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唐代詩人 >劉禹錫 >

《台城》 劉禹錫譯文

《台城》 劉禹錫譯文

《台城》是詩人劉禹錫所作的懷古論今名作,表達了詩人劉禹錫的境遇,也表達詩人對於風雨飄搖的大唐帝國的勸諫,其苦心歷歷可見。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台城》 劉禹錫譯文,歡迎閲覽。

《台城》 劉禹錫譯文

台城

台城六代競豪華,結綺臨春事最奢。

萬户千門成野草,只緣一曲後庭花。

譯文

六朝皇城一朝比一朝豪華,陳後主的結綺臨春最豪奢。

千門萬户的樓閣成了野草,只因為一曲《玉樹後庭花》。

註釋

台城:六朝時期的皇城,故址在今江蘇省南京市雞鳴山北。

六代:指建都在金陵的吳、東晉、宋、齊、樑、陳這六個相繼的朝代。

結綺(qí):陳後主(叔寶)建造的一座窮極奢華的樓閣。

臨春:陳後主(叔寶)建造的一座窮極奢華的樓閣。

萬户千門:指宏偉豪華的結綺、臨春兩座樓。

後庭花:陳後主所作的歌曲《玉樹後庭花》。《隋書·五行志》載:“禎明初,後主作新歌,辭甚哀怨,令後宮美人習而歌之。其辭曰:‘玉樹後庭花,花開不復久。’時人以為歌讖(chèn),此其不久兆也。”(公元587年,陳後主作個新歌,歌辭非常哀怨,他命令宮中的美女排練演出。那個歌辭説:“後院的玉樹開了花,剛開不久就凋落了。”當時人以為這是個預兆興亡的歌讖,這是他不久就要亡國的預兆。)

鑑賞

六朝皇帝,以奢侈荒淫著稱,最末的那位陳後主更甚。他在豪華的台城裏,營建了結綺、臨春、望仙三座高達數十丈的樓閣,整天倚紅偎翠,不理朝政,還自譜新曲《玉樹後庭花》,填上淫詞,讓數以千計的美女邊歌邊舞。可不料笙歌未徹,隋兵已臨都門,樓上紅燈,樓下戰火,連成一片。金粉南朝就在這靡靡之音中結束了。這首懷古詩,以古都金陵的核心 台城這一六朝帝王起居臨政的地方為題,寄託了弔古傷今的無盡感慨。

首句總寫台城,綜括六代,是一幅鳥瞰圖。六代競豪華,乍看只是敍事,但前面冠以台城,便立刻使人聯想到當年金陵王氣,今日斷瓦頹垣,這就有了形象。豪華之前,着一競字,直貫六朝三百多年歷史及先後登基的近四十位帝王。競雖然不是直觀形象,但用它來點化豪華,使之化成了無數幅爭奇鬥巧、富麗堂皇的六代皇宮圖,它比單幅圖畫提供的形象更為豐滿。

次句在畫面上突出了結綺、臨春兩座凌空高樓(還應包括另一座望仙閣在內)。事最奢是承上豪華而發的議論,最字接競字,其奢為六朝之最,可謂登峯造極,那麼陳後主的下場如何,便不難想象了。這一句看似寫兩座高樓,實則議論已融化在形象中了。這兩座高樓,儘管只是靜止的形象,但詩句卻能引起讀者對樓台中人和事的聯翩浮想。似見簾幕重重之內,香霧縹緲之中,舞影翩躚,輕歌繚繞,陳後主與妖姬豔女們正在縱情作樂。詩的容量就因結綺臨春引起的聯想而更加擴展了。

第三句記樓台今昔。眼前野草叢生,滿目瘡痍,這與當年萬户千門的繁華景象形成多麼強烈的對比。一個成字,給人以轉瞬即逝之感。數百年前的盛景,似乎頃刻間就變成了野草,其中富含深意。

結句論述陳後主失國緣由,詩人改用聽覺形象來表達,在千門萬户成野草的淒涼情景中,彷彿隱約可聞《玉樹後庭花》的樂曲在空際迴盪。這歌聲使人聯想到當年翠袖紅氈,緩歌輕舞的場面,不禁使人對這一幕幕歷史悲劇發出深沉的慨歎。

懷古詩往往需抒發議論的,但這首詩不作抽象的議論,而是把議論和具體形象結合在一起,通過形象的創造,喚起人們豐富的聯想;讓嚴肅的歷史教訓化為具體形象,從而使詩句具有無限情韻,發人深思,引人遐想。

創作背景

台城是六朝的宮城,也是一時繁華的六朝金粉所在地——金陵(今江蘇南京)。六朝一代比一代奢華侈靡,奢華的生活消磨了六朝帝王的進取之心。他們在這金迷紙醉、燈紅酒綠的銷金之地享盡了世間一切富貴榮華,但也耗空了國力民財與雄心意志,而陳後主則為奢華侈靡之尤。終以隋朝大軍攻取了南朝最後一個偏安的朝廷——陳朝國都金陵而結束了六朝浮豔。南朝的最後一名皇帝在他自譜的新曲《玉樹後庭花》的歌舞聲中做了亡國之君。劉禹錫以巧妙的方式表達了他複雜的情懷,其中既有懷古傷今之情,亦有以古勸今之意。

此詩似寫於寶曆年間,詩人離和州遊健康之時,當時詩人已經年過半百,經歷過兩次貶謫,歷盡宦海浮沉,寫下金陵五題組詩,《台城》就是其中一首。

在大唐帝國如日落西斜時,統治集團內部黨爭、宦官專權、藩鎮割據等問題折騰着這個經歷過致命打擊而元氣大傷的王朝。所以,詩人在這多事之秋寫下了這首詩,以六朝的滅亡,繁華景象的轉瞬即逝,抒發回顧歷史的感傷情懷,並且表達了詩人在國勢衰微之際對於高層統治者的諷諫之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angdaishiren/liuyuxi/ypqy43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