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唐代詩人 >柳宗元 >

柳宗元《小石城山記》閲讀答案

柳宗元《小石城山記》閲讀答案

這篇散文《小石城山記》共計221個字,是詩人柳宗元所寫,記敍了親身經歷的旅途見聞和山川景物。

柳宗元《小石城山記》閲讀答案

  小石城山記

自西山道口徑北,逾黃茅嶺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尋之無所得;其一少北而東,不過四十丈,土斷而川分,有積石橫當其垠。其上為睥睨、樑欐之形,其旁出堡塢,有若門焉。窺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聲,其響之激越,良久乃已。環之可上,望甚遠,無土壤而生嘉樹美箭,益奇而堅,其疏數偃仰,類智者所施設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無久矣。及是,愈以為誠有。又怪其不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勞而無用。神者儻不宜如是,則其果無乎?或曰:“以慰夫賢而辱於此者。”或曰:“其氣之靈,不為偉人,而獨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餘未信之。

閲讀訓練一】

1.解釋加點詞語的意義。

(1)其一少①北而東

(2)其響之激越

(3)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

2.把下列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1)其疏數偃仰,類智者所施設也。

(2)以慰夫賢而辱於此者。

3.作者借小石城的奇景,抒發了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

1.(1)稍微,稍稍 (2)高昂,激越 (3)經歷

2.(1)那些樹木和箭竹分佈得疏密有致,參差錯落,恰似運用人工的智慧設計佈置而成的。

(2)這是造物者用來安慰那些雖然賢明卻在這兒受屈辱的人的。

3.遭貶後抱負和才能被埋沒而心中憂憤。

【閲讀訓練二】

1.下列對加粗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自西山道口徑北(徑直)

B.無土壤而生嘉樹美箭 (用弓發射到遠處的兵器)

C.其上,為睥睨樑儷之形 (城上鋸齒形的有孔的小牆)

D.有積石橫當其垠 (邊際)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詞語的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其一少北而東 故楚乏南少人而多石

B.無土壤而生嘉樹美箭 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隆特

C.有洞若門焉 青麻頭伏焉

D.其一西出 則或咎其欲出者

3.下面對文意的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

A.這篇文章前半部分敍事寫景,後半部分議論、抒情。

B.作者借景抒情,通過對山水景色的描述和議論,把自己懷才不遇、被貶在外的憤懣表現了出來。

C.作者描寫了小石城山奇妙優美的山水景色,並且感歎這樣奇妙優美的山水景色卻被棄置在偏遠的地方,“不得一售其伎”。

D.文中“造物者”“神者”皆是指創造萬物、有靈的上帝,作者把在現實生活中無法排解的矛盾問題拿來向上帝詢問,不免帶有一些頹廢消極的感情色彩。

4.把下面兩句話翻譯成現代漢語。

(1)其上,為睥睨樑儷之形;其旁,出堡塢,有洞若門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勞而無用。

答案

1、B

2、B

3、D

4、(1)它的上面,構成垛牆望樓的形狀;它的旁邊,聳出一座天然的城堡,還有像城門似的一個洞穴。

(2)經歷了千百年而不能向人們展示它的美妙景緻,這實在是勞而無功的啊。

譯文

從西山路口一直向北走,越過黃茅嶺往下走,有兩條路:一條向西走,沿着它走過去什麼也得不到;另一條稍微偏北而後向東,走了不到四十丈,路就被一條河流截斷了,有積石橫擋在這條路的盡頭。石山頂部天然生成矮牆和棟樑的形狀,旁邊又凸出一塊好像堡壘,有一個像門的洞。從洞往裏探望一片漆黑,丟一塊小石子進去,咚地一下有水響聲,那聲音很洪亮,好久才消失。石山可以盤繞着登到山頂,站在上面望得很遠。山上沒有泥土卻長着很好的樹木和竹子,而且更顯得形狀奇特質地堅硬。竹木分佈疏密有致、高低參差,好像是有智慧的人特意佈置的`。

唉!我懷疑造物者的有無已很久了,到了這兒更以為造物者確實是有的。但又奇怪他不把這小石城山安放到人煙輻輳的中原地區去,卻把它擺在這荒僻遙遠的蠻夷之地,即使經過千百年也沒有一次可以顯示自己奇異景色的機會,這簡直是白耗力氣而毫無用處,神靈的造物者似乎不會這樣做的。那麼造物者果真沒有的吧?有人説:“造物者之所以這樣安排是用這佳勝景色來安慰那些被貶逐在此地的賢人的。”也有人説:“這地方山川鍾靈之氣不孕育偉人,而唯獨凝聚成這奇山勝景,所以楚地的南部少出人才而多產奇峯怪石。”這二種説法,我都不信。

註釋

1.徑北:一直往北。

2.逾:越過。

3.黃茅嶺:在今湖南省零陵縣城西面。

4.西出:路向西伸去。

5.少(shāo)北而東:稍向北又向東去。少,通“稍”。

6.土斷而川分:土路中斷,出現分流的河水。

7.橫當其垠(yín):橫着擋在路的盡頭。

8.睥睨(pìnì):城牆上如齒狀的矮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angdaishiren/liuzongyuan/lpd33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