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唐代詩人 >韓愈 >

《遊太平公主山莊》韓愈

《遊太平公主山莊》韓愈

韓愈的《遊太平公主山莊》善用微詞,似直而曲,有案無斷,耐人尋味,藝術上別有一番功夫。

《遊太平公主山莊》韓愈

遊太平公主山莊

公主當年欲佔春,故將台榭壓城闉。

欲知前面花多少,直到南山不屬人。

【賞析】

人物簡介

太平公主是武則天之女,封建統治階級中一個野心勃勃的女性。她的山莊位於唐時京兆萬年縣南,當年曾修觀池樂遊原,以為盛集。公元713年(先天二年),她企圖控制政權,謀殺李隆基,事敗後逃入終南山,後被賜死。其“山莊”即由朝廷分賜予寧、申、岐、薛四王。作者所遊之“太平公主山莊”,當時已為故址。而詩題不明言“故址”,是很有藴藉的。

全詩釋義

第一句寫公主“當年”事。詩人遊其故地而追懷其故事,是很自然的。此句“欲佔春”三字警闢含深意。當年人間不平事多如牛毛,有錢有勢者可以霸佔田地、房屋,甚至百姓妻女,然而誰也不能霸佔春天。“欲佔春”自然不可思議,然而作者這樣寫卻活生生地刻畫出公主驕橫貪婪、慾壑難填的本性。為了佔盡春光,她於是大建別墅山莊,其豪華氣派,竟使城闕為之色減。第二句一個“壓”字將山莊“台榭”的規模驚人、公主之勢的炙手可熱極意烘托。“故”字則表明其為所欲為。足見作者下字準確,推敲得當。山莊別墅,是權貴遊樂之所,多植花木。因之,第三句即以問花作轉折。詩人不問山莊規模,而問“花多少”,從修辭角度看,可取得委婉之功效;而且問得自然,因為從詩題看,詩人既是在“遊”山莊,他面對的正是山花爛漫的春天;同時“花”與首句“春”字略相映帶。此句承上啟下,又轉而引出末句新意。一路看花花不盡,前面還有無數花:“直到南山不屬人。”“南山”即終南山,在京兆萬年縣南五十里,而樂遊原在縣南八里,於此可見公主山莊之廣袤。偌大地方“不屬人”,透出首句“佔”意。“直到”云云,它表面是驚歎誇耀,無所臧否,骨子裏卻深寓褒貶。“不屬人”與“佔”字同樣寓有貶意,譴意。然而最妙的潛台詞還不在這裏。別忘了所有的一切均屬“當年”事。山莊猶在,“前面”就是,但它屬於誰,詩人沒有説,不過早不屬於公主了。過去“不屬人”,此時卻對人開放了。山莊尚不能為公主獨佔,春天當然不可能為之獨佔,終究是“年年檢點人間事,惟有春風不世情”。這事實就是對“欲佔春”者的極大嘲諷。但詩寫到“不屬人”即止,讓感慨見於言外,使讀者至今可以想見詩人當年面對山花時富有深意的笑影。

拓展閲讀:《春雪》韓愈

春雪

新年1都未有芳華2,二月初3驚4見草芽。

白雪卻嫌5春色晚,故6穿庭樹作飛花。

【註釋】

新年:指農曆正月初一

芳華:泛指芬芳的花朵

初:剛剛。

驚:新奇,驚訝。

嫌:嫌怨;怨恨。

故:故意。

【白話譯文】

新年都已來到,但還看不到芬芳的'鮮花,到二月,才驚喜地發現有小草冒出了新芽。

白雪也嫌春色來得太晚了,所以有意化作花兒在庭院樹間穿飛。

【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元和十年(815),當時作者韓愈在朝任史館修撰,知制誥。對北方人來説,新年無芳華是正常的,但到過嶺南的韓愈卻覺得北方春來晚,直到二月才有草芽長出來,作者便借鑑岑參《白雪歌》之意,創作了此詩。

【賞析】

首句中“新年”即陰曆正月初一,這天前後是立春,所以標誌着春天的到來。新年都還沒有芬芳的鮮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們分外焦急。一個“都”字,流露出這種急切的心情。第二句“二月初驚見草芽”,説二月亦無花,但話是從側面來説的,感情就不是純粹的歎惜、遺憾。“驚”字最值玩味。它寫出了詩人在焦急的期待中終於見到“春色”的萌芽的驚喜神情。此外,“驚”字狀出擺脱冬寒後新奇、驚訝、欣喜的心情 。這一“ 初”字,含有春來過晚、花開太遲的遺憾、惋惜和不滿的情緒。韓愈在《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中曾寫道:“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詩人對“草芽”似乎特別多情,也就是因為他從草芽看到了春的消息 。從章法上看 ,前句“未有芳華”,一抑;後句“初見草芽”,一揚,跌宕有致,波瀾起伏。

三、四兩句表面上是説有雪而無花,實際感情卻是:人倒還能等待來遲的春色,從二月的草芽中看到春天的身影,但白雪卻等不住了,竟然紛紛揚揚,穿樹飛花,  自己裝點出了一派春色。真正的春色(百花盛開)未來,固然不免令人感到有些遺憾,但這穿樹飛花的春雪也照樣給人以春的氣息。詩人對春雪飛花主要不是惆悵、遺憾,而是充滿了欣喜。一個盼望着春天的詩人,如果自然界還沒有春色,他就可以幻化出一片春色來。這就是三、四兩句的妙處,它富有濃烈的浪漫主義色彩,可謂神來之筆。“卻嫌”、 “故穿”,把春雪刻畫得美好而有靈性。

此詩於常景中翻出新意,工巧奇警,獨具風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angdaishiren/hanyu/mpljy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