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唐代詩人 >韋應物 >

《採玉行》韋應物

《採玉行》韋應物

韋應物的《採玉行》主要反映採玉工人的痛苦生活,表現出濃厚的憫農情緒。

採玉行

官府徵白丁,言採藍溪玉。

絕嶺夜無家,深榛雨中宿。

獨婦餉糧還,哀哀舍南哭。

賞析

陝西省藍田縣的藍田山,自古以產玉著稱;山下有一條三十里長的深溪,這就是“藍溪”。這裏山谷險竣,深溪之內,出產一種極名貴的美玉——水碧。古代的統治者崇尚玉器,尤其喜以“水碧”作為顯示地位、誇耀財富的珍品,所以官府常常徵丁派夫,大量開採水碧,以滿足他們的豪奢生活。李賀的《老夫採玉歌》開頭便説:“採玉採玉須水碧,琢作步搖徒好色。”一個“須”字,表現了統治者對玉質的苛求,除了“水碧”,別的玉概不合格;也表現了他們要美玉只不過是為了滿足淫慾的醜惡目的。而韋應物這首詩,一開頭便説“官府徵白丁,言採藍溪玉。”“官府”二字,説明這是無償徵用,徵用的平民不會供給任何報酬;而且指定和限制開採的是“藍溪玉”,即藍田山深溪之“水碧”。

官府只管要質地最好的藍溪“水碧”,但對玉工的食宿和生命是全然不問的。李賀《老夫採玉歌》中的“老夫飢寒龍為愁,藍溪水氣無清白;夜雨岡頭食榛子,杜鵑口血老夫淚”正好與這首詩“絕嶺夜無家,深榛雨中宿”相互參讀。玉工們辛苦勞作了一天,卻飢寒交迫,無處安身,只能撿野榛充飢,冒山雨露宿。

詩的最後説:“獨婦餉糧還,哀哀舍南哭。”“餉糧”即送飯。這兩句説,孤獨的妻子送飯回來,悲悲切切地在舍南的田園中痛哭。妻子送飯而歸,為什麼要“舍南哭”,詩沒有明説。但聯繫上下文來看,大概有四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妻子前來送飯,看到丈夫“絕嶺夜無家,深榛雨中宿”的非人生活和凍餓之軀,因為疼惜而哭。第二,詩言“獨婦”可知其家中再無男子和勞力;田園荒蕪,無力為耕,收成無望,為將來的生活沒有着落而哭。第三,儘管如今還能“餉糧”,今後難以為炊。丈夫從事那樣艱辛危險的勞動,再加上食難果腹,山頭露宿,豈不將凍餒而死;如若夫死,妻何以堪;瞻前顧後,不寒而慄,叫她不能不哭。第四,餉糧時強忍悲淚,不敢言明家中之苦,以免再增役夫之悲痛;而今餉糧而還,萬般苦楚而又無處可訴,她也就只能“哀哀舍南哭”了。中唐時代,世風日奢,尚玉之風極盛。但真正直接反映玉工痛苦生活的作品並不多見。最有名的也只有李賀的《老夫採玉歌》和韋應物的這首《採玉行》。(沈德潛《唐詩別裁》對此首批註)。這首《採玉行》,簡短樸實,且完全站在玉工的角度為其申冤鳴恨,表現出濃厚的憫農情緒,故而為人所稱道。

拓展閲讀:《藍嶺精舍》韋應物

藍嶺精舍

石壁精舍高,排雲聊直上。

佳遊愜始願,忘險得前賞。

崖傾景方晦,谷轉川如掌。

綠林含蕭條,飛閣起弘敞。

道人上方至,深夜還獨往。

日落羣山陰,天秋百泉響。

所嗟累已成,安得長偃仰。

【賞析】

此詩首四句是寫藍嶺精舍特殊的山勢位置和登臨的快感。“石壁精舍高,排雲聊直上。”這兩句特寫石壁高聳入雲。寺觀構築於天設神造的.千丈絕壁之上,因而就愈顯得高峻,“排雲直上”寫出了寺觀高入青雲白雲的壯觀景象。接下去,“佳遊愜始願,忘險得前賞。”“佳遊”和“忘險”,寫出遊特別險要的寺觀時獨有的情趣和快感;而“始願”和“前賞”,都是指在未遊藍嶺精舍之前的構想;精舍兀立於千丈絕壁,聳入雲端;在佛道盛行的唐代,精舍中的壁畫雕塑自然也會美輪美奐,再加上關於佛道神奇傳説,使得登遊如臨仙境,所以説“佳遊愜意”,滿足了早已有之的“始願”、“前賞”,使精神獲得極大的滿足。次四句是寫登寺觀俯視山下和遊賞寺景的情形。由於立壁千丈的寺觀向前傾斜,大有遮天蔽日之勢,所以從寺觀俯瞰山下,頗有“崖傾景方晦”之感。“晦”即昏暗”;由於山崖又高又斜,山下景物受其遮擋而或明或暗,一個“晦”字,寫出了這一獨特現象。沿崖而遊,峯迴路轉,終於看到了山下的平川。但因山勢極高,使得山下的平川顯得極小極小,所以説“谷轉川如掌。”再看到寺觀中的樹木,有的是近年新栽,鬱鬱葱葱,繁茂喜人;有的是千年古木,枝老葉蒼,如盤龍蛇,所以説“綠林含蕭條”。“蕭條”二字,含有蒼老、靜寞之意,而非一般意義上的蕭條冷落。再看那些飛閣,樓台,卻又那麼開闊壯觀,所以説“飛閣起宏敞”。一個“含”字,透出林木新古相雜之趣;一個“起”之,頗見天設神造、巍峨壯觀之境。

最後六句,是寫借宿在藍田精舍的所聞所感:“道人上方至,深夜還獨往”十字,字面是寫山中的親善往還,實則表現了山上有山,寺外有寺,觀外有觀。頗見山路逶迤、雲徑無窮之妙。而“日落羣山陰,天秋百泉響”二句,上句的“陰”字,指天黑時已陰雲密佈,羣山隱沒于山雨前的陰霾之中;下句中的“百泉響”,則寫出一陣山雨過後,處處山水迴響的情形。可以想見,一場夜雨後,明天定是晴秋佳景,故而詩人發出“所嗟累已成,安得長偃仰”的感慨。這裏的“累”字,主要是指身陷名利官場之累,自然也包括家有妻兒老小之累;這裏的“偃”字,指偃卧於秋山精舍之閒適;這裏的“仰”字,指仰望佳景而隨時登遊。意指:身陷官場名利之地,又有妻室家小之累,怎能優哉遊哉,隨時暢遊名山勝水呢?這首遊紀詩的主要特點是:隨遊而紀實景,隨感而發真情;紀實景記得逼真自然,能使人讀之如臨其境;發真情而無半分造作,能使人讀之深信其真。所以,前人評説:“人謂左司(韋曾為左司郎中)學陶(淵明),而風格時近小謝(靈運)。”(沈德潛《唐詩別裁》批註)就山水詩來説,詩人的確在某種程度上融合了陶謝詩中的一些優點。

標籤: 採玉行 韋應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angdaishiren/weiyingwu/rvj2k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