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魯冰花》讀後感700字

《魯冰花》讀後感700字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魯冰花》讀後感700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魯冰花》讀後感700字

這天,好朋友向我推薦了一本書。這本書對我的觸動很深。它訴説了一位天才少年世俗埋沒的故事

故事從一個魯冰花盛開的日子開始。古阿明去採茶,遇到了郭雲天。他是學校新來的美術老師。學校即將選出學生代表參加全縣的繪畫大賽,由郭老師指導並選拔。古阿眀的.話富有想象力,別具一格。林雪芬老師和郭雲天老師也十分喜歡古阿明的畫,他們很看好古阿明。郭老師想讓他參加畫畫比賽。但一些人都為權為利要讓鄉長的兒子參加,結果古阿明落選了!

古阿明聽到這個消息很傷心,但是也沒有辦法。後來,古阿明染了病,沒有得到及時的醫治,離開了……他死後,老師把他的畫——《茶蟲》寄到美國參加國際兒童畫畫比賽,得了世界第一,成為了天才兒童。每人都十分悲哀,這麼好的人怎樣死了呢!而且古阿明的生命才短短11年!

在古阿明明葬禮上,所有老師同學都在擦着淚水,大家都在惋惜,都痛恨那些追求名利的人們……

是啊!為什麼一個天才不能得到很好的發展?卻因為學校的趨炎附勢,別人的偏見,而被永久地埋沒了?學校裏的其他老師説,古阿明的畫與現實不符,並且“根本看不出畫的是什麼”。只有郭雲天認同,古阿明以兒童獨特純真的眼光,大膽豐富的想象,畫出了孩子的一片天空。畫畫不就是把情感融入顏料,在紙上顯現出嗎?那些“抽象派”畫作,就是來源於此。

我曾經見過一個故事:一位有名的畫家,在十幾歲就能畫得非常好,可是往後開始直到他壽終正寢的那一刻,他都在學習兒童畫畫。他14歲畫的畫,精美絕倫;但他80歲時畫的畫,就是兒童的簡筆塗鴉,只有簡單的線條,勉強看出是一個搞笑的卡通人物。這故事正是在告訴我們,用兒童天真的眼睛去看世界,直接用情感描繪出來的,“無需雕飾”的才是最可貴。為什麼其他老師就非得用“俗”的眼光來看待古阿明的畫?

《魯冰花》不只是一首歌、一部電影、一本書;更是代表一種陪伴、温暖、堅持與夢想!他不是在説一個“悲劇”。這本書以“魯冰花”為名,魯冰花的花語就是愛呀!書中姐姐對弟弟的愛,老師對學生的關愛……都很好地詮釋了“魯冰花”。這本書是要我們不懼困難,堅持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

故事的結尾,魯冰花凋謝了,殘破的魯冰花在路邊散着。郭雲天茫然了……但魯冰花還會再開,再開的魯冰花會更好看。魯冰花從未停止開放,少年的夢想也未消滅。我們也從未放棄對理想追求,我們努力着,也想着未來拿到那“特獎”……

標籤: 魯冰花 讀後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0zn8v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