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唐代詩人 >韋應物 >

韋應物《幽居》原文

韋應物《幽居》原文

韋應物的《幽居》反映了詩人幽居獨處、知足保和的心情。詩在思想內容上雖沒有多少積極意義,但其中有佳句為世人稱道,因而歷來受到人們的重視。

幽居

貴賤雖異等,出門皆有營⑴。

獨無外物牽,遂此幽居情⑵。

微雨夜來過,不知春草生。

青山忽已曙⑶,鳥雀繞舍鳴。

時與道人偶⑷,或隨樵者行。

自當安蹇劣⑸,誰謂薄世榮⑹。

註釋

⑴營:謀求。

⑵遂:稱心,如願。

⑶曙:天剛亮的時候。

⑷偶:相對。

⑸蹇:跛,行動遲緩。劣:一作“拙”。

⑹世榮:世俗的榮華富貴。

【白話譯文】

世人貴賤雖然可分為幾等,而出門在外都是有所奔營。

我單單沒有那些外物牽累,故而可以遂我閒居的心情。

無聲的細雨曾在夜間來過,不知不覺中春草已經萌生。

青山一下子就迎來了曙色,小鳥雀兒盤繞着房舍啼鳴。

我有時會和道人邂逅作伴,有時也隨着樵夫邊嘮邊行。

我安分守己因為愚笨拙劣,誰又能説是鄙薄塵世尊榮。

【創作背景】

詩人從十五歲到五十四歲,在官場上度過了四十年左右的時光,其中只有兩次短暫的閒居。《幽居》這首詩大約就寫於他辭官閒居的時候。

賞析

韋應物的山水詩“高雅閒淡,自成一家之體”(白居易《與元九書》),形式多用五古。《幽居》就是比較有名的一首。全篇描寫了一個悠閒寧靜的境界,反映了詩人幽居獨處、知足保和的心情。在思想內容上雖沒有多少積極意義,但其中有佳句為世人稱道,因而歷來受到人們的重視。

“貴賤雖異等,出門皆有營”,開頭二句是寫詩人對世路人情的看法,意思是説世人無論貴賤高低,總要為生活而出門奔走營謀,儘管身分不同,目的不一,而奔走營生都是一樣的。這兩句,雖平平寫來,多少透露出一點感慨,透露出他對人生道路坎坷不平,人人都要為生存而到處奔走的厭倦之情,但詩人並不是要抒發這種感慨,也不是要描寫人生道路的艱難,而是用世人“皆有營”作背景,反襯自己此時幽居的清閒,也就是舉世辛勞而我獨閒了。

所以“獨無外物牽,遂此幽居情”,便是以上二句作反襯而來,表現了詩人悠然自得的心情。由於對官場現實的不滿,他曾經説過:“日夕思自退,出門望故山。君心倘如此,攜手相與還”(《高陵書情寄三原盧少府》),表示了歸隱的願望。如今,他能夠辭官歸來,實現了無事一身輕的願望,自然是滿懷欣喜。

吳喬在《圍爐詩話》中説:“景物無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則景哀,情樂則景樂。”韋應物此時的心情是愉快的、安閒的,因而在他筆下所描繪出的景物也自然著上輕鬆愉快、明麗新鮮的色彩。下邊六句是以愉悦的筆調對幽居生活作具體描寫。

“微雨夜來過,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鳥雀繞舍鳴。”這四句全用白描手法。“微雨”兩句,是人們讚賞的佳句。這裏説“微雨”,是對早春細雨的準確描繪;“夜來過”,着一“過”字,便寫出了詩人的感受。顯然他並沒有看到這夜來的春雨,只是從感覺上得來,因而與下句的“不知”關合,寫的是感覺和聯想。這兩句看來描寫的是景而實際是寫情,寫詩人對夜來細微春雨的喜愛和對春草在微雨滋潤下成長的欣慰。這裏有一派生機盎然的春天氣息,也有詩人熱愛大自然的愉快情趣。比之謝靈運的“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登池上樓》),要更含蓄、藴藉,更豐富新鮮,饒有生意。“青山忽已曙,鳥雀繞舍鳴”,是上文情景的延伸與烘托。這裏不獨景色穠鮮,也有詩人幽居的寧靜和心情的喜悦。真是有聲有色,清新酣暢。

標籤: 韋應物 原文 幽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angdaishiren/weiyingwu/lvg28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