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唐代詩人 >岑參 >

高適岑參邊塞詩的不同

高適岑參邊塞詩的不同

引導語:高適、岑參邊塞詩比較談 高適和岑參是盛唐時期的兩位詩人,以寫邊塞詩著稱。世稱“高岑”,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分析一下高適岑參邊塞詩的不同。

人們常説“唐詩宋詞漢文章”。盛唐時代的諸多因素,促成了邊塞詩的繁榮,形成了一個邊塞詩派。高適、岑參為其代表詩人。

高岑二人雖俱為盛唐邊塞詩派代表,然二者的邊塞詩同中有異,異中存同,各有特色。現試以高適的《燕歌行》和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為例,對二人的詩作特色進行一番淺析。

高適家境貧寒,曾隨軍到東北塞外徵契丹,體驗過邊塞生活,壯年在樑宋漫遊,過的是落拓潦倒的生活。他是開元盛世首先注意到人民疾苦的詩人,這顯然會反映在他的詩歌創作上,邊塞詩也不例外。

《燕歌行》是高適有感於一次戰役而作,文章開篇寫“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一落筆便寫戰火紛飛,男兒慷慨應徵,一下就扣住了讀者的心絃。接下去,他不是清清地描寫邊塞生活和風物,而是從自己建功立業的心情出發,對男兒奔赴邊關的英勇行為進行謳歌和描繪。“擬金伐鼓下榆關,旌旗逶迤碣石間”寫得雄邁高亢。

高適在安史之亂時,曾任諫議大夫,後又歷任淮南、西川節度使,刑部侍郎,終散騎常侍,進封渤海縣侯,因此往往是以政治家的眼光去分析邊防問題,以政論的筆調錶明自己的見解。他的邊塞詩不只反映徵人思婦的離情——當然也有,如“鐵衣遠戍辛勤久”、“徵人薊北空回首”,而能通過邊塞將士的生活描寫,深刻地揭示出邊防政策的弊病,如《燕歌行》中的“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廣大愛國士兵還在前線浴血奮戰,而邊塞的將帥卻攜美人至軍營,置戰士生死於不顧,還在帳中欣賞美人的歌舞,其荒淫無恥之態躍然紙上!他在無情地鞭撻邊塞將帥的同時,也表達出了對戍邊士卒生活艱辛的`理解。

“孤城落日鬥兵稀”、“力盡關山未解圍”、“邊庭飄搖那可度,絕域蒼茫更何有”正是作者這種心情的真實寫照。《燕歌行》以揭露將帥輕敵、不恤士兵為主題,突破了以前《燕歌行》多寫思婦念徵人的框框,擴大了表現範圍,賦予它更為積極的社會意義。這首詩運用鮮明的對比來增強諷刺力量,運用心理描寫來深化主題,都是很突出的地方。

岑參與高適齊名,一生兩次出塞,加上一次出判關西,三次在軍中任職,對邊塞生活十分熟悉。岑參有為國從軍、不畏艱苦、不計私利的豪情壯志,所以他寫出了許多氣勢豪邁、充滿報國激情的邊塞詩。他的邊塞詩同高適的不同,多描寫西北邊疆奇異的自然風光,展示了神話般的奇異世界,極富浪漫主義色彩。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一開頭就是北風捲地,八月飛雪,十分奇異。“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以春寫冬,以梨花寫雪花,更使邊塞飛雪奇麗非凡,給人一種春意盎然的感覺。然後通過描寫營帳內外的一片奇寒“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着”,令人有冷得發抖之實感。“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更是展現出一片壯闊無邊的塞外風光:雄奇,天寒地凍。詩人渲染這樣奇麗而又酷寒的送別氣氛,為後面寫離愁增添了壯採。“中軍置酒飲歸客”一句,道出了送別。後面八句寫送別的詩,以雪為背景,轅門外暮雪紛紛,東門外雪滿天山,雪路上空留蹄印,所有這些雪的背景為送別增添了許多悠悠不盡之情。如果説高適的《燕歌行》的特色是“實”的話,則岑參的這首《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的特色是“奇”。雪景奇,酷寒也奇,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形象更奇,還有那凝滯不動風吹不翻的紅旗形象更是奇中之更奇之象,所有這些,都給人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總之,高適、岑參是盛唐時代邊塞詩派的兩個代表,二者詩作同中有異,異中存同。

另:高適、岑叁齊名,風格也相近。南宋嚴羽《滄浪詩話》説:“高岑之詩悲壯,讀之使人感慨。”但是高適的詩,悲壯之中透着雄渾;岑參的詩,悲壯之中帶着峭拔。

高詩“尚質主理”,岑詩“尚巧主景”。 高適的詩頗有古風,句中有許多的人生感慨,表面看來似乎更具有可讀性。而岑參的詩則更多地包藴了六朝以來近體詩的成就,想象豐富,格律多變,具有更多的創造性和詩學詩藝的特色。高適近之於儒,岑參近之於道。高適注重人生實踐,岑參則在詩歌藝術史上佔據極高的地位。他們二人,既有閲歷和詩風上的相同之處,又存在着性情和具體詩歌特色上的差異。就其差異而言,二者又恰恰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感情深摯,意氣駿爽,語言端直,筆力渾厚,是高適詩風的基本特點,以詩體而論,高詩古體勝過近體,尤以七古最為擅長。歌行長篇,波瀾浩瀚,聲情頓挫,最是沉雄激壯。五古質樸古直,接近漢魏古詩的氣息。近體則以七律和七絕為優高適邊塞詩題材選取角度的特點是:以政治家的眼光來觀察、分析邊塞的現狀,把戰爭和國家的安危、人民的苦樂聯繫在一起考慮,因此題材廣泛,思想深刻。

他的詩繼承漢魏古詩的遒勁風格,常用的表現方式是鋪排對比,直抒胸臆。詩作帶着強烈的感情。譬如表明功名慾望的“萬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畫圖麒麟閣,入朝明光宮。”高適在詩中常常抒發議論,穿插在敍事和抒情當中,使作品更深厚老成。高詩以七古見長。詩歌容量大,情感跌宕起伏,意象色彩鮮明而又簡潔。

高適的邊塞詩,在內容和情調上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充滿慷慨從戎、建功立業的愛國激情;二是經過清醒、理智的思考,深刻揭示邊防政策的弊端,以政論的筆調錶達自己對於戰爭的意見,同時流露對士兵的同情和對昏庸將帥的諷刺。

高適長於七言歌行和五言古詩,風格雄渾悲壯、古樸蒼勁,殷璠評曰:“適詩多胸臆語,兼有氣骨,故朝野通賞其文。”(《河嶽英靈集》)。其歌行和古詩既受到漢魏樂府和文人詩的沾溉,又有近體詩的影響,婉轉流暢,講究韻律和對偶.

岑參的詩歌,以慷慨報國的英雄氣概和不畏艱苦的樂觀精神為其基本特徵,這和高適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他更多地描寫邊塞生活的豐富多彩,而缺乏高適詩中那種對士卒的同情。這主要是因為他的出身和早年經歷和高適不同。   岑參的詩,富有浪漫主義的特色:氣勢雄偉,想象豐富,色彩瑰麗,熱情奔放,他的好奇的思想性格,使他的邊塞詩顯出奇情異采的藝術魅力。他的詩,形式相當豐富多樣,但最擅長七言歌行。有時兩句一轉,有時三句、四句一轉,不斷奔騰跳躍,處處形象豐滿。

岑參的詩風:奇情壯採 杜甫曾説“岑參兄弟皆好奇”。岑參的邊塞詩句有濃郁的浪漫主義氣息,感情熱烈,氣勢雄渾,場景壯闊,色彩瑰麗,想象豐富,句式跳躍,語言奔放。他的作品寫奇景,抒奇情,有奇採。 奇景:邊塞奇異壯麗的風光.

岑參的邊塞詩與高適同樣具有“悲壯”的情感與風貌,但二人又各有自己的特點。高適能以沉着、冷靜的眼光,揭露邊地政策和邊塞生活中的弊端,因而他的詩更側重於社會現實;岑參的詩,則更多地描繪邊塞生活的豐富多彩,他往往以奔放的情感和豐富的想象,來表現氣勢雄偉和奇情異彩的邊塞風光與生活,因而他的詩更多地富有浪漫的氣質。其次,高、岑同樣擅長七言歌行,但高詩的語言、對仗和聲律多嚴整;而岑詩則雜言偶出,奇偶互見,轉韻無常,表現出奔騰跳躍的、不可約束的情感。.

標籤: 邊塞詩 岑參 高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angdaishiren/censhen/d4z0o.html
專題