開的交談中,我對幸福有了全新的理解,那就是——教育中只要能獲得成功即是一種幸福。

如何獲得成功呢?王老師在書中例舉了一個個精彩誘人的案例,這些案例像一面面鏡子,照出了“幸福的老師”的智慧,同時也照出了鏡子後面的那個愚蠢的我,更照出了學生時代那個曾經貪玩、愛説話的我。

王老師在書中呼籲莫做“殺手”,而應撒播陽光耀心靈,通過畢淑敏的《誰是你的重要他人》中,那位長辮子老師的一個斬釘截鐵的動作對畢淑敏造成的傷害,讓我想起了小學裏那個無拘無束的我:不管什麼課上,我都學得很認真,只要是老師提出的問題,我都會舉手,然而有一次,在我還僅在上二年級的時候,因為我回答得不合理,老師生氣了,拋給了我“不知道不要一直舉手瞎説!”這樣一句無情的話,這句話也像一句咒語一樣,使我在以後的課堂上,再也不敢舉手瞎説了。如今想想,也許我還要感謝我的那位老師,因為沒有她,在我當老師的今天也許會和她犯同樣的錯呢!上學期我就遇到了一個有點類似於年幼時我的一個學生。記得那是在教漢語拼音的時候,每次我拋出一個問題,或者出示卡片讓學生讀時,那隻小手總是舉得高高地,好幾次我都沒有給機會讓他第一個讀,心想待會兒一定要讓他第一個來讀。可是當我叫到他讀的時候,只見他不斷地改變口型卻沒有聲音。我想:我要給他再思考一下的時間,也許一會兒就讀出來了。可等了一會了,他還是在不斷地變口型,仍然聽不見聲音。這又讓我想起以前心理學老師曾經説過的話:小學階段,有的男孩子口齒不是很伶俐,容易結巴,有時甚至是想好了説什麼,可一站起來就忘了,這時,作為老師我們可以幫一幫他們,幫他們開個頭……想到這,我就幫了他一把。可是在以後的教學中,我發現,每次只要第一個叫到他,他總是這樣不斷變口型。我想他不是口齒有問題,也許是還沒有想好該怎麼讀,於是我就問他:“是不是還沒有想好該怎麼讀?”孩子非常誠實地點了點頭,於是我便表揚他:“你真是個誠實的孩子!下次如果你不會先不舉手,想好了再舉手,好嗎?”孩子又開心地點了點頭。應該説我沒有撲滅這位孩子的學習激情與自信,正是緣於我的那位老師。

不管之前的我成了學生怎樣的重要他人,但在以後的教學生涯中,我一定會以畢淑敏和我自己的那個案例不斷鞭策自己。

登向成功的梯子還有很多很多,但我覺得微笑教學是一條捷徑。正如王三陽老師説的:微笑,是世界上最最嬌豔美麗的花朵;微笑,是世界上最最意境悠遠的詩歌;微笑,是世界上最最沁人心脾的芳香;微笑,是世界上最最動人心魄的旋律……微笑如此之美,試問有誰不喜歡微笑呢?

要問我最喜歡的一位老師是誰?那非劉岳雲老師莫屬。劉老師雖然只是我們的數學和體育老師,並非班主任,但他對我們的關心與細心卻勝過班主任,當然喜歡他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總是微笑着面對我們。説真的,每每只要一想到劉老師,眼前就會浮現出他那和藹可親的笑臉,浮現出劉老師像自己的爺爺一樣,和你拉家常、聊天,和你一起打牌。記得好幾次我和劉老師合作打升級時,我出錯牌了,可劉老師總是微笑着説,沒事,沒事。也許就是劉老師一直微笑的緣故吧,每次作業本上看到是“100很好”時,我就彷彿看到了劉老師在對我微笑:寫得很好,繼續努力!只要看到一次“100好”,我就會找原因:是不是鉛筆笨了?還是寫得沒有力?或者是字寫得沒有以前漂亮了?那下一次的作業我一定會加倍細心與努力了。

可見,微笑,不僅是對他人的信任,也是對他人的賞識,還是心與心溝通的橋樑,微笑能鼓舞學生向上的勇氣,從今天起,我將面帶微笑走向生活,走向學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43yw3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